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技巧,提高静脉穿刺的水平。方法针对老年患者血管的特点,在静脉输液操作的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穿刺效果,达到治疗目的。结果通过临床实践,提高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水平,锻炼了护理人员的心理素。结论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沟通与交流,又增加了老年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46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65-01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总趋势,随着社会高龄化和老年患者的日趋增多,静脉给药法已成为治疗抢救老年患者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从事护理工作30年,老年患者的静脉特点和静脉穿刺方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1穿刺前的注意事项
1.1静脉穿刺前应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在性格上存在孤独、自闭烦躁易怒[1]等心理特点,住院后对医院陌生的环境,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是成功穿刺的基础。护士要多与病人沟通、交流,取得病人的合作,消除病人的紧张感,增加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信任度,使血管紧张度降低,保障穿刺的成功。
1.2操作者要保持最佳心理状态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除与操作者娴熟的技术有关外,其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研究证明,护理人员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才能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2老年患者静脉的特点
①老年患者的皮肤颜色较深,老年斑多,影响静脉可视程度。②老年患者的皮肤松弛,皮肤韧性增强,皮下脂肪减少,静脉易滑动且难易固定。③老年患者的血管弹性差,变脆变硬,血管壁的弹性减弱。④老年患者的血管管腔狭窄,多弯曲,血液粘稠度高,流速慢。⑤老年患者慢性病多,输液频率高、时间长,血管损伤多,修复慢。
3老年患者血管的选择
选择血管宜“先远后近,先浅后深,先细后租,先手后足,先难后易”做到计划性长期性,建立静脉使用计划,选用暴露明显、易于固定的长静脉有计划的使用穿刺部位,每天轮流一侧肢体,因同一部位多次穿刺不但可加重患者疼痛及引起液体外渗,还可降低血管修复能力。
4根据不同的疾病或输入的药物选择血管
4.1肥胖患者[2]肥胖者皮下脂肪较厚,静脉位置较深,不明显。但相对固定穿刺时在摸清静脉走向后由静脉上方進针,进针角度30-40度。
4.2慢性肝、肾功能衰竭者要避免用肢体内侧的小血管,因肢体内侧皮肤较薄,血管脆性强,凝血机制差,同时这类病人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故此处的血管表浅极易刺破或穿刺成功后易发生液体外渗。
4.3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手足部位此部位较直和粗大一些的血管,因为这类病人的血管粘稠度高,选择细小静脉后,会使穿刺者还没有见到回血已经凝固了,从而针头堵塞,导致穿刺失败,而粗大和直的血管.血流压力为比细小静脉相对大一些,可避免过早凝血而致的穿刺失败。
4.4瘫痪患者应选择患侧肢体的血管,因患侧易固定,且保留时间长,同时也不影响健侧肢体的活动,有利用促进患侧肢体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也可促进患侧肢体康复。[3]
4.5根据输入的药物输入高渗溶液、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以及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输液时,应选择成功率高易固定的较粗大的血管,如大隐静脉、肘正中静脉,可避免药物对小血管的刺激。防止发生药物外渗,减少局部疼痛和组织坏死。
4.6根据输液时间在短时间内少量输液,可选着手足背的小血管,如输液时间较长的应选择上肢静脉为宜,因为这样有利于在病床上变换体位,同时也便于患者大小便,减轻长时间卧床的疲倦感。
5老年患者的皮肤消毒
老年患者的皮肤消毒法不同于一般人的是。老年人因皮肤老化、松弛,致皱褶增多。污垢易称职在这些皱褶里,所以进行静脉穿刺时一定要绷紧穿刺部位的皮肤后再消毒,而且消毒的面积也应比一般人大一些。
6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手法
6.1不宜采用直刺法选择好血管后,应在穿刺点下方1-2cm处进行,待针头进入皮肤1/3时再刺入血管,这样不易刺破血管,也可避免发生脱针,延长血管的使用时间。
6.2穿刺角度不宜过大给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时,针头进入皮肤的角度不易过大,尤其对内侧表浅脆性较大的血管,一定要低角度、小力度、平行进针,见回血后不宜继续进针,以免刺破血管。对管壁厚,滑动度大的血管穿刺时可用手指分别固定穿刺段静脉上下端,再沿静脉走向穿刺。
总之,采用上述方法对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具有明显效果,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不但要有娴熟的技巧,而且在进行护理操作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里素质,才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张薇平,周惠嫦,张盘德,杨杰华,等.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的效果观察[J].南方护理学报,2005(7):65.
[2]李小寒,尚小梅,主编.基础护理[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5.
[3]郑建琴,穆燕红,徐学军.等脑血管病瘫痪患者健肢功能的维持[J].解放军护理杂志,1999,16(2):37.
【关键词】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46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65-01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总趋势,随着社会高龄化和老年患者的日趋增多,静脉给药法已成为治疗抢救老年患者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从事护理工作30年,老年患者的静脉特点和静脉穿刺方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1穿刺前的注意事项
1.1静脉穿刺前应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在性格上存在孤独、自闭烦躁易怒[1]等心理特点,住院后对医院陌生的环境,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是成功穿刺的基础。护士要多与病人沟通、交流,取得病人的合作,消除病人的紧张感,增加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信任度,使血管紧张度降低,保障穿刺的成功。
1.2操作者要保持最佳心理状态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除与操作者娴熟的技术有关外,其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研究证明,护理人员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才能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2老年患者静脉的特点
①老年患者的皮肤颜色较深,老年斑多,影响静脉可视程度。②老年患者的皮肤松弛,皮肤韧性增强,皮下脂肪减少,静脉易滑动且难易固定。③老年患者的血管弹性差,变脆变硬,血管壁的弹性减弱。④老年患者的血管管腔狭窄,多弯曲,血液粘稠度高,流速慢。⑤老年患者慢性病多,输液频率高、时间长,血管损伤多,修复慢。
3老年患者血管的选择
选择血管宜“先远后近,先浅后深,先细后租,先手后足,先难后易”做到计划性长期性,建立静脉使用计划,选用暴露明显、易于固定的长静脉有计划的使用穿刺部位,每天轮流一侧肢体,因同一部位多次穿刺不但可加重患者疼痛及引起液体外渗,还可降低血管修复能力。
4根据不同的疾病或输入的药物选择血管
4.1肥胖患者[2]肥胖者皮下脂肪较厚,静脉位置较深,不明显。但相对固定穿刺时在摸清静脉走向后由静脉上方進针,进针角度30-40度。
4.2慢性肝、肾功能衰竭者要避免用肢体内侧的小血管,因肢体内侧皮肤较薄,血管脆性强,凝血机制差,同时这类病人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故此处的血管表浅极易刺破或穿刺成功后易发生液体外渗。
4.3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手足部位此部位较直和粗大一些的血管,因为这类病人的血管粘稠度高,选择细小静脉后,会使穿刺者还没有见到回血已经凝固了,从而针头堵塞,导致穿刺失败,而粗大和直的血管.血流压力为比细小静脉相对大一些,可避免过早凝血而致的穿刺失败。
4.4瘫痪患者应选择患侧肢体的血管,因患侧易固定,且保留时间长,同时也不影响健侧肢体的活动,有利用促进患侧肢体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也可促进患侧肢体康复。[3]
4.5根据输入的药物输入高渗溶液、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以及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输液时,应选择成功率高易固定的较粗大的血管,如大隐静脉、肘正中静脉,可避免药物对小血管的刺激。防止发生药物外渗,减少局部疼痛和组织坏死。
4.6根据输液时间在短时间内少量输液,可选着手足背的小血管,如输液时间较长的应选择上肢静脉为宜,因为这样有利于在病床上变换体位,同时也便于患者大小便,减轻长时间卧床的疲倦感。
5老年患者的皮肤消毒
老年患者的皮肤消毒法不同于一般人的是。老年人因皮肤老化、松弛,致皱褶增多。污垢易称职在这些皱褶里,所以进行静脉穿刺时一定要绷紧穿刺部位的皮肤后再消毒,而且消毒的面积也应比一般人大一些。
6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手法
6.1不宜采用直刺法选择好血管后,应在穿刺点下方1-2cm处进行,待针头进入皮肤1/3时再刺入血管,这样不易刺破血管,也可避免发生脱针,延长血管的使用时间。
6.2穿刺角度不宜过大给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时,针头进入皮肤的角度不易过大,尤其对内侧表浅脆性较大的血管,一定要低角度、小力度、平行进针,见回血后不宜继续进针,以免刺破血管。对管壁厚,滑动度大的血管穿刺时可用手指分别固定穿刺段静脉上下端,再沿静脉走向穿刺。
总之,采用上述方法对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具有明显效果,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不但要有娴熟的技巧,而且在进行护理操作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里素质,才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张薇平,周惠嫦,张盘德,杨杰华,等.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的效果观察[J].南方护理学报,2005(7):65.
[2]李小寒,尚小梅,主编.基础护理[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5.
[3]郑建琴,穆燕红,徐学军.等脑血管病瘫痪患者健肢功能的维持[J].解放军护理杂志,1999,1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