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8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心理素质是制约学生其他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既是基本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归宿。[1]因此,在高校工作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就成为目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大学生是心理健康的高危人群
  当前,从我国高校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心理状态尚好,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3%的人有明显的心理障碍。[2]包头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两年的连续性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是16%~23%。有的大学生为人生中的某些挫折痛苦不堪,为在成长中遇到的困难而烦恼和困惑,个别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甚至轻生。尽管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已远远高出其他问题的发生率,且潜在威胁性较大,但到目前为止,仅有极少数学生主动接受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性帮助,而绝大部分并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这种问题的存在能够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前阶段所处的紧迫性、必要性和艰巨性。
  2.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处的地位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取代的。高等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树立自爱、自尊、自信、自强的意识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战胜挫折的信心,学会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提高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他人,树立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积极预防学生中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突发事件,进行必要的危机干预。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必然要以学生生理、心理两个方面的健康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否则,使学生全面发展就将成为空谈。现在已经有愈来愈多的有识之士充分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这既是处于对高校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更是对教育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拥有一种良好的接受教育的心理状态,使各种教育能够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伴随学生学校生活的整个过程,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指导他们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指导他们完成自我发展的任务,指导他们面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好走入社会的准备。
  
  二、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通过对包头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中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适应问题、自我认知问题、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恋爱和性心理问题、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
  1.适应问题
  (1)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的环境的巨大变迁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生活环境的变迁对新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种变化的主要方面就是要自己独立生活,应付一切生活琐事。大多数的学生在中学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生活上的事绝大部分由父母包办代替了。进入大学后,没有了父母、长辈的悉心照料,真正的独立生活开始了,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学生一时不适应,吃不香、睡不好、学不进,产生苦恼、无所适从、思念亲人等情绪反应。
  (2)心理上自我调适能力较差。有人形容当今大学生是“被抱大的一代”、“被宠坏的一代”,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使部分学生养成严重的依赖性和惰性,到大学后需要自己独自面对、解决问题和困难时,一些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一旦问题和困难得不到妥善解决,心理上便陷入苦闷、不安、焦虑、紧张状态。
  (3)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弱。当今大学生较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在意志坚韧性上表现较差,有些人无法承受大一点的困难挫折,有些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情绪和行为。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出生于国家改革开放之后,成长于国家经济发展之日,物质条件逐步好转,兄弟姐妹减少,可以说一路高歌到大学。在学校“老师宠着”,在家里“父母捧着”。面临学业、生活、感情方面的挫折,学生显得无所适从,感到失去了生活的意义,甚至怀疑人生。多数学生只能听顺耳话,听不得不同意见,更不用说老师和同学的批评了。
  2.自我认知的问题
  自我认知,即如何在新的集体中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准确定位。有些学生个人角色定位不准,自我评价不适当(过高或过低),而产生孤独、自卑、苦闷、焦虑等心理问题。大学生活始终是丰富多彩,令人向往的,然而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习生活的转变,自身所具备的特长等诸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对自我的评价也在逐渐发生转变,这些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生活起居上,还表现在知识面、社会经验、人际交往以及个体综合能力等方面。[3]自我认知也会出现两极振荡,当取得一点成绩时容易自负,而遇到挫折时容易自卑,不断地调整自我认知对每位大学生都非常重要。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学业优秀的群体,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总有相当差距。对这一客观事实认识不足,就会引起认知上的矛盾,从而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客观现实面前,有的大学生能及时调整对自身的认识,重新确立目标,符合客观现实的要求;而有些大学生则企图逃避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出现消沉、颓废、苦闷、抑郁等心态,或耽于玩乐、放纵,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以此来麻痹自己的心灵,甚至滋生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
  3.学业问题
  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尤其是职业院校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时间紧,需记忆的东西多,学习负担重,对学生形成很大的精神压力,造成一些学生考试前后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恐惧。学业成绩不理想以至学业失败都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4.人际关系问题
  进入大学,面对新的人际群体,学生会感到不适。例如,8个同学共住一个寝室,彼此生活习惯、作息时间安排包括语言隔阂,都需要去面对和适应。面对来自各地风格、特点各异的新同学,如何建立协调、友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交往以及适应障碍,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一位新生感叹说:“在大学,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心里真的感到好孤独。”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充满了兴趣,却又担心失败,只是羡慕而积极参与的不多,久而久之,开始回避参与,感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直接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
  5.情绪问题
  稳定的情绪、积极良好的情绪反映,是学生成才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问题。美国学者马斯洛提出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其中之一就是:能适度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4]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发现不少学生情绪飘忽不定,喜怒无常,有些人为了一点小事常与别人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有些人经常为了一点小事耿耿于怀,整天无精打采,什么活动都懒于参加,什么事也提不起精神来,逃避参与。这种过度化的情绪反应表面,反映了隐藏在其背后的不健康的心理特质。
  6.恋爱问题
  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一是情感的迷茫,二是不正确的恋爱观,“每周一哥”、“普遍撒网、重点培养、择优而谈”。相当一部分恋爱中的大学生一旦投入爱河便整日形影不离,沉醉于絮语缠绵的“二人世界”,魂不守舍,远离集体,无心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几门课不及格,难以完成学业。有恋爱就有失恋。有些失恋者,驾驭不了自己的感情,陷入无法自拔的痛苦之中,逃避现实,意志消沉,缩小人际交往圈,精神生活上既折磨自己又影响旁人,有人甚至向恋人进行心理和行为上的报复。
  7.性心理问题
  大学生由于性生理成熟与性意识发展滞后的矛盾,以及性科学知识、性道德、伦理规范教育程度较低,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常见的有:性困惑、性敏感、性压抑、性幻想、性梦、性自慰、焦虑等。有的大学生认为,“爱,不能没有性”,“禁欲是对美好爱情的打击”。由于性生理的成熟与性心理的不够成熟的矛盾,使更多的人面临这样的选择:最初的恋人可能不是最终婚姻的选择,性关系无论从道德上还是从心理上都使对方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性的好奇、性无知、性贞洁感的淡化,甚至性与爱的困惑、分离以及由于性行为引起的后果及产生的心理压力,都是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8.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
  我校大学生中约有10%左右的特困生和20%左右的贫困生,还有不少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经济困难的学生,不但生活上节衣缩食,而且精神上的压力很大,特别是那些“双困生”,不仅家庭经济很困难,而且学业成绩又不理想,心理负担很重。他们自感低人一等,非常自卑,甚至无法安心学习。有些学生勤工助学挣钱以补充生活费用,占用过多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产生激烈的心理冲突。
  
  三、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普及和强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的最好策略是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我校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采取以下两种形式来普及心理健康:首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情绪调控能力、提高自我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增强心理机能。其次,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学生心理自助与助人的一级网络。主要以宿舍或班级为单位招募心理学爱好者,经过系统的培训之后,给予学分,帮助其他同学开展心理自助与助人。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二级网络。以敏感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三级网络主要由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咨询及时帮助学生明确问题,找出原因,缓解压力,化解矛盾冲突,将心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中。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有限的现实资源来安排、实施教育计划的现象仍然普遍,在构筑覆盖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深入探索方面依然存在缺失。
  那么,覆盖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急需加强的问题之一,是缺乏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有资料表明,[5]国外高校一般每两千名学生就拥有一个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而我国高校通常一万多名学生才有一个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所以,在实践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设一支心理辅导教师专职队伍。心理辅导教师主要负责学校心理健康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设计,建立学生心理状况档案,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和讲座,开展各种心理辅导培训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二是加强德育工作者的专业培训。政治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多,最易发现和掌握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三是设立能担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门机构。如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健康辅导站等专门机构,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协调和实施。只有机构落实,人员到位,方法得当,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才更有保证。问题之二,是加强课程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但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大多停留在知识的灌输上,老师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讲一通大道理,而缺少与学生的互动,缺少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具体指导和训练,使其实效性受到影响。为了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能够发挥实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加强课程改革、开发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方法就成了高等教育亟待研究的课题。要坚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进行改革。一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把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引进课堂。二是在心理学课程讲授中,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认识上。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依据不同的年级,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以帮助大多数学生调节心理,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进行个别辅导。四是应把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即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向学生日常生活渗透,心理知识的传授应与心理教育活动相结合,心理课程应与心理训练、心理辅导相结合。[6]如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设计相应的心理成长训练课程,把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结合起来,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感受和感悟中去改变和完善自我。在内容方面,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以下几方面的辅导与训练:自信心训练、情绪控制训练、语言表达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潜能拓展训练等。在形式和方法上可以是:游戏、演讲、角色扮演、团体讨论等。通过这些具体形式和方法,将生活中富有典型意义的情境引进课堂,纳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并投入其中,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接受相应的教育,从而帮助大学生探索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跨越人生的障碍,为今后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础。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或互相替代。二者在目标、理论基础、内容和发挥作用的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我们既不能想当然地用思想品德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去取代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我们又应看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问题往往是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交织在一起,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在本质上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可以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各司其责,并能相互借鉴与提高,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因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非常必要。
  3.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
  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仅停留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上,事实上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学生面临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是构成心理疾病的主要方面,但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的个别问题难以在课堂得到全部解决,其心理需要无法一一全部满足。因此,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个别咨询辅导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是满足部分学生具体心理需要的重要途径。需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要求,灵活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如针对相同问题的团体辅导,在心理咨询室进行的面谈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网上咨询,以及对一些比较普遍的一般性问题,通过黑板报、广播、报纸进行解答,以满足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具体需要,将心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避免恶化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参考文献
  1 易凌峰.国外心理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心理教育的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4):20~22
  2 钞秋玲.大学生成功心理导航[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05~120
  3 樊富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M].北京出版社,2002:1~23
  4 郑洪利.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6
  5 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0
  6 邓旭阳.大学生心理发展训练[M].北京出版社,2004:5~21
其他文献
摘要:主要介绍了施工电梯直达爬模作业平台的施工技术研究,针对结构形式导致的施工过程复杂多变。通过对爬模架体加固和施工电梯附着连接方式,达到施工电梯直达爬模作业平台,施工电梯直达爬模作业平台提供借鉴。  关键词:液压爬模;附着爬模架体;同步技术  在现代化工程施工建设中,爬模施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是一种安装方便、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施工快捷、人工量少的一种模板施工结构,这种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领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不断地发展,电力企业也得以生存和发展.而在电力企业中,配电线路故障的快速切除与隔离技术也受到了广泛地关注.因此,本文特对试论配电线路故障的
摘要:部分地铁运营线邻近住宅和办公区,列车运行引起震动和噪音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需要对地铁轨道进行改造,为了减少轨道改造对地铁运营和市民出行影响,探讨和研究在地铁不停运状态下对无砟轨道进行改造的施工技术,同时也为铁路等类似工程改造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铁运营线;无砟轨道改造;混凝土破除;轨道板铺设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地铁规模的扩大,地铁隧道邻近建筑物的情况越来越多,同
如果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电力行业也随之繁荣发展起来.在经济迅速发展之后,我国现如今早已建立起很多足够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力量是
为了让华裔工人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劳工法,加拿大平权会多伦多分会多个劳工团体及法律援助机构2月在城市广场合办研讨会。他们除了向市民派发有关宣传单,并在会上讲解如最低工资、工伤赔偿条例、有薪年假等与受薪阶级息息相关的劳工法例。  加拿大劳工联会资深社工游春山表示,虽然没有正式的统计数字,但每年都有大量华人向各个劳工团体求助,表示受到雇主欺凌,包括无理解雇、时薪少于最低工资的7.15元、病假或公众假期被剥
期刊
上海自贸试验区运行近3年,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及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已满“周岁”.近3年来,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在试点经验可复制可推广方面有哪些进展
摘要:在土木工程中,涉及到岩石、地面、土壤以及地下水的部门都属于是岩土工程,其是土木工程实践中新的技术体制,主要解决岩体工程与土体工程方面的问题。岩土工程的性质决定了工程建设中必然会对地质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引发地质灾害。这就需要在岩土工程建設中,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出发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以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和经济化的飞速发展,工
据日本全国大学生活协同组合联合会在2003年10月-11月间对日本全国40所大学的9400名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现在一个大学一个月的伙食费平均只有25120日元,住在出租房或学生寮里的学生的月支出,平均为124800日元,比前一年减少了4000日元,比最多的1996年减少了11500日元,是199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伙食费已接近1977年的24200日元,为26年来最低,比1992年最多时的33
检察机关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兴学习之风,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能力的根本途径,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