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些历史影视剧中,可以看到古时的皇帝是穿黄色衣服的,也就是黄袍。并且,黄色是皇帝的专用色,其他人是不能用的。那么,皇帝穿黄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唐朝以前的君王、皇帝对穿什么颜色的袍服,没有统一的规定。据专门记载当时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月令》记载,西周东周时期,天子“着青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争,其国君的袍服更是无法统一。那时有“五霸”,他们穿什么颜色的袍服也仅仅是出于自己的喜爱。《韩非子》记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由于紫衣甚贵,相当于普通衣服的五倍,齐桓公担心百姓承受不起,在丞相管仲的建议下,他又带头不穿紫衣。从此,境内再没人穿紫衣了。
从战国到秦汉魏晋之际盛行“五行”(水、火、木、金、土)说,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按水、火、木、金、土(五行)与黑、白、青、赤、黄(五色)分别相配的“五德”说穿黑色袍服。因为秦王朝实行的是水德制度,故衣服、旌旗等以黑色为贵。晋代实行金德制度,以赤色为贵,故晋代皇帝着红袍。后来,“五德”说受到挑战,一些皇帝也不再以“五德”说为唯一行事准则。到了隋朝,文帝、炀帝着黄袍,但未明令禁止他人穿黄色衣服。《隋书》卷十二《礼仪志》记载,炀帝在大业六年(610年)下诏:“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黑,士卒以黄。”
到了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认为青、赤、黄、白、黑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木、火、土、金、水五行,而黄色正代表构成万物的基础元素土;青、赤、黄、白、黑又分别象征东、南、中、西、北五方,而黄色正好象征中央,因此也就天经地义地成了代表华夏的正色。开始在百官百姓中禁穿黄色衣服,黄袍遂成为皇帝专用之服。“黄袍加身”就意味着登上龙座。这一服色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为止,黄袍始终是皇权的象征。《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说:“至唐高祖,以赭黄袍、中带为常服,接着天子袍衫,稍用赤黄,遂禁臣民服。”并规定了其他官员的服色:三品以上为紫,四品五品为朱,六品七品为绿,八品九品为青。
说到皇帝穿黄袍,不能不提到宋太祖赵匡胤因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的典故。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的正月初一,君臣正在宫中庆贺新年,忽然接到镇、定二州的急报,北汉勾结契丹入侵。宰相范质、王溥等立即遣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兵前去抵御。
初三,军队驻扎于开封东北的第一个驿站陈桥驿,赵匡胤酒醉而卧,而有拥立之意的将士却环立待旦。次日黎明,四周叫啸呐喊,声震原野。赵普、赵光义入驿站内,告诉赵匡胤外面发生的事情,此时将士们直叩寝帐之门,高呼:“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这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即宋太宗赵炅)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呼喊万岁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遂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却装出一副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随后,赵匡胤班师回朝,取代了周恭帝的位置,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
编辑/刘鹏
唐朝以前的君王、皇帝对穿什么颜色的袍服,没有统一的规定。据专门记载当时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月令》记载,西周东周时期,天子“着青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争,其国君的袍服更是无法统一。那时有“五霸”,他们穿什么颜色的袍服也仅仅是出于自己的喜爱。《韩非子》记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由于紫衣甚贵,相当于普通衣服的五倍,齐桓公担心百姓承受不起,在丞相管仲的建议下,他又带头不穿紫衣。从此,境内再没人穿紫衣了。
从战国到秦汉魏晋之际盛行“五行”(水、火、木、金、土)说,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按水、火、木、金、土(五行)与黑、白、青、赤、黄(五色)分别相配的“五德”说穿黑色袍服。因为秦王朝实行的是水德制度,故衣服、旌旗等以黑色为贵。晋代实行金德制度,以赤色为贵,故晋代皇帝着红袍。后来,“五德”说受到挑战,一些皇帝也不再以“五德”说为唯一行事准则。到了隋朝,文帝、炀帝着黄袍,但未明令禁止他人穿黄色衣服。《隋书》卷十二《礼仪志》记载,炀帝在大业六年(610年)下诏:“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黑,士卒以黄。”
到了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认为青、赤、黄、白、黑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木、火、土、金、水五行,而黄色正代表构成万物的基础元素土;青、赤、黄、白、黑又分别象征东、南、中、西、北五方,而黄色正好象征中央,因此也就天经地义地成了代表华夏的正色。开始在百官百姓中禁穿黄色衣服,黄袍遂成为皇帝专用之服。“黄袍加身”就意味着登上龙座。这一服色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为止,黄袍始终是皇权的象征。《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说:“至唐高祖,以赭黄袍、中带为常服,接着天子袍衫,稍用赤黄,遂禁臣民服。”并规定了其他官员的服色:三品以上为紫,四品五品为朱,六品七品为绿,八品九品为青。
说到皇帝穿黄袍,不能不提到宋太祖赵匡胤因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的典故。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的正月初一,君臣正在宫中庆贺新年,忽然接到镇、定二州的急报,北汉勾结契丹入侵。宰相范质、王溥等立即遣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兵前去抵御。
初三,军队驻扎于开封东北的第一个驿站陈桥驿,赵匡胤酒醉而卧,而有拥立之意的将士却环立待旦。次日黎明,四周叫啸呐喊,声震原野。赵普、赵光义入驿站内,告诉赵匡胤外面发生的事情,此时将士们直叩寝帐之门,高呼:“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这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即宋太宗赵炅)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呼喊万岁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遂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却装出一副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随后,赵匡胤班师回朝,取代了周恭帝的位置,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
编辑/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