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se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教多年来我一直都在试用各种课堂教学的方法,根据多年的经验,觉得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这种手段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重视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就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结合教育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怎樣设计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过程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那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提问要具有诱导性
  课堂提问,既是促进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又是教学艺术的具体体现。教师借助提问能促思益智,使学生在畅想和满足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提问,更能收到激发兴趣,唤起情感,激活思维的效果。
  我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通过精心设问,层层设疑,一次又一次地掀起教学高潮。教学过程如下:
  (屏幕上,先显示一个圆,圆周上的一点闪烁后沿圆周绕一圈,然后闪烁圆周。)
  师:同学们,你能说出什么是圆的周长吗?
  生:圆一周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师:那么如何测量和计算圆的周长呢?今天我们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接着启发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师:你是怎样测量出圆的周长的?
  生:用滚动法、绕绳法测量出圆的周长。
  师:如果要测量这样的圆(师用有绳小球演示虚圆),你能把它立起来滚动吗?
  师:还有什么办法测量圆的周长呢?
  (二)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对难度较大的问题提问可带有启发性,设计的提问要有坡度,循序渐进,大问题后面要有较易较小的问题作铺垫。如在复习“长方体特征”时,教师问:长方体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若有困难,教师可接着问:(1)长方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是什么形状?(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怎样?(3)长方体有几条棱?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
  (三)提问要具有开放性
  教师应突破传统教育中流于形式的提问,不要拘泥于一个问题一个答案。小学生思维活跃,有的时候会出现让人出乎意料的答案。教师应在给学生打好地基的基础上,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变动,让学生探究,从而加强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
  二、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形式
  (一)以比较新颖的形式进行提问。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小学生。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就不可能被吸引。相反,如果教师在设计时多花一点心思,比如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兴趣,就会积极动脑思考。有位教师上公开课“用字母表示数”,利用多媒体出示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4只青蛙……学生特感兴趣,一口气读了很长一串。这位教师就提问了:“奇怪了,儿歌没有了,你们怎么还能读下去呢?”“你们从数学的角度发现这首儿歌存在着数量关系,那么你们能把它们表示出来吗?”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积极性很高,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二)以启发学生的形式提问。
  该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注意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循循善诱,方能鼓起学生的信心,通过分层启发,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提问难度大都巧设在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层次上,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想象思维引入最佳状态。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能促其知识内化。提问启发,重在“善诱”、“博喻”,启发学生心志,培养其思维。如果“一语道破天机”,定会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
  (三)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形式进行提问。
  如在学习《逻辑连接词》时,我以歌德与一位傲慢的哲学家相遇的故事开头,很自然把学生引导这一节的学习上,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当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好知者”;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此处之石即教师之“问”,激起之浪即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一)目的明确,语言清晰。
  课堂教学每个问题都要具有针对性,要有价值性,不一定什么问题都要问。要明确提出问题,对旧知、新知,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如:教体积的意义时,教师首先提问:(1)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这样的提问是为新知,体积单位的确定作了一个铺垫。紧接着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个正方体放入水中,将会怎样?再把大一点的玻璃球放入水中,还会怎样?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提问不仅把学生带入新知的情境中,而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明确性。
  (二)深浅适度,层次分明。
  提问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要发展思维,就要求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问题太容易,不利于锻炼思维;太难,学生答不出,失去了提问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设计的提问要深浅适度,所提问题应该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从而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未知到已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对于重点难点知识,教师要设计一些铺垫性小问题,搭桥铺路。
  (三)形式多样,面向全体。
  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设问,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善于变化提问的角度,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问的形式也应多种多样,同一个问题,既可以设计成填空选择题,又可以设计成判断改错题,不一定都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某一个问题既可以是师生的一问一答,又可以是同桌之间或者小组之间的互相问答。提问还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以利于全方位的提高。教师所提问题,对尖子生可合理提高;对中等生可渐渐升级;对希望生可适当降低。这样会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因此,教师应把回答问题的机会平均分配给全班的学生,提问时应尽量避免先点名后提问,或按座次顺序轮流发问,否则,被问者如临大敌,匆忙作答,其余学生则有可能因感到与已无关而不积极思考。
  总之,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只有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实验教材极力体现的一种理念。合作学习的方式被引入课堂后,它有力地挑战了以往教师的“一言堂”专制,改变了原来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扩大了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形成了生动、活泼、创造学习的新局面,显示出它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  可走进课堂仔细观察,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幕:  1.老师一宣布讨
摘 要: 对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本文从三方面进行分析:问题情境创设源于生活,创设高于生活;问题情境创设应立足于数学内部,有利新旧知识串联,拓展学生思维;问题情境创设可利用多媒体课件。  关键词: 数学问题情境 创设 数学模型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情境—数学模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来展开。刘兼教授认为: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任何人来讲,兴趣都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有过数学经验的人都知道,有了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学习起数学来就可以事半功倍。可见,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对于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有多种有效的途径,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推导,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从人的角度讲,成功能让人建立成就感,并从中享受过程的美感与喜悦。比如:
摘 要: 有效的提问对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双边活动,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实践,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有效提问 策略    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是一个有组织的认识过程。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贯穿始终,它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双边活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起到
课堂教学是每一个科任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新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良
通过离子交换法成功地制备了Co(8-Q)_2-MT,用XRD、SEM、FT-IR和UV-Vis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在空气氧化苯乙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及其回收利用率。结果表明,负载后的金属
一、什么是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对于现实世界的一个特定的对象,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作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结构。从广义上说,数学模型是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是对客观事物的某些属性的一个近似反映。例如: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公式、方程式、理论体系与算法系统等,因为它们都是现实世界的原型抽象出来的,因而都是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从狭义上说,只有反映特定问
摘 要: 符号互动理论是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界出现的研究微观层面的一种理论,强调人类能够通过制造和使用符号进行交往,在符号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关于知识和社会阶层的观念等。符号互动理论对特殊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特殊教育 符号互动理论 启示    符号互动理论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模型。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提出,代表人物有米德(G.H.Mead)和库利(C.H.Coo
In 1980s,mutation breeding by ion beams was first attempted in China and applied in rice,wheat and cotton successfully. In order to study mutagenic effects of d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对呼吸内科监护病房(R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鹤壁市人民医院RCU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