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怀沙书法艺术蠡见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li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怀沙先生无心作书家,却以书法名世,并为其所累,这让老先生颇感无奈。他的书法作品第一次结集出版,是在2007年1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发行了《文怀沙书法集》,在此前由我整合、审校了全稿,并在开印合同上签字,我因之有: “一沙世界三千数,璞玉流辉册里寻”的感慨。
  据老先生自述“少年时爱《张黑女》”,主张“千方百计地直接取法古代存留迄今的原迹,以期与古之造字人达成心灵上的默契。” 他说:“历代善书画者,莫不崇尚‘生机’。‘生机’贵在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生机’乃生生不息也,即所谓‘天行健’也,其与‘道’必不期然而然合焉。”(均引自《往事长亭更短亭——文怀沙著述百篇集》)
  1994年10月4日,文怀沙先生在“胡问遂书法艺术回顾展》开幕式上提到:“有一年我去上海,发现在他(沈尹默)的书斋中陈列了我的字,我不免飘飘然起来。我说:‘二先生(沈尹默),你是一代书家,我的字能挂在你的墙上,可见我的书法很有水平。’沈二先生大笑:‘文怀沙,你不是书法家,所以不具备时兴书法家的俗气而已。’”稍后,1998年他在为香港雅园出版社出版的《龙川集胜》题词中写道:“书法贵观自在。写字如做人,做到不俗或免俗便差强人意,岂敢望脱俗超圣乎?”由此看来,“生机”、“不俗”与“自在”是老先生对书法创作的追求。
  2009年3月25日,《书法报》辟三个版面,介绍“全国隶书十家”,首推文怀沙先生。评论家俞建华认为:“文怀沙的书作常常情不自禁地把结体的篆法和用笔的篆意与其他书体结合起来,如章草、行书,最终落实到隶书的格局中去。以文先生的理解和实践,印证了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所说的:‘上通篆分而知其源,中用隶意以厚其气,旁涉行草以得其变,下观诸碑以备其法。流观汉瓦晋砖而得其奇,浸而淫之,酿而酝之,神而明之。能如是十年,则可使欧、虞抗行,褚、薛扶毂,鞭笞颜、柳,而狎畜苏、黄矣,尚何赵、董之足云?…
  也正因为如此,用传统的真、行、草、隶、篆将文怀沙先生的书作加以区分显然很不妥当。为了叙述方便,今试将作品的形式和用途相综合,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题签。
  在老先生的翰墨生涯中,题签比较多,1947年11月,重庆文光书店出版了《鲁迅旧诗新诠》,该书是文怀沙先生出版的第一部著作,题签也是目前我所见到的最早的文怀沙墨迹,署名司空无忌,六个字用行楷书写,朴实无华,简静空灵的线条下隐藏着篆隶之意。棠棣出版社出版1952年8月出版的文怀沙著《屈原九歌今绎》题签与此书风一脉相承,天然古秀,生动有致。
  
  上世纪五十年代,文怀沙先生比较有代表性的题签,还有棠棣出版社1951年8月版王瑶《中古文学史论》三册、1955年5月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出版的游国恩著《楚辞论文集》、1958年8月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蒋兆和画集》,均以古隶为象,平中见奇,含蓄蕴藉的书风初见端倪,浑厚中不失流畅轻松,这或与老先生钟爱秦汉文明有关。
  1993年12月、1997年8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相继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吟赏》与《中华根与本》是文怀沙先生的两部专著,书名自署,仍用古隶书写,雄浑道劲,较五十年代墨迹更具庙堂气象;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的《胡问遂论书丛稿》题签,虽然仍是以隶书为基,但明显融入篆书、草书的笔法,沉古道厚,雅度雍容;香港新风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许嘉璐主编的《潜夫论》,由文怀沙先生用草书题签,古雅劲健,逆侧锋并用,变化自如;2005年2月为河北教育出版社《沈鹏书古诗十九首卷》题签的书法则是真、行、草、隶、篆、魏碑诸体相融,书卷气浓郁,如当代艺术批评家栗宪庭所说: “文老书法的特点是采用行草书写的自由感,转换了碑学的篆、隶和魏碑等笔法,避免了碑学的呆板,或者说把碑学字体写的更自由流畅,又带着碑学字体刻削的力度。……除了引行草给碑学于自由感,又极力打散碑学各字体的界限,寻求一种新字体和新笔法。” “浸而淫之,酿而酝之,神而明之,”熔古铸新之路无疑是艰难的,也是老先生长期所践行的。2005年9月古吴轩出版的百卷《隋唐文明》为“十五”国家重点图书,乃文怀沙先生晚年主编的《四部文明》之一,此书的题签我认为是老先生墨迹中的上品,以篆隶之法入楷,小中见大,宽博庄严,笔力雄强,尽显盛唐气象。
  截至到现在,我搜集到了文怀沙先生近百册的图书题签,共性之美是不以奇巧炫世,不以粉黛媚人,腾挪避就不失之野,朴厚开张不失之华,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凡文怀沙老先生特爱者,他经常会一部书写两个题签,即一幅用在封面,一幅用在扉页,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印证一下。
  第二大类,是手札类作品,包括题跋。
  如1 954年吴湖帆将平生所作之词,以小楷工录,影印成书,名日《佞宋词痕》。请硕儒冒广生、叶恭绰作序,文怀沙应嘱题词。吴湖帆还将他的《佞宋词痕》请叶恭绰先生通过周恩来总理赠与毛泽东主席,毛泽东主席不久就托人回赠了他的诗词手稿影印本表示感谢。文怀沙的题句是一首自作词:“潇洒襟裾接宋贤,江东六法早流传。细吹银字调宫征,喜泼金壶逞秘妍。思片玉,和屯田。小窗梅萼对癯仙,新词诵浣蔷薇露,却寄南云又惘然。——右调寄鹧鸪天即应湖帆长兄命题。”蝇头小楷写的凝重端庄,骨气丰匀,洒脱率意与拙涩平稳并存,别具魅力。这或许是文怀沙今存最早的手札。
  再如1992年7月,《今日宝鸡教育》画册出版,文怀沙应请题词: “奇光之往应继,异采之来待开。周崇文德,秦尚武功。余论宝鸡文化,非止得天独厚,亦得史独厚者,惟源远然后流长也。诗云:‘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故孔子赞日:‘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宝鸡教育犹宝鸡文化,自有奇光之往应继,异采之来待开。愚以为宝鸡之学校教育,自初小至高中,便应授以本地区之史地课程,有关大学则应创造条件,设宝学研究系。”仍然是蝇头小字,貌丰骨劲,字字生动,用墨厚重,静中寓动。
  又如1993年9月序《任步武书洛神赋》,370余字质朴率真,似随情而发,任性而为,全不计点画之工拙、得失,颇具老庄遗风。笔墨中弥漫着生命的激情,字里行间映现出活生生的时代的审美旨归和意趣,用独特的书法语言形式向人们表述出挚热的情怀:生命向往和谐,艺术向往和谐,艺术确以发扬生命为极诣!文章说:“老来始悟建安风骨,上承屈宋,贵在情真韵纯。韵者,文采所归焉。文采者,端赖积累,非一蹴可至。……故善论书法者,首当观韵。”文怀沙先生的书法艺术世界是用情和爱来创造的,作品中很自然的表现出一种圆融朴素,率意天真。
  入选过全国兰亭奖的书法家江书学,曾在我的书房中看到文怀沙先生一张9厘米×17厘米硬笔手札:“乍欣东 壁晓,仰看冰轮高。”江书学赞叹道:“此稿看似漫不经心,但是有浑然天成的魏晋神韵。” 诚所谓无意于佳,更见佳处,听老先生说,这两句话书写为六尺楹联,已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由高玉涛先生收藏的《燕堂茶话》手稿,曾发表于《收藏界》杂志,堪称文怀沙先生硬笔手札中的代表。
  凡此种种,我们在文老先生2007年所作《黾园书简》小引中或可见其“识”:“世有率性纯情之人,方能被之以艺文辞章,臻抵所谓大家之堂奥。然尺素简牍,不假文饰,私衷毕见,此则,尤其大家之余韵焉。”
  第三大类,是尺幅比较大的书法作品。以横幅、对联、斗方、中堂居多,条幅、圆光、扇面、横披、手卷、册页、屏条不多见。
  2000年以来,文怀沙先生的横幅作品中,以各体的“正清和三十三字真言”居多,此处的真言是指“真话”,非是他意。全文如下:“正清和——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也。” 2009年1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给文怀沙先生的信中说:“‘正清和’三字经于做人做事都很重要,当以此勉励。”海内外藏家以收藏此作为多见。其他如“藏晖”、“仁者无敌”、“天地人和”等作品,细细观赏之下,均有胡耀邦赠诗所云:“哲人晓畅沧桑变,一番变化一番新”的味道。
  对联多为五言或六言或七言,如曾悬挂于胡耀邦同志故居客厅正中的楹联:“真善美传世,正清和耀邦”,沉古道厚,雅度雍容。再如“挥毫散林鹤,研墨惊池鱼。”提按动作极为细腻,变化丰富;行笔不激不厉,丝丝入扣,恰似云烟缭绕,气象万千。再有“佩缤纷繁饰,循绳墨不颇。”英武浑朴,庄重丰润,内容为《离骚》集联,传达了文怀沙先生的美学理念:即要有法度,具备优秀传统之共性,同时要繁富、丰盈、自足,具有美的个性,也就是屈原所追求的“修能”。还有五言联“望崦嵫勿迫,恐鹈缺先鸣”、六言联“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七言联“笔走江山天地外,琴听烟雨六朝中”、多字长联“地老天荒,不忘一部中华史;山呼海啸,齐唱千秋正气歌”等,均醇厚典雅,将奇古与厚重并施于规范之中,如铁线曲盘,劲健峭拔。
  中央美院孙美兰教授曾撰文说:“九七高龄的燕叟沙翁,其书画艺术精品,博采中国古文字精华,融甲骨、金文、楚简、古篆隶于一炉,返璞归真,自创新理异态,余久久面对,观之,赏之,思之,冥之,不禁雀跃而起,赞日:‘拙为巧之极,奇乃正之华。’最激起我共鸣的精品,乃沙翁为纪念艾青逝世十周年,以眼观定位、结体布行,亲书四十五言: ‘撇下芦笛,吹响号角,举起火把,驱散黑暗,穿透云翳,献身黎明,走出国界,率众奋进,堂堂正正,敢于面向太阳的诗人。’此件精品,赠送给广众的是一颗永远不老的诗心,是一株生命美丽的长青树。” 孙美兰教授所欣赏的是一件四尺整张的中堂作品,我见过的文怀沙老先生四尺整纸作品,以《少无适俗韵,所梦亦烟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淑女以厚德载物》、 《千古绝唱唐诗宋词书画典藏集小引》以及《国际华人诗书画印大展前言》等最为精彩,艺术欣赏价值绝不低于《为纪念艾青逝世十周年题词》,如《国际华人诗书画印大展前言》全文凡513字,全面阐述了诗、书、画、印艺术,通篇一丝不苟,古质浑然,风格典雅,不激不厉,透出中正平和的气息,堪称五合交臻之作。
  2008年8月文怀沙先生推出了十六条屏文天祥《正气歌》并序,全文520余字,分别以甲骨文和行草书写成,取王应麟“古谊若龟鉴,忠肝裂铁石”之意,超逸沉着,行气通畅,跳荡如龙虎相搏,奇崛似百岁枯藤,其书其文浑然一体。
  需要补充的是,文怀沙先生的榜书作品虽然一如钱钟书1991年4月给他的信中所评“尊书刚健如许,足以压镇匾额……”但不少是由小字放大而成,并不是直接书写在六尺或者八尺纸上。如堪称榜书代表作的“云陇山房”,原字大小不过2厘米左右,中国书协楹联展全国奖获得者李明生先生说: “我曾经多次将文老的尺牍小品放大欣赏,蝇头小楷放大到一米四以上仍然是大气磅礴,厚重而不失精妙,为近代书法家中所罕见。”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王学仲教授推崇文怀沙先生的人品、学识、书品,于2000年篆“灵光鲁殿,屈子后身”八个大字,赠与他心中的“文丈国学大师”,又在2009年序《庐山摩崖石刻》中写道“遍观当今书家,余独爱燕叟(文怀沙)之古朴拙重……”我也曾请一些前辈时贤谈老先生的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原秘书长谢云先生说:“文老的古隶作品鲜有可与比肩者。”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原驻会副主席张飙先生说:“文老书汲散氏、毛公,古色韵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原秘书长郭雅君先生说: “文老的书法集北碑的雄浑和帖学的韵味于一身,彰显了文人书法的特有气质和风格”。国家文化部群星奖获得者陈联合先生说:“怀沙翁的书法作品,有金石之劲健,更兼帛帖之温润;气息古朴典雅,章法散朗自在;字与字虽不相连,然其通篇韵致相互映带,自然天成。”……2006年8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评论: “文老的书法造诣得益于其文化素养。文人与学问、书家与文人、书法与修养等等,本来都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诗文兼容,正是文老书法艺术的价值所在。”
  行文至此,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位艺术家创作了一幅作品,请前来参观的人用笔圈出不足,不到两天,作品就被涂黑了,竟然全是不足?!艺术家郁闷之余,又创作了同样的作品,他这次是请前来参观的人用笔圈出优点,还是不到两天的时间,作品又被涂黑了,难道全是优点吗?艺术家笑了。人在江湖,无论其作品多少,都会有各种褒贬、品评出现。的确,任何人都有品评艺术的自由,任何品评也总是见仁见智,难窥全豹。
  因为文怀沙先生书法价值所在,目前市场上充斥着不少仿冒之作,然而,无视“不衫不履”下的“英雄气”、 “方寸心”,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怎么能够学得到线条之下隐含着的激情、稚拙……我常对上门来鉴定或准备收藏的朋友说:老先生的书作虽然以行书、古隶为多,但是,唯有信手挥洒的文氏手写体才更能体现出他的“不俗”、他的“自在”、他的“生机”勃勃……还记得2006年12月21日深夜,我请文老审阅《文怀沙书法集》的样稿,将我的看法说给他听,老爷子不以为忤,银须颤动着,笑得像个孩子: “哈哈,我可不是什么书法家,只不过写的字‘尚能樨拙,幸免佻巧’罢了。”
其他文献
近康德式与近黑格尔式解读的冲突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在于两种解读遵循了从马克思思想出发寻找与康德或黑格尔思想关联的“平行进路”,把德国
古希腊的自由之思显现为对善本体的辩护。亚里士多德关于理性的选择与意愿行为的讨论,虽然已经达到了古希腊自由观的一个新高度,但未达到将自由视为哲学至上原则的地步。奥古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个“牢牢把握”,是我们
马克思的文本逻辑被解释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逻辑与人道主义的“伦理性”逻辑,这两种理论逻辑隐含着两种不同的社会主义论证方式,即“是”或者客观的方式,以及“应当”
无芒雀麦在饲用品质、生产年限和产量方面在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中占有首要位置,同时具有较高的越冬性、抗旱性和早期迅速再生的能力,也能耐受流动洪水的长期浸淹,可在各类土壤
在中国当代文学涉及情法冲突的叙事中,作品展现了人性在面对情法冲突时的不同选择:法不容情、以情悖法、回归人性,同时彰显了国法、天理、人情的力量及情法之间的冲突与博弈
在经济新常态下,由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就业矛盾面临着由总量为主向总量压力和供需结构性矛盾并存转折期,表现为:就业规模全球居首,但是劳动力开始中老年化;第一产业中
甜菜是制糖的重要原料之一。发展甜菜生产,提高甜菜单位面积产糖量,对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如日本、比利时、荷兰、瑞士等)甜菜平均亩产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菜籽油是我国人民主要食用植物油之一,菜籽饼是优质饲料和肥料,发展油菜生产对于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提高人民生活和增加社员收入都有十分重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使用低碳竞争力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做定量评价,发现沿线区域都存在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偏低的问题,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