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草莓连作障碍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nd54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莓是一种营养丰富且适应性较强的水果,江苏省的生产面积相对较大,并逐年增加,其中设施草莓占有六成以上的比例。随着草莓多年连续栽植,连作障碍已逐年突现,尤其是设施促成草莓栽培更为明显,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质量,效益也相应降低。克服草莓连作障碍是草莓种植区的栽培关键,高温闷棚处理配套栽培是克服连做障碍一种综合土壤消毒、杀灭杂草及地下害虫、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等于一体的经济高效操作相对简单高产栽培技术。
  1 高温闷棚
  1.1 时间选择
  高温闷棚一般选择在夏季高温闲茬的时节。苏北地区设施草莓种植一般在5月底到6月上旬拔秧清棚,6月底7月初开始到8月初结束是最佳时间,时间长短一般为1个月左右。
  1.2 闷棚前准备
  1.2.1 材料准备
  ①有机肥:有机肥可以选用生猪粪、鸡粪或牛粪4~5方/亩。如没有牲畜粪便也可以选用豆粕或菜籽粕300~400公斤/亩。还可以用植物秸秆,如玉米秆、稻草(切成3厘米~5厘米长小段)代替。
  ②石灰氮:石灰氮,学名氰氨化钙,或氰氨基化钙每亩地需准备40~50公斤。
  ③滴灌水管:可以选用废旧的滴管管,只用于闷棚灌水。
  1.2.2 深翻旋耙:将有机肥均匀撒入田间土层上,同时将石灰氮一并撒下地。然后用旋耕耙深翻4~5遍,将有机肥和石灰氮埋入土中。
  1.2.3 在旋耙结束后铺设滴灌水管(可以用废旧的)
  1.2.4 覆膜:棚膜首先要覆好,然后在地面上严实地覆上一层地膜。
  1.2.5 灌遍透水:覆好地膜和棚膜,开启滴灌,大水灌一遍透水,但一定不要有积水。
  1.3 封棚闷棚
  前期准备结束即大水灌透地后封棚。要关好大棚风口,将棚膜周围覆盖严,用土压实。严格保持大棚的密闭性,防止空气对流和雨水进入,随后闷棚开始。
  2 高产栽培
  2.1 施基肥
  闷棚25~30天后,即8月上旬将棚膜揭掉,掀开地膜,将准备好的草莓基肥均匀施下。基肥一般选用∶氮磷钾(17∶17∶17)的硫酸钾型复合肥25公斤/亩,硫酸钾25公斤/亩,过磷酸钙50公斤/亩。(闷棚没有用牲畜粪便的,还要加颗粒型有机肥100公斤/亩一并施下)
  2.2 耕翻打梗
  用拖拉机旋翻一遍,然后用打梗机或人工开沟做垄。做成深沟高垄,龙宽一般95厘米,沟底宽30厘米,垄面宽45厘米。在确保垄面、沟底宽度的前提下,尽量将垄作高。
  2.3 布滴管、澆透水
  沟垄做好后,在垄面中间布滴管。垄表面可以用旧塑料薄膜覆盖,洇水时固定垄面哥熟化肥料。然后用滴灌管洇一次透水,沉实垄体,增加蓄水量。
  2.4 定植
  2.4.1 定植时间
  在洇水后3天左右,一般在8月底9月初定植,早栽得的一般不早于8月中旬。
  2.4.2 定植密度
  每垄双行栽植,行距一般15~20厘米,密度一般8000~10000株苗。甜查理品种一般栽植密度10000株苗左右。
  2.4.3 定植方法
  草莓定植时要定向移栽,生育良好的草莓苗根茎基部略呈弓形,移栽时将弓形的凸面朝向垄沟一侧;掌握好栽植深度,把握住“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的原则。
  2.5 定植后管理
  2.5.1 水分管理
  定植后,开启滴灌设施浇一遍透水,然后一周内每天2~3次小水滴灌,以后小水勤灌,保证定植后20天内植株根部周围处于湿润状态,促成活发根。植株长到5叶期开始控水,以后根据植株生长量和墒情及时补水。
  2.5.2 肥料追施
  如发现植株长势有脱肥的苗头,就要及时追肥。一般在霜降前后冲施一次硫酸钾型的平衡复合肥(N∶P∶K=15∶15∶15或17∶17∶17)10~15公斤/亩,然后在现果率70~80%时冲一次高钾型硫酸钾型复合肥10公斤/亩。头茬果如果时间过长,期间还要补充一次肥。二茬果一般从2月份开始,施肥与头茬基本相似。
  2.5.3 覆膜
  草莓地膜一般选用黒膜,在4~5叶期覆上。棚膜一般在霜降前一周左右,中膜在霜降后两周,气温低于5℃时加盖。当气温低于0℃,甚至零下时,在棚膜上需加盖毛毡。
  2.5.4 蜜蜂进驻
  一般整棚现蕾到15%,蜜蜂开始进驻棚内,入住数量一般为草莓植株与蜜蜂头数比为1∶1。一棚(一亩棚)一般两个蜂箱,匀开摆放。
  2.5.5 病虫草害防治及植株管理
  在草莓苗定植后覆地膜前人工拔除一遍杂草,地膜覆盖后一般不需要再除草。活棵后及时去除老叶。覆地膜后如未见花芽分化,应立即把外层叶去除至3叶1心,以促进花芽分化。然后普喷一遍杀菌剂(百菌清或代森锰锌等),如发现有夜蛾类和螨类害虫可以加兑杀虫杀螨剂(杜邦康宽、阿威菌素或其它生物类杀虫杀螨剂)。严重的可以一周后再喷一遍。其后一般不再使用农药。发现病叶病果,及时摘除带出远离棚处理。
  (作者单位:221124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一直严重影响着地方水稻产量。近年来,我国湖南省内地区一直致力于对水稻的种植技术与新品种研发过程中,除常规早稻以外,还有常规晚稻、杂交早稻等水稻推广品种。这些水稻都具有较为优秀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病性,适合于在当地培育种植。为此,该地区也不断淘汰退化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特别是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基本做到到位,为地方粮食丰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下面,以湖南地区为例,探讨水
农机维修是农机在使用寿命期间解决其磨损及故障的唯一方法,对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和技术性能,使农机作业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做到维修“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是值得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枣庄市农机维修网点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三个层面进行阐述。  1 枣庄市农机维修网点现状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财政部、农业部于2004年共同启动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
摘要:如今,社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也不例外。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促进了水利工程项目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大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本文详细的探究了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希望能够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专业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研究范围包括种植环境选择、繁殖、田间管理、采收、产地加工、产品贮运等整个生产过程,以及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各阶段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技术措施,以达到优质、高效、高产、稳产的目的。药用植物栽培学课程在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中药学等多学科知识为背景下,课程设置以立足地方,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摘要:打瓜又被称之为籽瓜,属于西瓜中的一种品种,但是其优势就在于味道香,营养价值较高,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本文针对打瓜膜下滴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打瓜膜下滴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水平。  关键词:打瓜膜;滴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策略  1 打瓜膜下滴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前期准备  1.1 优化滴灌高产系统设计  在整个滴灌高产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枢纽、干管、
摘要:从选种、精细施肥与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大豆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大豆 高产 栽培 病害 防治  1.选种  宜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和抗病虫能力强的中早熟高产优质品种。  2.施肥 播种  播前施土杂肥15.0~22.5t/hm2。一般播时施二铵225 kg/hm2、钾肥150kg/hm2作基肥。种子精选时需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和杂质
一、选地、整地  马铃薯块茎膨大需要疏松肥沃的土壤。因此。种植马铃薯的地块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耕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前作收获后,要进行深耕细耙,然后作畦。畦的宽窄和高低要视地势、土壤水分而定。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可作宽畦,地势低,排水不良的则要作窄畦或高畦。  二、施足基肥  马铃薯在生长期中形成大量的茎叶和块茎,因此,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肥料三要素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
近年来,国家发展速度较快,农村的经济也开始发展起来,其中,农机具的发展决定了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情况,相关管理人员要重视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工作,使其可以更好地代替人力来执行维修与养护工作。  在农机具维修与养护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重视不同节气的农机具维修与养护特点,保证能够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故障维修质量,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农机具的使用寿命,降低经济损失,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摘 要:植树造林工作对人类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与影响,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平衡有一定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对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建议  一、影响营造林质量的因素  1.作业设计不规范  作业设计是营造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进行施工时应按照相关设计进行施工,这说明设计作业具有一定的规划与指导作用。我们一直在对设计工
新区,我市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80%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仅有20%的人口居住于农村,一边耕种,一边打工。咸丰路街道办上高埝村就是全区的一个农业村,地少离城近,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正在随着城镇化的加快而发生着变化。地少,并未影响农民种粮的热情。“能种的地方都种上,村上没有空闲地”这是入村后村民们说的最多的话。种粮食的人还多吗?“合理利润”能保住吗?种粮种菜谁能说了算?土地流转可行吗?……顺着这一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