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模式下漯河市双向转诊制度实施现状与分析

来源 :中华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医联体模式下漯河市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的认知情况、调查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实施途径的看法和态度、了解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实施决定权的看法,探讨双向转诊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为顺利实施双向转诊制度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方法 本研究2019年7—12月进行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该地区8所医疗机构,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二级、三级医院各2所,随机从中抽取医务人员300名和当日住院或在门诊就医的患者300名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585份,患者对双向转诊的知晓程度仅为27.92%,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的认知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55%的患者选择到二级及以上医院就诊,36.90%的患者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医院患者与社区患者就诊意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之间、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和患者之间对双向转诊实施途径的看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55.88%的医院医生和74.21%的社区医生认为双向转诊的决定权在医生,50.69%的患者认为决定权在患者。医患双方均认为,影响双向转诊的重要原因是医疗机构经济利益驱使、没有统一的双向转诊制度和标准、患者不了解转诊制度。结论 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认知不足、转诊意识不强,医疗机构经济利益驱动、缺乏统一的转诊制度和标准成为阻碍双向转诊的重要原因。应完善制度和补偿机制,促进双向转诊的顺利开展。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全专联合诊疗模式的实施效果,为优化区域1+1+1”签约服务,探索分级诊疗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以正式运行徐汇区全专云医联平台的时间作为划分依据,收集比较2017年6月1日—2018年5月31日和2018年6月1日—2019年5月31日的以下数据:(1)徐汇区“1+1+1”签约居民的签约组合内医疗机构就诊情况;(2)徐汇区65岁以上“1+1+1”签约居民健康管理情况;(3)上海市级预约转
唇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缺陷。早期唇裂修复术后会导致继发畸形的产生,对患者的面部美观、功能和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引起口腔颌面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二期唇裂的整复所采用的方法有所差异,且整复方法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本文主要针对于唇裂术后继发唇部畸形的目前治疗进展,尤其是非手术治疗在唇裂术后继发唇部畸形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为了减少地铁车辆牵引系统故障发生的概率,对地铁车辆系统故障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出大数据地铁车辆牵引系统故障诊断技术能显著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为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构建医疗联合体作为我国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探索性举措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的医疗联合体组合模式及其优缺点,进而运用博弈论分析医疗联合体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从博弈论的视角勾画出医疗联合体的利益制衡机制,并力图提出既能够满足医疗联合体各相关成员利益需求,又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医疗联合体发展模式,以期能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本文对国内外医联体建设概况、我国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进行梳理,并提出4点解决医联体发展困境的对策。医疗联合体是医改“十二五”规划的重大举措之一,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目标是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国务院于2017年印发了《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的文件,用于指导各地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发展。
期刊
信息不对称使得传统金融环境下投资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资源得不到最优配置,致使中小企业融资贵和投资机构获利空间变窄.在社交网络环境下,投资机构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的传统模式有了电商平台的参与,从而考虑电商平台作为资金供应商的直接参与模式与和作为信息供应商的间接参与模式.通过数值算例分析关键参数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市场最优贷款数量和参与者期望效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交网络环境下,电商平台间接参
目的 探究区域型医疗联合体内各级医疗机构中医生对医疗联合体发展的认同与期望情况,分析可能的关联因素,为进一步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相关问卷,在兼顾科室与各类人员分布的情况下,对浙江省台州市A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生按15%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对调查数据主要采用描述分析、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生对各维度的认同度和期望值整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参与医联体工作情况及对医联体的效果评价,为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以广西地区14个试点医联体的573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比较牵头医院和成员医院医务人员参与医联体工作及对医联体效果评价的差异。结果:医务人员对医联体政策的整体知晓率为69.8%,近一年参加过医联体工作的仅占43.6%,经常上/下转患者的只占7.2%;无论是医联体政策知晓度、参与医联体工作的
医联体模式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区域内三级医院为核心,联合同一区域内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医疗联合体,整合医疗资源的一种模式[1]。通过推动三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及下属医联体机构人员上浮培训,增加上级医院和医联体下属医院的纵向互动,以提升区域内服务效率及诊治水平[2]。医联体内的传统交流方式包括三级医院医疗专家面授、出诊、查房、现场会诊以及对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规范化培训等模式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正面临内外环境深刻复杂的变化,推动烟草工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效能治理、造就高素质队伍,就必须更加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建设关系到更好构筑企业价值观,塑造企业精神,凝聚员工力量,对夯实企业软实力建设根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