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产学研长效合作新模式

来源 :科技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sh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在清华,北大等著名高等学府里,跨国公司与大学建立的联合实验室不乏其数。这些跨国企业纷纷向大学投去“橄榄枝”,不仅意在“抢滩”中国市场,更看中的是中国“学”和“研”的巨大潜力。
  面对跨国公司的咄咄遁入之势,实力尚弱的国内企业如何凝聚大学,院所科研之力量,打造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联合舰队,挺立于市场潮头,这成为科技界和产业界亟待破解的问题。
  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开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推动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机制和组织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联盟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了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这种新型技术创新组织模式日益受到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重视,并逐渐推广开,初步取得成效。
  
  以企业群的创新需求为纽带联结产学研
  
  自2007年6月以来,在六部门的倡导下,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一代煤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相继签约成立,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全新模式和机制。
  政府在这些联盟的形成中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没有搞“拉郎配”,不靠行政干预,不拔苗助长,而是由企业立足生存发展的共同需求自愿组合形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寻求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共同点是联盟的突出特点。
  从当今世界的发展看,重大技术创新往往是跨领域,跨产业的集成创新。为降低研发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外力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当前,从企业的自身积累和创新到产学研互动创新,已成为技术创新的普遍趋势。
  共同的利益追求是产学研结合的动力与基点。以企业内在需求为牵引结成联盟,盟员单位共同投入,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成本分担机制,形成有明确创新产出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例如汽车行业经过多次论证和磋商,最终围绕汽车轻量化组成了由12家产学研单位参与的跨行业,跨领域,跨所有制的战略联盟,力争在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轻量化技术方面有所突破。
  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就是要以企业为中心,组合各种技术创新要素,聚焦到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高科技不等于高科技产品,更不等于高科技市场。在原有的科研组织形态下,许多科学研究成果因不能有效市场化而被闲置或淘汰,从而成为无效供给。
  联盟积极探索以企业创新牵引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通过市场机制将“需求”转变成产学研链条的链接点,有效地激活和调动了各方面的力量。这种全新的模式不仅缝合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使技术真正走出实验室,同时也把大学、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
  自2007年先期建立了四个战略联盟以来,中央和地方积极推动产业联盟布局。为应对金融危机,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今年将在十大振兴产业形成一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时,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鼓励和支持联盟在组织模式、运行机制、发挥行业作用、承担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任务、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等方面先试先行,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工程。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立足于破解战略产业的共性关键技术
  
  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能否构建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链。以往的产学研结合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远不能适应新时期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要求。如多数产学研合作是为解决单个技术,以“短、平、快”为主,战略层面合作少,难以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所需的长期持续的合作关系。联盟恰恰破解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产业技术创新组织的难题,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引领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这是政府管理部门经常面对的问题。政府不能“越俎代庖”,替代企业选项目,但可以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与国家战略利益相结合,与区域支柱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这是政府支持联盟的重新定位。
  联盟的根本目的是要从产业和行业层面上,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程度和技术创新的持续性,针对国家战略产业发展的紧迫需求和技术瓶颈,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引领国家战略产业的技术进步,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应用,打造支撑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航空母舰和主力舰队。
  首批四个联盟所在的钢铁、煤炭、化工和农业装备领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亟需通过重大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选择这些领域构建战略联盟开展重大技术攻关,与国家重点产业需求吻合,体现了国家战略利益的需要。这四个联盟集中了26家龙头企业,18所一流大学和9家骨干科研机构,各成员企业2006年总销售收入近9000亿元,上缴国家税收总计超过1 000亿多元。
  这些联盟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重要的产业技术标准。并通过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和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正由于联盟立足产业发展需求,成立后企业自筹投资的首批合作项目顺利启动,联盟内部的资源共享平台也已起步筹建,企业合作投入已达到2亿多元。
  联盟的“抱团创新”使企业由“单兵作战”转向强强联手,构建了科研、设计、工程、生产和市场紧密衔接的完整技术创新链条,有利于创新成果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有利于促进技术集成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整合了各方优势资源的“联盟军”必将引起产业的聚能裂变,对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联盟不是解决企业的单个技术,而是着眼于产业技术创新链中的关键问题,也使政府的关注点转向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上,这无疑为改革科技计划资源配置方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载体;同时,也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发挥协调引导作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通过契约制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
  
  产学研合作是多方主体的技术创新活动。在以往的实践中,常常因责权利不明导致合作方中途退出或不欢而散,使预定的技术创新活动毁之一旦;也不乏因知识产权纠纷而使技术创新活动夭折,或由合作朋友变成对簿公堂的冤家的案例。
  为保障技术创新合作关系的稳固和持续,联盟通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的信用和约束机制。从运行机制上看,联盟是一种契约关系,协议是规定联盟方向,任务,机制和成员间责,权,利关系的契约文本,对成员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通过契约明晰盟员单位的责权利关系,确立投入、决策、风险承担、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机制,对联盟成员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利益保护,保障联盟的正常运作。
  联盟在成立之初制定好协议,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合理和可操作。同时,针对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补充协议,完善运行机制,努力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如煤炭化工战略联盟在联盟协议之外签订了《项目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和《联盟共用办公费预算》,为联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一次尝试,是一次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但目前一些现行的行政管理方式和有关政策不适应联盟的组织运行模式,如联盟不能开立独立账户,成员间项目资金往来需缴税等。建议研究对正式批复的试点联盟内部资金往来的税收征管政策,制定有利于联盟公共资金使用监管的财务经费管理办法;对联盟提出的产业重大技术创新需求,可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并直接委托联盟组织实施。
其他文献
神州金秋,舞劲歌欢,普庆华诞。国人意气风发,携手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本期“特稿”,为您奉上一组《科技60年亮点回眸》。您可看到:从北京市消灭“天花”、我国发现大庆油田,到“两弹一星”横空出世、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再到杂交水稻成功培育、实现载人航天,共和国几代人持续奋斗、高歌猛进,走出了一条振兴中华的强国之路。  回顾往昔,令人感慨。的确,如果没有数十年的励精图治、顽强拼搏,如果没有先知先行者的
期刊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新中国的科幻文学走过了一个怎样的旅程,特别值得关注。为此,本刊约请科幻作家、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吴岩博士撰写了一篇回忆文章。吴岩从少年时代就参与科幻和科普创作,是新时期科幻发展的重要见证人之一。他于1991年和2003年在北师大分别开始了科幻本科与研究生教学,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教学的先驱者之一。他还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第一个科幻项目的承接人。本文就是他对参与科幻活动
期刊
策划人语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中。 “生产发展”被放在了首位。只有生产发展了,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然而,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民科学素养较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实是“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科技惠农的突破口在哪里?北京市科委通过几年的实践,给出了坚定的答案——乡镇。  北京于2005年开始。以科技为先导。以乡镇为节点。开展了“创新型乡镇”试点工作。到2009年发展到43个乡
期刊
谢勇:让蜜蜂“冬闲”变“冬忙”  邓爱华    谢勇从事养蜂15年来,不仅让养蜂产业成为农民的致富产业,还通过钻研,让过去冬天只有“冬闲”的蜜蜂现在也“冬忙”了。  1992年,谢勇在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创立了北京市第 家蜂业公司——绿纯蜂业。如今,绿纯蜂业已建立了技术开发中心,蜜蜂养殖场、蜜蜂育种繁育基地,合作社,绿纯蜂产品专卖店等直属企业和经营网点,享有京西蜜库的美誉。  富了之后的谢勇并没有忘
期刊
首都北京,是新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华民族科技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全市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人才荟萃,成果泉涌,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高科技企业有力地推动了北京的科技发展,使北京紧紧把握着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时代脉动,站在改革与发展的潮头,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科研创新基地和全球重要的创新中心。    辉煌60载,科技铸就新北京    60年的积聚,构筑起雄厚的科技资源  
期刊
大华山镇地处北京市平谷区北部,是个半山区镇。全镇共20个行政村,5600户,18600人。镇域总面积14.4万亩,其中,山场面积9.3万亩,生态林面积5.37万亩,果树面积(含山地果树)5.8万亩,桃园面积3.7万亩,全镇林木覆盖率达84%。  近年来,“大桃第一镇”大华山镇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通过“创新型乡镇”建设工作,立足大桃产业资源,努力打造”政府引导,合作组织为主,市场化运作的大桃
期刊
欢歌迎国庆 创新铸辉煌  ——首都科技界唱响“红歌”为祖国母亲献礼    本刊讯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0部委发出《关于广泛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的通知》精神, 表达首都科技工作者喜迎国庆的豪迈心情, 欢庆祖国六十年华诞之际,经市科委倡议,北京市科委、北京知识产权局、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农科院于国庆前夕联合举办“欢
期刊
“要想富、炸水库”是曾经流传于密云县民间的一个传说,它反映了农民在面对保护水库周边环境与发家致富矛盾时的一种无奈。如何在保证密云水库的生态环境更加完善完整的前提下,发展密云县的农村经济,是保障北京市水源的重大课题。所以密云县在采取经济措施时必须遵循“整体、协调、再生”的生态学原则,务必慎之又慎、充分论证,小范围示范后,再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产业农民,然后在整个相关地区推广。任何主观臆断都可能会给
期刊
1601年,中华帝国还未显现颓势,西方的工业革命也尚未发生。“大部分欧洲货物或是不能引起亚洲人民的兴趣,或是无法与同类的亚洲货竞争。”(carlo M.Cipolla语,转引自《明清之际自鸣钟在江南地区的传播与生产》),机械钟表是例外,这一年二月,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带着两座自鸣钟进入了紫禁城,确切地说是自鸣钟进了紫禁城,利玛窦作为调钟的技师得到了万历皇帝认可,获准在宣武门外建教堂传教。  利氏首批
期刊
开栏的话    哲人有言:人创造了两种真正强有力的认识自然和自己的手段——科学和艺术。科学和艺术的创作是理性和感性的互相渗透;在科学和艺术创作中,感性的东西和纯理性的东西不仅并不相互矛盾,甚至还互为影响;而技术、科学与艺术之间,也往往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本刊新设栏目“科苑谈艺”的主旨,就涉及这方面的话题,即:以科学思维审视艺术,以艺术眼光欣赏科学。    作为巴黎的象征及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