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华沙的1944年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th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4年华沙起义以及后来对它评价的演变如同一面镜子,既映射出欧洲的“大”政治和波兰的小政治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也从一个独特视角揭示了波兰社会发展的曲折性。
  
  波兰民族是一个历经苦难的民族,也是一个英勇不屈的民族,他们在历史上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一首又一首与命运抗争的“英雄交响曲”,1944年的华沙起义就是它重要的一章。
  1944年8月1日到10月2日,在苏联红军已打到华沙城下的时候,几万名国家军士兵在数十万华沙居民的支持下举行了解放华沙的武装起义。他们向守城的德军展开了攻势,一度夺取了整个城区。恼羞成怒的德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起义者全力反扑。由于力量对比悬殊,起义者奋战了63天,2万多名起义者战死,5000多人失踪,18万多华沙市民丧生,16万多人被驱赶到集中营,华沙城的85%建筑被夷为平地,35万多人无家可归……一系列数字记录了波兰历史最惨烈的一页。
  走在华沙的大街小巷,站在雕像、纪念碑还有为逝者而燃的长明火前,仔细阅读有关这次起义的文字,这些仿佛跳动的音符让人心酸,让人血热。
  
  迟来的纪念碑
  
  华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有很多,其中有位于克拉辛斯基公园东侧的华沙起义纪念碑。不过,这个纪念碑可不是单一的雕塑或几何体,而是由三个黑灰色的人物群雕和排列成丁字形的二十来根天蓝色方立柱组成的。台阶上的两个群雕展现的是起义者拿着武器弓身向前冲锋的情景,群雕斜负着巨大水泥块。台阶下的群雕描述的似乎是起义失败的一幕:一名战士从下水道里爬上来,另一名战士搀扶着怀抱婴儿的妇女,在他们的背后站立着一位神色悲伤的神父。方形立柱除了两头的四根之外,其余的顶端用长方体相连。立柱的上端有代表1944年华沙起义的“战斗波兰之锚”和象征着公正的天秤浮雕,下端则刻有阵亡的起义者之名。人物雕塑前有许多鲜花和燃烧着的蜡烛,表达着后人对起义者的敬仰和怀念。
  需要指出的是,1944年华沙起义纪念碑是1989年8月修建的,当时波兰社会正在发生急剧的社会变革。在此前的45年中,1944年华沙起义不仅不被官方纪念,而且起义的参与者悲剧性的命运更以另外的方式延续着。华沙起义失败后,国家军于1945年1月宣布解散。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波兰,为了将这次起义从民众的记忆中抹去,在宣传方面将起义者说成是德国人的同谋,许多人因参与起义或是国家军的成员而被安全部门逮捕,官方还禁止举行纪念活动,更不允许为这次起义立碑。1956年非斯大林化以后,波兰政府虽然不再直接镇压这次起义的参与者,但是,历史教科书、文艺作品中仍然不能涉及这次起义。
  为什么会这样?这与二战期间复杂的国际关系和波兰国内政治关系有关。1939年9月华沙失陷之后,波兰总统和总理流亡到巴黎并组建了流亡政府。巴黎沦陷后,流亡政府又转移到伦敦。那时波兰流亡政府与法国和英国关系最为密切。在英国政府的帮助下,流亡政府建立武装与英军一同作战。1939年11月流亡政府在华沙组建一支地下武装,成为其领导的一支国内抵抗力量,这支武装力量开始名叫“武装斗争联盟”,后改组为波兰国家军。
  自然,波兰流亡政府与苏联的关系要受英国与苏联、德国与苏联关系的制约。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波兰与苏联两国才决定先搁置分界和领土等方面的分歧,恢复双边关系。但到1943年,由于多方面原因,苏联宣布与波兰流亡政府断交,开始加大对波兰共产党的支持力度。1944年7月,波兰共产党人在华沙秘密建立具有临时政府性质的民族解放委员会。这时,波兰实际上有了两个政府和两股抵抗力量,它们以及背后的英国和苏联为争夺战后对波兰的操控权而展开较量。这年7月底,波兰共产党的军队同苏联红军一道攻到了华沙城下。华沙起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国家军举行武装起义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取得国家政权并以波兰主人的身份迎接苏联红军。国家军在军事上是反对德国法西斯的,但在政治上则要对抗苏联和波兰共产党政权。苏联红军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做法,并且不许美国的飞机利用苏占区的机场给华沙起义者空投军需物质。于是,在战后成为苏联卫星国的波兰,为了证明苏联当时行为的正确性,不得不妖魔化1944年华沙起义及其参与者,说国家军起义的目的是为了让流亡政府夺取政权,保护流亡政府和有产者的利益等等。
  
  60周年时建造起义博物馆
  
  华沙有不少博物馆,如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肖邦博物馆、居里夫人博物馆、剧院博物馆等等,但是,我最感兴趣的还是1944年起义博物馆。它不如一些博物馆那样气派、奢华,外表望去,只是一幢低层楼房。在一个不算小的院子里边,有一面很高很长的大理石墙,上面刻有起义牺牲者的名字。这座博物馆最特别之处还是它里面的布展,冷色的灯光,凝重的气氛,声光电的展览技术,超现实主义的布展方式,再加上那些浴血而存的老照片和各种实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那血与火的起义年代,感受着战斗的惨烈、起义者的英勇和法西斯的残暴。展览的内容实际包含了整个二战期间的波兰,但重点仍在华沙起义的始末上面。展览馆的意义不只是生动再现了1944年华沙起义的情景,更在于消除了过去笼罩在起义和起义者头上的种种谎言。
  将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是与波兰的社会转型和波苏关系的变化相适应的。1983年,波兰就成立了一个筹建1944年华沙起义博物馆的机构,但修建工作迟迟没有进展。苏东剧变使波兰的政治结构和波苏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筹建博物馆之事才真正提到日程上来。为了全景展现华沙起义的情景,发起者深入研究它的历史,广泛搜集使用过的武器直至一些情书等文物。波兰加入北约和欧盟之后,完成了回归欧洲的进程,为客观评价华沙起义搭建了新的平台。2004年7月底8月初,波兰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华沙起义60周年纪念活动。7月30日,作为一项重要的纪念活动,华沙起义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在揭幕仪式上,波兰总理为参加过起义又历经劫难而幸存的老兵佩戴荣誉勋章。受勋者都垂垂老矣,但是,他们仍用举起军刀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深藏了半个世纪的难以表达的情感。8月1日,纪念活动达到了高潮,出席纪念活动的不仅有波兰总统,还有德国时任总理施罗德、美国时任国务卿鲍威尔以及英国、法国的高官。但令人奇怪的是,俄罗斯的领导人却不见踪影。敢于“纪念失败”的德国再一次显示了全面回归欧洲的勇气,而不敢“纪念胜利”的俄罗斯则离欧洲越来越远。
  
  画册中的永恒
  
  除了纪念碑和博物馆之外,波兰还出版了一些有关1944年华沙起义的书。华沙犹太人街区殉难者纪念碑旁,有一个犹太人摆的书摊,专卖有关波兰特别是波兰的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境遇的书刊和画册。我买了一本2008年出版的英波双语画册《华沙起义》。这本95页厚的画册共汇集了186幅照片,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献。作者塞尔韦斯特
其他文献
1=F中速稍慢鱼4谨以此歌献给人民警察及其家属 男声独唱深情地陈惠佳词陈安宁曲(些。}}7 6 5./产~、6 1 3 21 厂、2 .3 5 3 2 0 216!556165些}蜒 一,}“。 7 65.八35感感你你
Large olivine samples were hot-pressed synthesized for shock wave experiments. The shock wav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t pressure range between 11 and 42 G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有许多过时或与事实不符的观点,容易让学生犯一些用法上的错误,而且这些错误往往带有“中国式英语”的特色。本文力图让事实说话,就一些经常被错误使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引起同行的注意,也欢迎各位参与讨论。  关键词:中国式英语;误区;对策  一、among与between的区别并不是数字上的  只要问学生这两个词的区别,回答很可能是among用于三者或三者以上,而betwe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英语文章,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此,我就以初中英语8B Unit 6 Caught by Gork教学为例,对阅读
1991年,美国《科学》杂志记者伊丽莎白发表文章,描述美国遭受一种害虫入侵的重大灾害:常见蔬菜,多种花卉和烟草、棉花等经济作物无一幸免。它们大量取食植物汁液、传播危害性
根据文化部、财政部、教育部等七部委制定的《中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要求,文化部、教育部已连续两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十期少儿歌曲基层创作队伍培训班。为检验两年来培
词曲柳慈苏孙几一一家业.训1=O稍自由地3 .7124 幻想地{鱼上丝里生里旦{当宇宙撩开了神秘的面纱,4 5 3 4 52我们找到了自4 5 6 7 14。一个美丽的地/尸一、、、 产舒3 .432球,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我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极少有人看到“飞蝗起飞,遮天蔽日”的场面,那是因为我国高度重视蝗灾的防治工作.所有人都希望永远看不到那種景象,就像我们不希望再看到SARS,旱灾,水灾一样。作为1964年出生的人,在我学习,从事害虫防治工作20年后的2004年夏天,我看到了“飞蝗起飞”。这飞蝗不是国产的,而是不请自到的“境外飞蝗”。想知道我当时的感受吗?请跟着我的镜头,回顾那场“惊心动魄”的飞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