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浅议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a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高速的社会发展中,如果仅延续前人或他人的既往经验和行为方式,或刻板地画地为牢,固守某些稳定的模式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就必将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要想与时代发展同步或者能更进一步做到引领社会进步,就需要创新。创新创业需要以奋力争先、不断开拓和勇于改革为新动力,克服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创新创业的成功,既要增强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又需要具有成就事业的激情和实现理想的梦想,还要找到营造创新创业积极氛围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创新创业;社会氛围;积极影响;新动力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0-0093-03
  2019年3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要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给创新创业创造以更好的环境,着力解决影响创新创业创造的突出体制机制问题,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氛围,特别是要为中小企业、年轻人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高技术企业成长建立加速机制。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摸准了时代发展的脉搏,为创新创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也为我们提供了行动指南:一是“向改革开放要动力”,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笔者不揣谫陋,就此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以就教于方家。
  一、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营造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当今时代,社会发展飞速进步,科技进步一日千里,产业升级换代日新月异。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我们依然被农耕时代的稳定而甘于守成的封闭意识所羁绊,那就必然被时代抛弃,成为落伍者。创新创业是时代发展对我们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那么,要创新创业成功,就需要“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创新创业重在一个“创”字,所谓“创”就是前人未曾做过,所谓“新”就是过去未曾有过。创新创业就要求我们敢于大胆突破既有的条条框框的束缚,想前人之所未曾想,做前人所未曾做,才能为创新创业赋予新动能。没有创新,也就不会有所谓的创业。在传统社会中,人们都期冀自己的产业一代代传承下去子子孙孙永无穷尽,能够做到“传家久”“继世长”,并且“一代更比一代强”。但是,我们也听到过一句已经被无数事实证明无误的俗语——“富不过三代”。几乎每一个家族企业都提出过“打造百年老店”的目标,但我们也知道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根据有关研究统计分析,一般企业存续的历史时间与业主的期望相反,它们绝大多数都倒在5—8年的生命周期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与其他社会成员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也都是依赖一定的组织形式(团体)而生存和发展,所有的人都无出其外。由此,在人们普遍的意识中都希望维持相对稳定的关系状态。稳定而封闭的环境氛围给人们带来了安全感,使人们逐渐丧失改革创新的动力,结果导致很多社会成员不思进取、相互依赖而妨碍了家庭成员和企业员工的创新活力与创业激情,最终导致家庭衰败、企业倒闭。
  二、坚持问题导向破除影响创新创业的障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要坚持问题导向”,这是我们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工作方法。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需要克服的障碍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会很多。这就要求我们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在破解问题中,营造出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
  (一)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在中国社会有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讲的是在一个群体中,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往往群体人数越多,个人付出努力得到的成果比单独时更少,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不如单干时效率高,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現象,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1+1<2”,就是体制机制导致的消极懈怠。这些现象,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改革开放前,很多人假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吃大锅饭”,在集体劳动中耍滑偷懒、出工不出力,致使集体中的每个人几乎都处于“混吃等死”的状态。在那样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社会个体的主动创新动力被逐步消解殆尽,科学技术和新的思想理念推动力不足;经济业态被单一的公有制所垄断,社会成员无业可创,导致整个社会创新力不足,经济社会停滞。无数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所带来的活力,比束缚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要大得多。根据有关研究和统计,在苏联,私有土地占总农用地的1%,但产量却是农业总产量的27%;在匈牙利,农民则曾在13%的自有耕地上生产出了全国1/3的农产品;在中国,自1978年土地承包责任制,农作物的总产量每年递增8%,这一速度是过去26年里平均增幅的两倍半。同样的土地、同样的条件,农产品的产量差异如此之大。深究其中的原因,无外乎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他会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采用尽可能的手段,借鉴所有可能借鉴的经验,使自己的土地增产以获得最大的效益。这些办法、手段和经验综合运用到实际,就是创新。
  单独演奏往往能演绎出优美的乐章,众人合奏演出的可能杂乱无章。原因在于:乐队之中并不一定都是音乐中的行家里手,也许还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法国人马克斯·瑞格曼(1913)做过的一个拔河比赛的实验,也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他要求被试者在分别单独的与群体的情境下拔河,同时用仪器来测量他们的拉力。结果发现随着被试人数的增加,每个被试者平均使出的力减少了。一个人拉时平均出力63公斤;三个人的群体拉时,平均出力是 53.5公斤;八个人时是31公斤。由此看来,众人拾柴火焰并不一定就高。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如果要求得创新创业的成功,必然要涉及与他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如何在合作中,避免这种群体消极对创新创业的影响,是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二)弥补主体责任担当的缺失
  我们都清楚地知道一个道理:创新创业的成功,需要主体必备的基本素质就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古今中外,无论哪种行业创新创业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有高度的责任感。责任感首先体现在一个人要对自己负责,自我责任感是一个人创新创业成功的强大内驱力。莫泊桑曾说过这样的话: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确,有时并不是百分之百你想成为谁就成为谁,但是,它的真正意义在于你对它的信念。只要你觉得可能,它就会变成可能。就好像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虽然失败了2 000多次,但他还是坚持尝试,因为在他的心里始终相信“可能”,相信自己一定能办到。深圳华强制衣的董事长陈进辉,本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但是,他从上大学起就树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成功创造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在这样的人生目标指引下,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其他同学休息玩乐时,他到市场去摸清行情并分析市场,尝试推销适应市场的产品。一个暑假,他没有休息,他帮助朋友推销了皮鞋,凭借平时学习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他成功地卖出了一火车皮的皮鞋。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用其中的一部分为父母建起新房子。大学期间他没有休息过一个周末,把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市场实践中。他说:“我知道自己是要干一番大事业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就要用企业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不是没有理想混沌度日的人,所以我不能荒废每一分一秒。”在他心里,自己一定能创业成功。他就按照成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怀着对自己对家人和社会的责任感,他严格自律,充分利用时间,抓住每一次商机,最终取得创业的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了。其次,创新创业成功还需要对社会(团队)有责任感。当代社会,创新创业往往不是单一的个体所能完成的。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必然要与社会其他成员或团体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和协作,那么这就需要个体必须对团体负责。但是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当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时,完成任务的责任由大家共同承担,分担在每个个体身上的责任就会减少,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责任感就会减弱,因而也会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多数人会把自己应尽的责任或应完成的任务分解、转移到其他团队成员身上。这种责任分散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造成的。要创新创业成功,就必须改变这种情况。每一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我们知道,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那么,越是攻坚克难、爬坡迈坎之时,越要提振精气神。营造创新创业的积极社会氛围,关键就在于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为担当者担当,使有为者有位,让想干事者有机会,为能干事者搭舞台,这样事业才会获得成功。要当创新创业进程中的“领头雁”,表现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不能做“缩头乌龟”。
  (三)消除激情和梦想消退的影响
  在社会现实生活里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在工作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把得过且过混日子视为常态,甚至是做着和尚不撞钟,把偷奸耍滑和投机取巧视为人生捷径。在平庸和麻木中度日,缺少创新创业的激情。但是,腾讯总裁马化腾的经历告诉我们:事业的成功是需要激情和梦想的。“我们不缺进来的用户,通过优秀的体验留住用户,才是我们的重点,口碑是可以通过优秀的产品体验累积起来的。”这是在腾讯内部培训时,马化腾对参加培训员工说的话。从中国网民必备的QQ,到五星级产品QQ邮箱,再到现在让三大移动运营商头痛的微信,腾讯的产品大多能令用户满意度较高,能做到这一点,与马化腾本人创业的激情是分不开的。在腾讯内部,产品经理们都把他当作不可多得的产品测评师,认为他做过这么多优秀产品,如果能给自己的产品提出建议,那将是非常有帮助的。这种十年如一日的创业激情,也对中国创业文化产生了影响。马化腾后来曾说自己的成功有一定的运气在里面,其实了解他的人都明白是“务实+专注+创业热忱”促使他有今日的成就的。成功之路不会一直顺畅,坚持耕耘,保持事业激情就一定能助你攀登成功顶峰。
  激情能助创新创业者成功,梦想会使创新创业者成就未来。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青年人创业大会上,马云曾经讲过这样几句话:“如果作为一个创业者,我们要给自己一个梦想!在1995年我偶然的一次机会去到了美国,之后我看见和发现了互联网!我不是一个技术性人才,我对技术一概不知,到目前为止,我对电脑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收发邮件和浏览页面上。我早上的时候还在说,直到现在为止的我还搞不清楚该怎么样在电脑上使用U盘!我觉得这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还是你到底梦想干什么!”他曾说:“创业者首先要有一个梦想,这很重要!你没有梦的话,为做而做,别人让你做是做不好的。”
  被誉为“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的通用电气董事长和CEO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在三十岁时就开始做一件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工作,那将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拿出你的勇气,去冒险吧,去追逐你的梦想吧!”一个人首先要有梦想,然后要有追逐梦想的激情,并且靠着这种激情坚持下去。梦想是你的目标,激情是你的能量,有了目标和能量,就不会在乎别人说什么,也不会畏惧前进道路上的艰难。生命永远都会因夢想而闪光,因梦想而耀眼,所以,只有满怀激情追逐梦想的人才会成功。
  三、营造创新创业社会氛围的对策和建议
  营造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不要指望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必须要综合施策。
  首先,要大力树立以创新创业为荣的价值导向。要积极营造敢为人先、崇尚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要让每一个社会成员意识到创新创业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着力倡导不以失败为耻,允许失败、勇于失败、包容失败的社会价值;要出台并落实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让勇于并善于创新创业者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应该得到的精神荣誉和一定的物质奖励。
  其次,要树立勇于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勇气。对社会成员个体而言,要破除创新创业难而怯于参与的主观障碍,要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应该而且必须意识到创新创业并非“高大上”的“难于上青天”的事情,只要坚定信心、保持恒心、善于用心,勇于探索,就能够创新创业成功。   To Actively Create a Social Atmospher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LI An
  (Daqing Vocational College,Daqing 163255,China)
  Abstract:In today’s rapid social development, if only the previous experience and behavior of predecessors or others, or rigidly draw the ground, stick to some stable models and dare not to take a step further, it will becom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In order to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or to further lead social progress, innovation is needed.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need to take the first,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reform as the new driving force, overcome the influence of certain negative factors, and create a positive social atmosphere.The succ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hould not only enhance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have the passion to achieve the career and realize the ideal dreams, but also find effective ways to create a positive atmospher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social atmosphere;positive influence;new power
  [責任编辑 晓 群]
其他文献
以我国沪深两市土木工程建筑行业6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这60只股票根据账面市值比和总市值分成四个组合,采用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Fama-Fench三因素模型可以适用于本行业股票回报率的预测分析;本行业股票回报波动与市场波动高度相关;规模因素和账面市值比因素对本行业股票回报均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其中规模因素较账面市值比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互联网商家通过大数据收集消费者的消费记录、消费喜好等信息,并对消费者进行区别定价.文旅部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明令禁止“大数据杀熟”行为,对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乱象进行治理,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文化旅游业.鉴于此,对于“大数据杀熟”下普遍存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主要从法律规制、识别机制以及消费者个人数据保护等方面提出相关的保护路径.
现代化的建筑工程中为了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降低施工过程中的人工成本以及简化施工流程,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预制好的钢结构作为建筑物的柱体、梁体以及主要的框架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安装相应的墙板、楼板以及其他必要的建筑结构.这种组装式的施工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工程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湿作业量以及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工程量以及工程造价来分析预制钢结构建筑相对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所具有的经济性特点.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的贸易日渐增多。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那么建立一种便捷、可靠、安全的交易支付体系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信息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等特点以及数字货币所具有的便捷性更加符合时代的需要。因此,对区块链以及数字货币在国际贸易、跨境交易中的应用研究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  关键词:区块链;数字货币;国际贸易  中文分类号:TP3;TE3 文献标
摘 要:在全球经济趋于下行和新冠疫情的双重打击的背景下,外贸企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然而仍然面临着外部形势严峻、行业竞争激烈、创新动力不足等局面。2020年4月,中央政府充分结合国内外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新挑战。首次提出构建“双循环”的针对性方针,给外贸企业提供了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在内外贸并进持续发力的同时,也暗含着财务风险隐患,尤其是信用风险、汇率风险、资金风险,还需进一步实施管控措施,构
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的专业实践对于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有重要意义.为此,探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通过专业实践融入培养方案、渗透课堂教学、在课程建设中凸显、在学生管理中强化、在教师传道中体现,以此来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摘 要:政府管理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也暴露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政府管理存在的诸多不足,如应急管理体制尚不规范、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等等。针对这些不足,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运用资料分析等方法,并在目前现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案例基础上进行总结,最后给出相应解决方案。从不同层面来研究突发公共事件政府管理对经济的影响,采用制度改革、减税降费等对策,从而提高我国应急管理的有效性,并
扁平化管理是企业为解决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在现代环境下面临的难题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时,金字塔状的组织形式就被“压缩”成扁平状的组织形式.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扁平化优势明显,但同时也有很大缺陷.基于此,分析小米公司扁平化管理机制的优势和缺陷,探讨扁平化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摘 要:从2003年的非典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从中国爆发的两次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可以看出,税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支持贯穿了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当前我国经济所处发展周期发生重大的改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频率小,但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极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国家通过税收政策调节经济发展,发挥基础性、保障性的作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市场的缺陷更加严重,由于市场自身存在自发性、趋利
农业科研图书馆在大数据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改变以往的信息服务模式,通过信息服务有效的转型满足当前读者的需求,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并且逐渐朝着5G技术时代发展.农业科研图书馆应实时掌握时代特点及先进的技术,并将先进的技术引入自身服务模式中,在有效提升科研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充分发挥出科研图书馆的作用,提升读者的知识储备及农业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