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的预设,更要重视艺术的生成。体育教学的生成是强调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交互作用,使教学立足于当前,直面于未来。它要求充分尊重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为不重复的激情与智慧和谐构建的过程。
【关键词】体育教学 生成 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222-01
生成性教学是教师根据课标、教学大纲、学生等情况制定的教学预设与设计,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的合作、交流、碰撞而产生的游离于教学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或情况, 教师将这些问题、情况与自己的教学预设充分结合起来, 加以灵活运用, 以满足学生学习的一种过程。本文通过三个方面的概述,说明了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生成性策略的应用。
1.错误纠正的策略
错误纠正策略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会出现知识性错误和示范动作时失误,虽然这是老师的“硬伤”,但是避免不了。当出现这些失误时,教师要用某些办法巧妙地进行化解,使这些“失误”也成为课堂的教学资源。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较活跃,控制力较差,很容易脱离课堂。如果还在自己的教学范围之内,通过另一种方法,也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这时就无需将学生拉回原来预设轨道上,将错就错的对错误进行纠正。这种方法是建立在教学需要的基础上。
【案例1】“错误”也是很好的资源
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教师让学生进行障碍跑练习。在教案预设中想利用学校的自然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校园,故设计了让学生在树林中进行障碍跑练习。当学生在树林中愉快地锻炼时,突然一个学生发现了树干的不同,一下子好多学生的注意点转移到寻找不一样的树上。这时,老师没有让学生继续按原来预设的教学目标将树当成障碍物进行练习,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找出10棵不一样的树,在练习的过程中做好记号,看谁完成得最快。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很高,教师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一味地按自己预设的教案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而是根据课堂出现的情况将错就错,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活动达到一个新的高潮,不仅让学生继续练习了障碍跑,还更完善了教学目标。
2.因势利导的策略
因势利导法策略,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境,挖掘并充分利用情境变化中有利和积极因素来应对教学变故的一种策略。因势利导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釋是: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势”是指事情的发展趋势;“导”是指加以引导。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事件,要注意挖掘出其有意义的东西,然后将学生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使之步入正轨。小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水平的稳定性较差、意志的自觉性较差、学习动机的持续性较差等心理特征。在这些心理特征的影响下,小学的课堂行为常常容易脱离教师预设的“轨道”,很多时候,教师不得不通过“因势利导”来调整事先设定好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巧妙地生成新的教学策略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案例2】体育与健康课堂中的教师“临场决断”
这是一个武术课的案例,在一节水平三的武术新授课中,教师表演一套精彩的武术套路进行导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进行教学。课的开始阶段,学生一板一眼地进行模仿体会练习。当新授完三个动作后,让学生就进入到自主练习时,发现有部分学生没按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而是用想象的武术动作进行打闹。这时,老师走过去并告诫他们要认真练习,禁止打闹。可老师一转身,他们又打闹。显然强行禁止打闹效果不好,还不如改变教学设计,让学生进行攻防练习,这样做既巩固动作,又能得以运用。于是让全班学生停止练习,两人一组进行武术攻防练习,攻者必须用新学的三个动作,防者可自创动作进行防守,五个来回交换,看看哪组,攻得精彩,守得有效。虽然课堂看上去有点乱,但学生在练习中却表现得更为积极、用心。最后,教学效果比原来的更好。
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课堂教学并非一直都按照教师预设的课堂情境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具备快速的临场决断能力,让学生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来。
3.延后处理的策略
延后处理策略是指在体育课堂中遇到无需立即解决的,或当堂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判断,而后决定将此问题留到后面某个教学环节或课外进行处理的一种策略,可分为课内延后处理与课外延后处理。延后处理策略不是对学生问题的回避,而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处理。有的问题学生通过后续的学习或练习就能迎刃而解,这是一种知识的延续;有的问题教师不会,或没有把握回答,留到课后再寻找答案进行答复,或让学生自己找答案,这是一种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以课内延后处理法为例,是在体育课堂中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立即解答,学生会在课内后面的某个教学环节中就能得到解决的一种方法。主要有暂缓解决、练习中自悟等方法。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能解决,到了那儿,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可采用暂缓解决的策略。这时,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学生:对于你这个问题我们暂时放一放,通过接下来的学习你就会知道答案。这样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又能促进学生认真听讲与练习。当遇到学生提出一些预设之外的问题时,老师不要急于回答,让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的练习,在练习中自悟,或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处理方法可帮教师解除尴尬的场面,又能让学生在练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生成性教学实施策略方面, 教师要面对不同的生成性资源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从而更好的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吕敏霞.生成性教学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5(2)
[2]孟凡丽,程良宏.生成性教学:含义与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3(1)
【关键词】体育教学 生成 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222-01
生成性教学是教师根据课标、教学大纲、学生等情况制定的教学预设与设计,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的合作、交流、碰撞而产生的游离于教学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或情况, 教师将这些问题、情况与自己的教学预设充分结合起来, 加以灵活运用, 以满足学生学习的一种过程。本文通过三个方面的概述,说明了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生成性策略的应用。
1.错误纠正的策略
错误纠正策略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会出现知识性错误和示范动作时失误,虽然这是老师的“硬伤”,但是避免不了。当出现这些失误时,教师要用某些办法巧妙地进行化解,使这些“失误”也成为课堂的教学资源。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较活跃,控制力较差,很容易脱离课堂。如果还在自己的教学范围之内,通过另一种方法,也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这时就无需将学生拉回原来预设轨道上,将错就错的对错误进行纠正。这种方法是建立在教学需要的基础上。
【案例1】“错误”也是很好的资源
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教师让学生进行障碍跑练习。在教案预设中想利用学校的自然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校园,故设计了让学生在树林中进行障碍跑练习。当学生在树林中愉快地锻炼时,突然一个学生发现了树干的不同,一下子好多学生的注意点转移到寻找不一样的树上。这时,老师没有让学生继续按原来预设的教学目标将树当成障碍物进行练习,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找出10棵不一样的树,在练习的过程中做好记号,看谁完成得最快。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很高,教师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一味地按自己预设的教案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而是根据课堂出现的情况将错就错,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活动达到一个新的高潮,不仅让学生继续练习了障碍跑,还更完善了教学目标。
2.因势利导的策略
因势利导法策略,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境,挖掘并充分利用情境变化中有利和积极因素来应对教学变故的一种策略。因势利导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釋是: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势”是指事情的发展趋势;“导”是指加以引导。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事件,要注意挖掘出其有意义的东西,然后将学生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使之步入正轨。小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水平的稳定性较差、意志的自觉性较差、学习动机的持续性较差等心理特征。在这些心理特征的影响下,小学的课堂行为常常容易脱离教师预设的“轨道”,很多时候,教师不得不通过“因势利导”来调整事先设定好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巧妙地生成新的教学策略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案例2】体育与健康课堂中的教师“临场决断”
这是一个武术课的案例,在一节水平三的武术新授课中,教师表演一套精彩的武术套路进行导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进行教学。课的开始阶段,学生一板一眼地进行模仿体会练习。当新授完三个动作后,让学生就进入到自主练习时,发现有部分学生没按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而是用想象的武术动作进行打闹。这时,老师走过去并告诫他们要认真练习,禁止打闹。可老师一转身,他们又打闹。显然强行禁止打闹效果不好,还不如改变教学设计,让学生进行攻防练习,这样做既巩固动作,又能得以运用。于是让全班学生停止练习,两人一组进行武术攻防练习,攻者必须用新学的三个动作,防者可自创动作进行防守,五个来回交换,看看哪组,攻得精彩,守得有效。虽然课堂看上去有点乱,但学生在练习中却表现得更为积极、用心。最后,教学效果比原来的更好。
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课堂教学并非一直都按照教师预设的课堂情境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具备快速的临场决断能力,让学生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来。
3.延后处理的策略
延后处理策略是指在体育课堂中遇到无需立即解决的,或当堂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判断,而后决定将此问题留到后面某个教学环节或课外进行处理的一种策略,可分为课内延后处理与课外延后处理。延后处理策略不是对学生问题的回避,而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处理。有的问题学生通过后续的学习或练习就能迎刃而解,这是一种知识的延续;有的问题教师不会,或没有把握回答,留到课后再寻找答案进行答复,或让学生自己找答案,这是一种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以课内延后处理法为例,是在体育课堂中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立即解答,学生会在课内后面的某个教学环节中就能得到解决的一种方法。主要有暂缓解决、练习中自悟等方法。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能解决,到了那儿,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可采用暂缓解决的策略。这时,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学生:对于你这个问题我们暂时放一放,通过接下来的学习你就会知道答案。这样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又能促进学生认真听讲与练习。当遇到学生提出一些预设之外的问题时,老师不要急于回答,让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的练习,在练习中自悟,或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处理方法可帮教师解除尴尬的场面,又能让学生在练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生成性教学实施策略方面, 教师要面对不同的生成性资源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从而更好的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吕敏霞.生成性教学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5(2)
[2]孟凡丽,程良宏.生成性教学:含义与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