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m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效果的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12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化疗周期、疾病状态、不同方案和患者采集前1天外周血CD34+细胞对CD34+细胞数和CD34+细胞采集成功率的影响。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化疗>6个周期与≤6个周期患者间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3)×106/kg比(5.8±2.2)×106/kg;t=5.221,P<0.01],CD34+细胞采集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8%(11/16)比97.8%(45/46);χ2=8.396,P=0.004];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相比,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2.2)×106/kg比(4.5±2.8)×106/kg;t=1.302,P=0.198],但男性采集成功率高于女性[97.6%(40/41)比76.2%(16/21)],差异有统计意义(χ2=5.017,P=0.025);采集前1天外周血CD34+细胞数≥10个/μl患者采集成功率高于<10个/μl患者[97.9%(47/48)比64.3%(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8,P=0.001);而不同年龄、疾病类型、疾病状态及不同动员方案的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及采集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动员前化疗≤6个周期是干细胞采集的有利因素(b=-3.435,P<0.01)。

结论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有效动员、采集效果与动员前接受的化疗周期数有关,化疗应尽量≤6个周期,达部分缓解及以上时尽早行干细胞动员、采集,并在动员过程中监测外周血CD34+细胞数。在外周血CD34+细胞数>10个/μl时于次日开始采集可能会获得较好的采集效果,从而提高采集成功率。

其他文献
多发性骨髓瘤(MM)作为血液科的三大肿瘤性疾病之一,诊断时近半数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且合并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比例高达15%~20%。轻中度肾功能不全MM患者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CT)预处理方案首选美法仑200 mg/m2为主方案(Mel 200方案),而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处理方案宜选美法仑400 mg/m2为主方案(Mel 140方案)。AHCT是初治MM的一线治疗手段,其应用于伴有肾功
目的探讨青黄散、低强度化疗以及二者交替治疗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接受治疗的32例MDS-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患者自愿选择的治疗方案,分为青黄散组12例、青黄散与低强度化疗交替组(交替组)6例,低强度化疗组14例,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青黄散组、交
霍奇金淋巴瘤(HL)是一种好发于年轻患者的恶性肿瘤,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HL已成为高度可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超过80%。然而,HL生存者的预期生存时间和生命质量都受到治疗后远期并发症的影响。文章将对HL常见远期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相关指南对HL远期并发症的全程管理提出建议。
目的探讨以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造血干细胞供者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及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氯氮平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以精神分裂症病情稳定患者为造血干细胞供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28岁,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给予规范化疗后疾病虽完全缓解但不能维持,与患有精神分
目的探讨传统静脉滴注砷剂(亚砷酸)联合化疗及以口服砷剂(复方黄黛片)为主的药物家庭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方案的费用等相关信息,为儿童APL家庭治疗模式的推广及医保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2010年至2018年病案首页数据及患者用药情况,筛选初诊入院诊断为APL的患儿(≤14岁),比较静脉滴注亚砷酸为主的中国儿童AP
目的探讨伴有ABL1激酶区T315I突变的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伴有ABL1激酶区T315I突变CML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儿经伊马替尼及达沙替尼治疗,BCR-ABLIS值下降后复升,疾病进展至加速期,同时ABL1激酶区检出T315I突变,改用高三尖杉酯碱化疗,病情好转,但最终因无法行造血干细胞移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几十年来由于蒽环类化疗药物、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的使用,其治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现代化的分层治疗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并减少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文章回顾了全反式维甲酸、砷剂进入临床应用的历史,从疾病特征、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的治疗现状、治疗机制及耐药机制等方面作一介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亚型之一,大多数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目前PCNSL的诊断金标准是活组织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但因穿刺风险较大、患者依从性问题和缺乏特异性症状等原因,很多患者无法早期诊断。PCNSL对化疗较为敏感,但因很多患者无法耐受大剂量化疗或出现耐药,导致病情进展或复发。因此,寻找和鉴定脑脊液中生物标志物,用于早期诊断、疗效判定和预后监测,对提高P
目的通过异常克隆的检出提高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伴有CBFβ-MYH11及t(7;12)CML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结果患者,男性,31岁,高白细胞伴脾大,骨髓中可见原始细胞,费城染色体阳性,BCR-ABL融合基因和CBFβ-MYH11基因重排阳性,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的基础上短时间发生急变,治疗过程中合并t(
目的探讨获得完全缓解(CR)的成年低、中危组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前巩固化疗方案中使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与标准剂量阿糖胞苷(SD-Ara-C)对移植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7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后行Haplo-HSCT的71例低、中危组AML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