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解决好耕地问题,落实“藏粮于地”战略。近期,笔者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调研时发现,该地在长期实践中坚持探索创新耕地保护有效路径,推动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以实际行动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值得思考借鉴。
一、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创新耕地保护路径
巴彦淖尔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黄金种植带,水土光热组合条件好,境内河套灌区耕地超过1100万亩,粮食年产量稳定在55亿斤以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素有“塞外粮仓”的美誉。近年来,巴彦淖尔坚持改革创新,下好耕地保护一盘棋,以系列举措推动耕地数量增加、耕地地力提升和产地环境优化,探索出了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模式,为推动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坚持实践探索,创新“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整治模式,大破大立重整田畴,向“制度创新”要数量。从2008年开始,巴彦淖尔在河套灌区实施为期十年的5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围绕田块零乱、地势不平、权属分散等长期困扰当地农业生产的难题,大家普遍认为再采取之前小修小补的模式,难以解决根本问题。为此,巴彦淖尔决定创新整治模式,探索将项目区耕地放在一个盘子里统筹谋划。在政府、村集体和村民的不断摸索下,“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的大破大立整治模式逐渐形成并制度化,即打破农户的承包界、打破杂乱的地块界、打破混乱的渠沟路,統一开挖渠沟、统一修整道路、统一植树造林、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划分地块,完成整治后重新分配经营,实现“渠、沟、路、林、田、电”全配套。随着项目的实施,昔日“渠低地高土圪旦多”的景象已不复存在,河套灌区土地碎片化、零散化得到有效解决,新增耕地率达到5%以上。在临河区新华镇新乐村,全村土地通过集中改造,破碎的田块被平成一个大田后,结合承包地确权,再按比例分给农户。受访村民表示,过去土地分散在不同区域,导致耕种、收割都费劲,项目实施后,土地集中连片,田块确权登记到户,村民吃了定心丸,耕种管理也方便多了,以前只能用小四轮车等落后农机具生产,现在可以使用现代化大型农机具。
二是坚持科技创新,探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院士专家聚焦盐碱地改良,向“技术集成”要质量。河套灌区因黄河而兴,也因黄河水自带盐碱,灌溉沉积形成内蒙古面积最大的盐碱地。为了让盐碱地变良田,巴彦淖尔创新“请进来”模式,借力科技外脑,柔性引进30多位国内知名院士和权威专家,与本地实践经验丰富的土专家一起,合力探索盐碱地改良的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巴彦淖尔还与市外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了70多家专业企业,开展了21项改盐新技术试验比对,在自治区率先推广应用盐碱地治理集成技术。在五原县5万亩盐碱地改良试验区,根据不同类型盐碱地特点,通过采取撒施脱硫石膏、明沙、有机肥、改良剂、种植耐盐作物“五位一体”技术,叠加实施“上膜下秸”和“暗管排盐”技术,耕地地力普遍提升1—2个等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5%以上。盐碱地改良后,种植结构也得到了调整,实现了从单一种植葵花到大面积种植小麦、玉米和高产饲草,甚至水稻、“鱼虾蟹稻”共生的转变,比如五原县在沿黄河区域小范围示范推广水稻种植,亩均收入高出葵花和玉米收入,水稻种植面积已由2016年的1000多亩增加到2020年的2.6万亩。目前,河套灌区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地484万亩,占巴彦淖尔耕地面积的44%,如若全部改良,将再造一个“塞外粮仓”。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实施农业“四控”行动,向“污染治理”要生态。保护耕地生态环境,不仅能营造优质的产地环境,也能提升农产品品质。巴彦淖尔从2018年起全面开展控肥、控药、控水、控膜行动,即以化肥零增长行动为抓手,推进地力提升,实现控肥增效;以农药零增长行动为抓手,推进统防统治,实现控药减害;以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为抓手,推进高效节水,实现控水降耗;以推广使用新国标农用地膜为抓手,推进减膜增效技术示范应用,实现控膜提效。实施“四控”行动之后,巴彦淖尔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实现负增长,水肥一体化面积扩大224万亩,残膜回收率达到81%。在杭锦后旗头道桥镇联增五组四级联创控肥增效示范园区,蔬菜种植实施水肥一体化后,产量提高了不少,每亩增收达1000多元,更让村民欣喜的是,因为推广使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措施,村子周围基本没发生病虫害,村民已多年未买过农药。五原县锄禾农牧业公司负责人表示,在种植果蔬时严格采用“四控”技术,果蔬品质大幅提升,销售价格平均每件能提高15—20元左右。
二、巴彦淖尔耕地保护实践的普遍意义
河套灌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从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的角度出发,在耕作方式、整治模式、科技支撑、管理方法等方面不断求索,持续推动了耕地保护理念创新,对于我国同类型地区加强耕地保护,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具有普遍启示。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创新理念。“大破大立”整治模式,破的是土地现状和传统生产方式,立的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耕作系统。然而这种整治模式因涉及田块调换整合,起初农民担心利益受损,并没有认可支持,为了消除农民顾虑,巴彦淖尔在10多年的实践中,以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前提,不断调整优化整治模式,激励农民参与项目建设,农民逐渐尝到了甜头,从消极抵触变积极推动,“大破大立”整治模式得以确立并制度化。再如盐碱地改良,巴彦淖尔坚持引智引技,引进专业机构,聘请业内专家,建立科技小院,充分借力外脑,针对重、中、轻度盐碱地,研发比对多种改良技术,并将技术集成应用,目前推广的治理方法,都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
二是坚持目标导向,践行了耕地“三位一体”保护。长期以来谈耕地保护,更多保耕地数量,对保耕地质量、生态重视不多。随着理念的转变,耕地不仅仅承载着粮食生产的基本功能,还有水土涵养、气候调节、农耕景观等生态功能,更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因此,耕地保护的目标不再单纯是数量的保护,更是质量和生态的多重保护。巴彦淖尔从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到开展盐碱地改良,再到实施控肥、控药、控水、控膜行动,这一系列的组合拳,推动了河套灌区耕地数量增加、耕地地力提升和耕地环境改善,起到了多重效果,为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探索了有效路径。
三是坚持结果导向,深化了“藏粮于地”战略的内涵。“藏粮于地”核心在地,关键在藏。巴彦淖尔相继实施了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千亿斤粮食增产、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改良等工程,在保数量、提质量和优生态的基础上,提升了粮食产能,筑牢了“藏粮于地”的物质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又探索通过科技导入、数字赋能、全程管控等方式,推动整治模式、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的创新和改变,将科技、管理等先进手段用于耕地,藏于耕地,赋予了“藏粮于地”新的内涵。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与小城镇中心)
一、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创新耕地保护路径
巴彦淖尔位于内蒙古西部,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黄金种植带,水土光热组合条件好,境内河套灌区耕地超过1100万亩,粮食年产量稳定在55亿斤以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素有“塞外粮仓”的美誉。近年来,巴彦淖尔坚持改革创新,下好耕地保护一盘棋,以系列举措推动耕地数量增加、耕地地力提升和产地环境优化,探索出了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模式,为推动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坚持实践探索,创新“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整治模式,大破大立重整田畴,向“制度创新”要数量。从2008年开始,巴彦淖尔在河套灌区实施为期十年的5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围绕田块零乱、地势不平、权属分散等长期困扰当地农业生产的难题,大家普遍认为再采取之前小修小补的模式,难以解决根本问题。为此,巴彦淖尔决定创新整治模式,探索将项目区耕地放在一个盘子里统筹谋划。在政府、村集体和村民的不断摸索下,“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的大破大立整治模式逐渐形成并制度化,即打破农户的承包界、打破杂乱的地块界、打破混乱的渠沟路,統一开挖渠沟、统一修整道路、统一植树造林、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划分地块,完成整治后重新分配经营,实现“渠、沟、路、林、田、电”全配套。随着项目的实施,昔日“渠低地高土圪旦多”的景象已不复存在,河套灌区土地碎片化、零散化得到有效解决,新增耕地率达到5%以上。在临河区新华镇新乐村,全村土地通过集中改造,破碎的田块被平成一个大田后,结合承包地确权,再按比例分给农户。受访村民表示,过去土地分散在不同区域,导致耕种、收割都费劲,项目实施后,土地集中连片,田块确权登记到户,村民吃了定心丸,耕种管理也方便多了,以前只能用小四轮车等落后农机具生产,现在可以使用现代化大型农机具。
二是坚持科技创新,探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院士专家聚焦盐碱地改良,向“技术集成”要质量。河套灌区因黄河而兴,也因黄河水自带盐碱,灌溉沉积形成内蒙古面积最大的盐碱地。为了让盐碱地变良田,巴彦淖尔创新“请进来”模式,借力科技外脑,柔性引进30多位国内知名院士和权威专家,与本地实践经验丰富的土专家一起,合力探索盐碱地改良的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巴彦淖尔还与市外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了70多家专业企业,开展了21项改盐新技术试验比对,在自治区率先推广应用盐碱地治理集成技术。在五原县5万亩盐碱地改良试验区,根据不同类型盐碱地特点,通过采取撒施脱硫石膏、明沙、有机肥、改良剂、种植耐盐作物“五位一体”技术,叠加实施“上膜下秸”和“暗管排盐”技术,耕地地力普遍提升1—2个等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5%以上。盐碱地改良后,种植结构也得到了调整,实现了从单一种植葵花到大面积种植小麦、玉米和高产饲草,甚至水稻、“鱼虾蟹稻”共生的转变,比如五原县在沿黄河区域小范围示范推广水稻种植,亩均收入高出葵花和玉米收入,水稻种植面积已由2016年的1000多亩增加到2020年的2.6万亩。目前,河套灌区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地484万亩,占巴彦淖尔耕地面积的44%,如若全部改良,将再造一个“塞外粮仓”。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实施农业“四控”行动,向“污染治理”要生态。保护耕地生态环境,不仅能营造优质的产地环境,也能提升农产品品质。巴彦淖尔从2018年起全面开展控肥、控药、控水、控膜行动,即以化肥零增长行动为抓手,推进地力提升,实现控肥增效;以农药零增长行动为抓手,推进统防统治,实现控药减害;以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为抓手,推进高效节水,实现控水降耗;以推广使用新国标农用地膜为抓手,推进减膜增效技术示范应用,实现控膜提效。实施“四控”行动之后,巴彦淖尔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实现负增长,水肥一体化面积扩大224万亩,残膜回收率达到81%。在杭锦后旗头道桥镇联增五组四级联创控肥增效示范园区,蔬菜种植实施水肥一体化后,产量提高了不少,每亩增收达1000多元,更让村民欣喜的是,因为推广使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措施,村子周围基本没发生病虫害,村民已多年未买过农药。五原县锄禾农牧业公司负责人表示,在种植果蔬时严格采用“四控”技术,果蔬品质大幅提升,销售价格平均每件能提高15—20元左右。
二、巴彦淖尔耕地保护实践的普遍意义
河套灌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从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的角度出发,在耕作方式、整治模式、科技支撑、管理方法等方面不断求索,持续推动了耕地保护理念创新,对于我国同类型地区加强耕地保护,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具有普遍启示。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创新理念。“大破大立”整治模式,破的是土地现状和传统生产方式,立的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耕作系统。然而这种整治模式因涉及田块调换整合,起初农民担心利益受损,并没有认可支持,为了消除农民顾虑,巴彦淖尔在10多年的实践中,以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前提,不断调整优化整治模式,激励农民参与项目建设,农民逐渐尝到了甜头,从消极抵触变积极推动,“大破大立”整治模式得以确立并制度化。再如盐碱地改良,巴彦淖尔坚持引智引技,引进专业机构,聘请业内专家,建立科技小院,充分借力外脑,针对重、中、轻度盐碱地,研发比对多种改良技术,并将技术集成应用,目前推广的治理方法,都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
二是坚持目标导向,践行了耕地“三位一体”保护。长期以来谈耕地保护,更多保耕地数量,对保耕地质量、生态重视不多。随着理念的转变,耕地不仅仅承载着粮食生产的基本功能,还有水土涵养、气候调节、农耕景观等生态功能,更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因此,耕地保护的目标不再单纯是数量的保护,更是质量和生态的多重保护。巴彦淖尔从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到开展盐碱地改良,再到实施控肥、控药、控水、控膜行动,这一系列的组合拳,推动了河套灌区耕地数量增加、耕地地力提升和耕地环境改善,起到了多重效果,为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探索了有效路径。
三是坚持结果导向,深化了“藏粮于地”战略的内涵。“藏粮于地”核心在地,关键在藏。巴彦淖尔相继实施了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千亿斤粮食增产、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改良等工程,在保数量、提质量和优生态的基础上,提升了粮食产能,筑牢了“藏粮于地”的物质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又探索通过科技导入、数字赋能、全程管控等方式,推动整治模式、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的创新和改变,将科技、管理等先进手段用于耕地,藏于耕地,赋予了“藏粮于地”新的内涵。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与小城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