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花到底是什么花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笨花、洋花都是棉花。
  笨花产自本土,洋花由域外传来。 有个村子叫笨花……
  铁凝以抒情笔法将 “笨花”吟诵为生命的传奇,也使其成为回溯乡土中国历程的符号。铁凝将笨花作为一种镜像来书写,而有关笨花村庄的叙事,指涉为生命与精神意向的象征,原本是走向对中华民族心灵深处探索的凭借。
  《笨花》一改铁凝以往创作《哦,香雪》《玫瑰门》等关注女性命运、注重个人情感开掘的基调,截取从清末民初到上世纪40年代中期近五十年的历史断面,以冀中平原上一个小村子的生活为蓝本,以向氏家族为主线,通过对原乡悲喜生命形态的展示,将原乡精神气韵贯穿在朴素、智慧、妙趣盎然的叙事中,把中国那段变幻莫测、跌宕起伏的历史巧妙地融于日常生活场景之中,乡野村粗朴野性世态风情与新奇现代的粗放延展,混杂着时代风云的繁复波澜,堪称铁凝迄今为止最具分量的长篇力作。
  这部46万字规模宏大的小说,人物达90多个,耗费铁凝6年的心血,于2006年出版。2018年9月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笨花》透着雄辉与沉静,与弥漫着混沌喧嚣的城市形成对比的是,笨花村庄蕴含了北中国的原乡气象与深层底蕴。铁凝大量地融入了拾花(性爱)、钻窝棚、糖担儿、投芝麻、算地、四月二十八庙会、喊号、叫卖声、受洗礼等生活图景、民情风俗,在这个乡村传统走向现代的空间中混搭着对世俗里的物质追求,也有对自然的崇拜、对宗教信仰以及科技等的追随。冀中平原的沧桑大地,不仅生长笨花,也孕育了朴质而厚重、率性而泼辣的人们,这里粗朴而不野蛮,厚实而不狭窄,原始而不封闭。无疑形成了一种独具中国乡土气质与乡土气韵的风物图,呈现了浑厚朴拙具有文化气息的乡村景观。
  铁凝伫立在历史的回溯与嬗变中,从容不迫地展示人物与风俗,尽量克制暴露战争血腥的场景,也在这偏野乡村捕获尘世的静谧与人性的美好。在革命与现代的叙事中,彰显饮食男女生存之法、小生产者善良的粗朴,以及社会变革与战争灾祸的发生,展现笨花人的选择与坚守、气节与魄力,还有家国情怀以及对中华母体精神的贴近。
  铁凝主要通过向家和西贝家两个家族的故事来表述的,这两个家族的男人和女人们的生命情状,缠绕的是他们的劳作、信仰及情感。但主要笔墨放在了向家,向喜从卖豆花到从戎到成将军再到保定赋闲,历任了陆军旅长、直隶总督府咨议官、吴淞口要塞司令等直到“解甲归田”,最后回到兆州的制粪厂。向桂走出笨花,在兆州做生意、建绣楼,再到衰落,展示了向家从发展到鼎盛再落回的过程。只是铁凝过于着力故事推进的叙述,设法铺排这部小说为厚重、跌拓,就显得内敛与节制,忽略了激情的宣扬,缺少了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的那份舒张。即晋赵至 《与嵇茂齐书》所言:“哀物悼世,激情风烈。”因此,苦难不是叙事基调,而沉实生命韧性的显露,以及小我精神与品格与大国家的意识主张,或许这正是铁凝要表达的,即在国家与民族的危难面前,个人或家族的生与死已经微不足道。
  但是从另外的角度理解,正如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说:“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支撑,源自是中国传统哲学兼济天下思想的孕育、滋生、哺育,中华民族的血脉与根系的承继,正是由千千万万的笨花人来接续。他们承载着浓烈的家国情怀,接受到传统乡村伦理的规约,也有着反叛。而一个家族在动荡年代的历史,就是国家与民族的历史。
  小说故事正是以时间为线构成一个网状结构,通过以向家为核心的一个村落的风貌的展现蕴涵了整个时代。向喜是最核心的人物,上有父亲向鹏举,弟向桂,妻子同艾(子向文成),又娶顺容(子向文麒、向文麟)、施玉婵(女向取灯),向文成有子向武备、向有备,构成了男女代际序列。这里存在父子代际的传递与转换:向喜生于笨花的一个没落地主家庭,主要是卖豆花、佛堂,通读《四书》,受到儒家的熏陶,后顺利征兵入伍,在袁世凱的新军中逐渐崭露头角,深得器重,但他不改厚道、忠实,聪明有谋,如决绝处理1200多名哗变的士兵。他是一个复杂的军人,既然有封建伦理的浸润,与同艾、顺容、施玉婵的结缘,都是在特定时期的自然选择。同时也有一定的革命性,他放飞施玉婵,支持儿女回到笨花参与革命,让两个儿子去他们向往的延安。当民族危机关头,日本人请向喜出任维持会的负责人,遭到向喜的拒绝,他毅然选择到粪厂当经理,从事离老百姓最近的工作。最后为了救一个宣传抗日的演员,杀了日本兵而自尽。向喜汇入革命与其说是激进的选择,倒不如说他是出于家国一体意识的本能。
  但儿子向文成却有强烈激进的意识,向文成小时溺水眼睛留下了残疾,看东西模糊,有隐隐的自卑,但富有追求。他是中西医兼通的医师,早在五四运动时就参与土改、办小学,在抗战时在家里办了夜校,后又让出西院让给战区医院。向文成后来成为颇具神秘色彩的“交通”。交通是一血肉之气躯体构成的生命线,在一个看似沉闷、看似无序的社会里,像一支支在黑暗中游走着的烛光,带领那些为民族的生存和希望奔走的人,到该去的地方。向有备放弃了对美术理想的追求,积极参与抗日斗争。
  在这部小说中,也有母与女的代际描绘:同艾是逆来顺受、温顺的传统女性形象,深受封建传统文化伦理的规定,包括接受丈夫的纳妾,尽管也存在有身体的消极反抗。当向喜回到笨花后,她无法回到从前的安好。她对取灯视为己出,对取灯死后入祖坟的处理,就破除了陈规陋俗。顺容是向喜的二夫人,保定汤记茶馆老板的女儿,一个泼悍固执的城市女性形象,自私自利,有所叛逆但最后得以归顺,尚能够以母性的润泽对待取灯。取灯的母亲施玉蝉是走钢丝名伶,行走江湖,不巧遭遇海盗,为了生存不得不投靠向喜,作了向喜的第三房太太, 生了女儿取灯。女儿三岁时,崇尚自由的施玉蝉又离开向喜,重拾技艺。日后作为班主,带领杂技团宣传抗日。而女儿取灯是城市中长大,聪明进取,由单纯的学生在笨花变成了一个抗日时脱产的干部,由于小袄子的出卖而惨死。这跟铁凝的《棉花垛》中乔的命运很相似。   笨花不仅由向家、西贝家等家族构成,更有在北京读过大学的甘子明,还有尹率真县长等,具有自觉的革命意识与领导力,能够审时度势,认清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武装侵略是相互依托的。他们深入到笨花村,发动群众抗日,认为在民族危亡的时刻,阶级矛盾必然要让位于民族矛盾。小说展示笨花原乡生态与民间风情,也将这种革命精神,导入释放到人们日常生活里,成为一种表达生命与情感的形式,并对所有生命形态予以足够的尊重、理解,赋予其神圣、庄严。战争撕裂着人性,致使笨花人面临不同的选择,但笨花主体是以生的韧性与死的惨烈决绝地来守护,向喜、尹县长、瞎话、取灯等以生命捍卫笨花的尊严。笨花人潜藏对一切的生命形态的包容与尊重,诸如对女人钻窝棚的宽容、对基督教的容纳等,但笨花人又从来就是刚性的,大革命失败后,笨花人意志并没有消沉。
  但笨花也隐匿着消极甚至是反动力量。笨花成为日本人争夺的场地、蹂躏的场所,也有意志薄弱的叛逆者出现。小袄子是生长在乡村的奇葩,寡妇母亲大花瓣常年吃着西贝小治打猎来的兔子,消受着西贝小治媳妇的房顶叫骂;她和村里花主向桂混着, 常年以钻窝棚挣花为生计。小袄子身上散发一种畸形欲望气息,充满生命原欲的躁动与不安,她以色相事人,主动勾引佟继臣,挑战了世俗对女子的规定。与母亲不同的是,在靠着男人过活的同时,小袄子也出于好奇,报名上了夜校,并认同妇女解放,向往自由,为抗日也作过贡献。但小袄子一方面靠着汉奸金贵,一方面受着抗日的吸引。最后背叛革命,直到死亡临头,还勾引处决她的西贝时令。西贝梅阁是西贝家第三代,西贝大治的长女,受过简易师范的教育,接受了基督教徒受洗礼,一味相信能够获得上帝的拯救,拒绝吃药治病,无力参与现实的抗日。这个盲目笃信上帝的圣女,最终也死于日军的屠杀。铁凝也对向喜蛰伏粪厂的避世态度的有过质疑,尽管没有深度地挖掘。
  显然,铁凝在挖掘家庭乃至笨花演进的根源时,在以向喜为代表的这个人物群体身上,发掘到了民族的底色。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这群中国人的生活,他们不败的生活之意趣,人情之大类,世俗烟火中的精神空间,闭塞环境里开阔的智慧和教养,一些积极的美德,以及在看似松散、平凡的劳作和过日子当中,面对那个纷繁、复杂的年代的种种艰难选择,这群人最终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和内心的道德秩序。一个民族的强韧和发展是离不开我们心中理应葆有的道德秩序的,它会使一捧尘土也能够熠熠生辉。(铁凝:《〈笨花〉与我》,《人民日报》2006年2月16日)
  铁凝在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替中,既有对宁静、恬淡、悠闲的田园生活场景的展示,也将笨花村人的勤劳朴实、尊老爱幼与节俭安分,与庸常的世态民情一起呈现。铁凝探寻在历史变迁中,恪守着尘烟气息的人世间常情与人性的绽放,以及对支撑中华民族精神底蕴的找寻,便自然地成为了小说主题。
  無疑,在中国的大地上,有无数默默无闻向喜们,曾经参与到对国家与民族的拯救,他们作为英雄群像留存在历史记忆中,构筑了中华民族精神底蕴,也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铁凝以《笨花》对中华民族精神底蕴的掘进,深意也大抵在此。如果说陈忠实的《白鹿原》是苍凉凝重秦腔调性的吼,铁凝的《笨花》则是守着清丽温润朴质的历史回声。
  《笨花》展演了从清末到抗战结束的家族史,将中华儿女的血泪抗争、民族大义在气定神闲的人间烟火中娓娓道来,聚合与超越了现世界乡村生活朴质伦理,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底蕴的直接掘进。铁凝以细腻的女性化的主体意识与表现,给这部具有本土色泽与底蕴的新历史小说,又平添了温暖与爱意。
  铁凝试图寻找中国人的生命底色与精神底蕴所在,也在指认与剥离附着在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构成。同时佐证了中国文化及精神底蕴如河床一样沉积固化了人性、观念、经验、伦理、道德、情感、修养等,体现了整体生命形态与轨迹的深度与广度,是孕育、绵延华夏文明的动力与精神源泉,具有强化价值导向、民族凝聚力的功能,并赋予中华魂的塑造。这种精神底蕴经受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历经了时间的荡涤与历史的冲刷,拓展着人类认知的疆界,也促进着一代代人灵魂与精神的解放,更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无裨益。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其他文献
一般来说,韩非之所以是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因为他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学说。这固然不错,但对于此中曲折,却有些未能说尽,尤其是韩非与三位前辈的思想之间具体关系如何,也很难明白看出。关于这个问题,韩非自己曾做过集中的论述。在《定法》《难势》两篇中,他采用问答的方式,层层推进,阐明了他对于法、术、势的理解,从而使我们了解到商、申、慎、韩思想的差异,也
科技正在深层次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人工智能正悄无声息地渗入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由中国纪录片女性导演代表陈怡执导,中国首部8K变形银幕科技纪录片《你好 AI》9月2日登陆优酷独家播出,讲述前沿科技为人类改造世界赋能,推动人类拥抱未来,朝着美好方向勇敢前行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看这部纪录片,给人最明白、最现实、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拥抱AI(人工智能),创造美好生
关于李白的研究文章,汗牛充栋,这一辑的四篇文章,分别从四个方面来新探,角度新颖,解读深到,写法各尽其妙。  人但言李白诗以“气象胜”,《李白诗的雄逸气象及其成因》文章重在成因的探讨,作者认为:“大体而言,李诗雄逸气象的主要成因,就是上文所述的意象、境界和篇体三重因素。”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说:“从作者的个性和生平方面解释作品,是一种最古老和最有基础的文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却能够使诗人与
《一个都不能少》是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的一部剧情片,由张艺谋导演,上映于1999年。电影讲述了13岁的小女孩魏敏芝成为水泉小学的代课老师后,为了高老师临走前交待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的嘱咐,想方设法进城寻找一个辍学打工男孩的故事。影片获得十余项国际电影奖项,包括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威尼斯金狮奖以及圣保罗国际电影节观众评选最佳影片奖等。  这部电影深入农村小学的现实场景,对偏远乡村
文学研究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时间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也可以从空间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也许后者甚至比前者更为重要。从前的文学研究,无论中外,从时间的角度是通常的选择,因为人们总是从前天、昨天到今天、明天,一生中对于时间的感受是特别强烈的,并且人们总是有一种怀旧的倾向。而最近一百年以来在中国所兴起的文学地理学,则是一种新的进步与发展。文学地理学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并正在努力建立的一门研究文学的新学科,也
新疆是王蒙一个永远无法绕开的话题。自 70 年代末从新疆“归来”后的王蒙创作了《歌神》《买买提处长轶事》《杂色》等一系列描写新疆伊犁的作品,特别是长篇小说《这边风景》与《在伊犁》系列小说,更是构成了王蒙新疆小说特别是“伊犁叙事”的“双璧”。王蒙通过他的《这边风景》等小说,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范式——“新疆美学”。  壹  新疆是王蒙的受难地,也是王蒙的“福地”。1963年,因《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义,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生生不息的传统美德之一。对古往今来的所有中国人而言,义都是一个极为熟悉的字眼儿:它不仅连结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更凝聚着孔孟以来历代圣贤的谆谆教诲;它不仅意味着一腔热血,更承载着正义与担当,有如信念之根,深植于每个人的内心最深处。南宋文天祥就义后,书于衣带的绝笔赞中有云:“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位末世丞相,堪称践行仁
曾经是国内某知名公司的技术骨干,曾经是一个多媒体软件产品的主管,现在是一位富有创新意识的基础教育IT工作者。这就是上海市七宝中学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陈圣日老师。  自从1998年被仇忠海校长鼎力引进之后,陈老师便和教育信息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选择教育并投身教育之后,他保留着勤于钻研的特质,工作中不断求索创新,善思的他似乎从来没有让学校信息化发展停下过脚步。  刚进学校的时候,七宝中学看好他的多媒体
2006年是实施《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教育技术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它既承载着对过去五年各项工作实施总结的历史使命,也肩负着开启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新局面的历史重任。本刊试图通过对2006年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发展脉络的梳理,带领大家一起回顾这一年发生的重要事件。随着事件的回放,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这一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在稳中求变、力图创新。    “十一五”规划开启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生命,而哲学这一追问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智慧之学则是这一精神生命的核心。新时代的中国哲学研究以及哲学智慧之继承发扬应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要回归到中国哲学固有的问题,确定特定的哲学思想所欲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进而思考这些思想所蕴含的智慧如何为现代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方案。同时,应处理好历史性与时代性之关系,需要梳理出重要思想观念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把握中国哲学自身的发展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