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平台课程的构建与思考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合理把握有机化学课程知识体系和教学层次,将知识体系模块化,内容层次多元化,同时把课程设计与各个专业培养目标有机融合,建设有机化学平台课程并进一步完善评价制度,从而实现平台课程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 有机化学;平台课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8-381-02
  有机化学是化学类基础课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很多化学相关专业,如生物、食品、海洋、环境等构成必备知识体系的重要课程。当今的大学多数为多学科、多专业,文、工、农、理、法等兼备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国家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1]。同样,对于有机化学这样一门历史悠久的课程也需要开展相应的教学改革以适应化学相关专业培养创新性人才,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的发展服务目标。
  1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平台课程
  为了在大连海洋大学这样一个具有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大学中,使有机化学教学能够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而因材施教,多年来,教研组在有机化学平台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通过把握好有机化学课程的要求与课程校本化实施之间的关系,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将平台课程设计与专业培养目标有机融合,实施分层次教学。大连海洋大学的有机化学平台课面向全校12个本科专业,根据学校学生的具体专业情况、后续课程及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新的课程体系不再刻意追求有机化学课程本身的严密性和完整性,而是注重有机化学课程与各专业的结合与交叉,促使基础知识与新知识、新概念相融合,在全校同一课程中设置不同教学平台,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安排、考试试卷,很好地适应了不同专业对有机化学的教学要求。
  近年来,大学教育模式发生转变,高校专业设置逐渐变得针对性强,种类丰富,而各专业对基础课教学要求差别较大。因此,在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在满足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及时介绍学科研究的新进展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化学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呼应,既服从各专业对化学基本内容的要求,还要服从各专业培养特色的追求。经过有机化学教研组对课程体系的深入研究,建立了理工化学类有机化学A课程体系(理论教学64学时)、理工非化学类有机化学B课程体系(理论教学40学时)、理学非化学类有机化学C课程体系(理论教学32学时)、农学非化学类有机化学D课程体系(理论教学24学时)4个学时数有差别的教学平台,针对各专业对有机化学知识的需求,整体优化有机化学课程体系。
  2 知识体系模块化,内容层次多元化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教研组将有机化学课程内容整体分为4个模块。第一模块为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平面及立体结构表示法等;第二模块为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包括分子结构、反应历程、电子效应等;第三模块为有机物的性质,根据有机物的特征官能团的分类方式将不同种类的有机物分别进行讲述;第四模块为拓展模块内容,主要包括生物有机物、有机波谱知识、天然产物化学等方面的拓展内容。
  在这4个模块中,第一模块是学习有机化学必备知识,因此所有开设有机化学课程的专业均应学习;第二模块某些内容如原子、分子轨道理论,一些专业的学生在前期课程,如无机化学中已经学过,因此可根据需要进行取舍;第三模块内容为有机化学课程的重点内容,约占总学时的一半左右,所涉及的有机物包括烃类(烷烃、烯烃、炔烃、脂环烃、芳香烃),含氧化合物(醇、酚、醚、醌、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和取代酸),含氮硫磷等杂原子和杂环化合物等不同种类,原则上各专业均应学习这部分知识,但是根据专业的特点不同,学习的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如理科教学可以偏重强调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基本反应机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工科教学可以偏重于对有机化合物的认知和实际工业应用相关内容;第四模块中的一些内容对于相关专业,如食品、环境、海洋科学等专业会开设相应的专门课程,如生物化学、仪器分析、天然产物化学等,因此某些知识可以少讲或不讲,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又体现了平台课程的知识特色。对有机化学知识体系按模块进行内容的层次划分,对各模块的教学按专业培养要求进行调整,既满足了各专业对化学知识的需求,又体现了有机化学课程的知识特色,实现了平台课程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
  3 完善评价制度,提高教学质量
  有机化学平台课程的建设,归根究底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做到让化学基础理论更好地为培养专业人才服务。那么如何界定有机化学平台课对于人才培养的优劣,则需要合理的评价制度来完成。评价制度不仅是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有机化学课程的特点是基础理论知识点多,化合物种类纷繁,性质多变,既有相似又有区别。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千头万绪,往往不能获得预期的成果,导致他们产生怠惰情绪,慢慢就会把学习热情消磨殆尽,在最终成绩评定中无法获得好成绩。针对上述情况,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从生活实例出发,通过耳熟能详的事情让学生产生代入感,激发他们钻研的兴趣[2];在授课时,可以利用动画、立体模型等,使抽象的理论变为直观的形象,展示给学生,使他们更容易理解知识;适当增加课堂提问和设问,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集中度的同时,给出相应的成绩记录;制作章节习题库,选择知识点和题型覆盖全面且具有代表性的习题作为课后练习内容,全面测试学生对每个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查缺补漏。对于老师的教学效果,由学生进行网上评教,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教师更好地端正教学态度,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实质上也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教研组将有机化学课程成绩评定方法定为: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课程笔记、作业三部分。课堂表现主要是出勤和课堂提问成绩,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和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笔记不是简单的抄袭,而是学生自己对于本门课程的一次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可以强化学生对课上知识点的记忆深度和学习效果;作业则通过单元教学结束后进行学习效果查验。平时成绩的考核加强了日常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训练与培养,避免了学生将精力集中投放在期末阶段,因课程内容累积过多而放弃努力的不良后果。   4 改革实验教学,培养绿色环保理念
  实践出真知,有机化学实验课是有机化学理论课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具有自己不能替代的地位。随着素质教育对人才能力培养的重视,改革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也是对理论课有益的促进和补充。
  为了突出有机化学实验课的重要性,课程组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体系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改革。首先,将学时较长的实验课从理论课中独立出来,单独设课,使之成为与理论课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课程,这样可以体现出实验课的特殊地位,它不再是理论课的从属和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地位的与理论课同等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另外,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对于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要求,课程组将实验课分别设置为24学时和36学时两个实验课程平台。其次,对于农学等对化学实验技能要求较低的专业,课程组将学时较少的有机实验内容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项目融合成为单独的“化学实验”课程,作为一个专门的实验平台。通过搭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平台,大力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强化学生能力的目的。
  除了针对课程体系方面进行的改革,课程组对于实验项目也进行了有益的微型化、绿色化改革。随着当今环境的日益恶化,环保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而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是有机试剂用量大、毒性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等。因此,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又需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也有必要的工作。课题组通过借鉴前人的经验并结合专业培养目标[3],对有机化学实验内容进行了微型化、绿色化改革。首先,采用微量或半微量实验仪器,使实验试剂用量减少到常量实验的1/10以下,与常量仪器相比,微量实验装置可减少试剂消耗量80%以上,节省经费75%以上,有效缩短实验时间,降低环境污染。因此,采用微型化实验仪器,对药品贵、耗量多、毒性大、污染严重的化学实验尤为必要;其次,保留1~2个低毒、污染小的有机合成实验内容,如乙酸乙酯的制备等,删减一些毒性较强的实验项目,以低毒性或无毒的实验项目代替,在保证完成实验培养目标的同时,节省了实验经费,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无论是改革实验教学体系,设置实验课程平台,还是调整实验项目,归根究底是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教学研究与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教研组教师将进一步研究、分析有机化学课程特点,加强课程整体规划,优化课程结构,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合理把握课程知识体系和教学层次,灵活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统筹利用课程资源,提升有机化学平台课程实施的能力,为开设具有本校学科发展特色的校本课程提供有利的资源[4]。
  参考文献
  [1] 何立芳.有机化学教学如何面向新世纪[J].龙岩学院学报,2007,25(2):74-75.
  [2] 陈静.地方高校有机化学教学初探[J].山东化工,2015,44(1):130-131.
  [3] 周雄.微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科学,2008(6):49-50.
  [4] 孟晓荣,杨清翠,江元汝.理工类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1-2.
其他文献
摘要 发酵是红茶加工的关键工序,对红茶品质产生重要影响。综合介绍了红茶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芳香物质、糖类物质等成分变化,分析发酵温度、发酵湿度、发酵时间等因子对红茶发酵的影响,并展望红茶发酵工艺的发展。  关键词 红茶;发酵;影响因素;展望  中图分类号 S60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8-383-02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最早起源于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
期刊
摘要 设计了一种水产养殖的多链路数据采集与设备监控系统。各个监控终端采集ZigBee传感器数据进行监测,msp430对监测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通过GPRS模块和Internet使传感器监控水产信息资源,同时各监控终端进行远程控制,使监管中心对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实时监管,确保水产养殖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条件,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  关键词 水产养殖;GPRS;MSP430 单片机;监控系统  
期刊
摘要 依据可感知风险理论,定性分析了消费者克隆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动物疫病担心度、受教育程度、企业品牌重视度、监管部门认可度和高科技提高食品安全性对消费者克隆食品购买行为具有积极影响;然而,获取信息渠道种数对消费者克隆食品购买行为具有消极影响。  关键词 克隆食品;购买行为;影响因素;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 S-9;TS2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
期刊
摘要 以昆明市主城区及呈贡新区为研究区域,其于1992年Landsat 5 TM、2001年Landsat 7 ETM+、2014年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和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在ENVI 5.1、ArcGIS10.1软件的支持下,提取3个时相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定量分析了该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昆明市主城区及呈贡新区植被覆盖等级以高植被覆盖
期刊
摘要 对烟叶精益管理促进现代烟草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叶精益管理有利于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同时,就烟叶精益管理促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烟叶精益管理如何更加促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烟叶;精益管理;现代烟草农业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8-33
期刊
摘要 在分析广东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主要成效和做法的基础上,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宏观指导和绩效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广东;农业科技园区;成效;做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8-348-03  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了将高新技术引入农业生产领域,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借鉴工业科技
期刊
摘要 分子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为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和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结合湘南学院现有资源,总结近几年来的分子生物学教学,从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网络空间教学、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与实践。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8-379-02  分子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
期刊
摘要 分析总结了攸县杂交水稻制种各生育期内常见灾害性气候发生的时间、规律及产生的危害,提出了应对防范措施,以期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气象部门有针对性地提供特色气象服务产品,建立健全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系统,为广大制种专业户、制种基地开展“一对一”的直通式气象服务,最大限度预防或规避灾害性气候对杂交水稻制种的影响,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实现遇灾稳产止损、保质增效的目标,构建和谐稳定的制种基地环境,确保
期刊
摘要 结合广州大学所处广州大学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校园水质监测综合性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以期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水质监测;综合性设计实验;教学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8-388-02  大学是培
期刊
摘要 以蓝莓采摘机悬臂梁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外界不确定性激励作用下悬臂梁的振动特性,建立了悬臂梁的振动数学模型,利用滑移模态控制理论(变结构控制)提出了新的滑移模态控制算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滑移面和切换函数,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以及dSPACE实时仿真系统对悬臂梁进行振动控制。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滑移模态控制器能有效地抑制悬臂梁的振动。  关键词 蓝莓采摘机;悬臂梁;滑移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