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即将步入高考的学生,平时一向做事认真,对自己高标准、高要求,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这几天,因为疫情的突然暴发,彻底打乱了我的复习节奏,总是提不起精神学习,吃不下、睡不好,我该怎么办?”
这是“心灵守望”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电话里的高中生将内心的焦虑全部抛给了王敏。王敏声音轻柔,说话温和有力,很快就让对方放松了下来。“恐慌、安全感降低,失去一定的掌控感,由此产生的情绪和想法是正常的。首先,要学会接纳,允许负面情绪的存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当下的生活和困境;接下来,对担心考不上好的大学这件事情要调整认知,建立积极正向的思维。最后,合理安排线上学习、运动时间,做好自我情绪的监测,可以帮助我们做好情绪和行为管理。”王敏逐条分析,在给予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重点引导求助者思考、发展应对当下困境的策略。
自从疫情暴发以来,这样的热线电话几乎挤满了王敏的每一天。
王敏出生于1983年12月,是江苏省青联委员,曾在部队医院临床外科工作8年,参与过汶川地震救援中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在,她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危机干预、哀伤辅导等相关的工作,主要为政企单位、学校、消防、武警及社会特殊群体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
“疫情暴发后,我曾经的同事迅速趕赴战斗一线,我非常关注他们,从他们的倾诉中感受到大家的恐慌、焦虑不安、愤怒等负面情绪,严重的有睡不着、吃不下、心跳加速、胸闷等躯体化症状。这时候,我觉得大家需要我。”2020年1月25日,王敏积极响应团省委号召,和江苏省青联秘书处、泰州团市委主动对接,在泰州市卫健委大力支持下,迅速开通“心灵守望”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
刚开始,心理援助热线面向所有人,王敏每天都会接到来自不同城市、不同群体的电话,她都会及时解答、整理、总结,对于必要的来电,会做好跟踪回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学生。
很快,她调整了方向,将重心放在了隔离群体、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医护人员等群体的心理表现及干预上。“重大灾难的救援者常常会由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心理崩溃。灾场如战场,没有良好的心理建设,很难坚持下去。”王敏说。
一线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几乎没有时间拨打热线电话,为了更贴近对方,王敏主动要求去泰州市的疫情隔离点,开展线下心理辅导。令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临床医生,自从来到隔离点工作后,他就没有回过家,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持续高强度的工作,加上与患者密切接触,身心出现了异常。
“我晚上很难睡着,有时候整夜的失眠,心慌、胸闷也是常有的现象,工作的压力推动着自己不断向前走,完全停不下来。”听了这位医生的介绍,王敏知道,这是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最常见的情绪和感受。遇到这样的情况,她在倾听时就不断用语言鼓励对方,给对方点赞,向对方传达积极的正能量。
“你是医生、隔离点负责人,我们非常理解你的工作,但是也要认识到,医学不是万能的,尽最大的努力去救治就可以……”最后,王敏在心理上为医生提供一些缓解方法。
2020年2月10日,共青团江苏省委发出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的倡议,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解决后顾之忧。王敏迅速加入其中,用爱心、专业知识为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保驾护航,她将医护人员的家庭纳入“心灵守望”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的服务范围。
这是“心灵守望”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电话里的高中生将内心的焦虑全部抛给了王敏。王敏声音轻柔,说话温和有力,很快就让对方放松了下来。“恐慌、安全感降低,失去一定的掌控感,由此产生的情绪和想法是正常的。首先,要学会接纳,允许负面情绪的存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当下的生活和困境;接下来,对担心考不上好的大学这件事情要调整认知,建立积极正向的思维。最后,合理安排线上学习、运动时间,做好自我情绪的监测,可以帮助我们做好情绪和行为管理。”王敏逐条分析,在给予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重点引导求助者思考、发展应对当下困境的策略。
自从疫情暴发以来,这样的热线电话几乎挤满了王敏的每一天。
王敏出生于1983年12月,是江苏省青联委员,曾在部队医院临床外科工作8年,参与过汶川地震救援中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在,她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危机干预、哀伤辅导等相关的工作,主要为政企单位、学校、消防、武警及社会特殊群体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
“疫情暴发后,我曾经的同事迅速趕赴战斗一线,我非常关注他们,从他们的倾诉中感受到大家的恐慌、焦虑不安、愤怒等负面情绪,严重的有睡不着、吃不下、心跳加速、胸闷等躯体化症状。这时候,我觉得大家需要我。”2020年1月25日,王敏积极响应团省委号召,和江苏省青联秘书处、泰州团市委主动对接,在泰州市卫健委大力支持下,迅速开通“心灵守望”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
刚开始,心理援助热线面向所有人,王敏每天都会接到来自不同城市、不同群体的电话,她都会及时解答、整理、总结,对于必要的来电,会做好跟踪回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学生。
很快,她调整了方向,将重心放在了隔离群体、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医护人员等群体的心理表现及干预上。“重大灾难的救援者常常会由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心理崩溃。灾场如战场,没有良好的心理建设,很难坚持下去。”王敏说。
一线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几乎没有时间拨打热线电话,为了更贴近对方,王敏主动要求去泰州市的疫情隔离点,开展线下心理辅导。令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临床医生,自从来到隔离点工作后,他就没有回过家,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持续高强度的工作,加上与患者密切接触,身心出现了异常。
“我晚上很难睡着,有时候整夜的失眠,心慌、胸闷也是常有的现象,工作的压力推动着自己不断向前走,完全停不下来。”听了这位医生的介绍,王敏知道,这是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最常见的情绪和感受。遇到这样的情况,她在倾听时就不断用语言鼓励对方,给对方点赞,向对方传达积极的正能量。
“你是医生、隔离点负责人,我们非常理解你的工作,但是也要认识到,医学不是万能的,尽最大的努力去救治就可以……”最后,王敏在心理上为医生提供一些缓解方法。
2020年2月10日,共青团江苏省委发出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的倡议,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解决后顾之忧。王敏迅速加入其中,用爱心、专业知识为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保驾护航,她将医护人员的家庭纳入“心灵守望”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的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