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课程以游戏活动为基础。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学习中最喜欢以游戏的活动形式。为了提高幼儿游戏的质量,我们将游戏精神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去,并以游戏内容、情境、方式的生活化助推动课程游戏化的发展,促进幼儿和谐健康成长。本文从当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改革背景出发,结合幼儿园课程实施游戏化、生活化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有效实现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
关键词:区域游戏;游戏化;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335
幼儿时期的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的,并且是在游戏中实现的。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直接感知、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有效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经验,促进了他们自主建构新知识与新经验。当前幼儿园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出现了“小学化”的不良倾向,使幼儿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压力,并对“小学化”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针上述情况,我们应结合幼儿身心发育的阶段特点与学习规律,采用了游戏化、生活化的策略,以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推动了课程游戏化的建设,促进了幼儿健康成长。
一、区域活动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
区域活动是以快乐以及满足作为目的,以操作以及参与作为途径的一种注重幼兒自主性学习的活动。区域活动对于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区域活动有利于帮助幼儿获得愉悦的情绪。我们要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自主活动的探索空间,借助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地探索与发现,达到幼儿满足自我、增强自信的目的。这种成功的体验,让幼儿在不知不觉间既收获了知识和经验,又收获了快乐与满足,能够促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区域活动的探索之中。其次,区域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当前,家长的溺爱幼儿的现象非常普遍,容易造成幼儿严重缺失团结协作的意识。区域活动给幼儿创造了相互协商帮助、团结合作的机会,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成就感以及愉悦感,加强了幼儿之间的人际交流,从而为幼儿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最后,区域活动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幼儿由于年龄的原因,对于周围的一切生活都充满了好奇。区域游戏可以为幼儿营造丰富的生活情境,让幼儿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丰富幼儿的体验,比如超市售货员、清洁工、爸爸妈妈、医生护士等。幼儿在模拟的区域活动情境中,通过你来我往,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由此可见,区域游戏对于幼儿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致力打造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让其真正成为幼儿成长的摇篮。[1]
二、基于游戏化、生活化的区域活动的构建策略
(一)设置游戏化、生活化的活动内容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还原孩子生活的本来面目,给孩子生活原貌,让他在生活中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强调要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与发展。幼儿教师在设置区域活动内容方面,要紧紧围绕幼儿熟悉的生活以及感兴趣的事物。一方面,活动内容要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活动内容要能够促使幼儿更加热爱生活,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例如,在角色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娃娃家、小小超市、小小医院、理发店、小小邮局以及菜市场等场景。在建构区域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设置儿童乐园、绿色家园以及公共汽车站等区域。在语言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小小主持人、故事大王比赛、天气预报或是新闻播报等内容。在操作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制作蛋糕、鲜榨果汁、穿针引线、系纽扣、给娃娃穿衣服、系鞋带等活动。在表演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小小剧场、精彩时装秀以及跳舞毯等活动。在科学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以游戏的方式去探索精彩的动物世界和植物世界,或是去认识各具特色和魅力的春夏秋冬,或是揭秘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影子的形成以及如何制造有趣的影子等。在音乐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锅碗瓢盆协奏曲等。这些区域活动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具有开放性以及自由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热情,引发幼儿经验以及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在亲切的生活场景中、在自主的探索中实现综合素养以及能力的提升。[2]
(二)投放游戏化、生活化的活动材料
游戏材料是开展区域活动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是实现幼儿学习以及创造的桥梁。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是通过与活动材料的互动来实现经验和知识的建构。由此可见,给幼儿科学地提供操作材料,是我们高效开展区域活动最为基本的保障。《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明确强调:“要为幼儿选择一些易操作、多变化且功能多的玩具材料或是废旧材料。”教师在为幼儿选择活动材料时,要注重游戏化以及生活化这两个关键点,一定要选择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求以及具有一定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材料。例如,在开展娃娃家的区域游戏中,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小推车、碗、勺、盆、毛巾、锅、油、盐、蔬菜、水果等。在开展超市区域游戏时,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各种饮料瓶、牛奶盒或是包装盒,以及一些书、本、笔等。在开展理发店的区域游戏时,教师则给幼儿提供洗发水、毛巾、理发围布、吹风机以及安全剪刀等。在开展音乐区域游戏时,教师可以给幼儿投放一些奶粉桶、各种瓶子、竹筒以及筷子等。在开展角色扮演的区域游戏时,教师则准备录音机、服装、饰品、电话机,或是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道具等。总之,这些材料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甚至是随手可得的。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还能保障游戏顺利、高效地开展。
在幼儿园中实施生活化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将生活还原到课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有准备的教育方式,将符合幼儿发展且对幼儿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教学内容相融合,让幼儿可以在课程中学习,并将所学的内容在生活中进行延伸和扩展,进而不断扩充学生的思维体系,充实其知识积累,最终促进幼儿的全面、协调发展,并使幼儿教育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丁桂苏.实然与应然: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施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8-19.
[2]胡华.回归儿童生活:幼儿园课程建构的本质[J].甘肃社会科学,2019(05):230-236.
[3]印小青,李娟.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意蕴、误区与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6(02):64-66.
[4]卢伟,戴丽敏.幼儿园游戏材料生活化研究——以中班角色区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02):110-113.
关键词:区域游戏;游戏化;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335
幼儿时期的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的,并且是在游戏中实现的。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直接感知、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有效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经验,促进了他们自主建构新知识与新经验。当前幼儿园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出现了“小学化”的不良倾向,使幼儿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压力,并对“小学化”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针上述情况,我们应结合幼儿身心发育的阶段特点与学习规律,采用了游戏化、生活化的策略,以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推动了课程游戏化的建设,促进了幼儿健康成长。
一、区域活动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
区域活动是以快乐以及满足作为目的,以操作以及参与作为途径的一种注重幼兒自主性学习的活动。区域活动对于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区域活动有利于帮助幼儿获得愉悦的情绪。我们要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自主活动的探索空间,借助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地探索与发现,达到幼儿满足自我、增强自信的目的。这种成功的体验,让幼儿在不知不觉间既收获了知识和经验,又收获了快乐与满足,能够促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区域活动的探索之中。其次,区域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当前,家长的溺爱幼儿的现象非常普遍,容易造成幼儿严重缺失团结协作的意识。区域活动给幼儿创造了相互协商帮助、团结合作的机会,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合作带来的成就感以及愉悦感,加强了幼儿之间的人际交流,从而为幼儿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最后,区域活动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幼儿由于年龄的原因,对于周围的一切生活都充满了好奇。区域游戏可以为幼儿营造丰富的生活情境,让幼儿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丰富幼儿的体验,比如超市售货员、清洁工、爸爸妈妈、医生护士等。幼儿在模拟的区域活动情境中,通过你来我往,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由此可见,区域游戏对于幼儿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致力打造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让其真正成为幼儿成长的摇篮。[1]
二、基于游戏化、生活化的区域活动的构建策略
(一)设置游戏化、生活化的活动内容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还原孩子生活的本来面目,给孩子生活原貌,让他在生活中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强调要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与发展。幼儿教师在设置区域活动内容方面,要紧紧围绕幼儿熟悉的生活以及感兴趣的事物。一方面,活动内容要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活动内容要能够促使幼儿更加热爱生活,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例如,在角色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娃娃家、小小超市、小小医院、理发店、小小邮局以及菜市场等场景。在建构区域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设置儿童乐园、绿色家园以及公共汽车站等区域。在语言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小小主持人、故事大王比赛、天气预报或是新闻播报等内容。在操作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制作蛋糕、鲜榨果汁、穿针引线、系纽扣、给娃娃穿衣服、系鞋带等活动。在表演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小小剧场、精彩时装秀以及跳舞毯等活动。在科学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以游戏的方式去探索精彩的动物世界和植物世界,或是去认识各具特色和魅力的春夏秋冬,或是揭秘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影子的形成以及如何制造有趣的影子等。在音乐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锅碗瓢盆协奏曲等。这些区域活动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具有开放性以及自由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热情,引发幼儿经验以及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在亲切的生活场景中、在自主的探索中实现综合素养以及能力的提升。[2]
(二)投放游戏化、生活化的活动材料
游戏材料是开展区域活动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是实现幼儿学习以及创造的桥梁。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是通过与活动材料的互动来实现经验和知识的建构。由此可见,给幼儿科学地提供操作材料,是我们高效开展区域活动最为基本的保障。《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明确强调:“要为幼儿选择一些易操作、多变化且功能多的玩具材料或是废旧材料。”教师在为幼儿选择活动材料时,要注重游戏化以及生活化这两个关键点,一定要选择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求以及具有一定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材料。例如,在开展娃娃家的区域游戏中,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小推车、碗、勺、盆、毛巾、锅、油、盐、蔬菜、水果等。在开展超市区域游戏时,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各种饮料瓶、牛奶盒或是包装盒,以及一些书、本、笔等。在开展理发店的区域游戏时,教师则给幼儿提供洗发水、毛巾、理发围布、吹风机以及安全剪刀等。在开展音乐区域游戏时,教师可以给幼儿投放一些奶粉桶、各种瓶子、竹筒以及筷子等。在开展角色扮演的区域游戏时,教师则准备录音机、服装、饰品、电话机,或是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道具等。总之,这些材料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甚至是随手可得的。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还能保障游戏顺利、高效地开展。
在幼儿园中实施生活化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将生活还原到课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有准备的教育方式,将符合幼儿发展且对幼儿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教学内容相融合,让幼儿可以在课程中学习,并将所学的内容在生活中进行延伸和扩展,进而不断扩充学生的思维体系,充实其知识积累,最终促进幼儿的全面、协调发展,并使幼儿教育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丁桂苏.实然与应然: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实施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8-19.
[2]胡华.回归儿童生活:幼儿园课程建构的本质[J].甘肃社会科学,2019(05):230-236.
[3]印小青,李娟.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意蕴、误区与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6(02):64-66.
[4]卢伟,戴丽敏.幼儿园游戏材料生活化研究——以中班角色区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02):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