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乡土美术在幼儿师范教育中的意义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_z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土美术作为一种地域性极强的文化元素,在当今美术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的不断加深,回归自然的艺术倾向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有找到本土艺术的根基,才能培植出民族艺术的大树。幼儿期是人生的伊始,在幼师教育中开发好乡土课程,让未来的幼儿教师充分认识到曾经“老土”的东西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民族艺术教育价值,树立正确的乡土观,才能为幼儿创设更加富裕的学习资源,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乡土美术;民族艺术;民族精神
  一、乡土美术的内容
  乡土美术是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和传承性特征的民间美术,它往往与特定的乡土文化联系在一起,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美术样式,它既具实用功能,又具审美的价值。乡土美术内容广泛,首先,它包括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大自然本身就是广泛的审美对象。其次,当地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形式与作品构成了乡土美术的主要内容,这包括有地方特色的各种生活用具、器皿,用于建筑装饰的图案、彩绘、木石雕刻,用于服饰的印染花纹、刺绣,用来装饰生活空间的剪纸、布艺、绘画、泥塑,各种民俗活动中的花灯、塑像、皮影、木偶,婚丧嫁娶仪式中的物品以及宗教中的各种雕塑、门神版画等。乡土美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艺术的渊源和基础,是构筑民族先进文化的基因。
  二、乡土美术的教育近况
  乡土美术作为本土的文化形态,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传承了几千年,但得到关注和重视却没多长时间。改革开放后,我国各地才根据情况补充了这方面的教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有些省编教材的课程设置中有了与乡土美术相吻合的部分,有些地方则补充了乡土美术内容作为自学,并未将其正式纳入课堂教学。比如,陕版的教材和湘版的教材在课程数量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差异。在大专院校,中央美术学院于1986年成立了民间美术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也开始招收民间美术专业的研究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育部于1993年授予南京大学“全国高校素质教育试点”和“全国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基地”,陈竟教授开设了《民俗与艺术》素质教育选修课并于1996年在全校推广。20世纪末,民艺学家张道一先生率先在东南大学建立民艺学博士学位点,为发展中国民艺学和培养乡土美术高等教育人才做出了贡献。进入21世纪,乡土美术的教育取得了建设性的进展,但乡土美术毕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并且又有着典型的地域特征,有关它的研究与实践尚需不断努力。
  三、幼儿师范学校开发学习乡土美术课程的意义
  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乡土美术是各地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标志,是多元文化的因子,在教学活动中挖掘整理乡土美术内容是弘扬民族精神、保护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文化的多元化必然会导致世界教育向民族化、地域特色的现代教育发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新课程标准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在幼师美术教育中开发乡土课程,我觉得其意义主要体现在:
  1.乡土美术课程的开发是改革的需求,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幼儿教育是一个目标明确而方案比较开放灵活的系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在宏观上提供了建构幼儿园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然而在微观上,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教育实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幼师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让他们接触社会实际,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对家乡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感情、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影响教育下一代,才能不断地提高我国公民的素质,提升综合国力。
  2.乡土美术教育对民族艺术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具有现实意义
  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向我们走来,在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潮流中,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受到巨大冲击,“强势文化”的掠夺,“现代文化”的侵蚀,使得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城镇、民居、建筑在现代城市极速扩张下消逝湮灭,大量独具民族和地域风格的文化样式和工具器皿、手工艺品正逐步退出生活,现在不少的青少年满脑子卡通科幻,却不知乡土美术为何物……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没有乡土美术的延续,我们的现代美术就会失去其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台北师范学院吴明清教授认为:“乡土是以自我为圆心,以情感为半径,画一片有家有生活的土地:生活中有人有事,土地上有景有物,交织成绵延不绝的历史和文化。”这种民族文化和精神,若不加以传承重视,就会有基因丢失、灵魂异化、多元文化被消解的可能。乡土美术的教育是对民族、对家乡文化的反哺,它肩负着民族精华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3.乡土美术教育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境界
  完整而全面的知识结构,对现代教育来说至关重要。乡土美术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创作活动的产物,具有本土特征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感知,蕴含着宗教情感和哲学的思考,是精神和审美的共同结晶,它涉及民俗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具有典型的人文学科特征。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将美术课程定义为“美术学科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参与了人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对美术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关注与了解”。可见,乡土美术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艺术的方方面面,拓展视野,这对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有着很大的帮助。
  4.乡土美术充实了美术课程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过去流传下来的乡土美术作品犹如一个真实的讲述者,它形象地讲述着前人曾经的故事……学习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乡土美术,使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化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不同地域的艺术作品所反映的人们各种不同的观念以及各具特色的观察、表现事物的手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在传承本土文化的同时,学会包容和欣赏各异的精彩纷呈的多元文化,这更能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与体验。乡土美术内容为学校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而形象的史料,是难得的认同乡土回归自然的好教材,若大家都努力开发本地的乡土教育资源,师生互动,就能形成具有鲜明地域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比如,2015年2月,我校美术组老师就群策群力,发挥每位参编教师的知识特长,结合本地乡土美术特点,共同编撰了校本教材手工课本并展开教学,尽管教材还有待完善,但的确是充实了校本内容,扎扎实实地对学校乡土美术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事实证明,在幼师美术教育中加强乡土课程的探究和实践,是深化课程、推进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乡土美术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展了学习内容,更增进了他们对家乡、对民族的了解和热爱,进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境界,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知识,传承民族艺术文化,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周兵武.论乡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编辑 赵飞飞
其他文献
初中生物教学应该既有解决人口问题、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等知识方面的"技术成分",同时也有精神滋养、品性纯化、润泽心灵等"情感成分",不仅仅是被动接受,也是自
主要研究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在新理念深入课堂,互动教学成为时尚,"满堂灌"千夫所指的时候,课堂却折射出另一种倾向。许多教师将新理念形式化,"对话"变成"问答","满堂灌"转为"满堂问",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整
由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和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浙江省化工学会协办的“第四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于2007年11月26日~29日在杭州召开。会议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地沿海的养殖牡蛎进行包拉米虫、派琴虫和单孢子虫检测.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的牡蛎均不同程度地感染这些原虫,经鉴定病原为牡蛎包
通过组织分离法对采自安徽各地的悬钩子皮下盘菌(Hypoderma rubi)鲜材料进行分离培养,共获得12个纯菌株,对各菌株进行DNA提取、rDNA-ITS区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序列比较分析表明,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锻炼学生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报道了福建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植物一新纪录种短葶无距花(Fordiophyton breviscapum(C.Chen)Y.F.Deng&T.L.),该种仅在广东省和湖南省有过报道.本文提供了该种的形态描述及照
图书馆是当代学校教书育人、充实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在高校教育职能中占有重要位置。抓好和谐图书馆的建设,充分发挥和谐图书馆的作用,对图书馆传播精神文明有着
数学实验是发现数学知识和数学规律的重要途径,更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讨了数学实验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