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R扩增与测序分析的主栽烤烟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来源 :江西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SSR荧光标记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分析了SSR标记在8个烤烟品种烤后烟叶中的多态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PCR产物浓度50~100 ng/μL为毛细管电泳检测较合适的上样浓度;利用83对SSR引物对8个烤烟品种进行PCR扩增,最终确定5对(NTGS66288、PT30250、PT30213、PT52573、PT30170)SSR引物为本研究的核心引物,且多态性分析表明这5对引物能够有效地将8个烤烟品种区分开;8个烤烟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30~0.86,当此系数为0.76时,云烟87、NC297、云烟97和中烟100聚为一类,K326和KRK26聚为一类,红花大金元、翠碧1号各自为一类;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NTGS66288、PT30250、PT30213、PT52573、PT30170等5个SSR位点基因座的核心重复单元多为简单二碱基重复和三碱基重复,且8个品种之间的差异仅为核心重复单元数量不同.
其他文献
通过对植物源羊脂酸与3种商用除草剂多靶标协同除草效果的研究分析,为扩大杀草谱、提高除草效果、延缓除草剂抗性的发生与发展提供参考.采用室内和田间生物测定方法,评价了羊脂酸与3种商用除草剂(精喹禾灵、二甲四氯钠和敌草快)复配制剂的联合作用效果.室内药效试验结果显示:羊脂酸与精喹禾灵、二甲四氯钠和敌草快按不同比例混配后,对各供试杂草表现为加成或增效作用.羊脂酸与精喹禾灵以37.22:1或2.32:1比例混配,与二甲四氯钠以1.91:1比例混配,与敌草快以2.68:1比例混配为最佳混配比例.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等温核酸扩增技术,与传统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相比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为促进人们对RPA技术的深入了解,并探索更加成熟的应用方法,本文综合已有文献,介绍了该技术的反应原理、产物检测方法、应用情况、技术特点,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RPA技术的完善提高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为了明确施用宁南霉素和生防菌对烟草内生菌群落的影响,采用宁南霉素和烟草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YN201732(Y32)不同先后喷施组合,提取处理后不同时间段烟草叶片,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内生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仅喷施Y32发酵液(107 cfu/mL)的叶片内细菌物种多样性高于其他处理.先喷施Y32发酵液,24 h后再喷施宁南霉素的叶片内细菌物种丰富度高于先喷施宁南霉素,24 h后再喷施Y32发酵液的处理.所有样品中优势细菌属均为泛菌属、沙雷氏菌属、芽孢杆菌属和假单孢菌属,它
采集2013~2018年云南3个主栽烤烟品种的初烤中部叶样品472个,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其致香物质含量差异及区域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K326和云烟87的质体色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以及致香物质总量均极显著高于红大的;K326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的;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在3个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从致香物质含量的地域分布来看,红大聚为2类,其中昆明烟区单独为一类,其致香物质含量高于其他烟区的;K326聚为2类,其中曲靖市和保山市聚为一类,其他烟区为一类;云烟87聚为4
为评价竹质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对Cr(VI)吸附能力的影响,采用聚乙烯亚胺(PEI)改性处理KOH和FeCl2·4H2O活化法制备的竹质活性炭,对比了两类改性活性炭理化结构特征,并对其Cr(VI)吸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性处理有效增加了两类竹质活性炭表面胺基数量,氮元素含量分别提高了8.34%和8.22%,且较为均匀分布于活性炭孔隙结构中.改性处理导致两类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分别下降186.05 m2/g和205.82 m2/g,但对Cr(VI)吸附量提高了38.8%和32.2%.此外,竹质活性炭孔隙结构能
对国产柚木地热地板用材进行热处理,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地板用材表面颜色、尺寸稳定性和力学强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对比获得优化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时间为140℃-6 h和160℃-2 h时,木材颜色即改变明显;经140℃-6 h热处理后,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有明显改善;热处理温度为160~200℃时,木材的抗弯强度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4 h,6 h)出现明显下降.经200℃-2 h热处理后,木材抗弯弹性模量明显提升,但与热处理时间呈负相关.总体来看,热处理工艺为180℃-2 h和140℃-6 h
探讨了稻田养殖田间工程改造模式,优化稻-渔生境,筛选验证适宜的稻田养殖品种,挖掘稻田种养生产潜力.在广西玉林地区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点开展环形沟、“丰”字沟、池-田适时耦合3种不同改造类型的稻田综合种养试验,主养罗非鱼、瓯江彩鲤和泥鳅,种植杂交水稻“丰田优553”,进行养殖鱼类产量、产品规格、成活率和水稻产量等产出效果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田间工程单元化集约化整合改造和稻-渔环境优化升级,沟涵对稻田的比例控制在10%,养殖水体容量较常规类型增加约50%,同时满足了稻-渔共作各自的环境需求;在稳定水稻产
探讨近年来新型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发展关系,以期对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以贵港市为研究对象,重构新型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综合确权以提高指标权重精度,运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新型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的关联序和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2009~2018年,贵港市新型城镇化与土地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由0.32上升至0.66,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协调关系经历了失调向协调发展的过程,目前土地生态安全发展总体上落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为了解利用方式改变引起的土壤酸度变化及其机理,从浙江省选择淡涂泥田、黄斑田和黄泥田等3类代表性水稻土,基于不同利用方式下农田水分条件及酸与盐年输入量的差异,模拟研究了多年种植水稻、露地旱作和大棚种植等环境下的土壤酸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模拟周期的增加,3种利用方式下土壤均呈现酸化,露地种植旱作和大棚种植环境下土壤pH的下降明显大于水稻种植环境;大棚种植环境下土壤酸化速率明显高于露天旱地。随着土壤p
以云南干热河谷区元江、元谋、宾川共4个不同居群余甘子种质(YJYS、YMYY、BCYS、BCJY)果实干粉为试验材料,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其中17种氨基酸含量,分析了各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根据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余甘子果实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余甘子果实干粉中氨基酸种类较齐全,氨基酸含量范围为2.17% ~2.84%,必需氨基酸含量为0.56% ~0.68%;不同种质余甘子果实总氨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YMYY≈BCYS>YJYS,表现为栽培种(2.70%)高于野生种(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