探究劳模精神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融合路径

来源 :教育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ct_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了创新发展,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已经成为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及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劳模精神”对大学生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富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及深厚思想意蕴是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重要资源,由于劳动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因此,将劳模精神融入其中更具现实意义。本文对劳模精神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陈述了劳模精神融入的重要意义,最后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究劳模精神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融合路径。
其他文献
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我国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建构主义视域下,分析美国湖滨中学“创设氛围、引探导学、质疑创新与开展活动”
为增强学业挑战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就业竞争力。以宿州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从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技能、英语和计算机技能、科研能力等四个方面对合理
通过对安徽省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产生“朋克养生”这种矛盾行为背后蕴含着大学生群体渴望宣泄、追求新潮、纠结矛盾以及性格多面的心理特征。调查认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且应用广泛,传统媒体不断向新媒体转变,由此不仅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时还促进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面对全新的发展布局与趋势,高校思政教师应当加强思想创
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意见中曾强调要坚持全员、全过程以及全方位育人,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中,形成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文化育人等机制,三全育人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限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才俨然已成为企业参与行业竞争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输出的前沿阵地,在人才培养中,应立足时代特点和行业需求,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管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性教学理念,通过“专业知识+思政功能”的创新融合,体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并重的协同育人理念。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包含着
自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高校思政教育已经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基于医学教育对人文素养的高标准要求,医学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儿科学课程是医学本科教育的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逐渐成为发展与重塑现代城市的重要工具,其对相应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紧迫。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因此,在传统的城市地下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要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依据,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