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的规模不断地扩大,空间、跨度、荷载大的工程越来越多,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应用的也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对高大承重结构模板支架施工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来对如何进行高大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提出一些分析建议,以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高大模板;高支支架;施工技术
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对于施工项目中的工程技术发展,也提出了严峻的发展形势,所以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对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房屋建筑中不仅要根据施工技术情况实现综合分析,还要就施工项目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集合当前的高支模板的施工技术而言,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不仅能够保障工程质量,同时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
一、高大模板工程进行支架的施工分析
1.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在开展高大模板工程项目施工时,为更好地保障支撑体系的稳定性能,需遵守项目的施工要求。首先,需控制立杆之间的距离,以步距的形式设定好双向的水平杆,要隔两步满设双向水平剪刀撑,以此保障其方向设计的刚度。如果其使用等步距要求开展设置等工作,应把其步距调整到1.5m2,同时还应在支架的周围增设竖向的剪力撑,尤其是中部的跨段位置,其要低于四排立杆,从底部到顶部,开展剪力撑的连续设置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其项目总体的稳定程度,需在搭设水平杆的过程中,应用钢管拉结的形式施工,若其进行顶托承重施工,那么就需控制顶托的长度,让其长度始终处于200mm的数值范围。在搭设支撑架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应的设计要求标准,完成项目的搭设工作,使其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始终处于不同的框格层内部,并遵守扣件架规范条例,使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始终处于相应的数值范围内。
1.2高大模板支撑进行施工时的要求
首先,在施工前,需进行放线及定位的处理,就高大模板结构的设计要求标准分析,遵守相应的规范条例,合理选择相匹配的施工材料,同时还需设定好立杆的位置,采取纵横向的设置形式增设扫地杆。其次,要同步进行楼板及梁支撑,在搭设脚手架时,需控制好步距及横距等,第一时间调整水平度及垂直度。若立杆使用长钢管,可防止其产生不必要的接头设置工作,提升其垂直的稳定程度。再次,在构设水平拉杆时,应对其长度进行限定,其要实现4跨的连接。另外,其在连接扣件的时期,不管是对接还是搭接,都应结合其规范要求完成其工作任务。采取交错设置扣件的形式,进行水平杆的施工。如果其相邻杆不可处于同跨度范围内,那么当其搭接的长度超过1m时,就应使用三个旋转的扣件对其进行固定化的处理。最后,在设置剪刀撑时,需要将其设置在支架的外部,让其与地面的夹角呈45°~50°,同时还需要连续性地设置高杆,斜杆的长度地域5m,其斜杆要适当增设2至4个结扣,其结扣的距离应处于1.8m。
二、常见问题及成因分析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工程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施工荷载大于15kN/m2的模板支撑系统。
2.1施工方案中计算受力不完整
在进行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编制时必须充分考虑施工架体将会承受的所有外部荷载和架体自身荷载,同时加入保险系数。一般模板所承受的竖向荷载有:①模板、支架自重;②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③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机具的重量;④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⑤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⑥其他荷载(雪荷载、冬季保温设施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一般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b.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不应大于1.0;c.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应取1.3;d.其他情况应取1.4。
2.2结构荷载过大
高大建筑的特点是构件单体截面尺寸大、净空高,这给建筑主体施工造成了质量隐患,增加施工技术、工艺难度以及施工成本。进行高大建筑施工前必须提前对建筑的整体结构设计进行了解,掌握施工后浇带、沉降缝、伸缩缝和膨胀带的具体设置位置,在保证建筑主体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进行总体施工计划安排。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总体质量,施工进度一般应按施工后浇带、沉降缝、施工缝的位置和楼层进行施工区域划分、解体,把高大建筑的整体施工结构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区块,然后针对划分后的施工区块进行施工组织安排和技术协调,从而保证建筑构件的结构载荷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2.3施工时荷载布载不均匀
高大模板的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混凝土泵管支架的布设稳定,泵管支架应当单独搭设,不得和主体结构模板支架联接,从而保证泵送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支架不受泵送管间断推力的影响。
三、对于高大模板工程进行支架的施工
3.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在进行高大模板工程施工中,为了确保高支撑体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对施工要求通常要从以下几点来加以构筑:
(1)从立杆与立杆之间的距离上,按步距设双向水平杆,每2步满设双向水平剪刀撑,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2)当采用等步距要求进行设置时,应该以步距为1.5m,在支架四周设立竖向剪力撑,对于中间跨段部分,以少于四排立杆之间,通常由底部至顶部进行连续设置一道剪力撑。
(3)为了确保整体稳定性,对于水平杆的架设上,采用钢管拉结,对于采用顶托承重时,其顶托长度要控制在200mm内。
(4)在对支撑架进行搭设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来进行搭设,确保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在不同的框格层中,同时,还要依据《扣件架规范》,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都满足规范要求。
3.2在对高大模板支撑进行施工时的要求
(1)施工前的放线与定位,结合高大模板结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施工規范进行选择材料,确定立杆的位置,对扫地杆进行纵横向的设置。
(2)确保楼板和梁支撑的同步进行,在进行脚手架搭设时,对于步距、横距、纵距,以及水平度和垂直度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对于立杆要使用长钢管,避免不必要的接头设置,以增强其垂直稳定性。
(3)在对水平拉杆进行构设时,对其长度的限制也有要求,至少能够实现对4跨的连接,同时,对于扣件的连接时,无论是对接还是搭接都要结合规范要求来进行,也就是说,对于水平杆要进行交错设置扣件,对于相邻杆不能在同一跨度内,当搭接长度大于1m时,要采用3个旋转扣件来进行固定。(4)在对剪刀撑进行设置时,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剪力撑的设置通常需要在支架外侧,与地面夹角在45~50°之间,并且确保高杆连续设置,斜杆长度小于5m,与垂直立杆保持5~6根立杆间距,对于斜杆需要增加2~4个结扣,结扣间距小于1.8m。②在对剪力撑进行搭设时,必须确保立杆与横杆、纵杆能够同步进行,并且确保搭接长度应该大于50cm,需要2个以上的扣件来进行固定。③当剪力撑斜杆与水平杆进行搭接时,采用旋转扣件来连接,以确保支架与周边的钢管的刚度具有稳定性。
结语:
施工单位必须以高模支撑体系为出发点,更加重视其体系建设,深入全面地探索其体系各项施工技术要点,做好施工现场监理工作,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质量控制,避免其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有效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曾永刚.建筑工程中高大承重结构模板支架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20,10(12):129-130.
关键词:高大模板;高支支架;施工技术
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对于施工项目中的工程技术发展,也提出了严峻的发展形势,所以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对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房屋建筑中不仅要根据施工技术情况实现综合分析,还要就施工项目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集合当前的高支模板的施工技术而言,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不仅能够保障工程质量,同时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
一、高大模板工程进行支架的施工分析
1.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在开展高大模板工程项目施工时,为更好地保障支撑体系的稳定性能,需遵守项目的施工要求。首先,需控制立杆之间的距离,以步距的形式设定好双向的水平杆,要隔两步满设双向水平剪刀撑,以此保障其方向设计的刚度。如果其使用等步距要求开展设置等工作,应把其步距调整到1.5m2,同时还应在支架的周围增设竖向的剪力撑,尤其是中部的跨段位置,其要低于四排立杆,从底部到顶部,开展剪力撑的连续设置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其项目总体的稳定程度,需在搭设水平杆的过程中,应用钢管拉结的形式施工,若其进行顶托承重施工,那么就需控制顶托的长度,让其长度始终处于200mm的数值范围。在搭设支撑架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应的设计要求标准,完成项目的搭设工作,使其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始终处于不同的框格层内部,并遵守扣件架规范条例,使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始终处于相应的数值范围内。
1.2高大模板支撑进行施工时的要求
首先,在施工前,需进行放线及定位的处理,就高大模板结构的设计要求标准分析,遵守相应的规范条例,合理选择相匹配的施工材料,同时还需设定好立杆的位置,采取纵横向的设置形式增设扫地杆。其次,要同步进行楼板及梁支撑,在搭设脚手架时,需控制好步距及横距等,第一时间调整水平度及垂直度。若立杆使用长钢管,可防止其产生不必要的接头设置工作,提升其垂直的稳定程度。再次,在构设水平拉杆时,应对其长度进行限定,其要实现4跨的连接。另外,其在连接扣件的时期,不管是对接还是搭接,都应结合其规范要求完成其工作任务。采取交错设置扣件的形式,进行水平杆的施工。如果其相邻杆不可处于同跨度范围内,那么当其搭接的长度超过1m时,就应使用三个旋转的扣件对其进行固定化的处理。最后,在设置剪刀撑时,需要将其设置在支架的外部,让其与地面的夹角呈45°~50°,同时还需要连续性地设置高杆,斜杆的长度地域5m,其斜杆要适当增设2至4个结扣,其结扣的距离应处于1.8m。
二、常见问题及成因分析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工程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施工荷载大于15kN/m2的模板支撑系统。
2.1施工方案中计算受力不完整
在进行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编制时必须充分考虑施工架体将会承受的所有外部荷载和架体自身荷载,同时加入保险系数。一般模板所承受的竖向荷载有:①模板、支架自重;②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③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机具的重量;④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⑤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⑥其他荷载(雪荷载、冬季保温设施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一般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b.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不应大于1.0;c.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应取1.3;d.其他情况应取1.4。
2.2结构荷载过大
高大建筑的特点是构件单体截面尺寸大、净空高,这给建筑主体施工造成了质量隐患,增加施工技术、工艺难度以及施工成本。进行高大建筑施工前必须提前对建筑的整体结构设计进行了解,掌握施工后浇带、沉降缝、伸缩缝和膨胀带的具体设置位置,在保证建筑主体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进行总体施工计划安排。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总体质量,施工进度一般应按施工后浇带、沉降缝、施工缝的位置和楼层进行施工区域划分、解体,把高大建筑的整体施工结构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区块,然后针对划分后的施工区块进行施工组织安排和技术协调,从而保证建筑构件的结构载荷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2.3施工时荷载布载不均匀
高大模板的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混凝土泵管支架的布设稳定,泵管支架应当单独搭设,不得和主体结构模板支架联接,从而保证泵送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支架不受泵送管间断推力的影响。
三、对于高大模板工程进行支架的施工
3.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在进行高大模板工程施工中,为了确保高支撑体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对施工要求通常要从以下几点来加以构筑:
(1)从立杆与立杆之间的距离上,按步距设双向水平杆,每2步满设双向水平剪刀撑,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2)当采用等步距要求进行设置时,应该以步距为1.5m,在支架四周设立竖向剪力撑,对于中间跨段部分,以少于四排立杆之间,通常由底部至顶部进行连续设置一道剪力撑。
(3)为了确保整体稳定性,对于水平杆的架设上,采用钢管拉结,对于采用顶托承重时,其顶托长度要控制在200mm内。
(4)在对支撑架进行搭设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来进行搭设,确保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在不同的框格层中,同时,还要依据《扣件架规范》,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都满足规范要求。
3.2在对高大模板支撑进行施工时的要求
(1)施工前的放线与定位,结合高大模板结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施工規范进行选择材料,确定立杆的位置,对扫地杆进行纵横向的设置。
(2)确保楼板和梁支撑的同步进行,在进行脚手架搭设时,对于步距、横距、纵距,以及水平度和垂直度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对于立杆要使用长钢管,避免不必要的接头设置,以增强其垂直稳定性。
(3)在对水平拉杆进行构设时,对其长度的限制也有要求,至少能够实现对4跨的连接,同时,对于扣件的连接时,无论是对接还是搭接都要结合规范要求来进行,也就是说,对于水平杆要进行交错设置扣件,对于相邻杆不能在同一跨度内,当搭接长度大于1m时,要采用3个旋转扣件来进行固定。(4)在对剪刀撑进行设置时,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剪力撑的设置通常需要在支架外侧,与地面夹角在45~50°之间,并且确保高杆连续设置,斜杆长度小于5m,与垂直立杆保持5~6根立杆间距,对于斜杆需要增加2~4个结扣,结扣间距小于1.8m。②在对剪力撑进行搭设时,必须确保立杆与横杆、纵杆能够同步进行,并且确保搭接长度应该大于50cm,需要2个以上的扣件来进行固定。③当剪力撑斜杆与水平杆进行搭接时,采用旋转扣件来连接,以确保支架与周边的钢管的刚度具有稳定性。
结语:
施工单位必须以高模支撑体系为出发点,更加重视其体系建设,深入全面地探索其体系各项施工技术要点,做好施工现场监理工作,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质量控制,避免其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有效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曾永刚.建筑工程中高大承重结构模板支架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20,10(1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