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航天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测绘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今仅就国内外最新测绘技术作一概略介绍。 传统的三角测量、几何水准测量的控制方法,由于电磁波测距技术的广泛应用,已逐步为测边网和导线网所取代;三、四等水准测量也有被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取代的趋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航天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测绘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今仅就国内外最新测绘技术作一概略介绍。 传统的三角测量、几何水准测量的控制方法,由于电磁波测距技术的广泛应用,已逐步为测边网和导线网所取代;三、四等水准测量也有被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取代的趋势。
其他文献
用专家系统实现了机床主轴轴承的优化组合和程序流程的自动控制,最后完成了主轴部件装配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该专家系统也可以作为一个工具系统,只要知识库是用产生式表示法,那么根据不同的问题,更换相应的知识库就可实现在不同的领域中解决不同的问题。该专家系统采用输出接口模块,解决了当推理结论是多个文件时,不能按着文件的顺序自动执行的关键难题,扩大了专家系统的应用范围和领域。
国际地图协会(ICA)国家地图集委员会于1990年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了委员会和学术讨论会。该委员会主席B.Rystetd博士(瑞典)、副主席E.Ciekirska博士(加拿大)和来自美国、中国、西班牙、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印度的委员,以及苏联、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等国的代表和40多名中国的地图学家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1)国家报告(国家地图集的设计与生产);(2)电子地
近几年来,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召开了三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会议(这三次会议是1985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土地资源综合研究学术讨论会;1986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自然地理学与国土整治学术讨论会;1988年11月在武汉召开的自然地理学与中国区域研究和资源开发学术讨论会)。
地理研究所1940年8月创建,到现在整整50年了。50年来,地理所经历了曲折的不断发展的历程。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建所50周年,首先向为地理所的创建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对关心和支持地理所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真挚的感谢! 50年前,老一辈地理学家得到中英庚子赔款董事会的支持,在中国创立了第一个地理
说明:这是本刊《1987—1988年地理学新书》的续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介绍了最近五年所出的地理学新书,我们希望这个小栏目不仅能起到互通信息的目的,便于广大读者查找最新地理学学术著作,也希望大家能从地理学所走过的“足迹”中得到一些新的启示。本期由地理研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会议于1989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在南京大学召开,120名代表分别来自31所大学和11所科研机构,共收到论文160余篇,论文采取大会交流、分组讨论及大会总结相结合的方式。许多地理界老前辈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地理学的前景、理论与应用及地理人才的培养,同时为1990年在我国举行的国际地理学会亚太会议遴选出一批优秀论文。从大会提交的论文和讨论情
本文对CAD/CAPP集成系统中CAPP子系统的研制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 该CAPP子系统以成组技术为基础,可以从集成系统的CAD数据库中取得已设计零件的有关信息,亦可单独输入零件图纸信息,采用半创成式原理生成工艺规程。系统应用模块化程序结构,人机对话采用汉字菜单提问方式,并由打印机输出包括工序图在内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系统操作简单,方便,运行速度快,实现了CAPP与CAD的集成,是一个先进实用的
1989年从年初开始,课题组成员与地理系部分本科毕业生一起,集中进行了几次重庆城市地貌环境和城市现状、城市中各种人为造貌作用和人为地貌、以及各种城市地貌灾害的形成和分布的考察。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动态分析、数理统计和大比例尺图件的研制。目前,整个项目的研究进展顺利,一些子课题的研究已进入总结阶段。 在4月和10月,课题组召开了两次工作会议,除检查和总结上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对下一阶段的工作
美国PACKARD仪器公司于1990年3月7日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举办了“以氧化技术制备液闪样品”的专题讲座。美籍华人梁同庭教授和PETER.MERTENS先生报告了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演示了306/307样品氧化器的操作。北京、天津等地的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的50多位学者参加了这一讲座。 生物、医学、环境保护和工业的可燃样品的成分复杂,类型众多,常常难溶或不溶于闪烁液中,时有颜色猝灭
李四光教授对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贡献之大是空前的。其最主要的成绩为:(一)开创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新先河,打破当时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的禁锢局面,提出中国有第四纪冰川冰期的新见解;(二)谱写中国第四纪地质的新篇章,发表一系列长江中下游山地冰川文章;(三)创建中国第四纪冰川的新学说,确立鄱阳、大姑、庐山、大理四次冰期序列;(四)组建中国第四纪地质新组织;(五)倡导中国第四纪地质为生产服务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