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师范大学建设的标准、要件与对策

来源 :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pa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就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全面开启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强教必先强师.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其他文献
通过对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梳理及其126份新近通识教育课程简介的分析后发现:哈佛在育人目标上,致力于培养全球化时代的卓越公民,引导学生关切本土与全球社会面对的迫切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坚持高学业挑战度,注重批判性思维训练、大问题探讨、实践体验和顶峰项目等高影响力教学活动;在师资配备上,以高资历教授作为通识课教学的主力军,充分发挥人文社科专业教师的优势,缓解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与教学冲突.哈佛通识教育实践的内在逻辑是对课程理想性与实在性、广度与深度之关系的积极协调.
对某高校2015-2018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数据的分析发现,来自不同地域大学生的发展水平四年间差异显著并与生源地经济水平显著相关,尽管四年间中西部地区生源学生与东部地区生源学生的差距不断缩小;大学生发展水平受个体人口学因素、家庭背景因素和生源地教育经济条件影响,其中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最大.生源地区教育经济条件的影响持续整个大学阶段且时空异质性显著,其中人均GDP因素的影响东强西弱,平均受教育年限因素的影响西强东弱,人均教育经费因素的影响西强东弱、南强北弱.
清末民初,国家政体由专制转向共和,介于国家公权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公共领域开始形成.这一时期,作为公共领域的主体,民间力量由"遮蔽"转向"公开",经个人而及组织,通过报刊舆论、投身实践、组建社团等公共途径,对学制变迁的影响呈现出由"涓滴"到"管涌"再到"洪流"的形态.民间力量参与近代学制变迁的形式及内涵的变化,彰显了中国近代教育变革进程中民间力量的渐起轨迹,亦折射出社会变革的复杂面相.
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是党和国家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如果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把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提出"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明确了教师培养的体制性方向.
期刊
在揭示高等教育质量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传导机理的基础上,运用1999-2018年省级相关数据对影响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和东部地区,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在中部地区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在西部地区则产生了抑制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人才流失严重,造成该地区未能有效获得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给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红利效应".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点是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人才蓄养能力.
高校教师结构及其变化对高校教师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部分高校的教师结构日趋异常,可能引发"灰犀牛"式危机.运用马尔可夫链对我国几种典型的高校教师结构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既有的教师结构会影响未来的结构;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部分高校的教师结构可能会不同程度地爆发结构失衡问题.通过对现有83所部属高校的教师结构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印证了这些问题较为普遍地存在于现有高校中.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危机预警机制,防范和化解高校教师结构面临的风险.
"行动策略"的生成是主体将教育理论内化为教学理念,根据教学情境筹划行动方案并付诸实施的关键环节,主要存在应变式生成、渐进式生成与溯源式生成三种方式."行动策略"生成机制的运作模型关涉主体的感知洞察力与教学机智、现场学习力与实践知识、转化重建力与行动智慧.教育主体需尝试"行动研究",增强"实践性情境理解",构建整合的"行动网络",联结"异质性行动资源",最终形成个人的"行动哲学",成为"自己的方法论学家".
本文从师范大学的教育取向、师范大学的高水平追求、师范大学的示范要求、师范大学的发展方向等四个方面具有的特征做初步讨论,以期对高水平示范性师范大学的应有取向及特征达成基本的共识.一、师范大学的教育取向师范大学作为大学的一个类型,具有与普通大学既相联又区别的自身定位.
期刊
克拉克大学是美国"最德国化的大学",它在短暂辉煌后即陷入发展困境.主要原因在于,其学科设置局限于纯科学,拒绝实用系科,重视国际化,忽视地方化,追求成为纯粹研究机构,不招收本科生,这导致它无法获得充足持续的办学资源.可见,19世纪德国"强国家、弱市场"的社会生态中形成的"纯粹研究机构"的大学模式,在"弱国家、强市场"的美国社会生态中存在结构性水土不服.同期芝加哥大学的成功,则证明德国模式在美国发挥实际影响的途径,是被有机嫁接入"教育公司"的美国模式之中,而非简单机械照搬.
基金会办学是美国一流私立高校的重要特征.分析"罗伯逊诉普林斯顿大学案"可以发现,基金会是大学的"支持组织",捐赠方无权控制或改变其治理结构;大学是基金会资产的"唯一受益人",依法有权实施资本投资和管理收益;大学有履行捐赠方意愿的责任,但捐赠方无权干预大学就使用捐赠资金作出的学术判断.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正式进入非营利与营利性分类管理的时代,基金会办学模式在推动民办高校从"准营利"走向"非营利",破解筹融资难的困境,由家族式管理转向现代治理等方面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