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笛七八样 击柝有派别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他知道了汽笛声的各样:有如吹哨子的,有如击鼓的,有如放屁的,有如狗叫的,有如鸭叫的,有如牛吼的,有如母鸡惊啼的,有如呜咽的……”这是鲁迅小说《弟兄》里,张沛君在患猩红热的弟弟的床边,焦急地等待驾驶汽车来诊病的普大夫时的情形。
  《伤逝》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只是耳朵却分外地灵,仿佛听到大门外一切往来的履声,从中便有子君的,而且橐橐地逐渐临近,—往往又逐渐渺茫,终于消失在别的步声的杂沓中了。……蓦然,她的鞋声近来了,一步响于一步……”此为主人公涓生的自述,未尝不可以看作也是作者自己曾有的感受。
  鲁迅的听觉似乎格外灵敏,他对声音极为敏感,这在中国现代作家里恐怕并不多见。《厦门通信(三)》是他致李小峰的信,夜深写完,睡了一觉,醒来已是五更,就听到了更夫的击柝声,于是又加了几句:“我听着,才知道各人的打法是不同的,声调最分明地可以区别的有两种—托,托,托,托托!托,托,托托!托。打更的声调也有派别,这是我先前所不知道的。”在游戏笔墨中,可看出鲁迅对“声调”及节奏的超常感知力和浓厚兴趣。
  耳朵是人类特别神奇而又十分苛求的器官,它可以在最佳状态下听出每秒振动少于三十次,以及每秒振动超过一万五千次的声音。著名音乐家梅纽因说,人耳难以想象的灵敏,对于人类的听觉与情感之间的复杂互动,起着巨大的作用,“听觉是个伟大的导师,它以独一无二的方式与我们的所有心境和情绪相关联,接通人类的喜怒哀乐”(《人类的音乐》中译本)。著名的“基尔连摄影术”显示,当一个陌生人走进一个房间时,他的电场与房间里的人的电场,就会发生某种改变,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情绪。在人类体内深处,有一种产生于自身的从不会静止的振动声,那“是我们所有人音乐的核心”(同上书)。
  鲁迅大概就是梅纽因说的“拥有富于想象力的听觉天赋的人”。“音乐肯定是起源于撞击我们双耳的自然之声,起源于我们静思时用我们的心灵之耳所听到的那些声音。”(同上书)“心灵之耳”不仅意味着发达的听觉能力,更关乎“心灵—精神感应力”。具有这种“异禀”的鲁迅,其作品总是蕴含着“浓烈而千旋万转”(钱理群语)的情感,其语言总是能传达出特有的丰神格调,其文学具有镌刻着鲜明个人印记的音乐性。首先,人们从其作品中可听到千姿百态而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声景”(soundscapes):狂人发出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撕心裂肺的近乎绝望的呐喊(《狂人日记》);乌鸦于死一般静中“哑—”的一声大叫,然后张开两翅箭也似的飞向天空(《药》);小尼姑的哭声中混合着阿Q十分得意的笑,以及酒店里人们的九分得意的笑(《阿Q正传》);毕毕剥剥连绵不断的鞭炮中,夹杂着送灶爆竹的钝响(《祝福》);一匹受伤的狼深夜里在旷野中长嗥,惨伤里夹着愤怒和悲哀(《孤独者》);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宛转悠扬的横笛(《社戏》);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蟋蟀在泥墙根低唱和弹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长妈妈高兴地告诉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买来了(《阿长与〈山海经〉》);浩浩荡荡洪水包围中文化山上传来学者们的话语:“古貌林”“好杜有图”“古鲁几哩”“O. K”(《理水》);在悲哀的喇叭中出场的女吊慢慢唱道:“奴奴本是杨家女,呵呀,苦呀,天哪!”(《女吊》)……
  自然还有那些歌谣俚曲,《长明灯》结尾孩子们唱着“我放火歌”,《偶成》所引乡民给戏班“群玉班”编的歌;而最妙不可言的,则是堪称神来之笔的《铸剑》里那三首半楚辞体“哈哈爱兮歌”:
  哈哈爱兮爱乎爱乎!
  爱青剑兮一个仇人自屠。
  夥颐连翩兮多少一夫。
  一夫爱青剑兮呜呼不孤。
  头换头兮两个仇人自屠。
  一夫则无兮爱乎呜呼!
  爱乎呜呼兮呜呼阿乎,
  阿乎呜呼兮呜呼呜呼!
  在复仇的凛然正气、对专制暴君的嘲弄戏谑以及与仇敌同归于尽的决绝气概中,散发出一种阴森狞厉的地狱气息。在一篇颇有趣的短文《“音乐”?》里,鲁迅以“戏仿”的方式,对徐志摩某些故弄玄虚的神秘诗歌理论及译诗作了讥讽:“……慈悲而残忍的金苍蝇,展开馥郁的安琪儿的黄翅,唵,颉利,弥缚谛弥谛,从荆介萝卜玎琤淜洋的彤海里起来。”文末大声召唤“只要一叫而人们大抵震悚的怪枭的真的恶声”。可以说,具有巨大震撼力的“哈哈爱兮歌”,就是鲁迅之所谓“真的恶声”。
  恐怕也只有这种语体风格的吟唱,才最契合“声音好像鸱鸮”的宴之敖者的个性气质,也才能烘托出悲壮崇高而又血腥荒诞的复仇故事的气氛吧。当“胡诌的歌”尖利地唱起来的时候,一种闻所未闻、惊世骇俗、振聋发聩的“复仇绝叫”,顿时轰响回荡于天地之间。
  二
  鲁迅作品中如下一类文句甚多:“你要那样,我偏要这样是有的;偏不遵命,偏不磕头是有的;偏要在庄严高尚的假面上拨他一拨也是有的”(《华盖集续编·小引》);“使饮者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醒,也如醉,若有知,若无知,也欲死,也欲生”(《淡淡的血痕中》);“献检查之秘计,施离析之奇策,起谣诼兮中权,藏真实兮心曲,立降幡于往年,温故交于今日”(《准风月谈·后记》);“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影的告别》)……《汉文学史纲要》里说的“大抵协其音,偶其辞,使读者易于上口”,也正是他自己对于语言音乐性的追求。
  节奏和旋律是音乐的最基本元素,鲁迅作品的音乐性在这两个维度上得到了多样化的呈现。上文所举例证可谓不胜枚举。鲁迅“语感”极好,他非常清楚汉语一字一音、形式整饬、单音节词多、有声调变化的特性,并以炉火纯青的语言造诣和文字技巧,进行戛戛独造的艺术创作。他极为擅长以音韵和节奏的丰富变化来编织文字、表意抒情,不愧是中国作家中罕有其匹的语言巨匠。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然而现在呢,只有寂静和空虚依旧,子君却决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唉唉,那是怎样的宁静而幸福的夜呵!”“我将在孽风和毒焰中拥抱子君,乞她宽容,或者使她快意……”《伤逝》中这些具有浓烈激越、深沉婉曲的抒情意味的句段,无疑是诗的,也是音乐的。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秋夜》开篇这一引起歧义的语段,叠句而兼尾韵,最后一句字数稍多,使语言节奏沿着舒缓方向进一步向前伸展,进入一种具有沉思默想的语调。在这种“有意味的形式”(鲁迅语)的书写策略中,恐怕不但有意义表达的精确、别异的需要,也有由节奏韵律的变化而生成特殊音乐感觉的考量。
  《故乡》中母亲对“我”提到闰土就要来时,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连续采用了长句,行文一下子变得很缓慢,节奏纡徐舒展,“我”也随即沉入到对往事的追忆中,重返早已逝去的故乡的美好梦境里,语言形式十分契合回想旧事故友的情感表达需求。作品结尾的几个段落写“我”乘船离开故乡,仍然基本采用了比较长的语句,恰如其分地营造出一种冥想深思的氛围,以抒发对未来故乡民众应过上未曾有过的新生活的祈愿;徐舒的节奏又与船底潺潺流过的水声产生了一种和谐对应的效果。
  但有时在鲁迅笔下,较长的文句又可能发生另一种艺术效应。《记念刘和珍君》第五节在具体详尽地描述了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三位女性中弹牺牲的情形之后,紧接而来的是如下两句:“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前一句共二十七个字,是个相当长的单句,在这里时间不仅减慢了、拉长了,而且几乎是凝滞了、停顿了,宛若一个很长的慢镜头,一段沉重的、极缓慢的“壮板”(Grave),这就把刘和珍等三位女性遇难的细节、场景、过程,逼真生动地呈现出来:她们先后中弹,趔趄了一下,身体摇晃着,竭力挺住站稳,想互相救助搀扶,但还是慢慢地倒了下去,重重地落在地上,又继续挣扎着,最终停止了呼吸。请愿学生在执政府前遭到虐杀、喋血的真实场面,鲜活真切地呈现于读者眼前,作者大哀痛、大愤慨的感情自然也都隐含在这个长句之中了。
  《怎么写(夜记之一)》中的一段文字,则以缓慢而宁静的速律(Agiato),抒写自己一个人深夜里在厦大图书馆楼上的生命感受和内心体验,具有含蓄蕴藉、沉郁深幽的浓厚抒情意味:“夜九时后,一切星散,一所很大的洋楼里,除我以外,没有别人。我沉静下去了。寂静浓到如酒,令人微醺。往后窗外骨立的乱山中许多白点,是丛冢;一粒深黄色火,是南普陀寺的琉璃灯。前面则海天微茫,黑絮一般的夜色简直似乎要扑到心坎里。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远还仿佛有无量的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使它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这时,我曾经想要写,但是不能写,无从写。这也就是我所谓‘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比喻、对偶、排比、复沓等多种修辞杂用,词句长短交替,节奏感极强,高低错落,跌宕起伏,抑扬顿挫,韵味悠长,千回而百转,宛如一首柔美深挚、婉转低回的“夜曲”。以酒比静,已是极为精绝的一笔;对悲苦、有无、实虚等各种复杂情绪、幽微心曲,又体察深细入微;情感的抒发、意象的营构,达到了兴会淋漓、出神入化的境界。简洁、凝练而又华丽的语言,就像独奏小提琴的华彩乐段,令人不禁想起混合着激动不安的旋律、优美迷人的气息以及热烈憧憬的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柔板)。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但不久我又坠入了睡眠。”(《“这也是生活”……》)这也是鲁迅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一段文字,堪称音乐感极强的沉郁华美的“生命咏叹调”。这个意义丰厚深邃的语言“意群”,运用对偶、排比、复沓、押韵等诸多语言元素,编织出一个形式精致和谐的旋律“乐段”,造成一种波澜起伏、低回婉转、错综变化的阅读感受,把鲁迅病中复杂的生命体验、微妙的情绪波动,以及浩阔深远的人生感悟与哲理思索,表达得深挚激越、酣畅淋漓、格外动人。在十七个语句中,“我”字或居句首或嵌句中,竟反复出现了八次,但读来毫无单调重复之感。这一独特的语言节奏/旋律结构,是鲁迅生命意志的强烈体现、主体意识的鲜明表达与生命力的自由显示,宛若一个异常明亮、突出的音符,出现在静谧气氛中的“充分、宽广、缓慢”(Largamente)的乐段里,用法国低音号幽幽奏响,又不断重复再现(变奏),作者情感的起伏律动与思想的不断深化,于是以这种富于变化的声音节奏及旋律的方式,出色地加以艺术模仿和完美呈现。
  三
  美国学者威廉·莱尔以《故事的建筑师 语言的巧匠》为题,分析过鲁迅小说结构的若干特点:重复,民谣式地反复使用同一词语、道具以至人物,建立起故事的基本框架;运用“封套”,把重复因素置于故事或情节的首尾,使其起着戏剧开场和结束时幕布的作用;声响与寂静相对比,声响在寂静中爆发,最后再回到寂静,表示故事的开端和结束;静止与行动相对比,故事开始时种种人事纷至沓来、进入行动,结束时又回到原来的静止状态。(见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其实,这几点亦皆可视为鲁迅小说音乐化的具体表现方式。
  如其所述,《药》的整个故事在寂静中开场,平稳地推进,到第三节发展成渐强音(茶馆一天最忙碌的时刻),然后缓慢下来,最终在渐弱音中结束故事。《肥皂》主要的重复因素是两件道具(肥皂和字典)、一句话(“咯吱咯吱”),作品始于四铭回家交给四太太一块带香味的肥皂,终于四太太用这块香肥皂洗脸,两块肥皂即形成了典型的“封套”。而《示众》的“封套”则是卖包子的胖孩子,小说开始于宁静并有睡意的街景,胖孩子的出现打破了宁静,最后又以返回宁静的方式告终。   实际上,鲁迅许多小说采用的大都是他所钟爱的这种“音乐结构”模式:《风波》开头和结尾,都是临河吃饭的土场上,加上诸多不断重复、贯穿始终的音乐性元素,如九斤老太不离口的“一代不如一代”,七斤不离手的烟管,六斤的饭碗,赵七爷的竹布长衫,以及辫子的有无、皇帝坐了与不坐龙庭等等,整个故事因而形成了一个结构精妙完整的 “音乐建筑”。其他如《祝福》开始并结束于鞭炮声中雪花飞舞的除夕之夜;《孤独者》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离婚》则是以庄木三及其女儿爱姑与他人的对话相始终。
  鲁迅曾自称是“散文式的人”,然而他的许多不同体裁的作品,都具有高度的“诗化”特征,“文思”不仅与“诗思”亦与“乐思”水乳交融地合为一体。有学者认为《伤逝》就是一部由四个乐章组成的意蕴丰富的“交响诗”(张箭飞《〈伤逝〉的诗性节奏》)。此外,《社戏》犹如“牧歌”,《夏三虫》似为“谐谑曲”,《夜颂》堪称别具一格的“夜曲”。《奔月》《铸剑》分明都是高亢深沉的“奏鸣曲”。而《野草》则是鲁迅直逼魂灵深处、探究自我生命哲学的“组曲”,像极了肖邦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作品23)及其最著名的几首夜曲,其中《雪》显然是“音诗”,《好的故事》无疑是抒情“浪漫曲”,《秋夜》也是“夜曲”,《过客》和《这样的战士》皆为“叙事曲”,《影的告别》的风格则是“变奏曲式”的。
  日本著名学者竹内好早就注意到,鲁迅小说仿佛有“两个中心”,它们既像椭圆的焦点,又像平行线,是那种有既相约又相斥的作用力的东西(《鲁迅》中译本)。这也就是苏联学者巴赫金所谓的“对话性”和“复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译本)。鲁迅笔下常见的两种乃至两种以上“声音”“对话”的这类现象,实际上就是音乐里的“和声”和“复调”。这是鲁迅作品音乐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
  中国古代文论讲言意之别,有“诗无达诂”之说。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语言文字中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往往是通过其色彩、声调、韵味、节奏、旋律,即音乐性来感受和体悟的。鲁迅认为学术以启人思,文学以增人感。“音乐比大多数言词能更深切地触动我们的情怀,并使我们用全身心来作出回应。”(《人类的音乐》中译本)鲁迅对汉语的高超的感悟力和把握驾驭力,创造了一种具有起伏跌宕、千姿百态、循环往复、百转千回的旋律和美感的语言风格,极大地丰富了他的作品的思想艺术表现力,强化了他的文学的情绪感染力和精神召唤力。
  鲁迅在作品音乐化方面的独创性追求、卓越建树及其达到的艺术高度,在迄今为止的中国文坛上恐怕依然是无与伦比和难以企及的。
  二○一六年五月三日于山海旅次
其他文献
这是从岸边眺望自己出海之处  (《大海停止之处》)  我们已驶过了多少海洋啊……  爱 从这个词想象涛声拍打的形象  (《叙事诗》)  “海洋诗”,听起来既宏大抽象,对我而言,又具体实在,它首先落实为一首诗的写作。  一九九三年,我在澳大利亚悉尼,写下我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组诗《大海停止之处》。我曾多次谈到,这组诗,是我对大海的一次“复仇”。从一九八八年离开中国,五年多的时间里,在澳大利亚
期刊
《书城》二○一五年十月号刊登了李村的《常任侠日记中的丁玲》一文(以下简称“《常》文”),依据台湾秀威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出版的《常任侠日记·两京纪事》中的相关记载,对丁玲一九三五、一九三六年在南京的生活状况,提供了新的材料,对我与王增如著《丁玲传》中一些具体时间的表述加以修正、补充。从常任侠日记中看出那时他对丁玲十分友好,一九七九年他又给丁玲写信,表示要证实丁玲在南京的清白无辜。但是,《常》文中又另外
期刊
一  三国,指的是魏国、蜀国、吴国,陈寿《三国志》,起初也是各自独立,分别称《魏书》《蜀书》《吴书》的,重心当然在魏、蜀、吴三国。但是,就像“《史》《汉》著朝鲜、两越,《东京》撰录西羌”,尊重前辈史家习惯,陈寿的视野,也包括了与三国有往来的周边国家和民族。他还有一个原则,即是“补前史之所未备”,因此根据“使译时通”的实际情况,在《魏书》最后一卷,他写了一个《东夷传》。这个“东夷”,是指长城以北、大
期刊
“可能世界”在西方思想界算不上一个新话题,至少莱布尼茨就讨论过,后来的维特根斯坦也曾提起这个话头。顾名思义,可能世界指一切可能的世界,但它往往是与现实世界相对而言的,所以更多时候是指想象中的虚拟世界,看起来好像与我们关系不大。然而在这个人工智能趋于普遍化的时代,现实世界似乎已无法独善其身。曾几何时,这个大爆炸式增殖着的现实世界也要借助可能世界来为自身下定义了,现实世界的背后似乎总是站着可能世界的幽
期刊
一  “文学即人学”。这句话我们现在经常听到,可能都不太觉得其中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可言—文学确实不应该是别的什么,用各种各样的故事以及讲故事的方式,从每一个角度去挖掘、展示人性的各种可能,一直都是文学最大的魅惑所在。  如此,研究文学也应顺理成章地成为研究人学,好的典范如陈思和先生的《人格的发展—巴金传》。在这本名声远不及陈思和其他作品的传记体研究著作中,陈思和将巴金的生活史与创作史交融在一起,彼此
期刊
一、明暗显漠与赤黑白青  与春夏秋冬对应的是什么?日本人说是霞雨雾雪。  与暖暑凉寒相连的是什么?日本人说是若叶—青叶—红叶—落叶。  当然还有明暗显漠,日本人将以配对为赤黑白青。  同样是出土的青铜,日本与中国相比,细心的日本人发现其锈的颜色不同。何以不同?中国的锈更接近青,日本的锈更偏向绿。究其原因,原来是地质与风土有异。  “色”这个汉字,日语读“いろ”。其词根出自“いろね”(姐的敬称),“
期刊
临海城内东南角,有一座一百来米高的小山,山上双峰并峙,中央下垂成凹谷,恰如古代巾帽“帢帻”,故称巾山。两个山峰上造有大小二座塔,成为临海城的标帜,行人远远看到双塔,就知道临海城到了。大塔是空心的,游人可以爬上塔顶,俯看山脚下流过的灵江,风景甚为优美。半山腰和山谷里还有南山殿、报恩寺、三元宫,为善男信女们烧香拜佛之处,所以一向很为热闹。  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它却另有一番景象,起着另一种作用:塔顶
期刊
在读书人的各种职任中,史职是颇为重要而神圣的。史家指点江山,评述古今,臧否人物,史笔无敌。贤君能臣朝乾夕惕,贤人志士前赴后继,无不仰慕青史留名;独夫民贼残暴酷虐,不畏鬼神却畏惧史臣之笔。在读书人的诸多品格中,担当精神是最为可贵而且崇高的。他们心怀治国平天下之志,不避艰险牺牲,甚至愿将血肉之躯化为甘霖以济苍生。著史,当为良史,著担当之史;为臣,当为良臣,做担当之臣。在读卜键大著《国之大臣—王鼎与嘉道
期刊
由牛津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柯律格(Craig Clunas)与大英博物馆中国瓷器部负责人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策划的大规模中国文物展“明代:改变中国的五十  年”(Ming: 50 Years that Changed China)于  二○一四年九月十八日至二○一五年一月五日在大英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是继二○○七至二○○八年的“秦始皇:中国兵马俑”(The First
期刊
元老斜躺在靠椅上,他今天宴请了几位罗马城的将军,客人们也无一例外地侧身躺着,端着酒杯,随意地小声交谈些什么。正餐已经进行了三个小时,天色渐晚,烛光闪起来了,他们等着仆人们端来下一道菜。  这是一种从古希腊精英群体沿袭下来的“陋习”。城邦中的精英成年男子们,每有空闲,便聚众饮酒食肉。古希腊城邦人称之为Symposium。柏拉图时代据说曾是吟诗作赋、探讨宇宙真理的场所。后来则发展成为饮酒啖肉、纵欲狂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