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课程价值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的主旨为深入分析“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以期为学生提供新的技术与工具,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以文献探究为理论基础,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应从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建立健全的信息技术教学机制、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等几方面入手,有助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价值,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信息技术课程    价值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广泛深入,对信息技术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价值,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已经成为了当前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关注的重点课题。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时代影响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因素与“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策略,对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1]。
  一、“互联网+”时代影响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因素
  1.1教师对于“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缺乏正确认识
  大部分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只一味的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教授,而并未将信息技术的价值渗透其中,也没有意识去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有正常安排教学实践课,但实践操作的均为信息技术较为基础的简单操作,难以充分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这主要就是因为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实践内容来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不利于凸显信息技术的社会价值与工具价值。
  一些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时,仍然将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停留在其工具价值的表面,过于依赖教材内容,且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深入理解,从而导致教学内容不够先进、丰富,难以突出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对于“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有待更新与完善。
  1.2“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在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学校普遍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因而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不高。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得到像其他主要文化课一样的待遇,除了要正常完成教学学科内的教学任务外,通常还要负责为其他学科制作教学课件。
  其实,就制作教学课件与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而言,这本身就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重要表现,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传导。导致以上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机制没有与时俱进的予以完善与健全,教师对于自身的岗位职责也缺乏充分的认知,因而没有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从而导致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与质量有所欠缺。
  此外,由于学校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因而很多学校的信息技術相关软硬件都没有配置到位,进而导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难以实施先进的技术,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也难以对信息技术课程引发重视,不能清楚的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价值,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与进步。
  1.3“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重点缺乏合理性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应该是建立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价值上,并对其进行发展与创新,从而形成新的信息技术价值机制。从技术层面来看,“互联网+”技术是现代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中,对技术进行的不断创新,进而提升了其社会价值。从这一点来看,这与传统意义上单纯的技术革新有所不同,传统意义上技术的革新与其价值往往是分开发展的,而在信息技术领域,其技术与价值是共同体关系,技术的革新必然带动价值的提升。
  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创新使其能够更加广泛的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使各行各业都能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且信息技术也是新时代背景下,技术创业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都忽视了其课程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存在极大偏差,学生很难参与到真正的信息技术实践操作中来,教师过于强调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从而导致信息技术课程缺乏有效实践,与“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脱轨现象,难以凸显信息技术的课程价值[2]。
  二、“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
  信息技术课程的社会价值就是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并将这种技能运用到社会发展中,从而完成对社会各个领域的促进与完善,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课程的社会价值也就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对科技与人才的需求表现。
  首先,以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角度而言,其主要功能是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行为进行解读,进而使学生能够利用该技术掌握处理信息的技能。然而,在实际社会中,由于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在不同的地域、区域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城镇或乡村,不具备信息技术课程实践的条件,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完整的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系统,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体现。基于此,信息技术课程在进行推广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尽量减少城乡间的数字化差距,实现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普及,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的价值体现。
  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俨然成为了一种文化趋势,也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一种显著特征。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因此,在文化构建的过程中,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信息技术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信息化社会的构建,信息技术课程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最后,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知识是社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信息技术课程则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是知识社会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基石,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3]。
  三、“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提升的策略
  3.1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学校应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并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有效的创新与发展,有助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价值。在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创新与完善时,学校应对原本落后的教学结构进行调整,并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性。学校可以从校外聘请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来校为教师们进行信息技术的先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训练,如果该人才具备教学经验,也可以加大资金的投入,使人才能够留校任教,有助于扩充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业团队,加快学校的信息化教育的改革进程,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4]。
  3.2建立健全的信息技术教学机制
  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能否充分发挥,主要要看学校能否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作用,并且能够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教学机制,从而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发挥奠定基础。然后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校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缺乏足够的专业要求,所采用的教学内容与当前信息技术的实际发展存在脱轨现象,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体现。因此,学校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技术教学机制,加大学生信息技术的实践实操活动,并以“互联网+”为基础,加大线上教学的力度,从而将信息技术课程转变为重要的通识学科,并推动其他学科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在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并不是要完全摒弃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中的理论知识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并加大教学实践的比重,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其信息技术的综合水平,有助于学生的学以致用,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与进步[5]。
  3.3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
  在互联网+”时代,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也提出了更为具体也更为严格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程在进行完善与创新过程中,除了要使师生对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时代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加强理解外,还应该加大社会实践的参与比重。
  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当前,大部分学校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是在校内的机房开展教学活动,但教师所教授给学生们的教学实践内容难度系数极低,基本等同于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操作,已经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社会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求。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授时,应根据学生的真实学情,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应教授不同层级的信息技术,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教师应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们能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工具对于社会各个领域而言,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力,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构建完善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在“互联网+”时代,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价值,并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点相应的策略: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建立健全的信息技术教学机制、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等。文中所提的几点策略,对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参  考  文  献
  [1]邓银珍."互联网+"时代下微课及翻转课堂的价值——微课及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10):P.151-151.
  [2]王艳."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性教学探究[J].数码设计.CG WORLD,2019,008(017):P.135-135.
  [3]李建軍."互联网+教育"新时代,信息技术助力构建盲校中职专业高效课堂[J].现代职业教育,2019,000(010):240-241.
  [4]高鹰[1].试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新型课堂教学模式[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03(003):P.188-188.
  [5]高云峰[1].对互联网时代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003(001):P.283-283.
其他文献
传统的大数据工具一般为专业数据分析人员打造,具有难以上手、操作交互性差以及不够智能化等特点。而智能交互向导系统是针对大数据交互式分析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而研制的一套大数据分析辅助工具。系统既研发了用户意图理解、数据抽样及列推荐、可视化推荐、分析方法推荐等核心关键技术,也拥有良好的图形化界面与人性化的智能交互体验。在满足用户多种交互式分析需求的同时,还具有极高的响应速度。不仅可以随时回溯到分析流程任意一步重新选择方法的执行流程,还可以通过接口与各种分析应用快速集成以部署应用于不同场景。经过实验测试,系统的平均
基于光谱重建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提出了一种高光谱与全色图像的有效解混方法。首先在高光谱图像的非负矩阵分解中引入光谱重建误差最小化的正则项,通过多目标寻优寻找最佳的正则项参数,以鼓励分解的光谱特征矩阵包含更真实的光谱特征;然后对全色图像进行非负矩阵分解,以获得描述图像细节的丰度矩阵;最后利用光谱特征矩阵和丰度矩阵重建得到融合结果。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融合结果能在较好地保留全色图像细节的同时,
异质信息网络(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 Network,HIN)嵌入将复杂的异质信息映射到低维稠密的向量空间,有利于网络数据的计算和存储。现有的基于多视图的HIN嵌入方法考虑了节点之间的多种语义关系,但忽略了视图的不完整性。大多数视图存在数据缺失,直接融合多个不完整的视图会导致嵌入效果不佳。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融合不完整多视图的HIN嵌入方法(Incomplete Multi-view Fusion Based HIN Embedding,IMHE)。IMHE的关键思想是聚合其他
行人重识别旨在跨摄像头条件下,从目标数据库中检索出特定的行人目标,其在视频监控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其研究难点为样本图像类内差异大、类间差异小,因此如何设计并训练深度神经网络对行人图片提取一个判别力更强的特征成为了其关键。针对以往研究只单独进行全局特征或局部特征学习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联合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学习的网络结构,该结构能够同时提取全局特征和具有较强区分力的局部细节特征;针对每部分局部特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自动驾驶领域的研究也日益壮大。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方法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其中,安全探索问题是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大部分DRL算法为了提高样本的覆盖率并没有对探索方法进行安全限制,使无人车探索时会陷入某些危险状态,从而导致学习失败。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作约束的软行动者-评论家算法(Constrained Soft Actor-critic,CSAC),该方法首先对环境奖赏进行了合理限制。无人车动作转角过大
针对立体匹配中不适定区域视差边缘模糊、视差不平滑、单个物体视差不连续、存在空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轻量化的实时双目深度估计算法,将场景图、通过语义分割得到的语义标签图和通过边缘检测得到的边缘细节图作为辅助损失,以地面真值图为主要损失,构造了联合损失函数,以更好地监督视差图的生成。此外,构造了一个轻量化的特征提取模块,以降低特征提取模块的冗余性,从而更好地简化特征提取步骤,提高了网络的实时性和轻量性。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领域。SLAM算法使得机器人处于陌生环境时,能够通过自身搭载的传感器来感知环境信息并建立环境地图,并完成对自身位姿的计算,从而能够在未知环境中进行移动。随着研究者们对SLAM问题的深入研究,SLAM领域相关成果已非常丰富,但是有关室内场景SLAM的论述还不够系统。通过
数据治理是组织机构数字转型和数据管理的基础.如何有效利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推动数据治理实践,进而提升数据治理活动的智能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在技术层面,智能数据治理需要解决大数据质量的实时分析与控制、数据治理模型和算法的可解释性、数据驱动型大数据治理技术、大数据治理中的实时分析与洞察、面向智能数据治理的知识图谱自动生成与动态维护、数据交换及共享、数据规整化及数据准备、数据集成与融合以及大数据的安全保障与隐私保护等核心问题.然而,现阶段的大数据治理技术尚未成熟,亟待在上述问题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人脸图像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人脸图像大面积缺失导致损失语义信息过多,一直是该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分步补全算法。将人脸图像修复问题分为两步,设计两个串联的生成对抗网络,首先残缺图像通过预补全网络进行图像的预补全,预补全图像进入增强网络进行特征增强;判别器分别判断预补全图像和增强图像与理想图像的差异性;采用长短时记忆单元连接两部分
网络的负载均衡性和响应时延是视频监控对等网络重点关注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负载一致性哈希的P2P视频监控网络分层管理机制。首先根据节点地理位置将P2P视频监控网络划分为不同的自治域,自治域内分为一层超级节点和多层普通节点,采用节点上行带宽与每条视频传输通道所需带宽的比值作为节点负载上限,当上层节点总负载量到达上限后进行分层,每一层节点均被映射到一个hash环上,并使用CHBL算法控制层内节点的负载均衡。然后采用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法计算出节点的各指标权重,通过线性加权得到节点综合价值,当节点脱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