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简述

来源 :建筑科学与监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I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静压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序简单,成桩质量可靠,经济效益高,对周边环境建筑物影响小,本文就建筑工程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及相关施工工艺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1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6-068-01
  1 前言
  静压预应力管桩作为一种快速兴起的桩基形式,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受设计、施工等部门的欢迎。静压预应力管桩适用于一般黏性土及回填土、粉(砂)性土,非自重失陷性黄土质以及强风化(全风化)的岩层、坚硬的碎石土层和砂土层中,并且不受地下水位高低的影响。由于静压施工低噪音、低震动、无冲击且施工工期较短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很多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静压管桩施工技术
  静压管桩是利用压桩机自身和配重提供的静压力将管桩分段压入地基土层中的沉桩方法。施工前应做好对施工单位人员持证上岗、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等相关资料的审核工作,保证安全、质量技术措施合理到位。另外工作人员应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的单桩承载力要求,认真选择合适的压桩机,复核轴位线,并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检验待压入管桩的桩尖及桩身外观质量等,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采取措施。
  2.1 工艺流程及操控要点。由于桩长的限制,静压管桩施工是分段式压入,逐段接长。根据实际的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经验,我们把静压管桩沉桩工序为:场地平整及测量放线→压桩机就位→吊桩和喂桩→桩身对中调直→压桩→接桩→送桩至设计要求→终止压桩等流程。
  2.1.1 场地平整及测量定位:地上及浅层地下障碍物清除干净、场地平整完毕并做好有组织排水措施,并确保地基承载力不小于压桩机接地压强的1.2倍后,根据给定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放线与桩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位置和结构,因此要对这两道工序严格把关,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员进行复核,并通过监理验收,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检查无误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2.1.2 压桩机就位:安装调试好的压桩机按预定行使路线进场,依次行至桩位。
  2.1.3 吊装喂桩:利用吊车慢慢把管桩放入夹持箱内,吊运过程中应轻吊轻放,避免桩身损坏。
  2.1.4 桩身对中调直:管桩就位后,由于采用静压法施工,机械设备较重,容易使土地变形而造成桩位偏移,因此压桩前必须严格对管桩的定位和垂直度进行纠偏控制。
  2.1.5 压桩:桩位无误、桩身垂直度符合要求后进行压桩,压桩过程中应复测桩身的垂直度,记录每节桩的入土深度和相应的压力表读数,同时观测经纬仪或线锤的变化,严格控制桩身垂直度。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大于1%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较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机架等方法强行纠偏。
  2.1.6 接桩:可采用端板焊接和机械快速连接。管桩对接前应用钢刷将上下端的钢板清刷干净、调整上下节桩的中心线使之重合方可接桩。端板焊接接桩时,错位偏差不大于2mm;由两至三名熟练焊工同时在桩周对称分层施焊,焊缝应连续饱满,无漏焊、夹渣现象。接头冷却时间不少于8min,严禁泼水冷却或不经冷却继续施工。机械快速接桩时,安装前检查桩两端制作尺寸偏差及连接件,无受损方可起吊施工;接桩时,应卸下上下节桩两端的保护装置,清理接头残物,涂上润滑脂;应采用专用接头锥度对中,对准上下节桩进行旋紧连接,锁紧后端板尚应有1~2mm的间隙。
  2.1.7 送桩:送桩时须利用送桩器将最后一节桩顶送至设计标高。送桩时应保持送桩器中心线与桩身中心线重合。
  2.1.8 终压条件:应根据现场试压桩的试验结果确定终压标准。终压连续复压次数根据桩长和地质条件等确定,当桩的入土深度≥8m时,复压次数宜2~3次;桩入土深度≤8m时,复压次数宜3次~5次。有地区经验的可根据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桩顶压力标定值,参照设计单桩极限承载力综合考虑。若桩顶压力标定值已达到设计要求,而桩长小于设计桩长时,应将终压值提高一级再压至符合要求;若桩长已满足设计要求,而桩顶压力标定值未达设计要求须继续送桩,直至标定值满足设计要求,如果出现实际桩长与设计桩长相差较大的情况,应暂停压桩,认真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3 施工结束后的质量检测
  施工结束后,应做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验,进行承载力检验的桩应选取有代表性或施工质量有怀疑的桩。所有工程桩完工后抽取不少于每种桩型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检测基桩承载力,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不应少于25天。桩体质量一般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每个承台下抽检的桩数不应小于1根,且单桩承台下的桩应全数检测。检测结果要求全部合格且满足设计要求。
  4 结语
  静压预应力管桩具有低噪音、低污染等诸多优点且已在很多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只要我们在应用的过程中,严格落实现有技术规范、措施和有关经验,且不断改进提高其技术应用水平,就可以很好地控制静压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质量。此外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的质量控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必须通过对设计、生产、施工和检测验收等各环节加强质量管理,才能有效克服整个施工过程出现的质量缺陷而得到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2 DGJ32/TJ109-2010《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
其他文献
【摘 要】 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优缺点及应用,通过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具体措施来阐述施工中的控制要点。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优缺点;施工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6-052-0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工厂化制造的水泥制品,具有生产工艺稳定、桩体质量可靠、桩身混凝土强度高、耐锤打性好、贯穿能力强、单桩承载力高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对其重视也在逐步加强,然而建筑安全管理又是整个建筑施工中重要管理部分,所以应当加强安全管理。目前我国的安全管理较比原来有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加大对管理措施的开发,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为建筑安全事业提供更好的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管理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 T
期刊
【摘要】 本文从监理的角度,并结合自己的工程实践对工程项目实施监理策略、手段、方法、理论进行了探索。工程监理是工程单位(通称甲方)依照开发合同和有关文件协议的要求,在工程技术、质量和工程进度等方面委托一定的技术人员对工程施工方(通称乙方)进行的监督和管理。在施工阶段应推行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管理办法,主要抓住事先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个环节。一切以数据说话,一切以书面为根据,做好提前
期刊
【摘 要】 模板技术的综合性要求较高,在建筑施工中被广泛推广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应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对应的模板体系。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阐明了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的基本特征,分析研究了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 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5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
期刊
【摘 要】 生态建筑是指建筑设计、建造、使用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把建筑物与种植业、养殖业、能源、环保、美学、高新技术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能够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并创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当考虑环境、城市与建筑问题的时候,应当将我们这一代的眼前利益与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将一个地区的局部利益与整个世界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期刊
【摘 要】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建设工程合同及合同管理对承包方、发包双方来说都在变的越来越重要,工程招投标不再只是一个纯粹的报价问题,合同管理也不再是一个签字那么简单。科学规范的合同管理可以维护业主和承包方的正当合法权益,使双方履行各自的义务,建立协作关系,减少合同纠纷,促进工程顺利实施,最终实现质量、进度、投资三方面的控制目标。  【关键词】 工程合同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T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拔地而起,导致土地的供应越来越紧张,这就进一步要求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本文从加强施工条件的控制;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到位;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严格养护制度等方面就高层建筑质量管理控制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 T
期刊
【摘 要】 沉井下沉施工过程受工艺及地质与外部条件影响较多,容易产生一些突发问题,本文就不排水下沉法可能产生的突发问题进行了罗列梳理,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分析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治对策。  【关键词】 不排水下沉;常见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2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6-048-02  1 工艺概况  沉井基础是以沉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建筑领域里,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混凝土建筑物由于设计变更、施工质量、使用功能改变或经受灾害破坏等原因,而必须对原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现对目前常用的几种施工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供业主及设计人员在工程项目改造时选择。  【关键词】 建筑;加固;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2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6-0
期刊
【摘 要】 工民建中的民用住宅、办公楼(梁、板、拄、基础),水工建筑中的厂房(基础、梁、板、柱)。大坝、桥梁等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防渗等绝大多数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承担,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在工程建筑物中显得尤其重要。混凝土施工的工艺水平、施工队伍的素质、原材料的质量等因素给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就如何控制好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几点见解,供同仁参考。本文从提高混凝土质量的角度出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