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寂静的行旅
已经很多年了,她深入这个家,每个角落,甚至清楚每条缝隙。
如果这房子是个阵地,我与她轮流占据其中,形成一场持续的拉锯战。如果房子也有感情,我只负责使用它,使之脏乱,而她则善待它,努力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从房子的角度出发,一定与她更有感情。但从所有权上说,我才是房子的直系亲属。
自从换过几个住处,尤其是将房子交由钟点工阿姨打扫以来,关于人只是世界的过客一说,有了更直观的印象。
她与我学习太阳和月亮,你升我沉,两头不相见。一齐现身的日脚屈指可数。那时,我们的地盘不得不完全重叠,解决的办法是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并自觉恪守。通常是我龟缩一隅,她则足迹遍及四处。这种刻意拉开的距离,主要是不想让对方不自在,以维护各种劳动的尊严。
然而空间有限,我们仍然音讯可闻。键盘嗒嗒声中,依稀听见她在走来走去,水搅动得稀里哗啦,什物被移动闷声闷气,偶尔东西打翻在地震耳发聩。但所有人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声响都不如直接的人声来得突兀,那是唯一夹杂在其中的,显出一种非正常性,足以叫人立刻竖起耳朵——此时的听觉仿佛是一头昏睡的猎狗,忽然被猎物的动静惊醒。
说话声就在一片混响的间隙里传了过来。在排除她与人通电话这个选项后,开头几次,我以为有意见需要交流,走出几步发现并不需要自己。最后认定这是她在念白,更确切地说是独白。
仔细想想,她工作的场所,别人的家里,是一个充斥家长里短的所在,于她却偏偏空寂、冷静。除了抹布,所有物品都不归她使唤。那些劳作的对象没有一个具备自动发声对话交流的功能,甚至缺失野外劳作的所有天籁。
她需要对付的或者说工作的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除尘,那也是她再大的敌人。特别是秋冬季,沙尘暴像一匹来自北方的狼,骑着大风一夜呜嚎之后,地面上均匀地蒙上了白茫茫的微尘,仿佛是满地狼毫。
抹布不到,它们照例不会自动跑掉。
有一回,当我发现水管修理工在地板上重复留下一串串清晰的鞋印,已完成打扫的她,在大门口回首盯着那些脚印,脸像下帘子唰地挂下来,转身又拿起抹布狠狠地擦掉。
她已经完成了打扫,本可以转身离去,但她好像做不到。那种无声的盛怒,已经超出责任感,加进了对于劳动成果被毁的纯粹懊恼。这甚至使我不恰当地联想起小说家笔下的理发师,当顾客将他做好的完美发型一次又一次破坏殆尽,他终于向着对方突显的颈动脉举起了雪亮的剃刀……
而她只是使用了抹布,前脚后步地反复擦拭,顶多加上两束功率强大的目光,不客气地打在水管修理工的后背上。
但不管她对地板干净与否如何在意,在这个家,怎样深入都是隔。熟悉而陌生,孤独地、疏离的,我再三想。不止一次,我在城乡交界处的公路上看见具备特征性的这群人,双手粗糙,面容沧桑,神色坦荡。她与她的同伴骑着电瓶车这种身份奇怪却无比实用的交通工具,来自城周围各个村庄。其中一个叫大余村的妇女们特别能吃苦,从事家政业的比较集中。都是早出晚归,中午盒饭或一碗面解决。因为只在打扫的时候频繁进城,我甚至觉得她们每次像箭一样密集射进城市的中心,完成秘密任务后,又化作飞去来器,呜呜作响地飞回村里,充满了速度和力量。
长期的来去匆匆,与这个城市之间是否也形成了一种疏离?擦拭着别人生活里的种种痕迹,地面、门窗、水龙头……如果没有独白,她就是一个哑剧演员,重复冗长的剧目,总是没有观众的剧场。很多孤独的劳动和劳动者都面临的问题,哪怕在人来人往的大街、有条不紊的流水线,都是这种处境。一直谈不上悲喜,唯有依靠专注坚韧来抗拒一切乏味和苦累。
独白过后,我们继续分头沉默寡言地劳动着。我因此觉得我们其实很相像,比如都不擅长打开陌生之门与别人广泛地交换意见。
这么长时间,只从她的片言只语间,知道她做着三户人间,一户两天算,一个星期就去了六天。同时兼有零时性的打扫。她们有一个互通信息的隐性平台。有时候擦洗得狠了,牙龈红肿起来,她会泡点参茶压一压。恐怕这是对自己的少见厚待。打扫的时日,穿着力求朴素耐脏,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显老。
我想起的独白,戏剧中的特有艺术表现手法,介于读与唱之间。眼下,它穿插在繁密的劳作之间。别人的家不是自由辽阔的草原,显然不能放声歌唱。独白,比说话放开一点,情绪化一些,几乎随口而出,直见心性,不指向任何人,只从内心指向虚空和虚空里的沉默家什。如果不是作为窃听者的我偶然存在,她手中沉甸甸的抹布能否甩出水袖的飞扬,她所有的动作语言——爬高摸低,左右擦拭,前后开弓,是否同样拥有舒缓或矫健,带着被埋没的美感。还有独白本身,自从听见,仿佛替我打开了潜在世上的另一个频道。后来,我在街头发现了以往自动屏蔽掉的很多独白:
有个姑娘迎面走过来,沉浸在自己的笑容里,唇吻翕合如花朵绽放。年轻人大声唱着从我背后猎豹似的窜过去。一位老者唠叨着蹒跚……反省一下,就是我自己,游走在地面上,茫茫然,内心充斥并未出声的独白。而且事情并未至此为止,可能隶属最顽固的独白者群体,有事没事在键盘上敲击,其结果是,任何未被响应的文字都是冗长的独白,任何出现的读者都像是一次到场窃听,听杂沓在生命奔跑声里的独白。
忽略掉她手上的抹布,她谋生的唯一工具和手段,忽略掉键盘或其他东西。
当她对世界举起抹布,世界就等着乖乖擦身。不管是否被允许,穿插以独白,当作于无声处的呼喊、加油的节拍,或者仅仅是打破一路的寂静。那里,劳动者备感沉重的肢体中间,依然活跃的灵魂,其中的烂漫,丝丝缕缕,是被泄露的生命不羁——发自人类肺腑的,不仅仅只是呼吸。
一如既往的是,被擦洗的世界,无言以对,仅以干净整洁的面貌来回馈。
我并不知道她了解我多少,她称呼我为老板娘,无形中将我的生活水准提升一大截。我称她为阿姨,从年龄上又将她叫老了一大截。除了无须替我本人除尘,在她那里,我与那些家具一样有着隔。
已经很多年了,她深入这个家,每个角落,甚至清楚每条缝隙。
如果这房子是个阵地,我与她轮流占据其中,形成一场持续的拉锯战。如果房子也有感情,我只负责使用它,使之脏乱,而她则善待它,努力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从房子的角度出发,一定与她更有感情。但从所有权上说,我才是房子的直系亲属。
自从换过几个住处,尤其是将房子交由钟点工阿姨打扫以来,关于人只是世界的过客一说,有了更直观的印象。
她与我学习太阳和月亮,你升我沉,两头不相见。一齐现身的日脚屈指可数。那时,我们的地盘不得不完全重叠,解决的办法是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并自觉恪守。通常是我龟缩一隅,她则足迹遍及四处。这种刻意拉开的距离,主要是不想让对方不自在,以维护各种劳动的尊严。
然而空间有限,我们仍然音讯可闻。键盘嗒嗒声中,依稀听见她在走来走去,水搅动得稀里哗啦,什物被移动闷声闷气,偶尔东西打翻在地震耳发聩。但所有人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声响都不如直接的人声来得突兀,那是唯一夹杂在其中的,显出一种非正常性,足以叫人立刻竖起耳朵——此时的听觉仿佛是一头昏睡的猎狗,忽然被猎物的动静惊醒。
说话声就在一片混响的间隙里传了过来。在排除她与人通电话这个选项后,开头几次,我以为有意见需要交流,走出几步发现并不需要自己。最后认定这是她在念白,更确切地说是独白。
仔细想想,她工作的场所,别人的家里,是一个充斥家长里短的所在,于她却偏偏空寂、冷静。除了抹布,所有物品都不归她使唤。那些劳作的对象没有一个具备自动发声对话交流的功能,甚至缺失野外劳作的所有天籁。
她需要对付的或者说工作的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除尘,那也是她再大的敌人。特别是秋冬季,沙尘暴像一匹来自北方的狼,骑着大风一夜呜嚎之后,地面上均匀地蒙上了白茫茫的微尘,仿佛是满地狼毫。
抹布不到,它们照例不会自动跑掉。
有一回,当我发现水管修理工在地板上重复留下一串串清晰的鞋印,已完成打扫的她,在大门口回首盯着那些脚印,脸像下帘子唰地挂下来,转身又拿起抹布狠狠地擦掉。
她已经完成了打扫,本可以转身离去,但她好像做不到。那种无声的盛怒,已经超出责任感,加进了对于劳动成果被毁的纯粹懊恼。这甚至使我不恰当地联想起小说家笔下的理发师,当顾客将他做好的完美发型一次又一次破坏殆尽,他终于向着对方突显的颈动脉举起了雪亮的剃刀……
而她只是使用了抹布,前脚后步地反复擦拭,顶多加上两束功率强大的目光,不客气地打在水管修理工的后背上。
但不管她对地板干净与否如何在意,在这个家,怎样深入都是隔。熟悉而陌生,孤独地、疏离的,我再三想。不止一次,我在城乡交界处的公路上看见具备特征性的这群人,双手粗糙,面容沧桑,神色坦荡。她与她的同伴骑着电瓶车这种身份奇怪却无比实用的交通工具,来自城周围各个村庄。其中一个叫大余村的妇女们特别能吃苦,从事家政业的比较集中。都是早出晚归,中午盒饭或一碗面解决。因为只在打扫的时候频繁进城,我甚至觉得她们每次像箭一样密集射进城市的中心,完成秘密任务后,又化作飞去来器,呜呜作响地飞回村里,充满了速度和力量。
长期的来去匆匆,与这个城市之间是否也形成了一种疏离?擦拭着别人生活里的种种痕迹,地面、门窗、水龙头……如果没有独白,她就是一个哑剧演员,重复冗长的剧目,总是没有观众的剧场。很多孤独的劳动和劳动者都面临的问题,哪怕在人来人往的大街、有条不紊的流水线,都是这种处境。一直谈不上悲喜,唯有依靠专注坚韧来抗拒一切乏味和苦累。
独白过后,我们继续分头沉默寡言地劳动着。我因此觉得我们其实很相像,比如都不擅长打开陌生之门与别人广泛地交换意见。
这么长时间,只从她的片言只语间,知道她做着三户人间,一户两天算,一个星期就去了六天。同时兼有零时性的打扫。她们有一个互通信息的隐性平台。有时候擦洗得狠了,牙龈红肿起来,她会泡点参茶压一压。恐怕这是对自己的少见厚待。打扫的时日,穿着力求朴素耐脏,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显老。
我想起的独白,戏剧中的特有艺术表现手法,介于读与唱之间。眼下,它穿插在繁密的劳作之间。别人的家不是自由辽阔的草原,显然不能放声歌唱。独白,比说话放开一点,情绪化一些,几乎随口而出,直见心性,不指向任何人,只从内心指向虚空和虚空里的沉默家什。如果不是作为窃听者的我偶然存在,她手中沉甸甸的抹布能否甩出水袖的飞扬,她所有的动作语言——爬高摸低,左右擦拭,前后开弓,是否同样拥有舒缓或矫健,带着被埋没的美感。还有独白本身,自从听见,仿佛替我打开了潜在世上的另一个频道。后来,我在街头发现了以往自动屏蔽掉的很多独白:
有个姑娘迎面走过来,沉浸在自己的笑容里,唇吻翕合如花朵绽放。年轻人大声唱着从我背后猎豹似的窜过去。一位老者唠叨着蹒跚……反省一下,就是我自己,游走在地面上,茫茫然,内心充斥并未出声的独白。而且事情并未至此为止,可能隶属最顽固的独白者群体,有事没事在键盘上敲击,其结果是,任何未被响应的文字都是冗长的独白,任何出现的读者都像是一次到场窃听,听杂沓在生命奔跑声里的独白。
忽略掉她手上的抹布,她谋生的唯一工具和手段,忽略掉键盘或其他东西。
当她对世界举起抹布,世界就等着乖乖擦身。不管是否被允许,穿插以独白,当作于无声处的呼喊、加油的节拍,或者仅仅是打破一路的寂静。那里,劳动者备感沉重的肢体中间,依然活跃的灵魂,其中的烂漫,丝丝缕缕,是被泄露的生命不羁——发自人类肺腑的,不仅仅只是呼吸。
一如既往的是,被擦洗的世界,无言以对,仅以干净整洁的面貌来回馈。
我并不知道她了解我多少,她称呼我为老板娘,无形中将我的生活水准提升一大截。我称她为阿姨,从年龄上又将她叫老了一大截。除了无须替我本人除尘,在她那里,我与那些家具一样有着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