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一种媒介都具优势与劣势,传统广播除伴随性优势外,还存在着渠道上仅靠单一声音传播以及讯息转瞬即逝等缺点。面对新媒体冲击,传统广播面临着以下挑战:在经营层面能否真正理解和接纳互联网精神,以应对新旧商业模式切换;在技术层面能否创制出更具技术优势、内容与制作具佳的音频产品。传统广播在应对移动互联网冲击时需要回归声音特色与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创新音频产业,为自身向内容提供商的融合转型创造新的机会。
关键词:传统广播;媒介融合;音频产业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9-0083-02
一、音频产业的复兴背景
在欧美等国家,声音产品是一个十分热门的类目,美国有声书每年掘金700亿美元,德国购买有声读物的人数占总人口的7%[1],而在国内,短音频正成为互联网内容创业者瞄准的一片新蓝海。
网络音频媒体率先挖掘了声音的付费优势,在国内最先作出尝试的是喜马拉雅FM。2016年6月初,喜马拉雅FM宣布上线行业内首个“付费精品”专区,《奇葩说》主持人马东的付费音频课程《好好说话》独家登陆专区,限时售价198元/年的课程首日销售额突破500万元,10天内获得1000万元收入[2];吴晓波、罗振宇、袁腾飞、天下霸唱等数十位大咖的付费节目也先后在专区内上线。2017年6月,深受广大文艺中青年追捧的高晓松在蜻蜓FM上推出音频节目《矮大紧指北》,以高晓松的个人视角来叙述历史事件,评价时事人物,节目上线一个月,付费用户超10万人,收入2000多万元,创下行业新高,移动音频经济的发展潜力已经令人侧目。
究其原因,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受众的消费行为发生重大变化,音频消费行为亦如此。人们希望随时随地获取想听的内容,可点播、订阅、自动更新的音频内容恰好可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和播出音频内容变得既容易又省钱,这也是移动音频得以流行和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此外,随着人们对移动阅读和碎片化的需求大大增加,有声音频是最佳的伴随性媒体,相比视频、游戏等娱乐模式,拥有最多的使用场景,公交、地铁、驾车、休息间隙、运动时、睡前、做饭时间等,跳脱了对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用户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能做到兼容更多的活动。音频面向的人群也足够广泛,视力受限的老人、目不识丁的孩子、学生、白领上班族、追求新鲜感的潮人、对个性化有需求的文艺青年、以及无法用眼的视障群体。因此,随着国家版权及网络出版等管理政策的促进,有声音频行业从业人员的执着耕耘,以及用户对声音的刚性需求,有声音频在近年实现行业大爆发,是因势利导的必然结果。
二、音频产业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人们情感需求的体现
广播的资源与优势附着在广播的声音特点与特色上,声音的强渗透性和情感性赋予了广播独一无二的价值。 从“娱乐至死”到文化自信,精神追求伴随民族的崛起与复兴,并成为其根本的推动力量。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以及被称为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的《见字如面》节目引发一浪高过一浪的文化现象,给国人一次次精神的给养;各大卫视亦纷纷从综艺节目战场转战文化类节目;我们发现传媒生态正在悄然发生转变,而这些转变的根本,是用户的需求,已经从“娱乐至死”的一般追求,逐步升级为对“文化自信”这一更高层面的精神追求。这也意味着人类在互联网时代对信息的需求从信息量走向了情感,而两者是共生互补关系不是替代关系。
2017岁首,在西安广播电视台综艺广播播出了一期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的一小时特别节目《二十四节气,关怀有温度》,它以时间为轴线,整理筛选了广播成立8年以来近百条关于 “二十四节气”的公益宣传,并结合2016年岁末“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个热点事件加以编辑,进行规模展播,集中用声音精致演绎立春的春水潺潺,驚蛰的电闪雷鸣,处暑的晚蝉阵阵,小寒的北风呼啸,大雪的雪花簌簌,对旧元素重新排列组合不仅仅产生了规模化的物理效应,更是碰撞出了绚丽多彩的化学效应,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关注和好评,有网友评论“音乐、音效的完美融合,直抵人心,并用声音绘制了一幅传统文化的优美长卷。”
从实践来看,以声音为触点,用声音去打动人心,直抵心灵的精品广播节目反而能够突出重围,获得新的生存空间。以融合传播为方向,创新打造声音产品,推进产品的服务性与产业化,传统广播将在移动互联环境下的媒体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时至今日,面对传媒市场新的、更大的改变,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声音放到一个更高的战略层面去认识,让声音真正形成广播的‘专业特质’,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3]”诸多学界专家也提出了相似的建议,要充分发挥广播声音的核心优势,越是新媒体大行其道、大放异彩的时候,越要守得住初心,保持战略定力,继续主打音频产品。
三、传统广播媒体转型内容提供商
传统广播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正在不断地做出各种尝试和探索,发挥音频的优势,扬长避短,向优质音频内容提供商转型。国内越来越多的广播节目行进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自成品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海阳现场秀》是由海阳主持的一档新闻娱乐脱口秀节目,节目开播至今已有六年,是中国第一个获得“金话筒”奖的脱口秀广播节目。《海阳现场秀》不断地摸索节目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完成了从广播节目到广播品牌的升级,吸引了大量活跃度均处于较高水平的听众,并实现了节目及主持人品牌在互联网、电影电视、书籍、舞台剧等多渠道、多平台的突破。《海阳现场秀》2012至2015年的广告收入逐年稳步增长,从2012年的230万猛增至2015年的420万[4]。这档节目也为传统广播转型内容提供商做出了成功典范。
以用户为中心,不再以固定时间段播放节目,是移动音频与传统广播的最大不同。汽车的普及造就了广播行业新的高点,伴随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大数据、传感器、社交网络和定位系统与社会个体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音频需求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对于广播电台而言,不仅要重新认识“用户为王”的理念,还应认识到“用户变得场景化了”。用户因为自带传播的场域,更易与“场景化”接轨,而音频的生产成本比视频低,加之伴随性强大,很容易获得用户的青睐。 从传统广播与网络进行融合开始,不管广播转型的方式与方向,“声音”始终是广播的本质,传统广播媒体在渠道和内容两方面依然具有发展前景。传统广播电台如能将自身的内容移植到移动音频网站,将在媒体传播力及互动营销方面提升竞争力。
四、科技加持音频产业媒体未来
云计算、云存储是当前IT业和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传统广播媒介本身很难具备数据挖掘的能力,数字音频
天生具有云计算的基因,它可以将音频文件超大化、虚拟化,并安全地存储在云端,消费者只需通过上网设备便可方便获取,坐享“云端”实现无障碍收听。云存储技术可以利用自身的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存储容量、高安全性来实现对海量音频节目的系统化管理。
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科技无疑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强大优势,新科技也解决了传统广播海量资讯分散、维护、升级等瓶颈和困难。因此,传统广播在做好内容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以“内容为王、技术为后”的科技意识,加强新技术的学习、开发,利用自己丰富的音频资源,加快数字化转型,进行品牌确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打造数字音频超级平台——音频超市。
“音频超市搭建在数据整合与流程再造基础之上,它涵盖各类声音、音响资源,并且以数据库形式呈现,列入检索系统,每个音频素材、产品都可以多种形式被重新整合、包装,且根据智能搜索让用户方便地找到想要的声音切片。[5]”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在今年3月份的CCBN主题报告会上表示,未来广电作为一个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必须要融合的一个行业,基本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越来越共享化,一个是智能化。对于传统广播来说,就是把用户需求跟广播的传统优势音频的供给能做到高度智能匹配。你需要什么我就出产什么产品,打动你的心弦,这也是用户愿意为音频产业付费的理由。如今在这个信息爆炸、渠道爆炸的时代,在音频产品使用目的和使用场景等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已有传统广播电台逐渐向互联网音频平台转型。如央广建设的“中国广播云平台”整合全国广播媒体内容资源,提供开放资源共享及个性定制化服务;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打造听听FM,平台汇集2000多家电台直播节目和大量的音频节目。
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传统广播只有深挖自身资源与优势,从声音入手,打造特色声音产品,创新形式、载体,融合传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彰显主流媒体价值,为融合转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才能在新媒体时代占据自己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电台工厂.广播精品在融媒传播市场的价值[EB/OL].http://www. weixinnu. com/article/597b664cedca7d2320ad0ab3.
[2] 易观国际:2016年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年度综合报告[EB/OL].http:// www.199it.com/archives/469932.html.
[3] 常衍.广播声音产品变形记[J].中国广播,2017(6).
[4] 华树凯,李丹.主持人工作室运营模式研究——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阳工作室为例[J].中國广播,2017(5).
[5] 熊英,张君昌.“广播”如何无处不在: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选择[EB/OL].http://gb.cri.cn/43005/2014/12/02/113s4788079.htm.
[责任编辑:思涵]
关键词:传统广播;媒介融合;音频产业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9-0083-02
一、音频产业的复兴背景
在欧美等国家,声音产品是一个十分热门的类目,美国有声书每年掘金700亿美元,德国购买有声读物的人数占总人口的7%[1],而在国内,短音频正成为互联网内容创业者瞄准的一片新蓝海。
网络音频媒体率先挖掘了声音的付费优势,在国内最先作出尝试的是喜马拉雅FM。2016年6月初,喜马拉雅FM宣布上线行业内首个“付费精品”专区,《奇葩说》主持人马东的付费音频课程《好好说话》独家登陆专区,限时售价198元/年的课程首日销售额突破500万元,10天内获得1000万元收入[2];吴晓波、罗振宇、袁腾飞、天下霸唱等数十位大咖的付费节目也先后在专区内上线。2017年6月,深受广大文艺中青年追捧的高晓松在蜻蜓FM上推出音频节目《矮大紧指北》,以高晓松的个人视角来叙述历史事件,评价时事人物,节目上线一个月,付费用户超10万人,收入2000多万元,创下行业新高,移动音频经济的发展潜力已经令人侧目。
究其原因,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受众的消费行为发生重大变化,音频消费行为亦如此。人们希望随时随地获取想听的内容,可点播、订阅、自动更新的音频内容恰好可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和播出音频内容变得既容易又省钱,这也是移动音频得以流行和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此外,随着人们对移动阅读和碎片化的需求大大增加,有声音频是最佳的伴随性媒体,相比视频、游戏等娱乐模式,拥有最多的使用场景,公交、地铁、驾车、休息间隙、运动时、睡前、做饭时间等,跳脱了对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用户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能做到兼容更多的活动。音频面向的人群也足够广泛,视力受限的老人、目不识丁的孩子、学生、白领上班族、追求新鲜感的潮人、对个性化有需求的文艺青年、以及无法用眼的视障群体。因此,随着国家版权及网络出版等管理政策的促进,有声音频行业从业人员的执着耕耘,以及用户对声音的刚性需求,有声音频在近年实现行业大爆发,是因势利导的必然结果。
二、音频产业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人们情感需求的体现
广播的资源与优势附着在广播的声音特点与特色上,声音的强渗透性和情感性赋予了广播独一无二的价值。 从“娱乐至死”到文化自信,精神追求伴随民族的崛起与复兴,并成为其根本的推动力量。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以及被称为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的《见字如面》节目引发一浪高过一浪的文化现象,给国人一次次精神的给养;各大卫视亦纷纷从综艺节目战场转战文化类节目;我们发现传媒生态正在悄然发生转变,而这些转变的根本,是用户的需求,已经从“娱乐至死”的一般追求,逐步升级为对“文化自信”这一更高层面的精神追求。这也意味着人类在互联网时代对信息的需求从信息量走向了情感,而两者是共生互补关系不是替代关系。
2017岁首,在西安广播电视台综艺广播播出了一期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的一小时特别节目《二十四节气,关怀有温度》,它以时间为轴线,整理筛选了广播成立8年以来近百条关于 “二十四节气”的公益宣传,并结合2016年岁末“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个热点事件加以编辑,进行规模展播,集中用声音精致演绎立春的春水潺潺,驚蛰的电闪雷鸣,处暑的晚蝉阵阵,小寒的北风呼啸,大雪的雪花簌簌,对旧元素重新排列组合不仅仅产生了规模化的物理效应,更是碰撞出了绚丽多彩的化学效应,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关注和好评,有网友评论“音乐、音效的完美融合,直抵人心,并用声音绘制了一幅传统文化的优美长卷。”
从实践来看,以声音为触点,用声音去打动人心,直抵心灵的精品广播节目反而能够突出重围,获得新的生存空间。以融合传播为方向,创新打造声音产品,推进产品的服务性与产业化,传统广播将在移动互联环境下的媒体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时至今日,面对传媒市场新的、更大的改变,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声音放到一个更高的战略层面去认识,让声音真正形成广播的‘专业特质’,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3]”诸多学界专家也提出了相似的建议,要充分发挥广播声音的核心优势,越是新媒体大行其道、大放异彩的时候,越要守得住初心,保持战略定力,继续主打音频产品。
三、传统广播媒体转型内容提供商
传统广播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正在不断地做出各种尝试和探索,发挥音频的优势,扬长避短,向优质音频内容提供商转型。国内越来越多的广播节目行进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自成品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海阳现场秀》是由海阳主持的一档新闻娱乐脱口秀节目,节目开播至今已有六年,是中国第一个获得“金话筒”奖的脱口秀广播节目。《海阳现场秀》不断地摸索节目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完成了从广播节目到广播品牌的升级,吸引了大量活跃度均处于较高水平的听众,并实现了节目及主持人品牌在互联网、电影电视、书籍、舞台剧等多渠道、多平台的突破。《海阳现场秀》2012至2015年的广告收入逐年稳步增长,从2012年的230万猛增至2015年的420万[4]。这档节目也为传统广播转型内容提供商做出了成功典范。
以用户为中心,不再以固定时间段播放节目,是移动音频与传统广播的最大不同。汽车的普及造就了广播行业新的高点,伴随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大数据、传感器、社交网络和定位系统与社会个体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音频需求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对于广播电台而言,不仅要重新认识“用户为王”的理念,还应认识到“用户变得场景化了”。用户因为自带传播的场域,更易与“场景化”接轨,而音频的生产成本比视频低,加之伴随性强大,很容易获得用户的青睐。 从传统广播与网络进行融合开始,不管广播转型的方式与方向,“声音”始终是广播的本质,传统广播媒体在渠道和内容两方面依然具有发展前景。传统广播电台如能将自身的内容移植到移动音频网站,将在媒体传播力及互动营销方面提升竞争力。
四、科技加持音频产业媒体未来
云计算、云存储是当前IT业和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传统广播媒介本身很难具备数据挖掘的能力,数字音频
天生具有云计算的基因,它可以将音频文件超大化、虚拟化,并安全地存储在云端,消费者只需通过上网设备便可方便获取,坐享“云端”实现无障碍收听。云存储技术可以利用自身的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存储容量、高安全性来实现对海量音频节目的系统化管理。
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科技无疑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强大优势,新科技也解决了传统广播海量资讯分散、维护、升级等瓶颈和困难。因此,传统广播在做好内容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以“内容为王、技术为后”的科技意识,加强新技术的学习、开发,利用自己丰富的音频资源,加快数字化转型,进行品牌确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打造数字音频超级平台——音频超市。
“音频超市搭建在数据整合与流程再造基础之上,它涵盖各类声音、音响资源,并且以数据库形式呈现,列入检索系统,每个音频素材、产品都可以多种形式被重新整合、包装,且根据智能搜索让用户方便地找到想要的声音切片。[5]”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在今年3月份的CCBN主题报告会上表示,未来广电作为一个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必须要融合的一个行业,基本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越来越共享化,一个是智能化。对于传统广播来说,就是把用户需求跟广播的传统优势音频的供给能做到高度智能匹配。你需要什么我就出产什么产品,打动你的心弦,这也是用户愿意为音频产业付费的理由。如今在这个信息爆炸、渠道爆炸的时代,在音频产品使用目的和使用场景等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已有传统广播电台逐渐向互联网音频平台转型。如央广建设的“中国广播云平台”整合全国广播媒体内容资源,提供开放资源共享及个性定制化服务;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打造听听FM,平台汇集2000多家电台直播节目和大量的音频节目。
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传统广播只有深挖自身资源与优势,从声音入手,打造特色声音产品,创新形式、载体,融合传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彰显主流媒体价值,为融合转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才能在新媒体时代占据自己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电台工厂.广播精品在融媒传播市场的价值[EB/OL].http://www. weixinnu. com/article/597b664cedca7d2320ad0ab3.
[2] 易观国际:2016年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年度综合报告[EB/OL].http:// www.199it.com/archives/469932.html.
[3] 常衍.广播声音产品变形记[J].中国广播,2017(6).
[4] 华树凯,李丹.主持人工作室运营模式研究——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阳工作室为例[J].中國广播,2017(5).
[5] 熊英,张君昌.“广播”如何无处不在: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选择[EB/OL].http://gb.cri.cn/43005/2014/12/02/113s4788079.htm.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