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鼠之谜》是人教版八下的一篇科学小品文。这篇文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旅鼠身上的三大谜团并由此激发世人的思考。这篇文章我已轻车熟路地驾驭过几次,每次都是以课题中的“谜”字激趣导入,以谜为线索分“旅鼠身上有哪些谜团”“作者是如何介绍这些谜团的”“借助谜团,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三个板块逐层引导学生熟悉文本。但这一次却遇到了意外——
1.晴空响雷
生:老师,我看过网上介绍,说“旅鼠之谜”是一桩人为的丑闻,是英国迪士尼的丑闻,他们人为地把旅鼠赶下海,然后拍摄下来,说是旅鼠集体跳海。
课堂上立刻炸了锅。这个质疑不啻于一个晴天霹雳,炸醒了一干学生和一个自信满满的我。讲实话我一直对文章中的观点、内容深信不疑。且不说本文入选人教版,单就作者位梦华个人的光环也足以打消我任何的怀疑。位梦华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探险家啊!他的文章会有问题吗?
2.意外发现
然而,站着的学生言之凿凿。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哎呀,只恨自己课前没有精细备课。学生的兴奋度一下子被提了起来,一双双小眼睛紧盯着我。短暂的思索之后,我决定尊重学生的提问。我诚恳地表示:既然有这方面的疑问,那课堂上一时之间我们也没有办法求证,不如我们先来熟悉文本,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旅鼠之谜的,课后我们再进行一次“旅鼠之谜大搜索”好不好?
一下课我就趴在电脑上搜索“旅鼠之谜”的真伪。果然,学生的质疑不是没有根据的,其中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
据文章介绍,旅鼠集体跳入悬崖下边的海水,这个“伟大”的举动之所以会出现,正是迪士尼一手假造。电影史上最大的动物丑闻是迪士尼公司1958年拍摄的自然纪录片《白色荒野》,该片表现了“旅鼠”集体跳入悬崖下边的海水的场面,从此“旅鼠之谜”成了全世界都在议论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其实那些旅鼠是被剧组人员赶下悬崖的,自然界根本不存在“旅鼠”现象。
3.探索真伪
读完这样的文章后我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到底相信哪个?这个问题出现了,回避是不现实的,我该如何面对啊?忽然脑子里灵光一现,对了,为什么非要纠结自己如何解释,为何不让学生们自己追寻,我们语文的综合性活动不正是提倡孩子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获得新知吗?主意打定,我立即着手布置任务:
主题:“旅鼠之谜”大探究;时间:下周阅读课;地点:本班教室;参与人员:班级所有成员;参与方式:小组合作形式参与;参与要求:1.认真查证、不迷信、不武断;2.搜寻文本中的蛛丝马迹;3.小组成员积极合作,求同存异。
这一周我班的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孩子们的身影活跃在电教室、图书馆,课间讨论的话题也变为“你们组还有哪些发现”“你发现迁徙路线有问题吗”“方舟子也质疑这个问题”……有的小组为了求证,找到地理老师、生物老师探讨;有的小组则从课文本身寻找蛛丝马迹;还有的小组找到做科研的同学家长……孩子们小小的脑袋中迸发出无数的想法。
我在这其中则扮演着“鲶鱼”角色。当孩子们意见一边倒时,适时抛出疑点;当孩子们偏离理性分析时,我浇盆冷水,让孩子们不要主观臆断,要拿出证据来;当孩子们把文本扔在一旁自说自话时,我提醒他们也许蛛丝马迹就藏于不起眼的文章里。
4.意外收获
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旅鼠之谜”大探究的主题阅读如期召开。小组成员们准备充分,踊跃地走上讲台和大家交流本组的探究结果。
生1:从文中的15小节我们获得这样的信息:“旅鼠并非每年都大量繁殖,而是有节制的,并且有丰年和歉年之分”,这些证明旅鼠是有能力把总数量控制住的,那又何必通过大规模自杀来控制数量?
生2:文章第一段点出作者是在巴罗附近发现北极旅鼠的,百度百科的介绍中旅鼠也是常年居住在北极地区,这些地区紧靠北冰洋沿岸,如若旅鼠真有这般“死亡大迁徙”的觉悟、决心,真的一心求死从而控制种族数量,为什么舍近求远,长途跋涉跑到大西洋跳海?这不合逻辑啊!
生3: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中,一些抗敌能力比较弱的动物,常使自己的体色与周围环境混为一体,以便能更好地觅食,或将自己隐藏起来,防避天敌的伤害。旅鼠毛色的变化未必是为了主动吸引天敌,我们小组倒觉得是因种群数量的增加导致群压力增加,从而产生紧张不安及毛色改变的现象。再大胆假设,旅鼠的第二谜中的旅鼠的反应不是吸引天敌、牺牲自己,而是倾向于用鲜艳的颜色警示同类。它们的表现倒有点像植物的“自疏”现象。
生4:旅鼠“死亡大迁徙”的谜团中,撇开引人瞩目的“大海”暂不谈,我们还注意到文中表述的这些旅鼠迁徙时的其他特点:极高的集体性和直线行走性,“中间不断有旅鼠加入”“义无反顾地走”,还有这种迁徙所表现出的高度的周期性。这些让人不由得设想这些行动不像有意识有目的的举动,更像由内在遗传基因决定的内源节律和环境因素的外源节律控制的生理行为,例如,公鸡的啼叫,人类的睡眠等现象。
还有的孩子引用方舟子快评:“不管专家们如何澄清,这个神话会一直被当成一个科学事实、作为一个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奇观流传下去。毕竟,对许多人来说,一个美丽的谎言胜过冷酷的事实。”
事后孩子们在交上来的小组活动小结中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收获颇丰:尽管老师没有给出他们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整个过程让他们体会到探索的乐趣。
诚如孩子们所说,通过这一探寻我们依然没有办法判定孰真孰伪,不过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惊喜不已,我真心为他们的思考而骄傲,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探索热情、小组成员间的无间合作而骄傲。
1.晴空响雷
生:老师,我看过网上介绍,说“旅鼠之谜”是一桩人为的丑闻,是英国迪士尼的丑闻,他们人为地把旅鼠赶下海,然后拍摄下来,说是旅鼠集体跳海。
课堂上立刻炸了锅。这个质疑不啻于一个晴天霹雳,炸醒了一干学生和一个自信满满的我。讲实话我一直对文章中的观点、内容深信不疑。且不说本文入选人教版,单就作者位梦华个人的光环也足以打消我任何的怀疑。位梦华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探险家啊!他的文章会有问题吗?
2.意外发现
然而,站着的学生言之凿凿。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哎呀,只恨自己课前没有精细备课。学生的兴奋度一下子被提了起来,一双双小眼睛紧盯着我。短暂的思索之后,我决定尊重学生的提问。我诚恳地表示:既然有这方面的疑问,那课堂上一时之间我们也没有办法求证,不如我们先来熟悉文本,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旅鼠之谜的,课后我们再进行一次“旅鼠之谜大搜索”好不好?
一下课我就趴在电脑上搜索“旅鼠之谜”的真伪。果然,学生的质疑不是没有根据的,其中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
据文章介绍,旅鼠集体跳入悬崖下边的海水,这个“伟大”的举动之所以会出现,正是迪士尼一手假造。电影史上最大的动物丑闻是迪士尼公司1958年拍摄的自然纪录片《白色荒野》,该片表现了“旅鼠”集体跳入悬崖下边的海水的场面,从此“旅鼠之谜”成了全世界都在议论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其实那些旅鼠是被剧组人员赶下悬崖的,自然界根本不存在“旅鼠”现象。
3.探索真伪
读完这样的文章后我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到底相信哪个?这个问题出现了,回避是不现实的,我该如何面对啊?忽然脑子里灵光一现,对了,为什么非要纠结自己如何解释,为何不让学生们自己追寻,我们语文的综合性活动不正是提倡孩子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获得新知吗?主意打定,我立即着手布置任务:
主题:“旅鼠之谜”大探究;时间:下周阅读课;地点:本班教室;参与人员:班级所有成员;参与方式:小组合作形式参与;参与要求:1.认真查证、不迷信、不武断;2.搜寻文本中的蛛丝马迹;3.小组成员积极合作,求同存异。
这一周我班的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孩子们的身影活跃在电教室、图书馆,课间讨论的话题也变为“你们组还有哪些发现”“你发现迁徙路线有问题吗”“方舟子也质疑这个问题”……有的小组为了求证,找到地理老师、生物老师探讨;有的小组则从课文本身寻找蛛丝马迹;还有的小组找到做科研的同学家长……孩子们小小的脑袋中迸发出无数的想法。
我在这其中则扮演着“鲶鱼”角色。当孩子们意见一边倒时,适时抛出疑点;当孩子们偏离理性分析时,我浇盆冷水,让孩子们不要主观臆断,要拿出证据来;当孩子们把文本扔在一旁自说自话时,我提醒他们也许蛛丝马迹就藏于不起眼的文章里。
4.意外收获
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旅鼠之谜”大探究的主题阅读如期召开。小组成员们准备充分,踊跃地走上讲台和大家交流本组的探究结果。
生1:从文中的15小节我们获得这样的信息:“旅鼠并非每年都大量繁殖,而是有节制的,并且有丰年和歉年之分”,这些证明旅鼠是有能力把总数量控制住的,那又何必通过大规模自杀来控制数量?
生2:文章第一段点出作者是在巴罗附近发现北极旅鼠的,百度百科的介绍中旅鼠也是常年居住在北极地区,这些地区紧靠北冰洋沿岸,如若旅鼠真有这般“死亡大迁徙”的觉悟、决心,真的一心求死从而控制种族数量,为什么舍近求远,长途跋涉跑到大西洋跳海?这不合逻辑啊!
生3: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中,一些抗敌能力比较弱的动物,常使自己的体色与周围环境混为一体,以便能更好地觅食,或将自己隐藏起来,防避天敌的伤害。旅鼠毛色的变化未必是为了主动吸引天敌,我们小组倒觉得是因种群数量的增加导致群压力增加,从而产生紧张不安及毛色改变的现象。再大胆假设,旅鼠的第二谜中的旅鼠的反应不是吸引天敌、牺牲自己,而是倾向于用鲜艳的颜色警示同类。它们的表现倒有点像植物的“自疏”现象。
生4:旅鼠“死亡大迁徙”的谜团中,撇开引人瞩目的“大海”暂不谈,我们还注意到文中表述的这些旅鼠迁徙时的其他特点:极高的集体性和直线行走性,“中间不断有旅鼠加入”“义无反顾地走”,还有这种迁徙所表现出的高度的周期性。这些让人不由得设想这些行动不像有意识有目的的举动,更像由内在遗传基因决定的内源节律和环境因素的外源节律控制的生理行为,例如,公鸡的啼叫,人类的睡眠等现象。
还有的孩子引用方舟子快评:“不管专家们如何澄清,这个神话会一直被当成一个科学事实、作为一个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奇观流传下去。毕竟,对许多人来说,一个美丽的谎言胜过冷酷的事实。”
事后孩子们在交上来的小组活动小结中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收获颇丰:尽管老师没有给出他们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整个过程让他们体会到探索的乐趣。
诚如孩子们所说,通过这一探寻我们依然没有办法判定孰真孰伪,不过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惊喜不已,我真心为他们的思考而骄傲,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探索热情、小组成员间的无间合作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