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植物在园林工程中最具备生命活力的部分,在各个园林工程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起到关键作用。植物配置根据该地区的气候进行选择,特别是小面积公园,如何营造出“小中见大”的效果,是每位从事园林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公园;植物造景
一、公园概况
某公园是集纪念、游乐、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公园,占地3 hm2,属于小型公园,由于本公园处于闹市中,更体现出“外边如何喧哗,此处自悠闲”的意境。
二、公园植物造景
公园比较小,四周应用植物作为屏障把公园封闭成一个大空间,结合公园里边的地形,利用植物的姿态、色彩组成多样变化的园林空间。每个空间又互为因借,相互渗透,营造出看似统一又存在变化的多样空间。植物造景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一)植物造景“小中见大”,突出韵味
(1)面积上如何“小中见大”
由于场地面积的局限,植物造景成为形成公园景观效果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是创设景观空间感的主推力。从古至今,人们喜欢运用人文设计理念及独具匠心的设计手法对有限的空间进行布置,在扩大和延展园林空间与意象的同时,创造出“咫尺山林”的艺术效果。公园局部造景空间内将植物、建筑、山石、水体有机地融合,起到了以小见大的景观效果。公园中间主景为湖,湖周围配以各种水生植物和耐水湿的乔木、灌木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中胜景,在面积局限的公园中营造出开阔的意境。造景植物多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含笑Michelia fi g o、玉兰Yulania denudata、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等为主,植物造景不仅外部风格与周边建筑和谐统一,内部意蕴也丰满生动,真正到达了“虽由人作,宛似天开”的境界。
(2)文化内涵上如何“小中见大”
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通过不同的植物造景,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在青铜塑像的后方栽种着一大片樱花Cerasus yedoensis,早春时争相怒放,将雕塑衬托得更加熠熠生辉。青铜雕塑的两侧则整齐地栽种着一排排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青葱的柏树烘托出纪念的氛围,让人肃然。
香樟树和杜鹃花是两种著名的观赏植物,数量丰富,而且以优良的品格及美好的寓意为人们所钟爱。在公园内,随处可见杜鹃和香樟的身影,春季,满园遍开杜鹃花,而香樟以其独特的香味和四季常青的面貌则为公园带来一抹清新。
公园建园距今近三十年,在人民的心中和记忆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园内也有数株古树名木见证公园的历史。
(3)意境上如何“小中见大”
好的植物造景既有美的形体,又有美的灵魂,具有“形”与“意”相结合的美妙意境。植物的人文寓意是无声的语言,正是这种无声的语言沟通了人与城市,唤起了人们对城市的热情。在植物配置中,可利用植物的不同特性和配置结构,创造出具有不同情感的空间,或热烈欢快,或淡雅宁静,或简洁明快,或轻松悠闲,或疏朗开敞。
在湖边,“溢香亭”在周边植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有意境,具有宁静致远的意境,让人在繁华之中感受难得的安宁。红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杜鹃花像一幅长轴画卷,将春景延续到了初夏,红枫Acer palmatum 'Atropurpureum'、枫香等色叶植物又突出秋的韵味,高大乔木有长势旺盛的香樟、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马尾松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每到春天万花盛开的时节,公园总会举办各类花卉主题展,展现各类花木的优美姿态。春有樱花展、杜鹃展、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展。秋有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展。冬有梅花Armeniaca mume展等,丰富多样的花卉在主题花展中显得更加娇艳、动人。
(二)植物造景依山傍水、巧于因借
公园整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规划设计也因地制宜,东南堆山,西北挖湖。植物景观则根据地势的变化而造。植物作为造园四大要素之一,对其他造园要素的有重要影响。首先是对山体硬直骨架的软质补充,高处建大树,东南小山密植高大的松、樟、枫香等混交林,再现该地区山林的自然植物群落特征,游客到此即有入山林之感。在东部山上建有园林建筑“迎宾亭”,其所在的山丘以牡丹为地被,以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为主要上层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酸豆Tamarindus indica间植其中,整个空间疏密有致。“迎宾亭”四周种植凤尾竹Bambusa multiplex 'Fernleaf'、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等对建筑的轮廓进行柔化(图1)。由于山景区高出平地2 m左右,在此设置了挡土墙,同时大量使用野迎春Jasminum mesnyi,利用其垂坠的效果来消除挡土墙的突兀感,使山景区与平地之间自然过渡,更加统一和谐。
图1 “迎宾亭”周围植物配置
沿湖一带是公园核心景区,也是人流集中之地。植物造景的特色:以主景“青年湖”为中心,结合地形、建筑、驳岸等进行造景,乔木、灌木、地被和草地搭配形成植物群落,同时遵循师法自然的理念,考虑以植物为主体,建立一个完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沿湖驳岸及其周围种植了大量水生植物,以疏密有致为原则,植物种植量大,但没有过分围挡湖面,恰当地留出了透景线,便于人们更好地观赏湖面景观。 沿湖流出适当透景线
沿湖的居住区一带,现在已划作商业用区,主要是餐饮服务类。此处植物造景的特色是:引用了较为丰富的南方植物,如鹅掌藤Scheffl era arboricola、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巴西铁Dracaena fragrans,蕨类等,种植方式独特,使用陶、罐、栅栏、假山作为植物种植的载体,形成该区鲜明的特色。
(三)植物营造空间对比强烈,兼具虚实
在面积有限的公园公园内,如何打破“限制”,营造出各式各样的空间类型?这得通过植物造景才能实现。
南门附近有一大片开阔的草坪,草坪地形略有起伏,外围即是繁华的都市,所以在大草坪的周边种植了大量高大的乔木,不仅可以遮挡外部环境,同时也围合出草坪空间,更加凸显出大草坪的开阔,形成了“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格局,围合草坪的植物种类有雪松Cedrus deodara、香樟、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 ora等,构成了起伏的天际线。
在公园南面,供人们娱乐、休憩的地块人流不断。评价一个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就是人流量。不管多么成功的设计都是为人服务,最终都要接受人们的检验。这一片区散置着一些石质雕塑供人玩乐(图4),从建园至今一直存在,对一些中青年人来说,这是不可磨灭的童年记忆。由于人流量相对较大,同时要满足人们停靠休息的需求,植物营造成半开敞的空间。植物配置提高景区的活跃度,主要通过植物季相变化、味觉刺激、形状奇特的花叶等。此地有观花与观叶植物的搭配,落叶与常绿植物的搭配,混植花香植物。该地块选用的植物有:鸡爪槭Acer palmatum、雪松、紫荆Cercis chinensis、广玉兰、银杏Ginkgo biloba、栀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香樟和一些草花等。
图4 石质雕塑休闲地区
在公园的西门不远处,有一片桂花林,每到丹桂飘香的季节,便会吸引人群驻足欣赏,在夏季烈日暴晒的午后,这里依旧阴凉如春。由于私密性较好,来这里的多是情侣。这或许也是公园被叫做“恋爱公园”的原因。但是由于桂花属常绿植物,冬春季节来此的人不多,略显阴冷,桂花林有密植过度的情况,适当进行植株疏离应该会更好。
三、公园植物造景对策
(一)公园植物造景生态特征的分析及建议
(1)丰富公园植物多样性
目前调查中,现有植物种类不到 100 种,仅占城市绿化植物种类 30% 左右,而且基本上都是城市公园应用的常见种类,因此公园植物种类有待进一步丰富。同时,一些观赏价值很高的树种在园林中没有推广应用。公园中最常用的常绿阔叶树种是香樟、桂花;落叶阔叶树是枫香、二球悬铃木;针叶树则是马尾松。树种出现频率过高的后果是绿地植物景观单一,物种丰富度不够。另一方面,该地区适生的乡土树种如泡桐Paulownia fortunei、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重阳木Bischofi a polycarpa、皂荚Gleditsiasinensis、榔榆Ulmus parvifolia、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等树种应加大应用,以丰富群落景观。
公园内运用频率超过10%的树种只有香樟、桂花、枫香、马尾松、红檵木、杜鹃、山茶7 种植物,虽然都是乡土树种,反映了植被的地带性特征,但是种类有限,应该增加应用的种类。同时还应大力开发景观效果好的乡土植物新品种: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i、观光木Michelia odora、五列木Pentaphylax euryoides、棱角山矾Symplocos lucida、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紫花含笑Michelia crassipes等。
(2)模拟地带性植物群落
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根据这样的气候条件,植物群落也应有一定的地带性特征,针阔混交林比例最高,其次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城市公园必须服从于城市而不能脱离城市所处的地域环境,呈现出较强的城市园林的性质。
公园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没有占优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公园中植物群落的组成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大,人们出于个人喜好随意引入外来树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群落外貌。自然环境中的植物群落是生境严格选择的结果,植物与其生长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在城市园林植物造景中,如果忽视当地自然植物群落的植物特点及所需生长条件,就达不到预期绿化效果,甚至还会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在模拟地带植物群落建设时一定要遵循自然群落发展规律,针对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进行合理的植物景观营造。
(二)公园植物造景美学特征的分析及建议
丰富群落季相变化,营造出“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境与人同”的意境。在公园中,运用得较多的植物是常绿植物,比较缺乏季节的美感,应营造出:春花、夏叶、秋实、冬干的四季景色。桃花Amygdalus persica、石榴Punica granatum、绣球花Hydrangea macrophylla、紫藤Wisteria sinensis、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海棠Malus hupehensis等可以多多运用。可以选择的秋色叶树:五角枫Acer pictum subsp.mono、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红翅械Acer fabri、重阳木Bischofi a polycarpa、乌桕Sapium sebiferum、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檫木Sassafras tzumu、柿树Diospyros kaki、无患子等。色相丰富可以给人带来季节变化之感和不一样的视觉冲击。
(三)公园植物造景养护和管理的分析及建议
巩固提高公园园林绿化效果,应该加强绿地养护管理、普及养护知识、提高养护队伍整体素质。当前公园园林绿化栽植类型主要是乔灌木、草坪及地被植物、花卉等。通过养护管理,为植物创造优越的生长环境,使之生长旺盛,达到良好的绿化美化效果。对乔木、灌木进行合理的肥水管理、科学剪裁,同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选择合适的草种来营造草坪景观。花卉应用是园林绿化栽植的精华部分,其水平高低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艺术水平和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花卉有草本、木本之分,还有喜阴喜阳的区别。应该区别对待,因物制宜。
四、总结
公园在场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植物造景和其他造园元素的配合,小中见大,在闹市中创设出一方净土,总体上植物造景是成功的,希望能给其他小型城市公园植物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园;植物造景
一、公园概况
某公园是集纪念、游乐、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公园,占地3 hm2,属于小型公园,由于本公园处于闹市中,更体现出“外边如何喧哗,此处自悠闲”的意境。
二、公园植物造景
公园比较小,四周应用植物作为屏障把公园封闭成一个大空间,结合公园里边的地形,利用植物的姿态、色彩组成多样变化的园林空间。每个空间又互为因借,相互渗透,营造出看似统一又存在变化的多样空间。植物造景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一)植物造景“小中见大”,突出韵味
(1)面积上如何“小中见大”
由于场地面积的局限,植物造景成为形成公园景观效果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是创设景观空间感的主推力。从古至今,人们喜欢运用人文设计理念及独具匠心的设计手法对有限的空间进行布置,在扩大和延展园林空间与意象的同时,创造出“咫尺山林”的艺术效果。公园局部造景空间内将植物、建筑、山石、水体有机地融合,起到了以小见大的景观效果。公园中间主景为湖,湖周围配以各种水生植物和耐水湿的乔木、灌木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中胜景,在面积局限的公园中营造出开阔的意境。造景植物多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含笑Michelia fi g o、玉兰Yulania denudata、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等为主,植物造景不仅外部风格与周边建筑和谐统一,内部意蕴也丰满生动,真正到达了“虽由人作,宛似天开”的境界。
(2)文化内涵上如何“小中见大”
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通过不同的植物造景,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在青铜塑像的后方栽种着一大片樱花Cerasus yedoensis,早春时争相怒放,将雕塑衬托得更加熠熠生辉。青铜雕塑的两侧则整齐地栽种着一排排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青葱的柏树烘托出纪念的氛围,让人肃然。
香樟树和杜鹃花是两种著名的观赏植物,数量丰富,而且以优良的品格及美好的寓意为人们所钟爱。在公园内,随处可见杜鹃和香樟的身影,春季,满园遍开杜鹃花,而香樟以其独特的香味和四季常青的面貌则为公园带来一抹清新。
公园建园距今近三十年,在人民的心中和记忆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园内也有数株古树名木见证公园的历史。
(3)意境上如何“小中见大”
好的植物造景既有美的形体,又有美的灵魂,具有“形”与“意”相结合的美妙意境。植物的人文寓意是无声的语言,正是这种无声的语言沟通了人与城市,唤起了人们对城市的热情。在植物配置中,可利用植物的不同特性和配置结构,创造出具有不同情感的空间,或热烈欢快,或淡雅宁静,或简洁明快,或轻松悠闲,或疏朗开敞。
在湖边,“溢香亭”在周边植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有意境,具有宁静致远的意境,让人在繁华之中感受难得的安宁。红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杜鹃花像一幅长轴画卷,将春景延续到了初夏,红枫Acer palmatum 'Atropurpureum'、枫香等色叶植物又突出秋的韵味,高大乔木有长势旺盛的香樟、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马尾松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每到春天万花盛开的时节,公园总会举办各类花卉主题展,展现各类花木的优美姿态。春有樱花展、杜鹃展、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展。秋有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展。冬有梅花Armeniaca mume展等,丰富多样的花卉在主题花展中显得更加娇艳、动人。
(二)植物造景依山傍水、巧于因借
公园整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规划设计也因地制宜,东南堆山,西北挖湖。植物景观则根据地势的变化而造。植物作为造园四大要素之一,对其他造园要素的有重要影响。首先是对山体硬直骨架的软质补充,高处建大树,东南小山密植高大的松、樟、枫香等混交林,再现该地区山林的自然植物群落特征,游客到此即有入山林之感。在东部山上建有园林建筑“迎宾亭”,其所在的山丘以牡丹为地被,以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为主要上层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酸豆Tamarindus indica间植其中,整个空间疏密有致。“迎宾亭”四周种植凤尾竹Bambusa multiplex 'Fernleaf'、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等对建筑的轮廓进行柔化(图1)。由于山景区高出平地2 m左右,在此设置了挡土墙,同时大量使用野迎春Jasminum mesnyi,利用其垂坠的效果来消除挡土墙的突兀感,使山景区与平地之间自然过渡,更加统一和谐。
图1 “迎宾亭”周围植物配置
沿湖一带是公园核心景区,也是人流集中之地。植物造景的特色:以主景“青年湖”为中心,结合地形、建筑、驳岸等进行造景,乔木、灌木、地被和草地搭配形成植物群落,同时遵循师法自然的理念,考虑以植物为主体,建立一个完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沿湖驳岸及其周围种植了大量水生植物,以疏密有致为原则,植物种植量大,但没有过分围挡湖面,恰当地留出了透景线,便于人们更好地观赏湖面景观。 沿湖流出适当透景线
沿湖的居住区一带,现在已划作商业用区,主要是餐饮服务类。此处植物造景的特色是:引用了较为丰富的南方植物,如鹅掌藤Scheffl era arboricola、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巴西铁Dracaena fragrans,蕨类等,种植方式独特,使用陶、罐、栅栏、假山作为植物种植的载体,形成该区鲜明的特色。
(三)植物营造空间对比强烈,兼具虚实
在面积有限的公园公园内,如何打破“限制”,营造出各式各样的空间类型?这得通过植物造景才能实现。
南门附近有一大片开阔的草坪,草坪地形略有起伏,外围即是繁华的都市,所以在大草坪的周边种植了大量高大的乔木,不仅可以遮挡外部环境,同时也围合出草坪空间,更加凸显出大草坪的开阔,形成了“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格局,围合草坪的植物种类有雪松Cedrus deodara、香樟、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 ora等,构成了起伏的天际线。
在公园南面,供人们娱乐、休憩的地块人流不断。评价一个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就是人流量。不管多么成功的设计都是为人服务,最终都要接受人们的检验。这一片区散置着一些石质雕塑供人玩乐(图4),从建园至今一直存在,对一些中青年人来说,这是不可磨灭的童年记忆。由于人流量相对较大,同时要满足人们停靠休息的需求,植物营造成半开敞的空间。植物配置提高景区的活跃度,主要通过植物季相变化、味觉刺激、形状奇特的花叶等。此地有观花与观叶植物的搭配,落叶与常绿植物的搭配,混植花香植物。该地块选用的植物有:鸡爪槭Acer palmatum、雪松、紫荆Cercis chinensis、广玉兰、银杏Ginkgo biloba、栀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香樟和一些草花等。
图4 石质雕塑休闲地区
在公园的西门不远处,有一片桂花林,每到丹桂飘香的季节,便会吸引人群驻足欣赏,在夏季烈日暴晒的午后,这里依旧阴凉如春。由于私密性较好,来这里的多是情侣。这或许也是公园被叫做“恋爱公园”的原因。但是由于桂花属常绿植物,冬春季节来此的人不多,略显阴冷,桂花林有密植过度的情况,适当进行植株疏离应该会更好。
三、公园植物造景对策
(一)公园植物造景生态特征的分析及建议
(1)丰富公园植物多样性
目前调查中,现有植物种类不到 100 种,仅占城市绿化植物种类 30% 左右,而且基本上都是城市公园应用的常见种类,因此公园植物种类有待进一步丰富。同时,一些观赏价值很高的树种在园林中没有推广应用。公园中最常用的常绿阔叶树种是香樟、桂花;落叶阔叶树是枫香、二球悬铃木;针叶树则是马尾松。树种出现频率过高的后果是绿地植物景观单一,物种丰富度不够。另一方面,该地区适生的乡土树种如泡桐Paulownia fortunei、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重阳木Bischofi a polycarpa、皂荚Gleditsiasinensis、榔榆Ulmus parvifolia、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等树种应加大应用,以丰富群落景观。
公园内运用频率超过10%的树种只有香樟、桂花、枫香、马尾松、红檵木、杜鹃、山茶7 种植物,虽然都是乡土树种,反映了植被的地带性特征,但是种类有限,应该增加应用的种类。同时还应大力开发景观效果好的乡土植物新品种: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i、观光木Michelia odora、五列木Pentaphylax euryoides、棱角山矾Symplocos lucida、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紫花含笑Michelia crassipes等。
(2)模拟地带性植物群落
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根据这样的气候条件,植物群落也应有一定的地带性特征,针阔混交林比例最高,其次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城市公园必须服从于城市而不能脱离城市所处的地域环境,呈现出较强的城市园林的性质。
公园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没有占优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公园中植物群落的组成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大,人们出于个人喜好随意引入外来树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群落外貌。自然环境中的植物群落是生境严格选择的结果,植物与其生长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在城市园林植物造景中,如果忽视当地自然植物群落的植物特点及所需生长条件,就达不到预期绿化效果,甚至还会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在模拟地带植物群落建设时一定要遵循自然群落发展规律,针对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进行合理的植物景观营造。
(二)公园植物造景美学特征的分析及建议
丰富群落季相变化,营造出“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境与人同”的意境。在公园中,运用得较多的植物是常绿植物,比较缺乏季节的美感,应营造出:春花、夏叶、秋实、冬干的四季景色。桃花Amygdalus persica、石榴Punica granatum、绣球花Hydrangea macrophylla、紫藤Wisteria sinensis、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海棠Malus hupehensis等可以多多运用。可以选择的秋色叶树:五角枫Acer pictum subsp.mono、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红翅械Acer fabri、重阳木Bischofi a polycarpa、乌桕Sapium sebiferum、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檫木Sassafras tzumu、柿树Diospyros kaki、无患子等。色相丰富可以给人带来季节变化之感和不一样的视觉冲击。
(三)公园植物造景养护和管理的分析及建议
巩固提高公园园林绿化效果,应该加强绿地养护管理、普及养护知识、提高养护队伍整体素质。当前公园园林绿化栽植类型主要是乔灌木、草坪及地被植物、花卉等。通过养护管理,为植物创造优越的生长环境,使之生长旺盛,达到良好的绿化美化效果。对乔木、灌木进行合理的肥水管理、科学剪裁,同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选择合适的草种来营造草坪景观。花卉应用是园林绿化栽植的精华部分,其水平高低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艺术水平和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花卉有草本、木本之分,还有喜阴喜阳的区别。应该区别对待,因物制宜。
四、总结
公园在场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植物造景和其他造园元素的配合,小中见大,在闹市中创设出一方净土,总体上植物造景是成功的,希望能给其他小型城市公园植物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