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zw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教师最后的结论是--学生笨。
  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挖掘教材,激发思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电磁感应的知识后,对电磁感应中电能的来源产生疑惑。笔者就在《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一节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线框在非匀强磁场中的摆动会很快减弱?同学们很快想到:安培力做负功, 机械能减少,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接着我又问: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呢?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洛仑磁力的两个分力的作用。 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題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例如,笔者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根据伽利略反驳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设计成这样的问题:假如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那么将这个重物和这个轻物拴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呢?有的同学说,两物相加更重了,应该下落得更快;有的同学说,重物的下落由于受到轻物的牵制,下落肯定要比原来慢。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巧妙设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本身就是学生主体的表现。在学习上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从本质上讲就是缺少主体性思维。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努力运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联系实际,培养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教学,教学者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就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实际情景:输送带送物、刹车滑行、跳水运动、小孩滑滑梯、荡千秋、亮度可调的台灯、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原子弹爆炸等。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如:摩擦力问题、匀减速问题、竖直上抛问题、斜面动力学问题、单摆问题、电路调压问题、全反射问题、核裂变问题等,穿插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自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三、优化问题设计,培养创新思维
  
  为了使设计的问题更能有效地激发创新思维,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面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物理规律。
  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问题设计要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无当,内涵外延不明确,使学生无从下手。问题设计要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不可为问题而问问题,流于形式,耗费时间。
  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设计又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即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2、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看法是……?"、"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为什么?"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问题设计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是一种教学观念问题,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它的思维核心功能在综合程序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正日益受到新的科学技术的冲击。信息科技迅猛发展造成信息量剧增,“知识爆炸”,这就要求21世纪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能力。怎样教育下一代能学会学习,进而学会生存,已经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曾多次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相比的最大差异∶中国学生虽能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但比美国学生缺乏创造力、
期刊
生物学作为21世纪的热门学科,其学科发展速度、学科内容更新速度日趋加快,生物科学对于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愈见深刻。传统的教学媒体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生物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在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學整合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不当使用,以及使用时机把握不好等原因,出现了明显的误区。    一、形式过于多样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
期刊
中学英语教学中历来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但在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特别是交际能力方面做得很不够,学生尤其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在课堂学习中渴望获得较大的信息量,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然而中学英语作为基础技能性课程,受限与母语差异和词汇量,不少学习材料内容本身的信息量明显滞后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加之教学中语言实践通常远远超过语言理论,机械性识记活动多,课程疲乏值高,矛盾十分突出。高中学生对“童话
期刊
生物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是当前生物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生物》新教材体现出STS教育精神,为生物学教学实施STS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STS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参与,认为学生是未來社会的主人,是社会的一员,应通过各种程序参与到未来社会生活、生产的发展中去。生物学教学实施STS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与他们生活有关的事物入手,并且强调学生亲自参与和充当决策者的角色,一般多采用讨论、探究
期刊
《麻雀》是人教板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八册的第九课。是一篇传播爱的种子,创造构建和谐社会因素的好文章。教学好这篇文章,能使学生在心底萌发爱的信念,理解爱的力量之伟大的同时,自发地产生关爱弱小心关心他人,为构建和谐社会种下一颗坚实的种子。  我教学这篇文章后,感受颇深。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这篇文章比较短小,但意蕴丰富,耐人品味。如果按常规教法,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不易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
期刊
内容摘要:教师绞尽脑汁的命题设计,煞费苦心的点拨提示,呕心沥血的精批细改,不厌其烦的优劣评析,教师成了作文教学中的主角;另一方面,学生却习惯地、被动地按老师的意图作文,少不了无中生有,少不了虚情假意,少不了矫揉造作,少不了改头换面……对老师的评语批改,或一看了之,或熟视无睹,对老师的评析,或漫不经心,或充耳不闻。新课标下,变传统的作文模式为:“学生积累材料――师生互动命题――学生快速写作――学生自
期刊
内容摘要: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是对所描绘的物象用“朴素”的“简洁”的手法来表现的一种绘画方式和手段,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训练和理解方式。结构是物质的本质,它决定着自然界中有形体的形状和特征。素描还善于把复杂的、繁密的东西单纯化,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是视觉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对客观事物解决问题的高度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素描 观察 表现    一年一度的美术高考吸引着莘莘学子为之拼搏,为了帮助应考者
期刊
现在,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孩子的心理素质、情感素质、创新素质、思维方式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而这一切都涉及到孩子将来能不能成功。成功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在于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成功意识、成功思维、成功的心理和成功的素质。就是要把成功学理论运用于中小学教育领域,把教育学和成功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中小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我整理几个学习方法或曰成功法则,这几个成功法则或曰学习方法也是我在班上
期刊
内容摘要:复习是在对旧知识的盘点与回顾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新目标系列英语教材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内容杂,知识点分散,词汇、句型多,极难疏理。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复习任务本文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谈出来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目标英语 复习 效率    新目标系列英语教材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融汇话
期刊
写作是作者自主地对生活、人生、自然的认知和感受的书面形式,显然这种认知感受是自主学习的结果,因而带有个性固执的特点。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的个性,综合素质都有差异,所以造成了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成了一大难题。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努力拓宽学生写作的软环境。    一、拓宽学生写作的心理环境    1、抓住说话内容,强化讲述条理  话题作文“路上”  提示:同学们在上学或放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