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有一次诗人莫非来深圳,他曾抛出多年前的一个话题,一个诗人必须要认识几种植物,他的詩歌技艺才会更加精湛。对此我提出了质疑,我认为,虽然现代人可能由于身处在钢筋混凝土之间,但认识几种植物,应该是绰绰有余的。他笑着回答说,他所指出的植物,不是指叫得出名字,而是对这种植物有全方位的了解,包括原产地、习性、品质等等,你都应该如数家珍,这样才是真正的“认识”。读罢莫非的诗歌,我对他的博学感到钦佩,在他的诗集当中,植物变成了一个个活着的公民,共同维护着他的诗歌版图。
可以说,要查找一个诗人的精神谱系,对一些具体植物的偏爱,就是一个有效的捷径。龙少的近作中,我读到了很多具体的植物。比如在《三月》这首诗里面,就运用了木槿这个意象,又比如《赞美诗》一诗中,运用了紫罗兰和蔷薇,又比如在《残缺》一诗中,又加入了玉兰、芦苇、桃树和柳树等植物意象。这些植物意象,构成了她诗歌的一种独特的声调。
一种具体的植物,就是一个鲜明的意象,这是一种有效的诗歌通感。西方意象派诗潮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与王国维的某些诗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感。在龙少的诗歌里,她所采用的植物意象,大多是代表着某种唯美的取向。这在她所有的诗歌意象中,都体现了这个特点。她大量运用植物的意象来增强诗意,从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山水诗的回应,同时也是对现代意象派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致敬。因为龙少的诗歌存在着一个弱点,比如她的诗歌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滑向某种女性写作的同质化倾向。
比如,有些女性写作就更关注那种哼哼唧唧的吟唱,在诗歌中加入很多直接的烂抒情,安徽女诗人闫今在一篇短文中指出:诗歌作品中,广义的女性经验指女性诗人作品中含有的经验。狭义的女性经验指以明显的女性视角或口吻描述渲染女性独有的特征并标签式固化其功能、行为的经验。再把狭义的女性经验分为使诗文本进步的女性经验和使诗文本走向同质化的女性经验。以下无特殊说明的“女性经验”专指最后一种。滥用女性经验导致的烂抒情长期霸屏,不外乎是爱、爱过、多美啊、拥有、安慰、痛楚、悲伤、离别、丈夫、他、少年、年轻、原谅、落叶、雪、慈悲、怜悯……保守地说,80%的女性诗人作品可以归为烂抒情,这是旧榜样的力量。被榜样带动的人单纯模仿,忽略了时间因素和进步的必然性,从而形成规模。规模越大创造出的低质量作品就越多,在读者、编辑、评论家眼里出现的次数就越频繁,它似乎在扩散这样的信息:女性诗人这么写才是正确的。
幸好有植物意象的介入,让她的诗歌具有了质地和纤维,这是一种有效的修正。因为植物的意象可以让她的诗歌具有一种更加明确的张力,像细胞壁一样隔绝着她和过度女性同质化写作。比起闫今稳重所提及的情绪化的词语,这些植物学的名字,更能让人感受到广阔的诗意。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我看来,关注动物和关注植物的诗人,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诗学视野。比如泰德·休斯闻名于世的就是他的动物诗,他早期的动物诗,常常以猎食动物的视角来观察自然世界,从而揭示某种生活的真相。而沃尔科特晚年的杰作《白鹭》直接就是吟咏了白鹭这一种他最熟悉的物种,其干练的笔法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晚期风格”,这也无比忠诚了他所说的“忠于方圆十英里以内的写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动物诗”比“植物诗”带着“血腥”的语感,在揭示世界真相的时候,它带有一种天然的优势。米沃什在《猎人的一年》中这样写道:几小时前卢布林遭到轰炸,切霍维奇在爆炸中丧身。现在怎么办呢?麻木。利沃夫。但是还有一些事情:这么多人,他们意识到自己是溃败的军队的一部分,军队和警察分遣队、许多小汽车都被迫转向南方。美丽的晴天,波德沃瓦切斯卡附近,那里有一个无线电工人的家,喀尔巴阡山省农村的景色——玉米、南瓜。
可以说,这两种植物就是代表了米沃什故土的特色,这是一种山河破碎之后依然存在的景象,它是静止的,不像赫鲁伯的《母蝇》那样具有一种流动的、不可捉摸的无常,对战争和生命进行反思。或者,在龙少今后的创作中,可以动用更多的动物学名词,这样可以让她的诗歌具有更丰富的层次。因为,一般的女性写作,基本都以观察植物为主,甚至在植物当中,她们也会关注更多的花朵类的意象,这在丰富性上是有所欠缺的。真正的严肃写作,必须跨过自觉或不自觉的性别意识,从而到达哲学的高度——或者说,追求真正的诗歌精神。
或者,直接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鸣响。陈先发在《黑池坝笔记》中如是说:“垂首久立于小院中。送身边的所有物体都在鸣叫。那些微似芥末的昆虫、那些深植于无用的弃物、那些状如虬龙的老榆,既为头顶星空的浩瀚而鸣,也为自己体内的浩瀚而鸣。我们以物相来识别事物,也深知从无一种鸣叫来自这表相。建设于这强项之上的,是我们深知唯有语言才是能刺破万相、溶它们于一炉的第三体。它驱动这悠久的鸣叫、双向的格物,它呼应着我的不渴而饮。”如果把动物和植物甚至于没有生命的物体都当成一种“外物”,从而形成一种“鸣叫”和“真实的辨认”,龙少的诗歌将变得更加沁人心脾。
栏目责编:马慧聪
可以说,要查找一个诗人的精神谱系,对一些具体植物的偏爱,就是一个有效的捷径。龙少的近作中,我读到了很多具体的植物。比如在《三月》这首诗里面,就运用了木槿这个意象,又比如《赞美诗》一诗中,运用了紫罗兰和蔷薇,又比如在《残缺》一诗中,又加入了玉兰、芦苇、桃树和柳树等植物意象。这些植物意象,构成了她诗歌的一种独特的声调。
一种具体的植物,就是一个鲜明的意象,这是一种有效的诗歌通感。西方意象派诗潮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与王国维的某些诗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感。在龙少的诗歌里,她所采用的植物意象,大多是代表着某种唯美的取向。这在她所有的诗歌意象中,都体现了这个特点。她大量运用植物的意象来增强诗意,从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山水诗的回应,同时也是对现代意象派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致敬。因为龙少的诗歌存在着一个弱点,比如她的诗歌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滑向某种女性写作的同质化倾向。
比如,有些女性写作就更关注那种哼哼唧唧的吟唱,在诗歌中加入很多直接的烂抒情,安徽女诗人闫今在一篇短文中指出:诗歌作品中,广义的女性经验指女性诗人作品中含有的经验。狭义的女性经验指以明显的女性视角或口吻描述渲染女性独有的特征并标签式固化其功能、行为的经验。再把狭义的女性经验分为使诗文本进步的女性经验和使诗文本走向同质化的女性经验。以下无特殊说明的“女性经验”专指最后一种。滥用女性经验导致的烂抒情长期霸屏,不外乎是爱、爱过、多美啊、拥有、安慰、痛楚、悲伤、离别、丈夫、他、少年、年轻、原谅、落叶、雪、慈悲、怜悯……保守地说,80%的女性诗人作品可以归为烂抒情,这是旧榜样的力量。被榜样带动的人单纯模仿,忽略了时间因素和进步的必然性,从而形成规模。规模越大创造出的低质量作品就越多,在读者、编辑、评论家眼里出现的次数就越频繁,它似乎在扩散这样的信息:女性诗人这么写才是正确的。
幸好有植物意象的介入,让她的诗歌具有了质地和纤维,这是一种有效的修正。因为植物的意象可以让她的诗歌具有一种更加明确的张力,像细胞壁一样隔绝着她和过度女性同质化写作。比起闫今稳重所提及的情绪化的词语,这些植物学的名字,更能让人感受到广阔的诗意。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我看来,关注动物和关注植物的诗人,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诗学视野。比如泰德·休斯闻名于世的就是他的动物诗,他早期的动物诗,常常以猎食动物的视角来观察自然世界,从而揭示某种生活的真相。而沃尔科特晚年的杰作《白鹭》直接就是吟咏了白鹭这一种他最熟悉的物种,其干练的笔法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晚期风格”,这也无比忠诚了他所说的“忠于方圆十英里以内的写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动物诗”比“植物诗”带着“血腥”的语感,在揭示世界真相的时候,它带有一种天然的优势。米沃什在《猎人的一年》中这样写道:几小时前卢布林遭到轰炸,切霍维奇在爆炸中丧身。现在怎么办呢?麻木。利沃夫。但是还有一些事情:这么多人,他们意识到自己是溃败的军队的一部分,军队和警察分遣队、许多小汽车都被迫转向南方。美丽的晴天,波德沃瓦切斯卡附近,那里有一个无线电工人的家,喀尔巴阡山省农村的景色——玉米、南瓜。
可以说,这两种植物就是代表了米沃什故土的特色,这是一种山河破碎之后依然存在的景象,它是静止的,不像赫鲁伯的《母蝇》那样具有一种流动的、不可捉摸的无常,对战争和生命进行反思。或者,在龙少今后的创作中,可以动用更多的动物学名词,这样可以让她的诗歌具有更丰富的层次。因为,一般的女性写作,基本都以观察植物为主,甚至在植物当中,她们也会关注更多的花朵类的意象,这在丰富性上是有所欠缺的。真正的严肃写作,必须跨过自觉或不自觉的性别意识,从而到达哲学的高度——或者说,追求真正的诗歌精神。
或者,直接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鸣响。陈先发在《黑池坝笔记》中如是说:“垂首久立于小院中。送身边的所有物体都在鸣叫。那些微似芥末的昆虫、那些深植于无用的弃物、那些状如虬龙的老榆,既为头顶星空的浩瀚而鸣,也为自己体内的浩瀚而鸣。我们以物相来识别事物,也深知从无一种鸣叫来自这表相。建设于这强项之上的,是我们深知唯有语言才是能刺破万相、溶它们于一炉的第三体。它驱动这悠久的鸣叫、双向的格物,它呼应着我的不渴而饮。”如果把动物和植物甚至于没有生命的物体都当成一种“外物”,从而形成一种“鸣叫”和“真实的辨认”,龙少的诗歌将变得更加沁人心脾。
栏目责编:马慧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