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法及数学归纳法区别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y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归纳法及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并举例说明了我们在使用归纳法及数学归纳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告戒我们不能盲目的归纳,避免得出错误的结论,本文还重点介绍了我们在使用数学归纳法解题时应注意的步骤,并且比较了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之间的差异,还介绍了归纳法及其数学归纳法推理的常用技巧。
  关键词:数学归纳法;归纳假设;归纳推理
  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在初等数学及高等数学中都要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定理证明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必须引起注意,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归纳法及数学归纳法。
  1归纳法
  1.1归纳法的定义
  由一系列有限的特殊事例得出结论的推理方法叫归纳法。
  归纳法包含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两类。
  1.1.1不完全归纳法:根据事物的部分(而不是全部)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1.1.2完全歸纳法:根据事物的所有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注意:不完全归纳法是从特殊出发,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一种重要方法,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可通过对数列前n项的计算.观察、分析、推理出它的通项公式,或推测出这个数列的有关性质.应注意用不完全归纳法探索发现的规律,必须用数学归纳法对结论的正确性予以证明。
  1.2使用归纳法要谨慎
  我们在使用归纳法时,经常盲目归纳,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我们应该引起注意,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看看。
  例、求前n个奇数的和 [1+3+5+……+(2n-1)]
  解:用S(n)表示这个和,令n=1,2,3,4,5,则有
  S(1)=1
  S(2)=1+3=4
  S(3)=1+3+5=9
  S(4)=1+3+5+7=16
  S(5)=1+3+5+7+9=25
  可见,对n=1,2,3,4,5,前n个连续奇数的和等于[n2],但是,我们不能由此马上断定,对任意的n,都有S(n)=[n2],因为,由“类比”而得到的结论有时是错误的.我们用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考慮形如[22n+1]的数.当n=0,1,2,3,4,时,这些数[220]+1=3,[221]+1=5,[222]+1=17,[223]+1=257,[224]+1=65537都是素数.十七世纪一位著名的法国数学家P.费尔马由此猜想,凡是这种形式的数都是素数.然而,在十八世纪,另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彼得堡科学院院士,L.欧拉发现[225]+1=4294967297=[641×6700417]是一个合数。
  这里还有一个例子,十七世纪著名的德国数学家,高等数学的创始人之一G.W莱布尼兹证明了,对任意的正整数n,[n3-n]能被3整除,[n5-n]能被5整除,[n7-n]能备整除,据此,他差一点猜想:对任意奇数k和自然数n,[nk-n]能被k整除,幸亏他自己很快发现[29-2]=510不能被9整除。
  现在我们回到求前n个基数的和的问题.从上述可知,不管验证了多少个n ,公式
  S(n)=[n2] [……](1)
  总不能认为已证明了,因为总有一种可能性,对某个未检验过的n,公式(1)不再成立.为了确信公式(1)对所有n正确,我们必须证明:无论在自然数列中走到多远,我们决不能从使公式(1)成立的n值走到使(1)不再成立的数值。
  2 数学归纳法
  2.1 数学归纳法的定义
  n=1正确时,若在n=k正确的情况下,n=k+l也是正确的,便可递推下去.虽然我们没有对所有的自然数逐一的加以验证,但事实上,这种递推就已经把所有自然数都验证了,这种方法就是数学归纳法。
  2.2 运用数学归纳法证题的步骤
  (Ⅰ)验证当n=1时,某命题是正确的。
  (Ⅱ)假设n=k时,命题也是正确的,从而推出当n=k+l时,命题也是正确的.因此,命题正确。
  容易悟错的是:既然k是任意的自然数,n=k是正确的,那么k+l也是正确的.即k+l与k应该表示同一个意思.何必还要证明呢?这很容易理解,k虽然是任意假设的自然数,但是,一旦假定了n=k时,k就是一个固定的自然数了,换句话说,k就是一个有限的数.因而,能否从n=k时命题正确,推出n=k+l时命题也是正确的,这就不一定.如在n=k时正确,推出了n=k+1也是正确的,这时,问题就出现了一个跨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k到k+l,便是由有限变化到无限的过程,这正是数学归纳法之精髓。
  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都要有一些相应的变化,下面有两种变形.
  形式1:证明中的第一步不一定从1开始,如果当n=[k0]的时候,命题是正确的,又假设n=k(k≥[k0])时,这个命题是正确的,可以推出当n=k+l时,这个命题是正确的,那么这个命题当n=k+l时都正确,从而得出命题正确。
  例、当n>1且n∈N时,求证:
  [1n+1+1n+1+1n+3+…+13n>910]
  证明: (1)n=2时,左边[=13+14+15+16=1920>910]
  左边[>]右边,所以不等式成立.
  (2)假设n=k时不等式成立,即
  [1k+1+1k+1+1k+3+…+13k>910]
  当n=k+1时,
  [1(k+1)+1+1(k+2)+2+…+13k+13k+1+13k+2+13k+3]
  [=][(1k+1+1k+2+…+13k)+] [(13k+1+13k+2+13k+3-1k+1)]
  [>910+(13k+3+13k+3+13k+3-1k+1)]
  [=910]
  即n=k+l时,不等式成立。
  根据(1)与(2)得,对于n>1且n∈N,所证不等式成立。
  形式2: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第一步不只验证第一个值,而是要验证从初始值始连续若干个值的特殊值时命题都是正确的,第二步假设n=k是正确的,推出n=k+l是正确的,那么这个命题就是正确的。
  例、如果[r0]=2,[r1] =3,并且对所有自然数k有[rk+1=3rk-2rk-1]
  试证:[rn=2n+1]
  证明:由题意,需验证n=0,n=1两值。
  (1)当n=0时,[r0]=2,另一方面[r0]=[20]+1=2命题是正确的;还有n=1时,[r1] =3,另一方面[r1=21+1=3]命题是正确的。
  (2)假设当n=k时命题是正确的,当然n=k-1也 是正确的。
  即 [rk-1=2k-1+1],[rk=2k+1]成立。
  则 [rk+1+1=3(2k+1)-2(2k-1+1)=2k+1+1]故在n=k+l时,命题也成立,于是可以断定原命题成立。
  应注意,运用数学归纳法论证某一问题时,它的两个步骤是缺一不可的.没有第一步的证明就没有基础,而不做第二步的证明,就无法断定命题在一般情况下是否成立.如果二者缺一,将可能会得出十分荒谬的结论。
  参考文献:
  [1](苏)L.I格拉维娜 I.M雅格洛姆著 姚时宗、童增祥《数学归纳法在几何中的应用》,莫斯科米尔出版社,1979年
  [2]华罗庚的主编《数学归纳法》上海教育出版社,1963年
  [3]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代数小组编《高等代数》(第二版)
  [4]周性伟著《实变函数》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
其他文献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对高校而言,“就业率”已成为考核高校工作优劣的主要指标,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质量和数量.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择业教育也成为一个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rn“报告,有5处渗漏!”rn“快,让老庞过来.”听到报告,油库钟主任急忙放下了手中的文件,“他能解决!”这时候是12月22日凌晨了,如不解决渗漏问题,找到原因
目前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用电需求越来越大,对电力供电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配电网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漏洞,不利于供电质量的
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存在这样一种特殊群体——单亲家庭子女。如何通过教育帮助单亲家庭学生更好地面对因家庭变故带来的伤害,减少心灵创伤,调整他们的心理,使其尽快达到平衡
期刊
毛泽东同志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善于抓典型、用典型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一门重要的领导艺术和有效的工作方法.典型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先进”
期刊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浓眉高挑,目光如炬,发言时中气十足,一句话能砸出一个坑来,生气时前额凝成一个“川”字,好像随时都要发火训人,这是李安喜给人的第一印象。有人说他像电视
文章通过研究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及分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此为契机提出智慧校园建设意义,研究探讨了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为笔者所在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业的兴起,加快了机电工程安装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大型商业综合体、小区室外综合管网施工,对机电工程中施工技术之间的互相配合以及管线的合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期间,给菏泽市、县委书记
期刊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是,如何“得法”呢?有几个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 “Teaching no law, you get the law ”. However, how to “get legal”? There are sev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