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酌收集、整理与描述”考点集萃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uce_8_8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有关概念,蕴涵的思想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都是中考试题常常涉及的.下面看看吴老师给同学们搜集来的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考点.
  考点1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选择
  例1(2019年郴州)下列采用的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
  A.为了解东江湖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B.我市某企业为了解所生产的产品的合格率,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C.某小型企业给在职员工做工作服前进行尺寸大小的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D.某市教育部门为了解该市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分析:对全体考察对象进行的调查叫作全面调查,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叫作抽样调查.全面调查可以直接、精确地获得总体的情况,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缺点是得到的结果比较近似,
  解:选项A,为了解东江湖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是合适的,
  选项B.我市某企业为了解所生产的产品的合格率,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是不合适的,因为产品众多,调查的工作量大,适合抽样调查.
  选项C.某小型企业给在职员工做工作服前进行尺寸大小的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是不合适的,因为员工的高矮胖瘦不同,需要全面调查.
  选项D.某市教育部门为了解该市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是不合适的.因为该市中小学生人数较多,调查的工作量大,适合抽样调查.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选择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察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当调查具有破坏性、全面调查无法进行、全面调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
  考点2:总体、个体、样本与样本容量的判断
  例2(2019年遂宁)某校为了解家长对“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这一规定的意见,随机对全校100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这一调查中样本是().
  A.100
  B.被抽取的100名学生家长
  C.被抽取的100名学生家长的意见
  D.全校學生家长的意见
  分析:“全校学生家长的意见”是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名学生家长的意见称为个体,而“被抽取的100名学生家长的意见”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为100.
  解:某校为了解家长对“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这一规定的意见,随机对全校100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这一调查中样本是被抽取的100名学生家长的意见.故选C.
  点评:在现实生活中,要了解总体的情况,由于受人力、物力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是统计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在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抽取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注意所选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
  用样本估计总体通常是指不直接去研究总体,而是通过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根据样本的情况去估计总体的相应情况.
  考点3: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例3(2019年江西)根据《居民家庭亲子阅读消费调查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扇形统计图能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B.每天亲子阅读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居民家庭超过50%
  C.每天亲子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居民家庭占20%
  D.每天亲子阅读时间在30分钟至1小时的居民家庭对应的扇形圆心角是1080
  分析: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数据需要我们用某种方法把它描述出来.用圆表示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圆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研究对象构成的各部分),通过扇形的大小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这种统计图叫作扇形统计图.用扇形统计图能够描述总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解:选项A,扇形统计图能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是正确的.
  选项B.每天亲子阅读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居民家庭超过50%.是正确的.因为这类居民家庭占1 -40%=60%.
  选项C,每天亲子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居民家庭占20%,是错误的.因为这类居民家庭占20% 10%=30%.
  选项D.每天亲子阅读时间在30分钟至1小时的居民家庭对应的扇形圆心角是108 0,是正确的.因为这类居民家庭占1-(20% 10% 40%)=30%,其对应的扇形圆心角是30%x360°=108°.故应选C.
  点评: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善于读懂统计图,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选择、合理判断.
  练一练
  (2019年温州)对温州某社区居民最爱吃的鱼类进行问卷调查(每人选一种)后,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统计图.已知选择鲳鱼的有40人,那么选择黄鱼的有().
  A.20人
  B.40人
  C.60人
  D.80人
  参考答案:D
其他文献
近几年的中考中,“实数”部分出现了几类新题型,现举几例供大家参考.  这类问题要求大家理解题目所给出的新的运算形式,把这种运算转化为常见的运算.主要考查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及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在有理数的学习中,不等式有九种重要的应用,让我们跟着左老师一起梳理一下吧。  1.用不等式表示数.  用字母X表示有理数,通过不等号连接有理数X与0,这样就完成了数与不等式的完美对接,如表lI  2.借助数轴,用不等式表示数的顺序.数轴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直观工具,它的原点对应着数0,右边的点表示正数,左边的点表示负数.根据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我们就可以利用不等式把一组数
摘要  阐述了教师如何成功地将沃森、克里克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研究过程转化为学生边分析资料边构建模型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 DNA结构 构建模型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1背景    为推进并深化高中生物的教学改革,北京区教研中心在平谷四中举办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引导探究式教学研究”现场会。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必修模块二第三章的第二节。    2主题    
摘 要 以“群落的演替”一节为例,阐述如何明确核心概念厘清次位概念关系及如何基于次位概念开展生物课堂教学的策略,为一节课隐性体现的核心概念提供支撑,提升核心概念的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迁移性和持久性的价值。  关键词 群落的演替 次位概念 生物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我国《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课标》)中明确指出“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
当我们仰望星空,面对繁星点点的美丽景象,听老人们讲着“天狗吃月亮”、“牛郎织女”的传说,你可曾深思斗转星移的奥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 尝试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一般生物教学流程,探索和尝试将深度学习理念运用于初中生物课堂。并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节内容为例展开论述,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生物学基本概念的学习,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生态 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G633. 91  文献标志码B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特定的学习概念,最初由美国学者马顿和萨尔乔提出,他们认为与
阅读理解型题,内容丰富,异于常规。它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这类题目的特点是:题中给出一段材料,学生经过阅读,加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按照题目的要求作出解答。这类题一般有三种类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一、选择题  1.点P(-3,-2)到x轴的距离是().  A.2  B.3  C.4  D.5  2.点P1(-3,0),P2(2,0)之间的距离为().  A.2  B.3  C.4  D.5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E与点F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不同,则直线EF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垂直  C.平行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若点P的坐标为(2-a,3a 6),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学们要想在短时间内掌握好数学知识,迅速提高认识水平,就必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本文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谈谈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谁不知道诺贝尔(1833—1896)的大名?可是谁又知道阿贝尔(1802—1829)的名字?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胡老师去了解一下阿贝尔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