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s及Cdc42在缺血性脑卒中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来源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nr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脑卒中(IS)发生后,中性粒细胞聚集释放形成的外诱捕网(NETs)通过多种炎症机制参与神经损伤的过程.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是一种小GTP酶,在细胞的生长、黏附、增殖及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脑卒中、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有关,Cdc42可能通过诱导神经炎症反应尤其是调节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介导IS引起的损伤.Cdc42和NETs都通过炎症作用影响IS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二者在IS中的作用途径及相互变化关系.
其他文献
脑梗死(CI)作为全球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作而导致的神经运动功能损害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如何进行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重建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及最终目标,电针(EA)是传统中医针灸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在临床上治疗包括脑梗死在内的脑血管病具有独特优势,且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EA可以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早向全球推荐采用针刺(电针)治疗的病种之一.本文就近年来电针对脑梗死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和改善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性回顾,旨在探讨电针对脑梗
自2019年12月首次报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出现了大量SARS-CoV-2感染的病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SARS-CoV-2主要累及呼吸系统,也可累及其他系统,包括神经系统.与SARS-CoV-2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和疾病包括头痛、头晕、抑郁、嗅觉丧失、脑炎、中风、癫痫发作和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炎症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可能由各种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介导的急性炎症脱髓鞘性疾病,这些感染因素使免疫系统被激活,导致神经根和周围神经
扰动系数是“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的1个集成参数,是电磁波在大脑组织传递过程中相对衰减程度改变、幅值改变、速度改变、时差改变的集成,通过特定算法复合而成的具体数值,能直观反映颅内病变情况.扰动系数可早期、及时、无创地了解动脉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颅内水肿及压力变化,为动脉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颅内病情变化提供更优化的监测诊疗手段.
缺血性脑卒中(CIS)是全球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第一位的致死、致残原因,严重威胁国民健康.近些年越来越多研究集中在新型炎症标志物对心脑血管意外发展及预后的作用上,如果可以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并采取有效预防或治疗措施,这对患者个人及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是近些年新发现的炎症相关生物标记物,临床研究显示,MHR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展及其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并且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本文旨在综述MHR在CIS疾病发展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早期识别、及时干预
目的: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c-TCD)与对比增强经胸超声心动图(c-TTE)对卵圆孔未闭(PFO)右向左分流(RLS)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 CNKI、VIP、WanFang Data及CBM数据库等自建库至2021年7月3日的文献,采用统计学软件Stata15.1和RevMan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766篇文献,确定纳入3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c-TCD的合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对患者自体功能相关激素水平及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垂体瘤患者87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神经导航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随访1月,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垂体功能相关激素水平、视觉功能、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泌乳素(PRL)明
二甲双胍(MET)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近年来由于包括胶质母细胞瘤(GBM)在内的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案较少,有学者提出MET治疗胶质瘤的可能性,研究表明MET对包含胶质瘤在内的众多实体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为阐清MET抗胶质瘤的确切作用机制,该文对近年来MET抗胶质瘤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目的:分析不同抗凝药物对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NVAF患者700例,按口服抗栓药物不同分为抗凝组和抗血小板组,前者分为达比加群亚组、华法林亚组,后者分为拜阿司匹灵亚组和硫酸氢氯吡格雷亚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既往史、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统计患者的CHA2DS2-VASc、出血风险评分(HAS-BLE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随访是否发展为VD及严重出血情况.结果:700例患者中共出现VD 59例(8.4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在后循环脑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粥样斑块性质判定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与神经损伤、炎症反应、斑块性质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后循环脑缺血患者75例,分为脑梗死(CI)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所有患者均行头颈部CTA检查,记录椎基底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并判定斑块性质.比较2组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100B蛋白(S100B)、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目的 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7月在江苏省某三级医院糖尿病中心进行随访的2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患者就诊前两年内HbA1c测量值,计算HbA1c变异性,即调整测量次数的标准差(Adj-HbA1c-SD).依据Adj-HbA1c-SD四分位数大小,患者被分为4组,以下四分位G1组(Adj-HbA1c-SD≤0.06)作为对照组,上四分位G4组(Adj-HbA1c-SD>0.16)作为病例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及χ2检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