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同步训练(文化散文专题)

来源 :新校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w4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读柳永(节选)
  梁 衡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柳永是福建北部崇安人,他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以至于现在也不知道他确切的生卒年月。那年到闽北去,我曾想打听一下他的家世,找一点可凭吊的实物,但一川绿风,山水寂寂,没有一点的音息。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大约在三十岁时便告别家乡,到京城求功名去了。柳永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总是把从政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其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可以当企业家,当作家,当歌星、球星,当富翁,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在从政道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尤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在他身后的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就像我们现在作为典范而临摹的碑帖,很多就是死人墓里一块普通的刻了主人生平的石头,大部分连作者姓名也没有,凡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他在这里没有堕落。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处理。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作最大程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而顺境下,时时天遂人愿,你心里没有矛盾,没有企盼,没有一个理想中的新世界,当然也不会去为之斗争,为之创造,那就只有徒增马齿,虚掷一生了。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朝四次大试才中了进士的,这四次共取士916人,其他915人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有的或许还很显赫,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却只有柳永至今享此殊荣。
  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助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1.作者所说的“柳永身不由己的经历和歪打正着的成就”在文中分别指什么?
  2.第二段提到李白、陶渊明、苏轼、白居易、王维、诸葛亮,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章开头说:“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但结尾却说:“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作者这样说,是否自相矛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4.从柳永的经历,你能够体会到怎样的“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
  参考答案
  1.经历:“以极大热情投身政治”却“碰了钉子”转向市井,深扎市民堆里。成就:考场落第转向市井。却成就了文学上的功名。
  2.证明柳永与他们是不同类型,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3.不矛盾。说“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是就其政治地位和影响而言,说“历史也同样记住了柳永”是突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
  4.人在顺境中难以成事,而在逆境中运用特长,支配环境,勇于创造,才能成事成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苏东坡的秋天
  武志强
  对秋的感应是每个时代的人都有的,文人的感应就是留下一些文字,直到骨骸与灵魂一起都漂泊了,天地间只留下一枝瘦笔,让后人来读。
  古秋中最喜欢苏东坡的秋。酒不醉人人自醉,苏东坡的秋就散发着浓浓的酒味,一路走下来能把你醉倒。
  秋天的天性要求人精神的皈依,苏东坡不止一次皈依了秋天。当他孤苦飘零到黄州时,作了《卜算子》一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写尽秋的凄清、冷寂,但在字里行间又有一股隐隐约约极细微的飘仙之气,我想苏东坡一定是饮了酒之后开始这月夜独往来的,千年之后依旧能嗅到他的酒仙之气,仿佛他不是用脚行走,而是孤鸿一样在飘。到底是深谙秋的人,也到底是酒中人,即便到心境死灭时也能散发出一股酒的芬芳,不要小看这点芬芳,正是它使苏东坡成为苏东坡,如果说是苏东坡写尽了秋,倒不如说是秋和酒拯救了苏东坡。
  当你望着那湛蓝的秋空,眸子里不是盛满了渴望燃烧的酒液吗?沉寂的热情又一次被唤醒被点燃了。苏东坡把目光投向秋天,他又开始向往了。在他那篇脍炙人口、优美动人的《前赤壁赋》中,一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就展示了他博大宽广的襟怀。前后判若两人,但秋的精神又一以贯之,如果不是万里清秋,苏东坡能写出这样的词句吗?能通过这样的抒发疗救他的精神危机吗?正是秋天养育、调息着苏东坡的情怀,为他提供了纵横驰骋、跌宕腾挪的天地舞台,正是与秋天的遭遇才使他的酒气仙气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才塑立了一个完整的苏东坡雕像。
  秋天的个性就是苏东坡的个性,秋天不能缺酒,有酒的苏东坡不能缺秋。中秋之夜的苏东坡欢饮达旦后,作了一首《水调歌头》,就是那首著名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够了,仅此一句“我欲乘风归去”就可使苏东坡笑看天下大红大紫、大富大贵和玩弄阴谋诡计的人,问问他们,能写出这一句吗?仅仅一句,谁能情怀真正地富有,惟有东坡。
  一切苦难深重的人暂且放下肩上心头的苦难,因为是秋天了,秋天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沟通着我们的情感,倾吐胸臆,仰天长啸,或泪流满面,默立无语,秋天都接纳了,并把它仅有的余温给予我们。送我们上路。苏东坡就是这样的上路了,至今都向我们展示着一条明净的人生之路。
  繁华喧嚣所给人的多是过眼烟云,而一些真正沉埋在心底的东西并不怕冷寂,它在等待勃发,就像一棵生了根的树定能将枝叶烘托出来。有成熟就有失落,有大的成熟就有大的失落,不怕失落,怕的是失落之后不再振作、奋起,不再否定、超载。这就是苏东坡给我们的启迪,也就是秋天给我们的启迪。
  秋天其实就是一坛酒,苏东坡已品过这坛酒了,也该我们令人品一品了,我们应该比苏东坡品得更好。
  1.文中说“秋天的天性要求人精神的皈依,苏东坡不止一次皈依了秋天”,试结合文章内容回答,苏东坡是怎样皈依秋天的?
  2.试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什么说“正是与秋天的遭遇”才使苏东坡的“酒气仙气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3.文章多处引用了苏东坡的诗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作者认为“秋天其实就是一坛酒,苏东坡已品过这坛酒了,也该我们今人品一品了”,那么,你能从秋天中品出什么呢?(不得引用原文)
  参考答案
  1.①通过《卜算子》中凄清、冷寂的秋景来表现他的飘仙之气。②通过《前赤壁赋》的“万里清秋”来展示他宽广博大的胸襟。③通过《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来表现他笑看过眼烟云的豪迈洒脱的情怀。
  2.①因为秋唤醒了苏东坡沉寂的热情,给了他精神力量,疗救了他的精神危机。②秋天养育、调息着苏东坡的情怀,给他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3.这些引用,层层深入地阐述了苏东坡与秋之间的密切关系,印证了文章的主题,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情趣。
  4.示例:①秋的天空是辽阔的,天是湛蓝的,它启迪我们,要用开阔的心胸,要有包容一切的情怀。②秋是收获的季节,它启示我们,要心怀感激珍惜拥有,脚踏实地把握现在。(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的探究能力,只要言之成理就行。答出两点就可给满分,照抄原文观点不得分。)
其他文献
少时曾懵懵懂懂地听人说,品茗之情在于阅历人生,要经历性情爱欲的去伪存真后,方能定慧双修,于缭绕回转中归于简单。因此,常品茶以寓人生,却始终未能取茶情之真谛,悟人世之冷暖。烦请于前辈,前辈笑答,茶与人世,经历的是过程,品味的是过程,感悟的也是过程。  茶也有过程吗?如果有,它的过程是什么呢?  一个春天的午后,我第一次走近茶。站在公路旁,映入眼帘的是蓊蓊郁郁的茶树。一丛丛被种植在梯形的山坡上,随着山
期刊
葫芦,古称瓠、匏或壶,又写作壶卢、蒲芦、胡卢等。“古人以壶、瓠、匏三名皆可通称,初无分别。而后世以长如越瓜首尾如一者为瓠,瓠之一头有腹长柄者为悬瓠,无柄而圆大形扁者为匏,匏之有短柄大腹者为壶,壶之细腰者为蒲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葫芦的品种做了具体的区分。  葫芦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7000多年。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壶字,呈葫芦形。《诗经》中的“幡幡瓠叶,采之亨之”(《瓠叶》
期刊
淡之美  李国文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从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了。  其实,浓妆加上艳抹,这四个字本身,已经多少带有一丝贬义。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
期刊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对发展等级“深刻”有三方面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就是透过表象,透过局部,透过暂时,深入探究它们掩藏的内在的、普遍的、稳定的根本属性。“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就是要求行文中能运用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考察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从而由此及彼,追根溯源,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
期刊
贺年片,古代称作拜年帖,源于西汉的名片。《史记》认为,名片是汉高祖时代开始使用,“以札书姓名”,供下属进谒上司时使用,故叫“谒”。清代赵翼所著的《陔余丛考》一书记载,汉初无纸,削木写字,又叫“刺”、“名剌”。后曾用红绒在锦上绣字为名帖。东汉时以纸代木,叫“名纸”,六朝时简称“名”。唐朝时叫“门状”。明清时期叫“名帖”、“寸楮”、“红单”。康熙年间改称为红单,仅书某人拜贺字样,以便通用。  宋代盛行
期刊
教师点拨:  这个材料宜写散文和记叙文,写景散文要注意从多种感觉角度写景,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的运用。先将眼前的景物作客观描述,再运用联想思维方式,由眼前景物想到相似的另一种形象,或者把景物当成有思想和情感的人来写。抒情散文和记叙类文章要做到情景交融,以景衬人。可以将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融合在一起重现一种人间的温情。观察雪景中的人物活动并思考,找到写作素材:人物、背景、故事。通过优美
期刊
第二单元:美的真谛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朦胧之美  (1)在一定条件下,朦胧比清晰更富美感。古人云:“马上看壮士。月下看美人。”据天文学家称,即使是满月——十五的月亮,其亮度也只相当于阳光的五十万分之一。  (2)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终年云雾缭绕,其险峻奇诡尽在半遮半掩之中,故有“半入仙境半人间”的飘渺意境。这种“飘渺”亦即朦胧。常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叫做“浮想
期刊
新课程教学,让学生真正回到了学习主人的位置上,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学习状态的好坏,参与学习的程度等等均成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引领学生学习成为教师课堂教学中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这种背景下,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抓住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改变传统做法,就会让课堂变得精彩、生动起来。在听课中。笔者发现改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站位,鼓励老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会让
期刊
教育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新课程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像以往那样,而是一种教师生命主体与学生生命主体共同建构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真正理解其内涵,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教育是师生生命共在的过程    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会经历许多共同的事件,参与许多共同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在这一共在的时间里相互沟通、相互交融、相互摄养。生命理论认为,
期刊
向课堂要质量,这是新课程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而课堂效率提高的途径之一,则源于充满激情的教师。新课改理沦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不仅要有效灵活的传授知识,同时还要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要进行必要的情感交流,也就是今天所倡导的互动探究。目前,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就教材而言,内容和形式无论怎样变化,其知识都是呈静态分布的,教师必须投入满腔的热情,加上富有激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