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63例骨质增生症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8383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骨质增生的疗效。方法:将126例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口服骨仙片治疗,治疗组运用中西药内服结合治疗,同时配合外搽及热敷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2%,对照组总有效率444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药合用综合治疗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骨质增生;中西药结合疗法;骨仙片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5-0054-02
  Abstract:
  Keywords:
  骨质增生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的“痹症”范围。虽属老年骨质退行性病变,但近年来随着电脑及办公室自动化的普及,临床上发现3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有此症,40~50岁的中年人患病率50%,而60岁以上的老人都不同程度的患有此病症[1]。临床多表现为增生压迫神经引起的局部或肢体疼痛,麻木无力,活动受限,痛感忽轻忽重,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6例均为2008至2013年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其中男33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5年,平均病程2±06年;对照组63例,其中男32例,女31例,平均年龄5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7年,平均病程3±0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病人诊断资料见表1
  表1两组病人临床诊断资料(n)
  组别例数颈椎骨
  质增生腰椎骨
  质增生膝关节、
  足跟增生颈腰骨
  质增生  多部位并
  发增生治疗组  6318 21  1446对照组  6319 21  1454
  12诊断标准[2]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分型确诊。全部病例均作X线检查或CT片明确诊断,排除其它骨性病变。发现椎体及骨关节唇样改变及骨刺形成而确诊。以颈椎、腰椎、膝关节、足跟部最常见。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口服骨仙片,每日三次,每次5片,饭后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
  132治疗组①中药内服 健肾活络丸:杜仲300g,续断250g,川芎200g,延胡索250g,独活200g,秦艽250g,鸡血藤300g,透骨草200g。颈椎骨质增生者加桂枝200g;腰椎骨质增生者加狗脊150g,补骨脂200g,寄生150g,菟丝子150g;跟骨骨质增生加牛膝150g,皂角刺120g,穿山甲120g;偏寒者加附片120g;偏热者加黄柏150g,知母150g。将上述药物加工为细粉,每100g药粉加炼蜜25 g制成大蜜丸,每丸约重约6g,每次一丸,一日三次,一月为一疗程。②西药内服 肠溶阿斯匹林片09g 一日三次,连服十日停药。维生素E200mg,一日三次,一个月为一疗程。③局部外用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用骨友灵搽剂配合场效治疗仪局部透敷,取骨友灵搽剂洒在消毒垫上,用橡皮隔开,外放场效应理疗袋,每日一次,每次40分钟,12天为一疗程间隔3天,再作下一个疗程。一共治疗一个月。④关节功能锻炼 两组在治疗期间加强活动,颈椎骨质增生做左顾右盼、伸颈拢背,环绕颈项、擦项按摩,舒经活络;腰椎骨质增生做风摆荷叶,两手按肾俞穴前仰后屈以加强腰椎关节功能、疏通气血;膝关节骨质增生可作转、压、揉、按膝关节等动作以活动关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4疗效判定标准[3]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X射线或CT检查显示基本正常;好转:症状、体征减轻,X射线或CT显示有改善,但剧烈活动后仍有轻度疼痛;无效:经两个疗程治疗,症状、体征无变化,X射线或CT显示无改变。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两个疗程治疗,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82%),对照组总有效率(444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 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63 54  7   2  9682%   对照组63 21  7  35  4444 %
  3讨论
  骨质增生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免疫、结缔组织系统的骨关节疾病,病因复杂,在椎体及骨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过程中形成,骨质增生引起周围关节囊、韧带等组织发生充血、纤维化等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刺激神经根造成周围血流不畅,引起临床上各种不同的症状。中医认为其基本病机是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脉络不通。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亏虚则筋肾失养,腰脊不举;脉络阻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4]。因此,治疗的重点是补肝肾、舒经络、强筋骨、祛风湿。健肾活络丸中以续断、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川芎、玄胡行气活血止痛,独活、秦艽祛风湿舒筋活络,
  鸡血藤壮骨通络治腰痛,透骨草入骨补肾,穿透性强,所以能治骨质增生。本方集补肝肾、祛风湿、通络止痛为一体[5];配用西药肠溶阿斯匹林口服,对疼痛较甚者可迅速控制症状,具有抗风湿活血之作用。维生素E能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及代谢,延缓或减少骨质增生。骨友灵、场效应治疗仪局部透敷,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达到消肿止痛,控制骨质的改变、软化形成的骨刺、消除周围组织的炎症、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内外合用,标本兼治共奏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一般一个疗程见效,以第二疗程疗效明显,单一部位骨质增生疗效明显优于多部位骨质增生,两个部位以上骨质增生应治疗3-6个疗程为宜。总之,中西药结合治疗骨质增生疗效可靠,明显优于单一使用骨仙片(P<005),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J].2013.1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
  [3]  郑筱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6-49.
  [4]  印会河 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科技出版社,1993.7:39-41.
  [5]  凌一揆 中药学[M] .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157-224.
  (收稿日期:2014011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晚期骨关节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晚
结核性胸腔积液及恶性胸腔积液是临床胸腔积液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在临床鉴别诊断过程中,取得细菌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是确定诊断的金指标,但既往所应用的胸水细菌学及细胞学等检测方法,结果等待时间较长,且阳性率低,不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因此早期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胸水腺苷脱氨酶操作简便,应用广泛。本文对5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及38例恶性胸腔积液胸水中ADA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其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药物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
【摘要】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50%。无效:患者治疗后心脏室性前期收缩以及阵发性室性心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术后随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接受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情况进行分组,对照组100例未遵医嘱随访治疗,观
【摘 要】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行切开挂线术治疗的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切开挂线术治疗的复杂性肛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及14d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7天观察组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
目的:观察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方法:所收治的84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
目的:探讨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采用无痛胃肠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治疗,实验组采用
目的:探究并分析MRI不同序列、方位成像在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踝关节损伤40名患者,采用MRI扫描,在正常体位下采用柔性线圈和头线圈,同时采用矢状位、冠状位和横断位
目的:研究脂肪肝各类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机理,以及其在临床脂肪肝诊断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8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组,对其进行脂肪肝实验室检验,检验指标包括血脂、谷丙转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