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程“支架式”教学设计原则与教学模式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234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标提出新的教学目标,传统化学教学面临巨大挑战。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支架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是指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并向更高水平发展,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支架式”教学 新课程
  化学来源于生活,也必定为生活所服务。在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化学概念,会做化学考试题,但是忽视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沦落为考试机器。新课改,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无论是知识的讲授,还是方式的奖授,都要贴近实际生活,并且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有机结合。“支架式”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并通过情境创设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并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框架,系统地进行学习,整体地进行掌握和理解。
  1.“支架式”教学的设计原则
  1.1将问题作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高中化学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进行深入思考,然后才能涉及创新问题。因此,提出问题,是一切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获取和创建的基础。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取的“支架式”教学模式,最重要的一种手段就是问题支架,具体说来就是将学到的知识转变为问题,作为支架,然后引申出很多其他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这些问题,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
  1.2“情景化”的教学原则
  当学生遇到新的知识的时候,可以按照以前创建的支架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学习。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轻松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使学生保持高涨的热情获取新知识,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1.3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的原则
  “支架式”教学模式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教师要随时明白自己处于帮助学生学习的角色,而不是灌输知识的角色。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的传授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程安排,科学地进行授课,以饱满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2.1搭脚手架
  这种教学模式,在这里用实例进行阐述,例如学生在学到有机物知识章节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习题模式,就是有机物的相互转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之前学到的官能团等知识进行总结,然后一步步深化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之前学到的基础知识串联起来,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2.2进入教学情境
  比如,在学习水解反应的时候,学生就要整体地分析哪些物质可以被水解,是否这些物质中有可以被氧化的,以及它们之间都是什么关系。
  2.3深入探索认知
  在学习有机物相互转化这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各个类型的有机物转化关系进行总结学习,然后研究这些类型中比较关键的有机物的转化,最后提炼出重要的有机物进行学习。一步一步地深入知识的探索和学习是其中的一种学习模式。
  2.4学习效果的评价
  学习效果的评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我评价,一种是相互评价,还可以将结论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这些评价形式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的贡献;是否对所学知识构建完整的框架。
  3.“支架式”教学的思考
  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教学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3.1准确把握“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支架式”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以便教师引导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框架时把握好教学时机。
  3.2对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有清晰明确的理解
  这一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依靠自身的能力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无形中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
  3.3灵活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
  实际上,“支架式”教学模式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过于依赖这种教学模式,忽略很多其他可以采纳的教学模式,因为其他教学模式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如果将其中合适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合理应用,灵活掌握,适当切换,那么对于教学效果来说才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提升作用,并且可以更充分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总之,“支架式”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死板的教学情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知识的学习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但是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的,将情景教学等教学方式作为教学手段,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提高素质,进行全面学习。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灵活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不要单一地依靠这种教学模式解决所有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地应用其他教学模式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本质的提升,而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分数的提升上,更要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蔡万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支架式”教学模式构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师瑞.支架探究教学法——浅谈化学与抛锚式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3(2).
  [3]房晶.高中化学课堂的提问[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1).
  [4]王桐,许烨馨,马娜骨.修复材料知识引入高中化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4).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知识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得到了广大物理教师的重视。但是,就目前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而言,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众多物理教师面前的难题。本文结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提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论述了单片机在机器人运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通过简单的8位单片机在智能六自由度机械臂运动控制中的应用,设计并制作出简单的机器人教学系统,从而为高校机器人教学系统的
摘 要: 本文通过实例阐明使用多媒体可以达到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突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可控性,同时阐述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中的弊端。  关键词: 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 中学化学实验  传统化学实验教学课“一块黑板 一支粉笔 一篮实验用品”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的实施要求,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已被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使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互相补充和完善
摘 要: 本文以高中化生活化教育模式的思想和实践途径为基础,并以《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的教学设计为例介绍了生活化教育在教学中的做法。作者在苏教版《化学与生活》的授课过程中,以任教的两个平行班级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 高中化学 生活化教育 化学教学 苏教版《化学与生活》  1.教材选取  苏教版《化学与生活》模块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中心,使学生直面生活、工农业、
摘 要: 初中物理学习阶段非常重要,是今后物理及理科学习的基础,如果在这一阶段,教师采用恰当的方法强化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根据现象探究物理过程,从而总结知识结构,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很大帮助。因此,初中物理教师不仅要按照教学大纲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锻炼他们的思维逻辑,提高他们自主判断和分析水平,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逻辑思维 培养方法  物理是一门以数学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