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法的动态美是体现书法生命力和艺术价值的重要表现方面,其动态美是书法灵动性的主要体现,文章主要从线条、结构、章法、笔法、笔势、作者个人情感等多方面来体现和描述书法的动态美。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关键词:汉字;笔势;动态美
书法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代表,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这门艺术瑰宝流传至今是由于我国古代书法的独特艺术魅力,是因它蕴含着古人精湛的书写技巧和艺术创造力在里面。中国汉字艺术的博大精深也是其广为流传的一个重要方面。
书法与汉字的关系。谈及到书法不得不提的就是汉字。两者不可分割。正如郑晓华先生所说:“离开了文字形象去创作,也许可以促成一种新的由墨块、墨线构成的视觉艺术的诞生,但本质上,它已不能称作书法艺术。”书法的产生与发展与汉字的形成与演变是密不可分的。汉字主要以象形为主,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顾谓之文”。因而“形”成了中国汉字的一个关键代名词。创作者在书写的过程中对客观世界各种形体的模仿就尤为重要了。宗白华说:“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可见象形是汉字的艺术性的集中表现。书法的美建立在从象形基础上演化出来的线条章法和形体结构之上。
首先,既然漢字是书法的重要构成,那我们说汉字就不得不提线条了。线条是汉字和书法的组成部分,线条粗细长短的不同组成了非凡的书法艺术。对于线条来说,西方也很早对此有了极大的关注,线条在西方的绘画与雕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艺术价值。雕塑与书法对线条的运用都很明显,一个好的雕塑家和一个好的书法家,对线条的运用绝对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们作品中所表现的线条感一定是灵动的,不是刻板呆滞的,通过灵动的线条,展现作品的动态感。运笔的轻重、虚实、强弱、转折顿挫、节奏韵律的不同会构成不同的线条感,如同音乐旋律一般。书法是线条艺术最充分的表现形式,更好地诠释了线条艺术的魅力。线条的粗细长短的不同分配通过不同书法家的不同表现呈现不同的艺术特点。书法艺术是书法家通过书写汉字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情趣、志向和意愿。虽然我们的书法有篆、隶、楷、行、草等几种字体,但是都离不开笔画、结构和字形。中国的书法艺术绝非是简单的书写文字,它需要通过文字的书写,特别是对字的笔画、结构、形状等的处理,使之能充分体现书写者需要表达的情感、意愿和情趣。
其次,结构和章法也是书法呈现动态的一个重要方面。汉字是独立的方块结构,和谐的偏旁合体以及错综的笔画交构。对此鲁迅也有描述:“可知凡所谓文,必相错综,错而不乱,亦近丽尔之象。”章法可以表现空间感,虚实结合,可以凸显书法的动态美,不同时期的书法的动态美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不单单是从汉字的结构来说。书法作品中的虚实表现也是不相同的。因而,由于不同的线条安排和章法布置,出现了不同的书法艺术种类。章法是书法的布局,与字与字的分布,行与行的间距有着很大的关系。主要体现的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它不是把每个字都写好再去考虑整体的布局问题而是在写每个字每一笔的时候时刻关注整体的布局感。它要求主次分明,左右呼应,疏密得当。这样才能突显整体的势,才能突出书法的灵动性的特点。王羲之也《书论》中曾说:“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之始,结思成矣。”
书法与自然。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就写过一篇文章《看了罗丹雕刻以后》,在文中有说到自然与美的关系:“自然始终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罗丹认为“动”表示精神和生命,艺术家对自然的模仿并不是简单从形体着眼,而需体会自然精神,以自己的感觉意识去转化,达到精神的物质化的过程。这一点与我们的书法艺术是相同的。它们都崇尚自然、重视精神,这才是艺术的精华。林语堂曾说过:“自然界的美是动态的美,而非静态的美。”这种美才是书法艺术的精华。宗白华在《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一文中认为一个有生命的躯体是由骨、肉、筋血构成的,书法也是如此。对此,苏轼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可,不能成书也。”不同的字体各有各的特点,从结构和字形等方面来体现,不同的人在书写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特点融入自己所需表现的情感,形成自己的风格。历史时期不同,人们受社会和个人情感的影响不同,进而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书法艺术特点。
书法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特点。线条、章法和布白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空间特性,与造型相关。由于书法的流动性和运笔节奏性的不同体现了书法时间性的特点,是书法气和韵的体现。在书法时间性特点中,我们不得不提的一个关键词就是笔势,它与笔法不同,不可混淆。卫夫人《笔阵图》:“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中国书法一贯强调笔力,《笔阵图》有云:“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这是书写的力量感的体现。蔡邕《九势》:“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张怀瓘的《论用笔十法》有言:“字须飞动无凝滞之势,是为得法。”姜夔《续书谱》:“乍徐还疾,忽往复收。缓以效古,急以出奇;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横斜曲直,钩环盘纡,皆以势为主”。书写者以笔法为基础,运用灵动的笔势、章法才能写出好的书法来,否则就会显得呆板而死气沉沉,缺乏书法的灵动性。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中说:“作字之体,须遵正法。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如是则是头轻尾重,不相胜任。不宜伤密,密则似疴瘵缠身;不舒展也,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诸处伤慢。”孙过庭《书谱》中曾有这样的描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这些都体现了书法的动态美。卫夫人《笔阵图》对势也有独到的见解:“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陆断犀象,百钧弩发,万岁枯藤,崩浪雷奔,劲弩筋节。”
书法的动态感不仅是线条、结构和章法的布置来体现,书写者的个人情感也很重要。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姿、清人尚变。每个书法家对作品的理解和表现力不同,与当时的情景也有很大关系。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该序采用行书书写,可以较为随意的运用笔势与笔法。王羲之从自己的情感出发,笔画流畅、字形有着明显的变化性和灵动性。笔法或急或缓,呈现出不同的笔画和字形,因而成为不朽的佳作被称颂至今。唐代张旭是草书的代表人物,草书这种字体字形多变,笔画流畅。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书写时挥洒自如,从容恣意,彰显独特的审美情趣,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现在很多的书法一味的注重形似,忽视笔法的运用和筋骨肉血的有机结合,导致作品显得呆板,没有气势的灌注,无法体现灵动性。也有些作品一味的追求花俏,没有从整体入手,这些都是错误的。我认为书法的练习者应当从内到外的研习,注重自身修养。
总之,我认为书法的动态美是体现在多方面的,不光是汉字本身与之相关的线条、结构、章法、笔势以及作者的感情都是书法艺术博大精深的不同体现。不同的书写者通过运用精湛的笔法,对汉字的笔画、字形以及结构采用不同的处理办法,将自己的情感意志融入其中,充满意境,极富艺术感染力。在书写过程中不光要注重字形更应当注意探究书写的运动和变化的规律,把握里面的“势”,才能使书法具备动态感。(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文传学院)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朱筱新.中国传统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关键词:汉字;笔势;动态美
书法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代表,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这门艺术瑰宝流传至今是由于我国古代书法的独特艺术魅力,是因它蕴含着古人精湛的书写技巧和艺术创造力在里面。中国汉字艺术的博大精深也是其广为流传的一个重要方面。
书法与汉字的关系。谈及到书法不得不提的就是汉字。两者不可分割。正如郑晓华先生所说:“离开了文字形象去创作,也许可以促成一种新的由墨块、墨线构成的视觉艺术的诞生,但本质上,它已不能称作书法艺术。”书法的产生与发展与汉字的形成与演变是密不可分的。汉字主要以象形为主,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顾谓之文”。因而“形”成了中国汉字的一个关键代名词。创作者在书写的过程中对客观世界各种形体的模仿就尤为重要了。宗白华说:“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可见象形是汉字的艺术性的集中表现。书法的美建立在从象形基础上演化出来的线条章法和形体结构之上。
首先,既然漢字是书法的重要构成,那我们说汉字就不得不提线条了。线条是汉字和书法的组成部分,线条粗细长短的不同组成了非凡的书法艺术。对于线条来说,西方也很早对此有了极大的关注,线条在西方的绘画与雕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艺术价值。雕塑与书法对线条的运用都很明显,一个好的雕塑家和一个好的书法家,对线条的运用绝对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们作品中所表现的线条感一定是灵动的,不是刻板呆滞的,通过灵动的线条,展现作品的动态感。运笔的轻重、虚实、强弱、转折顿挫、节奏韵律的不同会构成不同的线条感,如同音乐旋律一般。书法是线条艺术最充分的表现形式,更好地诠释了线条艺术的魅力。线条的粗细长短的不同分配通过不同书法家的不同表现呈现不同的艺术特点。书法艺术是书法家通过书写汉字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情趣、志向和意愿。虽然我们的书法有篆、隶、楷、行、草等几种字体,但是都离不开笔画、结构和字形。中国的书法艺术绝非是简单的书写文字,它需要通过文字的书写,特别是对字的笔画、结构、形状等的处理,使之能充分体现书写者需要表达的情感、意愿和情趣。
其次,结构和章法也是书法呈现动态的一个重要方面。汉字是独立的方块结构,和谐的偏旁合体以及错综的笔画交构。对此鲁迅也有描述:“可知凡所谓文,必相错综,错而不乱,亦近丽尔之象。”章法可以表现空间感,虚实结合,可以凸显书法的动态美,不同时期的书法的动态美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不单单是从汉字的结构来说。书法作品中的虚实表现也是不相同的。因而,由于不同的线条安排和章法布置,出现了不同的书法艺术种类。章法是书法的布局,与字与字的分布,行与行的间距有着很大的关系。主要体现的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它不是把每个字都写好再去考虑整体的布局问题而是在写每个字每一笔的时候时刻关注整体的布局感。它要求主次分明,左右呼应,疏密得当。这样才能突显整体的势,才能突出书法的灵动性的特点。王羲之也《书论》中曾说:“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之始,结思成矣。”
书法与自然。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就写过一篇文章《看了罗丹雕刻以后》,在文中有说到自然与美的关系:“自然始终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罗丹认为“动”表示精神和生命,艺术家对自然的模仿并不是简单从形体着眼,而需体会自然精神,以自己的感觉意识去转化,达到精神的物质化的过程。这一点与我们的书法艺术是相同的。它们都崇尚自然、重视精神,这才是艺术的精华。林语堂曾说过:“自然界的美是动态的美,而非静态的美。”这种美才是书法艺术的精华。宗白华在《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一文中认为一个有生命的躯体是由骨、肉、筋血构成的,书法也是如此。对此,苏轼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可,不能成书也。”不同的字体各有各的特点,从结构和字形等方面来体现,不同的人在书写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特点融入自己所需表现的情感,形成自己的风格。历史时期不同,人们受社会和个人情感的影响不同,进而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书法艺术特点。
书法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特点。线条、章法和布白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空间特性,与造型相关。由于书法的流动性和运笔节奏性的不同体现了书法时间性的特点,是书法气和韵的体现。在书法时间性特点中,我们不得不提的一个关键词就是笔势,它与笔法不同,不可混淆。卫夫人《笔阵图》:“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中国书法一贯强调笔力,《笔阵图》有云:“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这是书写的力量感的体现。蔡邕《九势》:“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张怀瓘的《论用笔十法》有言:“字须飞动无凝滞之势,是为得法。”姜夔《续书谱》:“乍徐还疾,忽往复收。缓以效古,急以出奇;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横斜曲直,钩环盘纡,皆以势为主”。书写者以笔法为基础,运用灵动的笔势、章法才能写出好的书法来,否则就会显得呆板而死气沉沉,缺乏书法的灵动性。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中说:“作字之体,须遵正法。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如是则是头轻尾重,不相胜任。不宜伤密,密则似疴瘵缠身;不舒展也,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诸处伤慢。”孙过庭《书谱》中曾有这样的描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这些都体现了书法的动态美。卫夫人《笔阵图》对势也有独到的见解:“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陆断犀象,百钧弩发,万岁枯藤,崩浪雷奔,劲弩筋节。”
书法的动态感不仅是线条、结构和章法的布置来体现,书写者的个人情感也很重要。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姿、清人尚变。每个书法家对作品的理解和表现力不同,与当时的情景也有很大关系。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该序采用行书书写,可以较为随意的运用笔势与笔法。王羲之从自己的情感出发,笔画流畅、字形有着明显的变化性和灵动性。笔法或急或缓,呈现出不同的笔画和字形,因而成为不朽的佳作被称颂至今。唐代张旭是草书的代表人物,草书这种字体字形多变,笔画流畅。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书写时挥洒自如,从容恣意,彰显独特的审美情趣,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现在很多的书法一味的注重形似,忽视笔法的运用和筋骨肉血的有机结合,导致作品显得呆板,没有气势的灌注,无法体现灵动性。也有些作品一味的追求花俏,没有从整体入手,这些都是错误的。我认为书法的练习者应当从内到外的研习,注重自身修养。
总之,我认为书法的动态美是体现在多方面的,不光是汉字本身与之相关的线条、结构、章法、笔势以及作者的感情都是书法艺术博大精深的不同体现。不同的书写者通过运用精湛的笔法,对汉字的笔画、字形以及结构采用不同的处理办法,将自己的情感意志融入其中,充满意境,极富艺术感染力。在书写过程中不光要注重字形更应当注意探究书写的运动和变化的规律,把握里面的“势”,才能使书法具备动态感。(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文传学院)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朱筱新.中国传统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