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医生”治病有隐患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ma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到网上找医生治疗,甚至找答案、自我诊断。专家表示,网上“问诊”的方式虽然快捷方便,却存在很大隐忧。
  “隔空问诊”有风险
  42岁的陈先生平日工作压力较大。因最近感觉头晕,在家测量后发现血压有点高。于是上网咨询,有医生建议到药店买些降压药吃,并称血压若控制不好会对身体造成很大损害。陈先生很担心,遵嘱服用降压药后头晕症状却不见好转,这才来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诊断,他的血压正常,头晕是由长期伏案导致的颈椎病所引发的。
  “网上看病犹如‘隔空问诊’,全凭个人经验和感觉给人看病。虽然便捷,但与医院现场实施缜密、详细的诊断流程不同,误诊率很高”。专家表示,每个从业医生都必须有执业医师资格,但网络平台上的医生是否有资质和充分的从业经验,无法有效验证。网上问诊时,几乎全凭患者个人描述病情,是否说得明白、有没有夸大成分,这些都很难判断,这导致医生无法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准确诊断。另外,很多疾病发病机理和形成原因各不相同,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需望、闻、问、切,医生必须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和检查,才能对病情作出准确诊断。

  经常网上看病主要有3种人:一是图方便、省钱,如一些病情较轻或居住偏远就医不便的人,省去了医院看病程序和花费;二是患有性病、皮肤病等心怀难言之隐的,选择网上求医更能保护个人隐私;三是身患重病“病急乱投医”,到处寻求疑难杂症良方的人。在年轻人群中,网上问诊尤为流行。专家提醒,一味图方便,身体不适就在互联网上搜索与自己相似的症状,然后轻信一些偏方,很容易延误病情,导致后期治疗难度加大,甚至因为胡乱服药导致肝肾功能损伤。在经过医院明确诊断前提下,可以尝试通过网络问诊的方式进行咨询,但结果只能作为参考,决不可盲信。
  繁杂信息需分辨
  打开微信朋友圈,关于健康养生的帖子“扑面而来”,怎么睡觉、怎么喝水、怎么排毒……包罗万象,各有说法。“养生帖”之所以被热捧,主要是因为公众越来越重视健康,却对健康养生知识并不了解,大多数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不加确认地随意转发这类信息,导致更多这类信息涌入微信朋友圈。专家提醒,人的体质有差异,养生保健方法不可能“千人一方”,流传于网络的养生信息良莠不齐,或以讹传讹,或知识老化,或张冠李戴,不少信息的背后甚至还有商业运作的因素,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是很难有效去伪存真的。若真用这样的信息作为自我诊断的依据,身体不出问题才怪!
  在临床诊疗中,医生经常会遇到就诊前先用百度“看病”的病人,其中,年轻人、高知识人群占绝大部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医生鼓励患者先上网‘扫盲’的”。专家认为,网上大部分的医学知识都是非常专业的,如果患者能提前上网了解该病的基本概念、护理知识等,就能更好地与医生“对话”,对于普及医学知识来说,这是个好事。但如果患者过度依赖网络,觉得网上知识就是“真理”,这就不可取了。网络的特点就是多而杂,真假混杂,患者要怀着“存疑”态度学会辨识,“临床接诊的病人中,越是高学历的患者人群,往往越容易把来自网络的健康信息自成一套理论,并且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常常拿着网上知识与医生一一对质,不但影响医患关系,更不利于疾病的诊治”。
  “网上很多言论以偏概全,总是把病情极端化,一些人过分相信网络就会延误病情”。专家再次强调,上网查找信息要在一些专业、可信的健康网站或大型医疗机构的网站,对一些模棱两可或是一边倒夸某种药物或疗法的文章,或是只提好處不提禁忌和严格适应症的宣传更特别小心。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互联网时代出现的巨量健康养生信息,说明了现代人对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重视。只有政府、医疗机构以及各种媒体平台全方位行动起来,建立立体化的健康知识科普宣传渠道,才能真正保障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面对现阶段良莠不齐的网上健康信息,专家建议,在经过医院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市民可以通过网络问诊的方式进行咨询,但结果只能作为参考,疑难杂症还是要到门诊。网上问诊时,要到正规、靠谱的网上问诊平台咨询,并掌握必要的问诊技巧。比如,在表述自己的病情时,最好让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来组织语言,把病人的病情简明扼要表达清楚,检查结果拍清晰照片上传或写清楚。
  在人人都可以充当“专家”的自媒体时代,如果没有专业知识和辨别能力,绝不应随意传播这类信息。首先,对于没有明确注明出处的“养生知识”最好不要相信。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饮食禁忌也有很大差异,那些口气绝对、统一的说法往往是不科学的。与其盲信疯传,不如认真读一读有关书籍或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其次,信息来源是否权威最重要。有的人看到一些知名大V转发,往往就放松了警惕。事实上,最重要的是原始信息来源是否权威,而不是中间的“二传手”是否可靠。第三,掌握正确知识才能识别出不靠谱的段子。普通公众关注自身健康但缺少判断力,这是一些看起来煞有介事,其实很不靠谱的信息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因此,对于有疑问的帖子,不妨向医生个人微博、一些专业机构开设的社交网络平台或专业的科普网站求证。
  当学会通过常识和逻辑进行判断,不断求证、质疑,有选择性地接受信息后,人们最终会发现,其实最好的医生或许就是自己。
其他文献
有生必有死,自然规律,谁都无法抗拒。但世俗文化中,“死”是不吉祥的,人们忌讳谈它,也不愿意了解它。直到有一天,它来到我们的生活,一定要带走我们的亲人,这时,也许因为我们对它还太陌生,以致留下终身遗憾。  家有高龄老人,当老人生命之光逐渐黯淡,离世的日子一天天靠近,我们该如何恪尽孝道?  当有一天,老人变得吞咽困难,不再想吃更多的饭。这是大脑快走到生命尽头的迹象,脑干将衰竭,吞咽肌神经不再受大脑支配
期刊
当失恋与工作的双重打击降临到我身上的时候,一时间我不知道该如何排解,我不禁问父亲:“这辈子,我还会拥有幸福吗?”父亲轻声说:“会的,你的幸福正在路上,等等就来了。”他用简单的几句话,慢慢地抚平着我的创伤。  时间是医治一切伤痛的良药,那句“等等就来了”,成了我对抗烦恼与痛苦最好的方法。生活似乎就是这样的起起伏伏,无论你身处何地,高峰也好,低谷也罢,幸福,真的就在路上。  后来我等来了这辈子最爱我的
期刊
一个名叫“圈爸”的80后在公众号里晒出了家人陪伴女儿的水彩画,一下子引得人气大增,涨粉无数。虽然画作看上去并不专业,甚至有点“拙劣”,但“圈爸”还是温暖了不少网友。他记录和女儿成长的水彩画微信号,开通短短几个月就“涨粉”上万,并且每天还有增粉的趋势。  “圈爸”名叫王孝贤,南京人,从事IT行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理工男。然而,他何以兴趣转型,爱上绘画?还得从4年前说起。  王孝贤的工作一直很忙,女儿
期刊
患者男性,69岁.因心悸、胸闷不适1年余就诊.患者每次发作表现为心跳加速、乏力及少汗,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可自行缓解.平素有高血压史.口服降压药治疗(具体不详).体检:心
彼得·梅尔在《山居岁月》里说:“逃逸都市,享受慵懒,在普罗旺斯做个时间的盗贼。”旅游达人们说一生必须要去的几个地方里,当然也少不了普罗旺斯。他们纷纷说,说普罗旺斯的神秘,说普罗旺斯的浪漫,说普罗旺斯的如梦如幻。  2014年5月,我突然对那片薰衣草盛开的地方激荡起一种前所未有的向往,于是出游计划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法国的马赛。瞬间,思绪直达薰衣草的圣地,盘算着该穿哪一色的长裙方才不负周遭的美好。是典
期刊
患者男性,40岁.因意识逐渐模糊及右侧肢体活动不便伴失语8d,由外院转至我院就诊.体检:P80次/min,BP 95/63 mmHg.心界不大,心律绝对不齐,心音正常,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
期刊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冠心病、中风、周围动脉疾病、腎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心肌病,从心血管医学的角度,更恰当地说“糖尿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心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死亡率的50%,在糖尿病致残原因中所占比例更大。反过来,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也高达80%,糖尿病患者10年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与冠心病患者相当
期刊
目的: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的 DSA 表现以及腔内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9月~2013年12月腔内诊治的12例 ISMAD 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治疗方案及
患者女性,70岁.因心悸、胸痛、胸闷6年,加重3d就诊.临床诊断:心绞痛、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1ug)、支气管肺炎待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