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篇为抓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主动思维”上下功夫。以语篇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课题,让学生预测课文内容;借助视听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词句,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巧抓生长点,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巧理对话,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关键词】课题预测;文本概括;词句推理;生长点发散;对话逻辑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4-0037-03
  【作者简介】潘开英,江苏省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江阴,214400)研训员,高级教师,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因此,英语教师要以教材为抓手,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篇学习中蕴含着思维培养的种种契机,教师要用好教学各环节,千方百计创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平台,让学生的思维暗流涌动,让教学灵活生动。
  一、巧借课题,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内容
  很多教师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复习唤醒学生的旧知,为新知铺垫,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到语篇的题目上,进行“点题”。教师很在意“点题”这一个环节,但很多时候,教师点完题就进入下一环节,没有好好地借助题目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适当预测。
  通常,语篇的题目就是某个话题,它围绕具体事件展开,学生一看到题目,就会自然而然地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这时候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参与思考的平台,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标题,让其利用事件的要素——“5W1H”(when、where、who、what、why、how)自主提问,预测主要内容,如:对课题A party预测,学生利用“5W1H”就会这样提问:Who has a party?Who is at the party?When does the party begin?Where do they have the party? What do they do at the party?
  有的语篇题目很难让学生从“事件要素”入手提问,如Keep our city clean、Protect the earth、Now and then等,那么对于这类语篇,教师可以借助课题引导学生预测课文的主要结构,以译林新版《英语》六上Unit 4 Now and then为例:
  T:As we know, 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ces between then and now. What differences is the story about?
  S1:Maybe the way to work is different.
  S2:Maybe the way to make friends is different.
  教师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他们思维涌动,预测该文本各板块的组成,这有利于学生整体理解课文。
  预测是一项重要的阅读技能,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不管学生的预测结果是否准确,他们都能更加接近文本主题,形成阅读期待,产生阅读动力。
  二、巧设視听活动,促使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很多教师会采用“了解概况—细节解读—整体把握”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生在“拨云见日”的过程中理解文本、掌握主要语言点,并以文本为载体自由谈论文本话题。文本阅读的第一步,教师通常采用视听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一些设计好的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文本。根据听课情况,笔者发现,有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欠缺思考,知道这个环节可以“做什么”,但是“为什么而做”“如何才能做好”则没有进一步追问。如:有教师教授译林新版《英语》六上Unit 4 Then and now时,设计了Watch and answer视听活动:(1)Who will we talk about?(2)Find out the past time.在此环节中,教师主要借助看卡通、听录音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听力和文本概括能力。那么,教师设计的视听活动应有何要求呢?其一,教师设置的听力活动须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不要过难,不要过易。显然,问题1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太简单了。其二,教师借助视听活动是为了促使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而问题2是一个纯粹的听力问题,教师没有结合语篇阅读的要求来设计问题,该问题不能增进学生对课文的了解,也不利于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课题预测时,可以列出“现在”与“过去”的不同之处,设计以下任务:
  Tsak1:watch and choose the the right answer
  1.The way to go travelling. ( )
  2.The way to contact(联系) people. (√)
  3. The way to make friends. (√)
  4.The way to do shopping. (√)
  5. The way to have a rest. ( )
  6. The way to get news. (√)
  这样的视听活动,学生不能直接从文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他们需要对文本吸收、思考、转化、归纳,然后得到结果,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了解文本、熟悉课文结构,还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文本概况能力。
  三、巧用词句,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阅读类考题中,学生会经常遇到猜测词义的题目。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不能直接从文中找到答案,需要根据材料的上下文找答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必把词句全部在课前教掉,而应随文处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理推理,提升其理解生词、新句的能力。   1.利用素材推测。
  译林新版《英语》六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一课中,学生对春节的习俗比较熟悉,对于生词red packet, fireworks的意思完全可以根据特定情境推测得知。因此,教师可以设计猜词活动,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及语境推测词义,教师也可以适当给予提示,提醒学生观看配图、思考词的构成及词的搭配等。一句话,应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思维。
  2.设置问题推测。
  译林新版《英语》四上Unit 6 At a snack bar的语篇中,三个主要功能句What would you like? What about you? Anything else? 串起了整个文章的脉络,第一句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将其引出,那么第二句、第三句是否也要通过教的方式引出呢?非也!教师可以设法训练学生的上下文推理能力,如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1)与What would you like?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子。(2)在文中找出与What else would you like?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子。虽然else还没教,但是通过第二个任务提前涉及,恰好可以把else提前教掉,这不仅为学生顺利自学句子Anything else?扫除了障碍,还能帮助学生将What else would you like?与Anything else?建立联系,让学生看到语言的丰富性,提升其语言表达的灵活度。
  3.开展顺逆推测。
  在推断词句意思时,教师可借机培养学生的顺推思维,但也可改变方式,培养他们的逆向反推能力。如:在教学五上Unit 5 What do they do?语篇时,教师一般采用这样的顺序:引导学生运用功能句What does your father / mother do? 向主要人物询问其父母的“职业”,接下来学生借助视听活动寻找答案,然后学生自读,从文中找到不同职业所从事的工作。其实教师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先借助视听活动引导学生找到人物的职业,然后学生自读,从文中找到不同职业所从事的工作,最后让学生根据答语反推这个问题的功能是什么,是用什么句式来提问的。学生利用逆推的方式进行解答时往往会发现同一意思会有不同的表达,如文中询问职业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What about your mother? 学生一方面能看到语言的灵活变化;另一方面能加深对What about...?句式用法的理解。
  四、巧抓生长点,激活学生发散思维
  在落实语篇教学细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立足学生的知识经验,寻找语篇隐含的生长点,为学生打通书本与生活情境的通道,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1.激活显性生长点。
  教材本身就蕴含了很多思维的生长点,教师要好好利用它们为学生创设思考的平台。如:Unit 4 Then and now语篇的第一小段讲述了Mike六年前和现在能力的不同,教师主要要引导学生用could/couldn’t表述他过去的能力。这个话题其实就是学生的亲身经历,他们的成长过程给了他们很多感受,教师应引发学生看着图表(见图1),思考问题:Mike is a primary school student now. He can do many things. But six years ago, what could he do? What could he not do?
  这样的练习,与学生平时的练习——根据首字母提示完成填空如出一辙,只是它利用图式发散学生的思维,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记忆这部分内容。
  2.引发隐性生长点。
  教材中潜藏着很多信息,教师需要用心探寻,并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4 Seeing the doctor语篇教学中,从文章信息可以看出:Mike has a toothache because he has a lot of sweets.但是苏阳头疼的原因,语篇没有提及,此时,教师可以把这个潜藏的信息转化成知识的生长点:Why does Su Yang have a headache?顺势引导,引发学生想象,渗透身体健康教育。
  教师不仅要熟知教材内容,把握重難点,还要分析语言产生的背景。只有理清了故事的来龙去脉,才有机会发现这些生长点,才能让学生把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涌动起来。
  3.发散创造生长点。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再构故事情节就是一个好方法。在语篇教学的输出环节,教师通常采取Act it out的方法引导学生表演语篇内容,其实教师可以分层进行语篇输出: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采用这一方法,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融合旧知,进行故事情节再构。以译林新版《英语》四下Unit 7 What’s the matter?为例,文章中Taotao 渴了想喝点水,而生活中的很多孩子喜欢各种饮料,为了引导学生健康饮食,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T:From the story, we know that Taotao wants to have some water, but what does he want to have at first? 发散学生思维。
  T( PPT提供图片辅助,见图2): Oh,Taotao wants to have some cola at first. 引导学生再构语篇。
  对话恰到好处地融入了旧知,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运用了简单的选择疑问句,学会了用What about...?句式,学生进而会使用句子:Apple juice or orange juice?Black tea or green tea?Sorry,no coffee!What about some milk?语言生动灵活,富有生活情趣,他们沉浸在用语言表达意愿的欢乐情境中。这样的情节再构,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体会了“学以致用”的愉悦之情;对话是前后知识的整合,内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完成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渐渐知道哪些饮料是健康饮料,寓教于“话”,一举两得。
  五、巧理对话,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理清语篇内在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脉,记忆课文内容;有利于他们把握某一话题的主要构架,从而为语言输出提供必要的保障。
  1.紧扣关键词。
  无论是陈述式语篇还是对话式语篇,都有逻辑性。陈述性的语篇中如果有表示时间顺序的词,逻辑性不言而喻;如果没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试着运用这些词汇将文章串联起来,让其表达更加清晰。
  2.串联问题。
  在对话型语篇中,问题串联起整个语篇,如果学生理清了问题之间的逻辑顺序,也就理清了整个语篇的逻辑联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疑问代词,适当借助相关副词,如else,too等,理清语言之间的逻辑关系。
  3.排序语句。
  有的语篇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基本囊括了语篇的主要词句,教师在这部分浓墨重彩地教,后一部分只剩个别生词,如四上Unit 5 Our new home及Unit 8 How are you?教师如果还要用同样的气力去解读后半部分语篇的话,费时耗力。这时,教师可以设计排序练习,把后半部分的句子打乱呈现,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自主分析、思考、排序,完成学习任务,这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就像打乒乓球,学生不能一味接球,还要学会主动发球、攻球,只有在“你来我往”中,学生才有动力和球技的长进。语篇教学过程中的这些思维训练点,就像学生发出的一个个球,穿插在原本平静的学习过程中,使得课堂波澜起伏,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其他文献
笔者结合高校实行电算会计管理的实际,分析高校实施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博物馆展示设计是展现湘西民族文化缩微的胶片与展示舞台,博物馆收罗的是湘西民族文化的精华,其中傩文化是湘西特有的远古文化遗产,将湘西傩文化的各个方面融入到到博物馆展示设
10月15号,AAITF2007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及零部件展览会在广州开幕。作为全球汽车后市场第三大规模的国际交易盛会,今年的展会场馆面积达3万平方米,设有81O个标准展位,参展商
在大学的英语课堂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进行学习,按照课本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英语练习。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来开发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让教师在课堂上以多种身份出现,和学生共同合作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行丙泊酚麻醉的临床差异。方法选取行直肠癌根治术的6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28例和老年组41例,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20mg/Kg-1&#
任何一家广播电台,都把新闻作为广播节目中的龙头,并且作为立台根本.并以此来吸引听众,培养听众对广播节目的信任,大量的实践证明,随着人们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从内容和形
目前,国家把滨海新区的发展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天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信息产业部已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滨海新区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并将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参加工作十几年,始终工作在教学一线,始终坚守在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身为一名普通教师,没有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真爱。某届毕业合
思想品德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简称两课)是高校的必修课程,两课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思维模式引导以及学生的道德观、伦理观建立上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从实践出发,探讨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