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言
物理课内容多,知识面广,有些比较抽象,光靠一些实验器材,已远远不能满足课堂的需要,特别是一些感性认识的东西、物理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填补这些不足,提高物理课堂的效率。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物理教学现代化的一种体现形式。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而且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现阶段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途径就是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与设计制作的相关多媒体教学软件。它们是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艺术于一体的高度结合体,也是整合的载体。对于物理这种内容有严谨结构的学科而言,多媒体素材设计的着眼点应放在变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可见,变静态为动态这一角度,为学生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
2 借助多媒体优化物理教学
2.1 创设学习情境,变枯燥学习为生动有趣
如在“声音”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利用有关音频软件将声音的波形动态直观地显示出来,使学生能直接观察到声音的音色、音调、音量与波形的特点、振幅、频率的关系,以及乐音和噪声在产生机理上的区别,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探索的兴趣,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2.2 变抽象为形象,微小为明显,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
如在内燃机构造及原理的学习中,要解决有关的冲程过程问题,在实验演示之后,可进一步展示利用Flash动画设计模拟内燃机运转的动态过程,观察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的不同的物理变化,了解每做功一次,活塞往返几次,进气门、排气门打开关闭几次。有全过程模拟也有分解动作,也可以把分解动作部件分别讲述,使学生观察到演示实验中不易看到的细节和无法演示的现象,使学生获得对物理过程的清晰认识以及解释物理学原理的能力。
2.3 提供感性认识,解释物理学原理
感性认识是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突破知识难点的前提。如在光的反射、折射的学习中,学生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这一概念总是容易混淆。其实在这里只需要放一段Flash做的课件,拖动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在法线的另一侧随之移动,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有移动的轨迹,许多道理不需费很多口舌学生便可自然明白。
2.4 呈现事实,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教学内容,比如牛顿第一定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识别电路教学的过程等,根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认真研究和分析后,利用PowerPoint、几何画板、Authorware进行相关教学设计,通过信息技术的超链接、非线性结构和交互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不同场景的应用实例、相关的信息资源和动态的反馈信息,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的环境中带着学习要求有选择地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去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这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开发其学习的潜力,培养其创新思维。
3 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应注意的地方
3.1 不能片面夸大计算机的作用
计算机是否在教学中使用,完全取决于教学需求。计算机只是一种教学媒体,它的角色应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代替不了教师的课堂现场教学经验和智慧。
3.2 不能让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量大的优点成为“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
信息量大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特点,如果运用不当,课件或链接内容过于丰满,信息量超出学生在40分钟内的接受能力范围,那么所教知识只能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眼前一闪而过,使得多媒体成了现代化的“满堂灌”。所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课前准备时,一定要遵循“适量”原则,不可贪多求快。
3.3 不可替代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不可替代的,应尽量让学生新自操作,亲自观察,获取第一手资料。当然对于一些限于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用多媒体模拟也是可取的。
3.4 注意培养信息免疫能力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学生在利用信息手段获取信息时,完全可能受到网上一些不健康、伪科学等信息的污染。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信息免疫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不要充当黑客和病毒的传播者,或在网上散布不良信息。
总之,现代教育媒体因其鲜明的图像、生动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方面远远超过其他传统教学媒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一优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情感,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青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物理课内容多,知识面广,有些比较抽象,光靠一些实验器材,已远远不能满足课堂的需要,特别是一些感性认识的东西、物理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填补这些不足,提高物理课堂的效率。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物理教学现代化的一种体现形式。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而且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现阶段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途径就是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与设计制作的相关多媒体教学软件。它们是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艺术于一体的高度结合体,也是整合的载体。对于物理这种内容有严谨结构的学科而言,多媒体素材设计的着眼点应放在变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可见,变静态为动态这一角度,为学生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
2 借助多媒体优化物理教学
2.1 创设学习情境,变枯燥学习为生动有趣
如在“声音”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利用有关音频软件将声音的波形动态直观地显示出来,使学生能直接观察到声音的音色、音调、音量与波形的特点、振幅、频率的关系,以及乐音和噪声在产生机理上的区别,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探索的兴趣,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2.2 变抽象为形象,微小为明显,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
如在内燃机构造及原理的学习中,要解决有关的冲程过程问题,在实验演示之后,可进一步展示利用Flash动画设计模拟内燃机运转的动态过程,观察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的不同的物理变化,了解每做功一次,活塞往返几次,进气门、排气门打开关闭几次。有全过程模拟也有分解动作,也可以把分解动作部件分别讲述,使学生观察到演示实验中不易看到的细节和无法演示的现象,使学生获得对物理过程的清晰认识以及解释物理学原理的能力。
2.3 提供感性认识,解释物理学原理
感性认识是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突破知识难点的前提。如在光的反射、折射的学习中,学生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这一概念总是容易混淆。其实在这里只需要放一段Flash做的课件,拖动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在法线的另一侧随之移动,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有移动的轨迹,许多道理不需费很多口舌学生便可自然明白。
2.4 呈现事实,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教学内容,比如牛顿第一定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识别电路教学的过程等,根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认真研究和分析后,利用PowerPoint、几何画板、Authorware进行相关教学设计,通过信息技术的超链接、非线性结构和交互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不同场景的应用实例、相关的信息资源和动态的反馈信息,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的环境中带着学习要求有选择地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去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这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开发其学习的潜力,培养其创新思维。
3 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应注意的地方
3.1 不能片面夸大计算机的作用
计算机是否在教学中使用,完全取决于教学需求。计算机只是一种教学媒体,它的角色应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代替不了教师的课堂现场教学经验和智慧。
3.2 不能让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量大的优点成为“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
信息量大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特点,如果运用不当,课件或链接内容过于丰满,信息量超出学生在40分钟内的接受能力范围,那么所教知识只能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眼前一闪而过,使得多媒体成了现代化的“满堂灌”。所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课前准备时,一定要遵循“适量”原则,不可贪多求快。
3.3 不可替代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不可替代的,应尽量让学生新自操作,亲自观察,获取第一手资料。当然对于一些限于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用多媒体模拟也是可取的。
3.4 注意培养信息免疫能力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学生在利用信息手段获取信息时,完全可能受到网上一些不健康、伪科学等信息的污染。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信息免疫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不要充当黑客和病毒的传播者,或在网上散布不良信息。
总之,现代教育媒体因其鲜明的图像、生动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方面远远超过其他传统教学媒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一优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情感,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青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