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开辟实践德育新途径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德育是指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实践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实践道德生活而进行的道德教育活动。研学旅行作为实践德育的有效路径之一,以研学理念凸显实践德育目标,凭借“三场”课程形态建构实践德育情境,依托实践学习方式助力个体道德发展。实践德育的研学路径表现为:通过主题选择确立德育的内容维度,以课程资源规划构建德育情境,设置研学任务驱动学生道德学习,并在反思活动中实现学生的自我道德教育。
  关键词:实践德育;研学旅行;“三场”课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7A-0003-05
  “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根本,道德教育是实现以德育人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通常以学科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着眼于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忽视了道德教育区别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从道德教育规律来看,实践学习方式对于内化道德认知、激发道德情感、获得道德體验有着显著的效果,而当前学校教育受到时空的限制,难以发挥实践德育的价值。研学旅行作为有着丰富育人内容、多样学习方式、健全的实践育德机制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践德育的有效途径。
  一、实践德育的内涵及其价值
  (一)实践德育及其本质属性
  “主体在实践中所建立起来的主体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及其处理方式,本身就是人的品德生成的过程。从此意义上说,实践是一种综合德育。”[1]培育道德主体过程其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说,实践需求能够助力个体道德发展,道德实践成了个体道德发展的主要渠道,并成了检验道德效果的标准。这里所说的实践德育不是指实践育德,而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形态,是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实践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实践道德生活目标而进行的道德教育。
  实践德育的本质属性即实践性。一方面,实践是实现道德主客体双向对象化的载体,道德作为一种个人行为规范,能够帮助个体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明确自身的社会定位和社会角色,而实践德育则直接作用于道德客体以直接改造实践主体本身,指向个体工具性生存需要和自我发展的道德需要,促进个体道德生活的完善。另一方面,实践性指向目的和手段相统一的道德目标,从道德和实践的价值关系层面来看,实践是道德发展的手段和归宿。具体而言,个体道德作为一种内在素养,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主动建构和自觉约束以内化道德认知,建立主体关于自身与生活世界关系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肯定和自我确证,过有意义的实践道德生活。
  (二)实践德育的必要性:从知性德育到实践德育
  “知性德育就是知识德育,就是用道德知识的传授与习得代替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2]知性德育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意志方面有着明显欠缺,难以从个体内部激发动力和意志来维持道德行为的一致性,忽视了道德教育区别于知识教学的特殊心理机制,即个体道德发展是从外在道德向内在道德转化的过程,这意味着个体道德不仅有赖于个体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更依赖情感、意志等心理意识机制,通过个体实践、社会交往和道德熏陶等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以实现知行合一。
  实践德育建立在对知性德育批判性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道德发展的“知行合一”问题,即学习者通过自身的亲身参与、感性实践进行主动的道德建构,促使其对道德知识产生正向认可,表现出稳定的道德行为,以实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一致性。实践德育的完整教育过程是通过实践将道德知识内化到学生的道德认知结构中,并在实践中转化为学生稳定的道德行为,具体表现为“行—知—行”的螺旋式循环过程。也就是说,学生首先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遭遇到了道德问题和道德困境,由此引发了道德发展的需要,进而在社会活动、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加深个体对道德认知的理解和内化,激发个体对道德认识正向的道德情感,以此实现道德认知学习到道德信念确认的转变,形成积极、稳定的道德行为。
  (三)实践德育的可能性:实践促进个体道德的发展
  实践德育的可能性,在于实践能够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与完善。实践作为促进道德发展的动力和归宿,具体表现为以实践问题为导向的道德发展需求、以实践体验为导向的道德深化发展以及为了更好地实践道德生活的道德发展目标。实践德育能够对个体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进行针对性教育。
  第一,个体通过实践习得并深化道德认识。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社会关系的处理、社会问题的解决更加深刻地理解道德规则,形成个体与他人、社会和自我的关系,建构自身道德认知结构。第二,个体通过“具身体验”和实践学习激发正向的道德情感。道德发展区别于认知发展的关键在于道德的特殊心理机制,是从外部的客观要求和内部的主体自觉对自我行为进行约束,道德情感是个体从道德他律阶段走向道德自律阶段的内部动力,是道德行为的唯一动力。第三,个体通过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体验促进道德意志的发展。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通过个体全身心地沉浸,诱发个体身体和情感方面具有感染性的体验,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道德情感,在开放的实践情境中锻炼个体的意志,以促进道德行为趋于稳定并发展。第四,道德行为受到个体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影响,其中,“个体道德意识的发展是不断深化和扩展的连续的过程”[3]。道德意识的发生不仅存在于发展过程的开端,且存在于道德判断的每一次重新建构过程,以正确的道德判断不断进行道德认知的检验和更新,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对道德认知的情感倾向,发展个体道德行为的自主性和果断性,从而形成从知到行再到知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运动。
  二、研学旅行:实践德育展开的有效途径
  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4],在课程理念、实践情境和实践学习方式方面凸显出实践德育的显著优势。
  (一)研学旅行课程理念凸显实践德育目标
  实践德育目标区别于学科德育的认知目标,以实践哲学观审视道德教育,试图破解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的矛盾。实践德育充分发挥道德调节个体的社会关系、促进主体的自身发展的作用,使个体通过各种实践的方式建立自我道德认知,并通过社会生活实践进入社会,在实际参与社会道德生活中形成道德实践力。   研學旅行课程着眼于生活、面向社会、扎根文化,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将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社会实践和文化传统相关联,引导个体进入生活世界,并实现自我完善的目标。一方面,研学旅行通过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探究活动完善学生的科学认知和思维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学生与外部世界的关联,引导学生进入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所建构的生活世界,促使道德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研学过程中的社会参与、文化觉醒和生命体悟进入社会,建立自我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个体道德的自我完善;学生通过研学活动的文化体验置身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文化情境中,真实地进入到文化中,发展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对革命光荣传统的崇敬感以及对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认同感。此外,研学活动中导向主体实践的自我反思,在真实情境中通过个体的生命实践活动激发个体的生命体悟,实现个体的主体自觉。
  (二)研学旅行“三场”课程创设实践德育情境
  实践道德学习是个体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具身性、体验性和情境性特征,对活动情境、活动时空和活动方式具有极强的依存性。研学旅行重视“三场课程”之于研学情境和场域构建的价值,即通过建设“实践场馆”、“实践场所”和“实践场景”为学生提供实践场域,试图以“场馆化课程、场所化课程和场景化课程”将真实且丰富的课程资源纳入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实践学习的场馆化、场所化和场景化,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极大地调动个体的感知器官和情感体验,促进道德学习真正地发生。
  教育场域内不仅包含着彼此关联的实体性教育要素,更包含了实体要素之间生成的关系性要素。“三场”课程中的客观实体性要素表现为实体性的课程资源,即真实存在的场馆物品、文化遗迹等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发展轨迹和特定时空背景的产物。通过直观地呈现实物资源,提供以物为学习中心的体验,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知觉直接感受物品,增强个体对物品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积淀的体验和深度理解。此外,“三场”课程的关系性要素表现为场域中资源、主体和情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三场”德育课程,利用场馆课程资源的情境性、场所课程资源的真实性以及场景课程资源的体验性,打造综合性的情境性体验平台,构建真实或虚拟的德育情境,实现学生在德育活动中与资源的交互、与环境的交互以及人与人的交互,增强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有助于更新或重构学生的道德认知体系。
  (三)研学旅行实践学习方式有助于个体道德发展
  道德学习是个体品德建构的过程,实践德育即社会道德规范通过体验、理解和践行的方式转化为个体品德心理结构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的综合建构。研学旅行的本质就是一种实践性学习,是学生生长过程中有目的的实践学习方式,其能够通过高卷入度的实践提升个体对道德的鲜活体验与认知加工,激发个体的道德情感、深化道德理解,提高实践学习的德育成效,这与实践德育的目的不谋而合。
  研学旅行突出沉浸性学习、具身体验和交往性学习对于个体道德提升的价值。首先,研学旅行通过问题情境、任务驱动和成果导向的方式激发学生沉浸性地投入学习,让学生在主动的问题解决和实践操作中实现学习的深化,并通过理性反思将经历的事情和过程与自身状况关联起来,引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升华。其次,研学旅行指向学生全身心的体验学习,通过心智、身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互动体验,诱发主体的具身效应。研学旅行为具身学习提供了更为真实、生动的道德情境,主体在实践活动情境中通过亲身感受、亲临实践情境唤起经验情境,激发道德情感,深化道德理解。最后,研学旅行以集体实践学习实现交往性学习,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和协商的方式,帮助学习者理解并处理好个体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规则,并在交往实践中习得社会参与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三、实践德育的研学路径
  研学旅行着眼于道德教育的知与行,落脚于实践活动,从主题选择、课程资源规划、研学任务驱动和反思评价层面落实实践德育。
  (一)研学主题选择:确立德育内容维度
  研学主题聚焦研学实践的育人目标,由此决定了研学内容的选择。研学旅行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质,从内容维度上分为自然、社会和文化领域,立足于“四大感受,三个学会”[5],即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以及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尝试从理解生活世界、增强实践能力、厚植文化底蕴和实现自我教育四个维度展开道德教育,确保研学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和规范性。
  第一,理解生活世界。研学旅行以外出旅行为载体,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进行考察探究和体验,增进个体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理解,旨在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依存观念。第二,增强道德实践能力。研学旅行通过在真实情境下面临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来发展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建立稳定的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第三,厚植文化底蕴。研学旅行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着手,发挥文化资源作为道德教育有效载体的价值,将研学旅行主题深深根植于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发挥文化资源之于个体道德发展的潜移默化又深远持久的影响价值。第四,实现自我教育。在研学旅行中,通过交往、反思和评价活动来发展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转化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
  (二)课程资源规划:构建德育情境
  研学旅行的场馆、场所和场景能够为实践德育提供最为适切的德育情境。研学主题能够实现课程资源的聚集、串联和呈现,由此形成特定的主题场馆、文化场所、生活场景。研学德育场域表现为“显在场域”和“潜在场域”:“显在场域”即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空间形式,如学校、场馆、活动室等;“潜在场域”则指向不容易被主观感知的虚拟的而非虚构的事实空间,反映场域资源的关系联结,学习者与资源、学习者和环境的关系联结。
其他文献
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时,会对房屋建筑工程投资较大的额度,概预算工作作为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概预算工作的质量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水平具有紧密联系。开展良好的房屋建筑概预算的控制与管理,能够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促使房屋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根据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实施的实际情况,对房屋建筑概预算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控制策略,希望可以更好的房屋建筑概预算对进行控制。
淮安独特的地域文化、人文特质和精神孕育了淮安名师扎根坚守、朴实守正和力学躬省的成长特点。研究当代淮安区域的小学名师成长足迹和发展历程,概括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共性特征与规律,对促进淮安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推动苏派教学的不断完善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由不同的元素组成,这些元素也都是民族发展和人文风貌的体现,从民族文化元素入手,概述民族文化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意义,并针对民族文化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提出相应建议。以望借鉴。
摘要:在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不够深入、思维得不到全面发展等现象普遍存在。在阅读教学中,可将模型思维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中,通过搭建学习场域、建构知识网络、开启知识迁移和创新成果评价等方式,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力,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进而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模型思维;学习力;英语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7A-
经济实力的提升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因而对居住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当中,采暖通风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其中具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而对相关施工人员来讲,只有做到对施工过程的彻底掌握,才能够使采暖通风施工顺利开展,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此,本来就来对采暖通风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一个具体的分析。
本文对锥形筒体的立车找正原理及加工工艺方法进行了分析及研究,总结了一套安全可行的加工方案,为立车加工类似工件提供了重要的工艺方法。
卫生院可以说是现代医疗事业的基础组成,核心工作包含医疗、科研和保健等,在开展此类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留下大量具备充分研究价值和储藏意义的信息资源,正是此类信息资源的存在,使得卫生院档案规模越发扩大,发挥的社会效益相当显著。档案管理工作对卫生院的各项工作始末及进度都有着明确的记录,而卫生院的各类管理工作都需要在档案的基础上才能够有序的开展,可以说档案信息是卫生院建设和发展中的宝贵财富。现阶段强化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既有助于提升医疗工作人员水平,还有助于提升卫生院整体的服务水平。对此,本文将会先行分析卫生院档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纪念党的生日,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宝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举办了“展百年风华谱盛世新篇”摄影作品展。此次摄影展是机关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展出作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有重要历史时刻的形象呈现,也有幸福生活的美好瞬间;既有美丽乡村建设的丰硕成果,也有喜庆丰收的幸福场面;既有恬淡怡人的自然风景,也有积极向上的励志呈现。
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速度越来越快,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进入国际市场,则需要激发内动力,通过自身的改革,全面适应市场需求,保证企业快速发展。企业的内部机制创新是重点,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全面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当前,一些企业绩效考核较为完善,在企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创新考核机制,适应新形势需要,绩效考核制度也应随之完善。本文对增强企业绩效考核进行有效性探究,希望以此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有效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
通过对长沙市某拟建地下隧道浏阳河段的地质勘察工作,查明了该隧道的地质工程条件。本文对该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对后续施工风险提出应对措施,其结果可为该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指导性建议,亦为该区域拟建项目提供重要借鉴。长沙市鸭子铺地下隧道浏阳河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