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fyturn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漫步“春节之乡”


  阆(lang)中古城,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县级)市,已有2300多年历史。这里山锁四围,水绕三面,山、水、城相依相融,自然天成,是中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风水古城之一。在阆中古城南郊,有座锦屏山,花木错杂似锦,两峰连列如屏,有“阆苑仙境”和“嘉陵第一江山”的美誉。
  从成都到达阆中已经是下午3点多钟了。酒店位于古城外面的一条古街上,从酒店出來,我就在这条街上转了转,先熟悉下环境。走不远,就来到了嘉陵江边,坐着渡船来到对岸的南津关。进入阆中古城,我发现街上的风景十分古色古香。古建筑和老院子很多,风格大多相似,大多数都免费。我先后走进了状元府第、张家大院,当然我最推荐的还是胡家院,胡家院是要10元门票的。主人给我讲解了古院,这是阆中古城里唯一一家传承了十代而没有易主的院子,祖上三代从医。我参观了堂屋、厢房、书房、卧室、大老婆房间等,他家有一件宝贝柜子,是落下闳首创的,上面还雕刻了二十四节气呢,十分精美。

  落下闳是中国春节先祖。他是西汉巴郡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市)人,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被征召到长安改制历法,他是中国第一位在历法上推定“春节”的天文学家。史书上有记载,落下闳等人创制《太初历》,被汉武帝采纳,于公元前104年正式颁行,并改年号“太初元年”。把以前政治性的岁首制改为适应季节变化、便于指导百姓生产生活的历日制度,并逐步形成了千古不衰、九州同俗、远播域外的春节文化。据悉,发明浑天仪的张衡还是落下闳的学生呢。
  阆中古城立于山环水绕的穴场吉地,这里建有中天楼,以应风水“天心十道”之喻。城内其余街巷,都以中天楼为核心,以十字大街为主干,层层展开,布若棋局。各街巷取向无论东西、南北,多与远山朝对。在这里,你可以登临白塔观景台俯瞰古城风水意象,中天楼体验“天人合一”意境,赴天宫院淳风祠探寻“九龙朝圣、二龙捧珠”风水佳局。你可以泛舟嘉陵江上,畅游东河生态,亲临构溪湿地,体验无限的自然风光。登华光楼可一览古城全貌,丹青城廓、嘉陵山水尽收眼底。

  中天楼有“阆中风水第一楼”的美誉,是阆中古城的风水坐标和穴位所在,古城街道以它为轴心,呈“天心十道”向四面八方次第展开。中天楼又名四牌楼、凤凰楼,为阆苑十二楼之一,地处武庙街、西街、北街、双栅子街交会处。因是东、南、西、北四方相通的过街楼,故俗称“四牌楼”。又因为该楼建造在阆中古城纵横的两条中轴线上,故名“中天楼”。
  早上起床,天下起了小雨,却也因为小雨难得的人少,雨中逛古城也别有一番味道。在阆中古城东边的入口,街口矗立着一座高大气派、绘饰华丽的牌坊,这就是状元坊。状元坊是阆中人为纪念阆中历史上尹枢、尹极、陈尧叟、陈尧咨四位状元所建立的。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位状元却是两对亲兄弟,这在科举取士的1300多年间同一个地方出现两对兄弟状元是绝无仅有的。此外,阆中还出了115位进士、404位举人、317位贡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

  来到张飞庙,我看到刘备平定益州后,派张飞为巴西太守,领军驻守阆中,达7年之久,为巩固蜀汉政权,保护阆中一方平安立下了汗马功劳。章武元年,为部将范疆、张达所杀,死后葬于阆中。“乡人慕其忠勇,于墓前建阙立庙,以礼祀之。”自此之后,张桓侯祠屡废屡兴,历时1700余年。
  贡院就是科举时代士子应试的考场,目前全国贡院仅存两处,一处是南京的夫子庙,即江南贡院;另一处则是阆中贡院,即川北道贡院。阆中是个不大的地方,为何在这里设贡院?一是它做过四川的省会,二是在历史上它有显著地位,三是巴蜀的先人对读书、考试很重视。阆中贡院非常考究,说明阆中在历史上经济比较发达。正值中午的时候我来到贡院,可惜没蹭到导游,也就没逛个明白,但看着挺有感触的。

从“腊月八”到“二月二”


  春节前夕,阆中城乡不论寺庙和街院、农家,都有挂花灯迎春和家家户户写春联、贴门神的习俗。阆中人过春节,从头一年的“腊月八”到下一年的“二月二”,城乡有丰富的春节民俗活动。从腊月初八吃“腊八粥”开始,便有了“年味”,于是家家户户杀年猪、备年货,并有一系列的传统活动,如腊月二十三祭灶神,三十夜祭拜年神、烧福纸、接新年,正月初一亮花鞋,正月初二拜谢媒神,初一和十五提灯会,二月初二“龙抬头”等等。   阆中是春节文化之乡,有很多的本土原汁原味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到阆中古城过年,可以参加祭拜人祖伏羲、春节老人落下闳的相关活动,观看巴象鼓舞、张飞巡城、民俗婚嫁、秀才赶考、“春节老人”赐福、迎銮出銮、阆苑仙乐、亮花鞋、竹马牛灯、灯戏、打春牛、舞草龙、逗幺妹、亮花鞋舞狮、烧花舞龙、提灯会等春节民俗文化活动,品味古老的春节文化。阆中在传承春节和保护春节文化资源上具有标本意义。
  团年饭和三十夜,阆中习俗是在敬祖宗之前要敬天、敬地、敬年神,春节期间要结伴到二交寺、长青寺、武庙三圣殿拜祭年神伏羲,到落下闳故居祭拜“春节老人”,游春节文化主题公园、看灯戏、观皮影等,天天过新年。
  “春节老人”赐福了!鼓锤敲击铜锣发出震耳的声响,随着6位身着红色吉庆古装、手持法杖、面容慈祥的白胡须老人一声令下,竹马牛灯、民俗婚嫁、张飞巡城、秀才赶考等民俗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阆中古城区行进。锣声、鼓声交杂,素有“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之称的古城阆中,在大年三十夜前夕迎来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民俗庆祝活动。
  75岁的杨子圆是此次“春节老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中午早早和家人吃过了团圆饭,他就来到了出发地点整装待发。杨子圆告诉我,这是阆中过节的传统,由“春节老人”向市民拜年、说吉祥话、发红包来表达新春的祝福。
  阀中市民俗学会副主席宋森林介绍,“汉代以前,人们在冬至过年,而按照《太初历》则应该在一月过年。”
  《太初历》具备了后世历法中诸如二十四节气、朔晦等主要因素,并确定了以每年孟春正月朔日为一年之始(即春节)的历日制度,从此恒定了“春节”(俗称“过年”)。由此落下闳被阆中人称为“春节老人”,每年春节,当地身体健康的老人都会装扮成“春节老人”,向市民赐福,寓意吉祥。

  阆中古城作为有着23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而文化大多是通过其所依附的载体表现出来,进而被人们喜闻乐道的。
  春节的阆中古城街头,人头攒动,数以万计的市民争先恐后地涌上街头观看阆中传统民俗大巡游。10支队伍200多名群众演员在古城街头,一边行走一边表演,为市民和游客们献上了精彩的文化大餐和深深的祝福,让人们在欣赏和娱乐中感受到中国春节文化在阆中的传承和发展。

不可不看的六种民俗巡演


  秀才赶考。清初阆中曾为四川省会20年,在阆中举行了五科乡试。在清代四川贡院里进行的科举模拟考试,游客都可以参与并换上秀才的服装到号房答题,期间还要接受考官巡考。考官阅卷之后,考生大都能“中举”,被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发给你清代四川贡院出具的“录取通知书”。
  道台审案。阆中曾为川北道治所,道台审案在复建的“道台衙门”内进行。道台审理的两个案件均与孝道有关,一個是打牌欠下巨额债务的无赖将母亲“活活气死”,后其母被抢救过来虚惊一场,被判打14大板,并五花大绑示众;另外一个案子是一名县令借口公务繁忙不报丁忧而被撤职查办。
  张飞巡城。张飞曾作为巴西太守镇守阆中长达14年之久。在其治理阆中期间,他发展蚕桑,保境安民,深受百姓爱戴。张飞巡城再现了张飞手执丈八蛇矛坐在马车上,鸣锣开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地在古城大街巡视的场景。
  川北婚嫁。这也是一项街头表演。媒婆“领衔”走在最前面,后面紧跟新郎、花轿和迎亲队伍,唢呐欢快,翘着长烟杆的媒婆更是“拽”得欢快。游客跟着高兴,还可以和媒婆“对舞”一番。
  川北皮影。阆中的川北皮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到维也纳金色大厅访问演出,其经典节目《斩蔡阳》《张飞审瓜》等,充分展示了“一口说唱千古事,两手摆弄百万兵”的鲜明特点。游客还可以参与互动节目《皮影迪斯科》,在节奏铿锵的旋律中上台舞动皮影。
  “春节老人”赐福。春节期间,慈眉善目的老者扮作“春节老人”在古城赐福,如果你运气够好,还可以领到“春节老人”发的红包。

传统年味在吉城复活


  在阆中古城,像“亮花鞋”“逗幺妹”这种民俗,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旧社会未出阁的女子,鲜有在外露面的机会。但正月间,她们就可以穿上新衣、花鞋,赶场上街。通过她们的衣着,不仅可以看出女子的手工,还能看出家境如何,很多到了适婚年龄的后生,便可借此机会觅到门当户对的婚事。现在的女子已经不用再秀女红以示心灵手巧了,但这种传统民俗却在阆中老观镇保留了下来。每年的“亮花鞋”活动总能吸引无数游客,而城区商铺出售的各式花鞋,也成为游客的最爱。
  在阆中古城表演的“逗幺妹”也是一种有趣的民间歌舞:女子身着古装站在“轿子”里,一旁的男子则插科打诨,手舞足蹈,目的就是把幺妹逗笑。这种类似真人秀的表演中,歌声、欢笑声合成一片。
  对孩子们来说,在古城不仅可以看到新奇的表演,最大的诱惑是可以抢到现实版的红包。最近几年,阆中古城开始推出“春节老人赐福”活动,而这项活动最大的亮点便是抢红包。
  “春又来,节又到,春节老人给大家拜年了……”伴随着这一声声吆喝,“春节老人”们就开始一路发红包,五角、一块、两块不等,顽皮的孩子便跟随着老人一路讨要红包。阆中文旅公司副总经理表示,春节老人每天6轮出游,每一轮发的红包总共1000元份左右,总金额也只有1000元,但对期盼活动的民众而言,这种形态和以前民间艺人走乡串户送“福”字极为类似,“抢了多少红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抢到了美好的祝福。”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最新颁布的教学大纲中,将“感情真实健康”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要求,即要求学生在作文时要说真话、抒真情。因此,拟从直抒胸臆、通俗质朴、细致入微、融入体验等方面探究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抒写真情。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学会抒情  我们都知道“为情而造文”,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都讲究情感性,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倾注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洋溢着作者的体验和感悟。在最新颁布的教学
又看了一遍《地道战》。特意关注了下高老钟牺牲时的那挂钟的老槐树。《地道战》是在保定清苑区冉庄村拍的,拍摄时那两棵老槐树还枝繁叶茂。它们本身就是个传奇。专家反复研究推断,那老槐是唐代老槐,抗日战争时挖地道被伤到老根,却一直坚挺地活着,直到《地道战》拍摄完成。仿佛它们的坚挺就是为等待这部出世便家喻户晓的电影,告诉代代后世人,我们也为抗战做出过贡献,我们和英勇的抗日军民一样,把生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
京白梨最早起源于门头沟军庄镇东山村青龙沟一低洼有水之处,最初为一株自然實生树,已有400年左右的历史。东山的京白梨是偶然长出的一颗梨树,至于其具体来源,或者是当地人随手扔下一颗梨子,或者是自然杂交而成,现在已经很难弄清。东山村庙洼一带仍保存有200年以上的老梨树百余株。由于历史悠久,果肉细腻,酸甜适口,品质好,风味独特,满清时曾作为贡品,后逐渐被认同并繁殖推广到各地栽培。  在京白梨的各个主产村庄
背景了解  【奥林匹克公园】  地处北京中轴线北端,总占地面积达11.59平方公里,分三部分区域。即北端:6.8平方公里的森林公园;中心区:3.15平方公里的奥运场馆区和配套设施;鸟巢(国家体育场)、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 折扇(国家体育馆)在其中。南端:1.64平方公里亚运会老场馆区和中华民族园等。  2012年11月,9家单位打包合成的奥林匹克公园直升为国家5A旅游景区,这是继故宫博物院、八
僧冠峰的吸引  看到僧冠峰之名时,我已快走到僧冠峰景区的门口了。涵洞、仿古建大门、拱门上方按现代书写方式刻下的额题“僧冠峰”、僧冠峰景区简介牌……  我不能不动心,僧冠峰的名字是陌生的,但这名字上是含着观察力想象力的,而且是乾隆皇帝的观察力、想象力。简介中说:景区内主峰顶端是圆形,上小下大,状似僧帽,故乾隆皇帝在清乾隆三十九年(1744年)赐名“僧冠峰”。  景区因僧冠峰而得名,峰是承德十大名山之
尋觅夹墙沟  我看到的夹墙山资料只是一小段,不大引人注目,过去也未听说过承德还有这么个景点,就问所住饭店的安保经理。这个有了点年岁的承德当地人愿意给住店宾客在游览区域和游览路线上指点一二,以尽地主之谊。问夹墙沟、夹墙山,他一时犯愣,但问到红石砬,他则立即眉飞色舞,说红石砬没什么,但离红石砬半个多小时脚程的地方倒是有个比双塔山景色还好的风景区。我知道,他说的就是夹墙沟。  红石砬,6路、20路公交车
去京郊延庆玉渡山是在今年6月上旬的一天。天气预报当日有雷阵雨。“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们一行四人决定冒着雷电交加的风险驱车前去。  玉渡山风景区距离延庆城区10余公里,位于龙庆峡景区上游,海坨山下。  从北四环的健翔桥上京藏高速。疫情期间,在这条通往八达岭长城的高速路上几乎见不到一辆旅游大巴,曾经车流量大容易拥堵的道路如今畅通无阻。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延庆区张山营镇北部与河北赤城县交界
1粉坨。2豆腐干。3煎饼。4糖麻叶。荞麦饸饹:甜荞苦荠各不同  来到蔚县的人都要品尝当地的特色饸铬。  漫步在蔚县古城,随处可见的餐馆招牌上写着“饸饹”两个大字,可见蔚县人多么爱吃饴铬。朋友带我来到一家有名的饸饹店。一进门,店内热气腾腾的水雾就让我的眼镜片顿时模糊起来,擦干净仔细一瞧,原来老板在轧饸饹。只见一口大锅上放置着饴铬床子,滚沸的面汤翻卷着浪头,生机勃勃。老板将面团放入饴铬床的筒子后,就放
1 伊顿公学宿舍。2 温莎小镇街景。  伊顿公学( Eton Gollege)位于距离伦敦32公里的温莎小镇,风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与著名的温莎城堡隔河相望。这是英国的一座古老学府,也是世界著名的“贵族中学”。金秋时节,我走进了这座心仪已久的名校。伊顿校园  温莎镇的街道不宽,有些坡度,道路两旁多为两三层的红白色老建筑。上午,街上行人不多,偶有骑自行车的人从身旁经过。远离大都市的喧嚣,环境优美、宁
892路公交线  这是一条东西贯穿门头沟区全境的公交线,东起石景山区的苹果园,西抵东灵山山腰的洪水口,沿109国道,傍永定河河道和其支流清水河,行在门头沟区山水画廊中,一路有看不完的景。此道是著名京西古道中的那条大道,多条山间古道分布在两翼并与之交合,途经十八潭、珍珠湖、百花山、灵山等北京享誉多多的自然风景区,是京西的热点旅游地。总计70站。  地铁苹果园站西→金顶南路→金安桥西→首钢小西门→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