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的大萧条与当前经济危机

来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对1930年代经济危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详细介绍了各经济学派对当时危机的理论解释。通过比较1930年代大萧条和当前经济危机,文章发现这两次危机虽然存在巨大差异,但是都出现了利润率下降的现象。此次经济危机并不简单是由于金融系统内部缺乏监管造成的,反映的是整个系统的问题。政府应加强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而这会对政治和意识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书系俞可平教授第一本访谈录《民主是个好东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的姊妹篇。全书分为增量民主、中国模式、体制改革、政府创新、公民社会、学问人生和演讲评论等七个部分,收录了俞可平教授近两年来的重要访谈、演讲以及相关媒体报道,
国际金融机构的透明规则在全球化背景下受到了各方的热议。本文从历史角度探究了国际金融机构保密性的根源,概述了开放性抗争运动的历程及其推动作用,剖析了国际机构开放性的新难题,提炼了简短启示。本文认为,抗争运动引致的外部压力(尤其是资金压力)、内部改革(信息披露制度等)是国际机构开放性建设的主要推动力,效法国际同行实践和各国民主改革则是国际金融机构提升开放度的重要途径。
2008年的羡国金融危机使我们对家庭消费和债务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及其宏观经济影响产生了重大的疑问。本文认为,在社会行为模式、家庭金融的文化趋向和制度变革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消费偏好和金融偏好也在不断演变。文章分析了过去25年间消费和债务增长的历史原因,并用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的金融循环模型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解析。研究表明,1980年代以来的强劲消费有助于缓解经济衰退、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前所未有的家庭债务在金融危机中达到了极致,并最终导致了更深的经济衰退。
比较研究认为,韩国的威权主义政体与近年来拉美国家的经验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即便如此,韩国与拉美国家在民主化问题上还是存在更多的不同,例如,韩国不存在政党体系或政治经验网络,军方无法“把政治传回去”,等等。本文在做出二者异同的比较后,联系罗伯特-达尔等著名学者关于民主化的一般理论,对韩国民主化进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
在转型经济中,腐败仍然是影响改革进程的一个严峻问题。本文分析了政府俘获的概念和政府俘获在转型国家中的表现,提出了解决政府俘获问题的方法:一是增加影响市场内和影响市场准入的竞争;二是在法律和法规制定、评估和决定等方面,改变政策制定程序,确保较为公开和广泛的协商;三是强化管制和监督政治筹资。
执政党如何管理干部(西方国家的政府官员)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西方国家的政府官员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内阁成员以及政治任命官员;二是高级公务员;三是业务类公务员。本文以实行总统制的美国、实行议会制的英国、实行半总统制的法国为例,考察了执政党管“干部”的演变历程,从中找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做法与发展趋势。
民主化已日益成为各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关于民主的认识仍是多元和混乱的。厘清民主的概念,需要在比较分析中认识并重视民主的发展特征和地区特征,并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讨论与民主相关的其他重要概念和价值。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维护和提升国家能力的同时避免权力的滥用和权力私有化,对于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当代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改革最直接的诉求是化解政府失灵,以及由此引起的公众信心危机,因此,改革首先从效率取向的政府再造运动开始。虽然发端于行政领域,但是这种改革最终却带来了以地方治理、地方自治、直接民主等为标志的地方民主政治新气象。不过,当代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改革也同样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方面。
近年来,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在推进“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方面做了诸多改革创新。2008年10月,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城乡统筹”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核心举措被确定下来,会议还要求要“依靠农民,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