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张家口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的优选论分析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usions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张家口方言是晋语的一个分支,属于晋语张呼片。本文选取张家口方言作为语料,采用优选论对其两字组的连续变调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出该方言的连续变调制约条件的层级关系,并就其连续变调现象做出统一解释。
  关键词:张家口方言 优选论 两字组 连续变调
  
  一、引言
  张家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与京、晋、蒙毗邻。张家口方言属于晋语的一个分支。具体来说,属于晋语张呼片。该方言秉承了晋语的一大特色,即保留了完整的入声,且入声短促,有喉塞尾。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变迁使得张家口方言别具特色,如平声不区分阴平和阳平,在晋语的八个语片当中,只有并州片和张呼片存在这一现象。张家口各个区县方言声调的具体调值同样存在差异。本文选取张家口市区方言为语料,运用优选论对其两字组的连续变调现象及其制约条件和原则做出解释。
  二、张家口方言声调系统
  张家口方言分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不包括轻声)。市区方言各声调调值为:平声21、上声55、去声35、入声2(较短促)。张家口方言调类与中古音基本吻合,唯一不同的是张家口方言没有浊声调,只保留了轻声。张家口方言没有区分阴平与阳平,这也是晋语区的一个独特现象。在晋语的八个语片中,只有并州片和张呼片的平声不分阴阳。入声在北方方言中极为罕见,而在晋语中却是一个普遍现象。晋语入声的特点是比较短促,并且保留喉塞尾。
  普通话四声调调值分别为: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普通话分阴平和阳平,没有保留入声,其入声以通过舒化等方式归入其它声调。张家口方言上声和去声的调值分别与普通话阴平和阳平的调值等同,张家口方言的入声是一个升调,而普通话的入声却是一个高降调。
  三、两字组连续变调的优选论分析
  (一)优选论述评
  优选论是20世纪9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音系学理论,其创始人是Alan Prince和Paul Smolensky。优选论之前的音系学理论多以生成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优选论并不采用底层表达式到表层表达式的线性推导,而是利用语音生成过程中的制约条件的层级顺序进行语音表达式的推导。因此,它比先前的音系学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优选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如下图所示:
  
  输入项相当于生成音系学的底层形式,生成装置属于普遍语法的一个部分,它作用于输入项,输出若干候选项,候选项经过评估装置筛选出最终的优选项。所谓评估装置就是经过层级排列的若干制约条件。
  优选论的制约条件可以分为两类:忠实性制约条件和标记性制约条件。忠实性制约条件具有组织语言形式变化的性质,它要求输出项与输入项在形式上保持一致。标记性制约条件只对输出形式而言,与输入不相关,因此,在本质上不具备对称性。标记性制约条件具有触发语言形式发生变化的性质,它是在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基础上提出来的,要求语言的表层式符合人类最易于表达的那种语言形式。
  “制约条件是普遍语法对语言的表层形式提出的肯定性的要求和否定性的限制。而这些要求和限制可能是相互对立或冲突的。优选论通过层级排列的方法解决了制约条件的对立和冲突问题。在制约条件层级体系里,层级较高的制约条件比层级较低的制约条件有优先权,层级较低的制约条件处于从属地位。优选论允许符合语法的表层形式违反制约条件,但它应当最低限度地违反(或最大限度地满足)较高层级上的制约条件”。
  (二)张家口方言两字组的连续变调
  张家口方言单字调调值为:平声21、上声55、去声35、入声2。本文选用莫拉(mora)为载调单位(TBU),用H、M、L来描述张家口方言的声调(1和2记作L,3记作M,4和5记作H)。如下图所示: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2 1 5 5 3 5 2
  
   m m m m m m m
  
   L L H H M H L
  张家口方言两字组的组合关系(左字+右字)分别为:平声+平声:21+21→21+21,平声+上声:21+55→21+55,平声+去声:21+35→43+35,平声+入声:21+2→21+2。上声+平声:55+21→55+21,上声+上声:55+55→32+55,上声+去声:55+35→55+35,上声+入声:55+2→55+2。去声+平声:35+21→35+21,去声+上声:35+55→35+55,去声+去声:35+35→35+35,去声+入声:35+2→35+2。入声+平声:2+21→4+21,入声+上声:2+55→2+55,入声+去声:2+35→3+35,入声+入声:2+2→4+2。
  从上可以得出,平声与上声居左的变调各有一种,即平声加去声,上声加上声。而去声居左的两字组则无任何变调。入声是晋语声调的一大特色,由上可以看出,入声居左的两字组变调最多,有入声加平声、入声加去声和入声加入声。因此,张家口方言中两字组的连续变调有五种:①21+35→43+35,即LL+MH→HM+MH,②55+55→32+55,即HH+HH→ML+HH,③2+21→4+21,即L+LL→H+LL,④2+35→3+35,即L+MH→M+MH,⑤2+2→4+2,即L+L→H+L。
  王嘉龄是把优选论引入国内的第一人,也是将其应用于汉语声调研究的第一人。他提出适用于天津话两字组连续变调的七项制约条件,即不删除、不添加、右字调、连续低调制约条件(*L.LL)、相同曲拱条(*XY.XY)、不变调以及邻调制约条件(*X.X)。
  “不删除”要求输入的每一个声调特征都有相应的输出项;“不添加”要求输出的每一个声调特征都有相应的输入项(不增加声调特征);“右字调”即右字不变调;“*L.LL”要求低调L不能出现在低平调LL前;“*XY.XY”指两个相邻音节不能有相同曲拱;“不变调”指输入项的每个声调特征在输出项保持不变;“*X.X”指两个相邻音节的相邻声调不能相同。其中,“不删除”“不添加”“右字调”和“不变调”属于忠实性制约条件,而“*L.LL”“*XY.XY”和“*X.X”则属于标记性制约条件。
  这七项制约条件不仅适用于天津话连续变调的分析,同样适用于大多数北方话的连续变调分析。王嘉龄的这七项制约条件对张家口方言的连续变调现象并非全部适用。因为张家口方言两字组的连续变调不存在声调的增加或删除现象。因此,本文选取除这两个制约条件之外的五个条件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张家口方言的实际情况,对上述制约条件进行层级排列。根据上文提到的五条连续变调可以看出,“右字调”这一制约条件具有普遍性,位于层级的最高位置。“不删除”“不添加”和“不变调”与其它三条标记性制约条件相互作用。
  1.相同曲拱条(*XY.XY)与不变调的层级关系推导
  表1
  输入项:HH.HH *XY.XY 不变调
   HH.HH *!
  ML+HH *
  
  表2
  输入项:HH.HH 不变调 *XY.XY
  HH+HH *
   ML+HH *!
  
  通过对比发现,表1中的优选项符合语言的实际情况,因此*XY.XY的层级要高于不变调,即*XY.XY>>不变调。
  2.邻调制约条件(*X.X)与连续低调制约条件(*L.LL)的层级关系推导
  表3
  输入项:L.LL *X.X *L.LL
  L.LL *! *
  H.LL
  
  表4
  输入项:L.LL *L.LL *X.X
  L.LL *! *
  H.LL
  
  由此可见,不论这两个条件哪个在前,结果均相同,因此*X.X与*L.LL在同一层级上,没有高低之分。
  3.相同曲拱条(*XY.XY)与连续低调制约条件(*L.LL)的层级关系推导
  表5
  输入项:L.L *XY.XY *L.LL
  L.L *! *
  H.L
  
  表6
  输入项:L.L *L.LL *XY.XY
  L.L *! *
  H.L
  
  由此可见,*XY.XY与*L.LL在同一层级上。
  4.相同曲拱条(*XY.XY)与邻调制约条件(*XY.XY)的层级关系推导
  表7
  输入项:HH.HH *XY.XY *X.X
   HH.HH *! *
  ML.HH
  
  表8
  输入项:HH.HH *X.X *XY.XY
   HH.HH *! *
  ML.HH
  
  可见,*XY.XY与*XY.XY在同一层级上。
  归纳上述四个对比表格,可以得出张家口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制约条件的层级关系:右字调>>*XY.XY、*X.X、*L.LL >>不变调。下面根据这个制约条件的层级关系对张家口方言两字组五种连续变调分别进行评估。
  ① 21+35→43+35 即 LL+MH→HM+MH
  输入项:LL.MH 右字调 *XY.XY *X.X *L.LL 不变调
  LL.MH *!
  HM.MH * *
  HM.HM *! * *
  MH.MH *! *
  
  ② 55+55→32+55 即 HH+HH→ML+HH
  输入项:HH.HH 右字调 *XY.XY *X.X *L.LL 不变调
  HH.HH *!
  ML.LH *! * *
  ML.HH *
  LH.HH *! *
  
  ③ 2+21→4+21 即 L+LL→H+LL
  输入项:L.LL 右字调 *XY.XY *X.X *L.LL 不变调
  H.HL *! * *
  L.LH *! * * *
  L.LL *! * *
  H.LL *
  
  ④ 2+35→3+35 即 L+MH→M+MH
  输入项:L.MH 右字调 *XY.XY *X.X *L.LL 不变调
  L.LH *! *
  L.HM *! *
  M.MH *
  H.HM *! *
  
  ⑤ 2+2→4+2 即 L+L→H+L
  输入项:L.L 右字调 *XY.XY *X.X *L.LL 不变调
  L.L *! * *
  H.L *
  H.H *! * * *
  L.H *! *
  
  以上数据说明,利用优选论的制约条件筛选出的优选项符合张家口方言的实际情况。两字组中,除了这五条连续变调规律,其中平声和上升居左的连续变调各一条,而入声居左的则有三条,其余的十一组均不发生连续变调。这充分表明了张家口方言的特点。张家口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制约条件的层级关系:右字调>>*XY.XY、*X.X、*L.LL >>不变调。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张家口方言两字组的五条连续变调规律,其中平声和上声居左的连续变调各一条,而入声居左的则有三条。张家口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制约条件的层级关系为:右字调>>*XY.XY 、*X.X 、*L.LL>>不变调。本文对张家口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的分析证明了优选论在汉语声调研究中具有普遍的解释力。另外,张家口方言中,除了两字组会发生连续变调,三字组同样存在连续变调现象,而且比两字组会连续变调更为复杂。限于精力和水平,本文未对三字组连续变调进行分析,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笔者会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乔全生.晋方言语音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杨文会.张家口方言的调类及连续变调[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2002,(5).
  [3]Prince,Allan & Paul Smolensky.Optimality Theory: Constraint
  Interac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M].Oxford: Blackwell,2004.
  [4]甘瑞.河北无极西部话连续变调的优选论分析[J].当代语言学,
  2008,(3).
  [5]王嘉龄.优选论和天津话的连续变调及轻声[J].中国语文,2002,
  (4).
  [6]刘俐李.二十世纪汉语声调理论的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04,
  (1).
  (韩飞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其他文献
语码转换是一种普遍的语言接触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具体实例研究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转换以及它们的内部结构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对发生语码转换的原因做进一步分析。
摘 要:西安回民话与汉民西安话在音系上基本相同。然而,就声母而言,尽管两种音系的声母数量相同,但西安回民话声母为[tf,tf‘,f,v]的字,在汉民西安话中相应的声母为[pf,pf‘,f,v],我们认为这是回、汉两种音系的重要区别。本文主要探讨了西安回民话tf组声母与汉民西安话pf组声母之间的联系,此外,对tf组声母的形成也做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西安回民话 汉民西安话 tf组声母 pf组声母
程朱理学,与原始儒学的以礼治外不同,其重在以理治心,有重内轻外之特点,故也重道轻文,提倡平易文言,这在南宋形成一种语言风格。程朱理学在元明清三朝的思想统治上,占主导地
摘 要:回族汉语中有许多用语是回族特有的,这些特殊用语是回族生活用语的主要部分,体现着回族独特的宗教文化以及生活习俗,它们是不能简单地和汉语通用语对译的。随着文化的相互渗透,这些生活用语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或者说它们的使用范围正在逐渐缩小。  关键词:回族汉语 生活用语 对译 渗透    语言是一个民族特征的真实写照,不同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也赋予民族语言某种特有的文化内涵。回族使用
本文对220KV及以下送电线路孤立档的施工,从测量方法、计算方法、施工方法 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装配式施工方案。
利用对称Loewner矩阵与有理函数插值之间的内在联系,给出2个非对角对称Loewner矩阵的乘积仍为复对称Loewner矩阵的充要条件,以及条件满足时乘积的明确表达式.
桑树的繁殖方法有两种: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广西、广东两省(区)多采用有性繁殖(或叫种子繁殖),即用桑籽直接播种在苗地,培育出来的苗木叫实生苗。生产上推广种植的桑苗是经过选育出来
修辞造词法是汉语新词语造词法的一种,是指修辞方法介入造词过程,组织语素从无到有地造出新词语的一种方法。修辞方法不只是指修辞格,而是一种广义的修辞手法。本文从汉字修
中国工笔人物画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艺术中最有民族特色和本土精神的一部分。本文拟从写实和意象两方面分析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与革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