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迅速发展,经济学专业成为了很多学生的选择,但是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经济学教育体系并不完善。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经济问题,经济学教育的本土化是我国经济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只有这样,经济学教育才能够为我国培养出更加优秀和专业的经济学人才。
关键词:经济学 教育 方向 人才 本土化
一、经济学教育的综述
经济学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其以经济社会的运行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广义上的经济学包括了金融学、财政学、税收学等多个学科,狭义上的经济学特指经济学科,一般是高校中设置的一个专业或者课程。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当今的高校教育中,经济学常常被作为一门商业基础学科或者专业进行学习。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管理来说,对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是取得良好的经济发展效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经济学学科的设置而言,国内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内的经济学科一般被设置在经济学院,而国外的很多高校将经济学学科设置在管理学院下面。尽管如此,我国开设经济学科的高校也是越来越多,经济学科成为了很多高校的必修课程。高校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而高校经济学教育旨在培养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现代化人才,使其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具备发现的能力,并且利用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再结合其自身的创造力,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决,保障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运行。
二、国内外高校经济学教育的特点
1.欧美国家的高校经济学教育特点。经济学学科研究始于西方,其中以美国最具有代表性,美国高校的经济学教育模式也是现阶段比较有优势的模式,美国高校的经济学教育分别吸取了英国、法国等的教育模式的优点,一方面侧重于对经济学系统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有效地克服了英国高校经济学教育所提倡的精英式教育的缺点,无论学生是否有天赋,都会为其提供最好的教育机会,同时也克服了法国高校经济学教育中不重视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的弊病,使得高校对经济学相关人才的培养更加地富有实效性。
2.我国的高校经济学教育特点。我国的高校经济学教育起步较晚,相关的科研质量和水平也处于发展阶段,虽然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强烈的人才需求刺激下,我国的高校经济学教育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从以往单纯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向西方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各个流派的经济学进行了有效的扩展,但是不容置疑的是,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教育水平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有很多的学生学习经济学学科也仅仅是为了比较短期的目标,因此经济学教育发挥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实际作用被大打折扣,导致了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仍需要不断改进。
三、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存在误区。由于我国经济学学科发展较晚,导致很多高校并没有对经济学学科产生正确的认识,很多高校依旧将现代经济学谬称为西方经济学,将现代经济学所研究的范畴也简单地理解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对应的概念,这就导致了高校经济学教育在课程设置的时候难以抓住经济学教育的本质,从而使得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存在一定偏差。二是,我国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在我国大多数的高校中,教师的业绩考核、晋升等最为关键的是教师的科研成果而非教学效果,一些知识理论水平较好的教师一般都是扑在了科研工作上,因此给学生,尤其是本科生进行授课的优秀教师少之又少,很多高校都出现了硕士生、博士生代为授课的情况,导致了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的效果不佳。三是,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教育相关资源不足。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教育资源都处于不足的状态,各高校之间的学科、硕士点、博士点等的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同时因为高校体制的原因,存在着教师人才不断流失的情况,再加上高校职称评选的难度和周期很大,因此使得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的资源显得非常紧缺,而面对不断扩招的高校招生,势必会导致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的质量提高困难。四是,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教育的评价不够科学。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对于经济学教育的考核方式已经从以往传统的有固定答案的考试形式逐渐向更加多元、更加能体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核形式进行转变,例如现阶段比较常见的利用现实案例让学生进行有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等,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很难在现实中进行有效的验证,因此导致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教育还是沦为理论教育的模式,经济学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积极作用无法直观地被评估。五是,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教育中对现代科技的运用效果不佳。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被运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教育也不例外,多年来现代科技已经逐步地走入到了高校课堂中,但是这些现代科技仍旧是以多媒体展示为主要方向,并未涉及到较为实质的运用,尤其是对与经济学这种以理论为主的学科来说,现代科技的积极性没有被有效地发挥出来。
四、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第一,我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为从国际化走向本土化。我国经济学的发展从最开始的国际化发展目标最终回到了本土化发展的道路上,这是我国经济学学习了西方先进的经济理念与方法之后在我国的实际运用,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我国的特色、风格,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提供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指导,这也为我国经济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素材基础,是世界经济学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国在努力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方法之后,必须将其运用在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之中,不能忽视我国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特殊性,只有清晰地分析了我国经济学发展的实情,才不会在经济学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迷失发展方向,彰显出我国经济学发展的独特魅力。
第二,我国经济学教育的发展必须走向特色化。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以财经院校在经济学的教育中还是以西方的经济理论与经济案例作为教学的素材,这些素材虽然可以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供基础,但是西方的国情与我国完全不同,因此我国的经济问题需要尽可能地采用有针对性的经济理论作为指导。这就需要在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我国实际经济问题的机会,要让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问题相联系,大大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學习兴趣与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第三,经济学教育的发展基础是通识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新时期经济学教育发展的趋势。人文素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其他教育的基础。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有敏锐的经济直觉和经济思维,这就需要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之后,必须全面培养自己在人文、历史以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全面了解社会文化与社会制度、观察社会现象背后的经济现象与经济问题、分析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所发生的重要的经济现象、对比中西方国家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这都需要具备了扎实的人文素养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缺乏全面的人文素养,则不可能做出敏锐、正确的经济判断。
参考文献:
[1]李小平. 中国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高等教育评论. 2015(02).
[2]吴月,皮修平,卜华白. 生态文明视阈下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价值转向[J]. 商场现代化. 2014(24).
[3]杨长江. 多元化生源结构与传统经济学院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改革路径[J]. 经济资料译丛. 2014(04).
[4]解川波,陈俊辉. 对发展高等经济学教育的几点看法[J]. 财经科学. 2002(S2).
关键词:经济学 教育 方向 人才 本土化
一、经济学教育的综述
经济学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其以经济社会的运行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广义上的经济学包括了金融学、财政学、税收学等多个学科,狭义上的经济学特指经济学科,一般是高校中设置的一个专业或者课程。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当今的高校教育中,经济学常常被作为一门商业基础学科或者专业进行学习。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管理来说,对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是取得良好的经济发展效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经济学学科的设置而言,国内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内的经济学科一般被设置在经济学院,而国外的很多高校将经济学学科设置在管理学院下面。尽管如此,我国开设经济学科的高校也是越来越多,经济学科成为了很多高校的必修课程。高校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而高校经济学教育旨在培养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现代化人才,使其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具备发现的能力,并且利用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再结合其自身的创造力,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决,保障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运行。
二、国内外高校经济学教育的特点
1.欧美国家的高校经济学教育特点。经济学学科研究始于西方,其中以美国最具有代表性,美国高校的经济学教育模式也是现阶段比较有优势的模式,美国高校的经济学教育分别吸取了英国、法国等的教育模式的优点,一方面侧重于对经济学系统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有效地克服了英国高校经济学教育所提倡的精英式教育的缺点,无论学生是否有天赋,都会为其提供最好的教育机会,同时也克服了法国高校经济学教育中不重视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的弊病,使得高校对经济学相关人才的培养更加地富有实效性。
2.我国的高校经济学教育特点。我国的高校经济学教育起步较晚,相关的科研质量和水平也处于发展阶段,虽然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强烈的人才需求刺激下,我国的高校经济学教育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从以往单纯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向西方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各个流派的经济学进行了有效的扩展,但是不容置疑的是,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教育水平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有很多的学生学习经济学学科也仅仅是为了比较短期的目标,因此经济学教育发挥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实际作用被大打折扣,导致了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仍需要不断改进。
三、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存在误区。由于我国经济学学科发展较晚,导致很多高校并没有对经济学学科产生正确的认识,很多高校依旧将现代经济学谬称为西方经济学,将现代经济学所研究的范畴也简单地理解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对应的概念,这就导致了高校经济学教育在课程设置的时候难以抓住经济学教育的本质,从而使得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存在一定偏差。二是,我国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在我国大多数的高校中,教师的业绩考核、晋升等最为关键的是教师的科研成果而非教学效果,一些知识理论水平较好的教师一般都是扑在了科研工作上,因此给学生,尤其是本科生进行授课的优秀教师少之又少,很多高校都出现了硕士生、博士生代为授课的情况,导致了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的效果不佳。三是,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教育相关资源不足。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教育资源都处于不足的状态,各高校之间的学科、硕士点、博士点等的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同时因为高校体制的原因,存在着教师人才不断流失的情况,再加上高校职称评选的难度和周期很大,因此使得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的资源显得非常紧缺,而面对不断扩招的高校招生,势必会导致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的质量提高困难。四是,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教育的评价不够科学。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对于经济学教育的考核方式已经从以往传统的有固定答案的考试形式逐渐向更加多元、更加能体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核形式进行转变,例如现阶段比较常见的利用现实案例让学生进行有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等,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很难在现实中进行有效的验证,因此导致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教育还是沦为理论教育的模式,经济学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积极作用无法直观地被评估。五是,我国高校的经济学教育中对现代科技的运用效果不佳。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被运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教育也不例外,多年来现代科技已经逐步地走入到了高校课堂中,但是这些现代科技仍旧是以多媒体展示为主要方向,并未涉及到较为实质的运用,尤其是对与经济学这种以理论为主的学科来说,现代科技的积极性没有被有效地发挥出来。
四、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第一,我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为从国际化走向本土化。我国经济学的发展从最开始的国际化发展目标最终回到了本土化发展的道路上,这是我国经济学学习了西方先进的经济理念与方法之后在我国的实际运用,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我国的特色、风格,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经济学体系,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提供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指导,这也为我国经济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素材基础,是世界经济学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国在努力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方法之后,必须将其运用在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之中,不能忽视我国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特殊性,只有清晰地分析了我国经济学发展的实情,才不会在经济学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迷失发展方向,彰显出我国经济学发展的独特魅力。
第二,我国经济学教育的发展必须走向特色化。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以财经院校在经济学的教育中还是以西方的经济理论与经济案例作为教学的素材,这些素材虽然可以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供基础,但是西方的国情与我国完全不同,因此我国的经济问题需要尽可能地采用有针对性的经济理论作为指导。这就需要在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我国实际经济问题的机会,要让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问题相联系,大大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學习兴趣与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第三,经济学教育的发展基础是通识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新时期经济学教育发展的趋势。人文素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其他教育的基础。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有敏锐的经济直觉和经济思维,这就需要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之后,必须全面培养自己在人文、历史以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全面了解社会文化与社会制度、观察社会现象背后的经济现象与经济问题、分析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所发生的重要的经济现象、对比中西方国家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这都需要具备了扎实的人文素养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缺乏全面的人文素养,则不可能做出敏锐、正确的经济判断。
参考文献:
[1]李小平. 中国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高等教育评论. 2015(02).
[2]吴月,皮修平,卜华白. 生态文明视阈下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价值转向[J]. 商场现代化. 2014(24).
[3]杨长江. 多元化生源结构与传统经济学院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改革路径[J]. 经济资料译丛. 2014(04).
[4]解川波,陈俊辉. 对发展高等经济学教育的几点看法[J]. 财经科学. 200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