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高校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佳的现状,提出了改进和提高高校政治理论课实效的措施与方法——构建师生互动式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式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强调师生积极交往,形成课堂新型的上下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从而使政治理论课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富于实效。
关键词:高校;政治理论课;师生互动式;实效
我国高校数十年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以政治理论课的固定方式在学生中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思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大环境均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模式、道德观念、是非标准、生活方式、就业方式、人口和家庭结构及获取信息的渠道等等也都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种思想激烈碰撞。高校教育特别是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引导在校学生积极适应这些变化,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实属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高校政治理论课为适应这些变化必须进行改革,必须尽快地使高校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正视在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的政治理论课授课现状与开设这门课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必须正视确实存在一些主讲教师应付差事的讲授,学生把政治理论课当作瞌睡课、聊天课、英语、数学复习课的“独”(教师独占讲台自己讲自己的课,听课的学生独立自主地各做各的与政治理论课毫不相关的事)、“死”(教师教学方法呆板,学生被动学习)、“费”(浪费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收效甚微。为使高校政治理论课富有成效,客观上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必须进行改革。
构建师生互动式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理念
要使高校政治理论课具有实效,就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而言,应当由一言堂灌输式教学理念改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构建师生互动式高校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在政治理论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要争取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将主讲教师政治理论课的授课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要求,将学生由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赶“鸭子上架”的被动地位转化为充满求知欲望的能够主动来、愿意听、认真听的课程主人。在民主和谐的讲授与学习氛围中,充分满足学生主动探索的需要,以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人境互动的互动教学模式来完成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高校政治理论课中能够主动来、愿意听、认真听的课程主人,主讲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听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听政治理论课的热情。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听课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需求的倾向,让学生普遍地具有自愿听、主动听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是主讲教师上好政治理论课的关键。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学名言则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而言,只有对政治理论课“好之”、“乐之”,方能对政治理论课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听政治理论课为乐。学生只有对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浓厚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任务。事实上,导致政治理论课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失去兴趣。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只有双方的活动相互配合、协调,只有充分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听课的热情,这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了解、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直接动力。
师生互动式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具体做法包括:
鼓励和启发学生在课前课上提问,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在每次政治理论课开课前,主讲教师都要有针对性地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他们对政治理论课的要求和希望,启发和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自学,同时,注重鼓励学生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向主讲教师提出种种疑问。教学实践证明,启发和鼓励学生课前课上向教师提出问题,是引发学生听课兴趣及主动探讨基本的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好的做法。主讲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认真分析,挖掘疑源,将其纳入备课的主要内容,然后在教学中生动讲授,明理解疑,学生就十分感兴趣。教学实践还表明,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启发和鼓励学生向主讲教师提问,一方面,让学生参与了备课和课堂教学,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又能帮助主讲教师发现问题,形成教学相长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在参与思考、释疑的探究中培养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学会创造性思维。如果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想当然地自设讲题,或者主讲教师将政治理论课教学仅仅当作不得不做的任务消极地完成,照搬老套平淡地讲解,就会使听课的学生思维迟滞、冲淡学习兴趣,减弱教学效果。
要有意识“点化”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情境教育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在已知基础上掌握新知,由已知引出不知,再到新知的认识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这里所说的最高技巧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点化”已有知识,启发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演绎、归纳、分析而获得新知识。我国古代先贤所说的“温故而知新”同样讲的这个道理。主讲教师在政治理论课讲授过程中有意“点化”已有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动脑思考,进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点化“已有知识是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参与兴趣的。这是因为,只要合理地利用大脑中已储存的知识经验进行逻辑推理、分析,是不需要意志强迫和意志努力就能使学生在课堂中迅速进入参与角色的。特别是当主讲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如利用寓言故事、成语、谚语、音乐、画面等等有意“点化”已有知识时,更能够很容易地就动员起学生各方面的感官,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讲授过程中有意“点化”的已有知识勾起了学生的回忆、思考,启动了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课堂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参与角色。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事实证明,只要提及学生已知的并感兴趣的知识,他们就会一触即发,然后,再加上教师的“点化”,他们就十分兴奋、惊奇,这种兴奋和惊奇足以激发他们参与听课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当今全球各国综合国力发展现状时,先从全球各国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全球各国领土面积排名前十的国家这样的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设问,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争先恐后地踊跃回答,随着教师的讲解,学生就会思考,为什么像英国、法国、德国、韩国这样的非人口大国或非领土面积大国会成为当今全球综合国力排名前十的大国?我国应当向这些国家学些什么?我国怎样才能迅速地和平崛起?大学生在祖国的和平崛起中应当主动做些什么?
创造出教学互动的良好课堂氛围这要求主讲教师知识渊博,教学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在认真听课的同时积极回答主讲教师的提问。这样做的必要性在于,如果主讲教师在讲授政治理论课时不提问,就难能产生上下互动的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做的可能性在于,作为学生普遍存在着强烈的自我显示欲望,从内心是愿意在同学面前积极回答问题,展示自己魅力的。当然,主讲教师在政治理论课上的提问要恰到好处。因为学生乐于表现自己的渴望往往与其自身的能力存在着距离,如果主讲教师提问过难,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或产生逃避甚至对抗心理。导致不少学生为了避免教师提问到自己,在同学面前丢失面子,而争先恐后地抢坐后排,远离讲台,或只要教师提问,就一个个敛声屏气,低头缩脖,生怕教师“请”到自己。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主讲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在课堂上创设一种较为宽松的互动氛围,使学生减轻顾忌,增强主动大胆参与的自信心。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地讲授政治理论,而是要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恰当的情感传递,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情绪愉快饱满的情况下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索。当然,要使学生大胆参与,教师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去熏陶和感染学生,把自己看成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活跃分子。讲课时,主讲教师必须充满激情,必须情绪饱满,必须感情真挚,用自己的热情、执著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例如,我在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先是热情洋溢地讲述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农村及农民的地位、作用和巨大贡献,接着,又感情真挚地谈到曾经困扰党和国家的“农民穷、农村苦、农业真落后”的“三农”问题,然后充满激情地讲明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是如何把“三农”问题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如何免除了向农民征收了千年之久的农业税收,是如何对农民实施“少取、多给”方针政策的,是如何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的。娓娓道来,以事说理,以理动人,然后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在哪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结果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各抒己见,踊跃发言。抓住这一契机,教师及时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梳理思维线索,从更高层次上领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知识,增强学生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走上讲台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帮助、指导、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自己给自己讲课,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课时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做,虽然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但确实是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促成学习实效,进一步激发听课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兴趣的有效手段。我的具体作法是:(1)拟定学生讲课的课题;(2)随机指定课题组组长(不要特意指定班干部,这样做的结果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增强自信心和求胜心);(3)将课题交给学生充分讨论;(4)请各组学生自己选择要讲的课题;(5)教师给予各课题组原则上的指导;(6)各课题组集体备课,集体制作授课课件,集体进行分工讲课演练;(7)学生自愿报名,教师随机指定组成评判组进行评议打分;(8)抽出一定的教学课时和利用实践课课时请学生走上讲台讲课;(9)由听课的学生向讲课的同学提问,学生评委给各课题组打分;(10)教师进行点评指正。这个教学方法的实施带来了教师所没有想到的很好的效果,一是相当多的学生讲课效果非常好,博得了学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二是听课的学生特别认真,提问的水平很高;三是学生讲课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充满激情的演讲,有一问一答的互动,有生动的小品式的讲课;四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因为课时时间关系有的课题组未能安排上台讲课,这些课题组的学生感到非常惋惜,要求教师和同学在课余时间让他们完成讲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结果形成了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良性循环,取得了高校政治理论课较佳的效果,
结语
总之,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互动式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交往,构建课堂上下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强调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从而使整个政治理论课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情景。近年来,我们经过对多门政治理论课课堂的实践探索,互动式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模式确实很有成效,学生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积极参与,乐于听课,课堂效果较佳,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收获大有提高。在学生问卷调查中,各门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都能达到98%。当然,师生互动式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还有极大的拓展和研究的空间,作为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创新,才能使互动式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孙迎光.主体教育理论的哲学思考[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邹礼玉(1955—),男,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
关键词:高校;政治理论课;师生互动式;实效
我国高校数十年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以政治理论课的固定方式在学生中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思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大环境均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模式、道德观念、是非标准、生活方式、就业方式、人口和家庭结构及获取信息的渠道等等也都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种思想激烈碰撞。高校教育特别是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引导在校学生积极适应这些变化,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实属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高校政治理论课为适应这些变化必须进行改革,必须尽快地使高校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正视在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的政治理论课授课现状与开设这门课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必须正视确实存在一些主讲教师应付差事的讲授,学生把政治理论课当作瞌睡课、聊天课、英语、数学复习课的“独”(教师独占讲台自己讲自己的课,听课的学生独立自主地各做各的与政治理论课毫不相关的事)、“死”(教师教学方法呆板,学生被动学习)、“费”(浪费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收效甚微。为使高校政治理论课富有成效,客观上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必须进行改革。
构建师生互动式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理念
要使高校政治理论课具有实效,就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而言,应当由一言堂灌输式教学理念改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构建师生互动式高校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在政治理论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要争取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将主讲教师政治理论课的授课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要求,将学生由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赶“鸭子上架”的被动地位转化为充满求知欲望的能够主动来、愿意听、认真听的课程主人。在民主和谐的讲授与学习氛围中,充分满足学生主动探索的需要,以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人境互动的互动教学模式来完成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高校政治理论课中能够主动来、愿意听、认真听的课程主人,主讲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听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听政治理论课的热情。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听课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需求的倾向,让学生普遍地具有自愿听、主动听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是主讲教师上好政治理论课的关键。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学名言则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而言,只有对政治理论课“好之”、“乐之”,方能对政治理论课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听政治理论课为乐。学生只有对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浓厚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任务。事实上,导致政治理论课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失去兴趣。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只有双方的活动相互配合、协调,只有充分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听课的热情,这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了解、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直接动力。
师生互动式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具体做法包括:
鼓励和启发学生在课前课上提问,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在每次政治理论课开课前,主讲教师都要有针对性地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他们对政治理论课的要求和希望,启发和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自学,同时,注重鼓励学生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向主讲教师提出种种疑问。教学实践证明,启发和鼓励学生课前课上向教师提出问题,是引发学生听课兴趣及主动探讨基本的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好的做法。主讲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认真分析,挖掘疑源,将其纳入备课的主要内容,然后在教学中生动讲授,明理解疑,学生就十分感兴趣。教学实践还表明,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启发和鼓励学生向主讲教师提问,一方面,让学生参与了备课和课堂教学,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又能帮助主讲教师发现问题,形成教学相长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在参与思考、释疑的探究中培养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学会创造性思维。如果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想当然地自设讲题,或者主讲教师将政治理论课教学仅仅当作不得不做的任务消极地完成,照搬老套平淡地讲解,就会使听课的学生思维迟滞、冲淡学习兴趣,减弱教学效果。
要有意识“点化”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情境教育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在已知基础上掌握新知,由已知引出不知,再到新知的认识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这里所说的最高技巧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点化”已有知识,启发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演绎、归纳、分析而获得新知识。我国古代先贤所说的“温故而知新”同样讲的这个道理。主讲教师在政治理论课讲授过程中有意“点化”已有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动脑思考,进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点化“已有知识是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参与兴趣的。这是因为,只要合理地利用大脑中已储存的知识经验进行逻辑推理、分析,是不需要意志强迫和意志努力就能使学生在课堂中迅速进入参与角色的。特别是当主讲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如利用寓言故事、成语、谚语、音乐、画面等等有意“点化”已有知识时,更能够很容易地就动员起学生各方面的感官,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讲授过程中有意“点化”的已有知识勾起了学生的回忆、思考,启动了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课堂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参与角色。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事实证明,只要提及学生已知的并感兴趣的知识,他们就会一触即发,然后,再加上教师的“点化”,他们就十分兴奋、惊奇,这种兴奋和惊奇足以激发他们参与听课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当今全球各国综合国力发展现状时,先从全球各国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全球各国领土面积排名前十的国家这样的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设问,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争先恐后地踊跃回答,随着教师的讲解,学生就会思考,为什么像英国、法国、德国、韩国这样的非人口大国或非领土面积大国会成为当今全球综合国力排名前十的大国?我国应当向这些国家学些什么?我国怎样才能迅速地和平崛起?大学生在祖国的和平崛起中应当主动做些什么?
创造出教学互动的良好课堂氛围这要求主讲教师知识渊博,教学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在认真听课的同时积极回答主讲教师的提问。这样做的必要性在于,如果主讲教师在讲授政治理论课时不提问,就难能产生上下互动的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做的可能性在于,作为学生普遍存在着强烈的自我显示欲望,从内心是愿意在同学面前积极回答问题,展示自己魅力的。当然,主讲教师在政治理论课上的提问要恰到好处。因为学生乐于表现自己的渴望往往与其自身的能力存在着距离,如果主讲教师提问过难,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或产生逃避甚至对抗心理。导致不少学生为了避免教师提问到自己,在同学面前丢失面子,而争先恐后地抢坐后排,远离讲台,或只要教师提问,就一个个敛声屏气,低头缩脖,生怕教师“请”到自己。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主讲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在课堂上创设一种较为宽松的互动氛围,使学生减轻顾忌,增强主动大胆参与的自信心。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地讲授政治理论,而是要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恰当的情感传递,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情绪愉快饱满的情况下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索。当然,要使学生大胆参与,教师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去熏陶和感染学生,把自己看成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活跃分子。讲课时,主讲教师必须充满激情,必须情绪饱满,必须感情真挚,用自己的热情、执著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例如,我在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先是热情洋溢地讲述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农村及农民的地位、作用和巨大贡献,接着,又感情真挚地谈到曾经困扰党和国家的“农民穷、农村苦、农业真落后”的“三农”问题,然后充满激情地讲明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是如何把“三农”问题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如何免除了向农民征收了千年之久的农业税收,是如何对农民实施“少取、多给”方针政策的,是如何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的。娓娓道来,以事说理,以理动人,然后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在哪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结果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各抒己见,踊跃发言。抓住这一契机,教师及时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梳理思维线索,从更高层次上领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知识,增强学生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走上讲台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帮助、指导、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自己给自己讲课,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课时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做,虽然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但确实是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促成学习实效,进一步激发听课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兴趣的有效手段。我的具体作法是:(1)拟定学生讲课的课题;(2)随机指定课题组组长(不要特意指定班干部,这样做的结果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增强自信心和求胜心);(3)将课题交给学生充分讨论;(4)请各组学生自己选择要讲的课题;(5)教师给予各课题组原则上的指导;(6)各课题组集体备课,集体制作授课课件,集体进行分工讲课演练;(7)学生自愿报名,教师随机指定组成评判组进行评议打分;(8)抽出一定的教学课时和利用实践课课时请学生走上讲台讲课;(9)由听课的学生向讲课的同学提问,学生评委给各课题组打分;(10)教师进行点评指正。这个教学方法的实施带来了教师所没有想到的很好的效果,一是相当多的学生讲课效果非常好,博得了学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二是听课的学生特别认真,提问的水平很高;三是学生讲课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充满激情的演讲,有一问一答的互动,有生动的小品式的讲课;四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因为课时时间关系有的课题组未能安排上台讲课,这些课题组的学生感到非常惋惜,要求教师和同学在课余时间让他们完成讲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结果形成了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良性循环,取得了高校政治理论课较佳的效果,
结语
总之,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互动式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交往,构建课堂上下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强调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从而使整个政治理论课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情景。近年来,我们经过对多门政治理论课课堂的实践探索,互动式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模式确实很有成效,学生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积极参与,乐于听课,课堂效果较佳,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收获大有提高。在学生问卷调查中,各门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都能达到98%。当然,师生互动式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还有极大的拓展和研究的空间,作为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创新,才能使互动式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孙迎光.主体教育理论的哲学思考[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邹礼玉(1955—),男,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