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对策研究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goos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尝试从加强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出发,对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的对策展开研究,以期对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发展和方法创新有所裨益。
  關键词: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新农村建设
  一、引言
  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陈志华曾说,“文物建筑最基本的价值,是作为历史实物的见证,所有的建筑都带有历史的信息。乡土建筑遗产是我国文物建筑中的重要部分,要使我国建筑文化多样化、系统化、全面化,就不能放弃对乡土建筑的保护。”诚然,乡土建筑遗产传递着浓郁的地方传统和乡土气息,保护乡土建筑遗产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它有助于维护我国建筑文化的多样性,使之保持新鲜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给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带来了严重威胁,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从这一理念的提出到达成共识,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从法律层面为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近年来,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研究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
  二、加强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乡土建筑是一种珍贵却又十分脆弱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在综合评估各类风险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保护措施。对于客观存在的各种外部因素,建筑遗产的自主抵抗能力几乎为零,其命运直接掌握在人们手中。由于历史的不可逆性和建筑遗产的原生态性,建筑遗产将不可再生。而伴随时间的推移,乡土建筑遗产的价值也随之增高。在当前形势下,加强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十分紧迫,其必要性突出表现在:
  1,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大量乡土建筑遗产被拆毁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已经成为党和人民的共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为目标,充分体现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事业,是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维度建设的系统工程。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在新农村建设中理应得到重视和加强。然而,由于部分决策者在对新农村建设的解读上存在偏差,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对拆旧建新的新村新面貌大肆宣传,从而忽视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村庄建设过程中不顾群众意愿,大搞形象工程的现象俯拾即是。受计划经济体制惯性思维的影响,不顾地域特征和文化传统,强行推进统一规划设计的情况时有发生,随意撤并、迁移、重建村庄的现象比比皆是。表面上来看,这些建设行为有助于节约土地,实现村容村貌整齐划一,改善了乡村的卫生条件和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但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实质上隐藏着巨大的遗产消亡危机。
  上世纪90年代初,当我国很少有城市居民能住上别墅的时候,陕西省三原县大程镇东周村的村民便以“超前的勇气和超前的消费”,住上了令人羡慕的别墅。一夜间,东周村声名鹊起,成为著名的“陕西第一村”。然而,时隔数年,当记者再度走进那个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别墅村时,发现家家户户“门口养起了猪牛羊,客厅成了杂物厅,锄头、铁锨没处放,垃圾弃物随处扔”。这一惨痛的教训启示我们,农村建设应量力而行,只有充分结合本土发展的实际状况,深刻解读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才能真正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否则只会“洋了村子,苦了农民”。
  2,寻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视文化价值
  三、加强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对策
  1,加强引导,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地开展乡土建筑遗产保护
  受教育背景、知识结构、技术水平等因素制约,许多地方决策者在对新农村建设的解读上存在偏差,导致改造农村建设工程华而不实,不仅未能真正惠及人民群众,反而对建筑遗产造成了破坏。针对这一情况,重点突出对农村建设的引导,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和专业工作者积极投身基层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用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引领农村在传承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现代化。在对相关建设工程的规划上,始终立足当时当地的生产实际,只有在综合考虑当地风土民情、地域特征、气候环境和人文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项目规划才具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结束语
  在乡村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乡土建筑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形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承载着劳动人民的思想与智慧,打上了着时代与历史的烙印,因此具有独特而迷人的魅力。然而,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乡土建筑遗产正面临诸多风险,历史文化村镇旅游与建筑文脉延续存在强烈诉求,加强乡土建筑遗产保护迫在眉睫却又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刘敏.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卜琳.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2.
  [3]张倩.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迫切,环境的压力也会随之增长。能否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是有效的协调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关系,缓解矛盾的关键所在,同时对我国的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个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利用科学手段对土地市场进行管理,规范市场运作秩序,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建筑物修建当中,可靠、经济的建筑配电系统方案设计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在施工中建筑电气安装的质量好坏则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重则还会危及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对电气安装工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和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关键词;电气安装;常见问题;改进方法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在功能上的
期刊
摘要: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审核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工程预结算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抓好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预结算工作制度,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在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预结算定额或补充定额不合理性、施工单位在签订合同过程中
期刊
摘要:随着国内外工程测绘行业的逐渐形成和发展,相应的整个测绘行业都发生了大规模的技术革新和改造。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GPS测量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与以往传统的工程测绘方法对比,GPS测绘更具时代性意义,同时其定位精准、成本较低、点间无需通视,更重要的是不受自然天气因素影响,另外设备本身轻巧方便,操作科学简单,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实践证明,GPS定位系统是一个准确精度高、全球全天候的智能无线电导航,在工程
期刊
摘要: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措施是对工程质量的保证,是经过认真的分析,綜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将成本经费降到最低,达到最大利润值,从而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在当今的环境下,施工企业必须先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措施,从源头避免自身因素造成成本过高。项目施工成本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原则,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降低成本,并获得最好的经济成效。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控制原则  1.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概述  施工项目成
期刊
摘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节能应成为当今人类关注的大事,电动机及其拖动系统电效能的提高应首当重视。电动机及其拖动系统节能技术的内涵是:实现与完成实用电动机及其拖动系统经济运行达到最佳“整体电效能”的基本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科技电器种类与数量都大幅度增加,用电量也是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水电站的电力拖动系统的节能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节能技术;电力拖动系统;水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回归自然、亲水、景观与文化等新理念不断涌现,以生态学为基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河岸带景观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城市各种公共空间中,河岸空间仍然是人们向往的游憩之地。笔者结合广州市萝岗区南岗河文教园区段沿线园林景工程对生态河岸的植物景观营造进行分析,找出一个合理的生态河岸景观的营造手法,这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河岸;护坡植被;水
期刊
摘要:合浦市陂至梅塘水堤防建设工程运河综合整治东引运河寒溪水流域09年应急工程之一,该工程通过堤防建设、拓宽河道、疏浚河道及重建跨路桥,扩大行洪能力,对提高沿线镇街的防洪排涝能力,改善沿线两岸的交通条件,改善美化周边环境是有必要的,工程建设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是显著的。  关键词:综合整治;必要性;堤防建设  1.堤防工程概况  寒溪河为东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大岭山的莲花山,流经大
期刊
摘要: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圆形水池中的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无粘结;预应力;固形水泥  1 圆形水池应用预应力技术的回顾  分段张拉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圆形水池中的应用在我国是从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的,此前,我国圆形水处理池大多采用预制壁板拼装结构,对特殊高大的圆形水处理池,则采用现浇结构。随着我国预应力技术和张拉工艺迅速发展,特别是近10 年来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期刊
摘要: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工业遗产作为人类工业文明建设的产物具有潜在的社会价值。由于城市工业遗产中的部分构成不能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所以要对城市工业遗产进行社区化的改造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从城市工业遗产的基本概念出发,论述城市工业遗产的价值,并对城市工业遗产的社区化改造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工业遗产;社区化改造;工业遗产价值  一、城市工业遗产的基本概念  城市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