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很多保健品生产商和销售者在任意夸大其产品疗效,忽悠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少患者错把保健品当治疗药物吃,不但延误治疗,还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加重病情。
高血脂人群服“参”反误事
张老伯看到某“保健口服液”的宣传中有“增加机体免疫力,对中风有预防作用”的说法,立即买了作为日常保健用品服用,希望能在保健的同时缓解自己的高血压和高血脂。但服用过一段时间后,老病不但没减,反增添了新病脑中风。一气之下,张老伯亲自赶到当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去问个究竟。专家分析认为,是该种口服液中的红参类成分不适合张老伯这样的体质所致。
长期以来,人参由于具有补中益气、生津止渴、补脾益肺、安神增智、增强机体活力的功效,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并成为男女老幼常用的“补品”。
现代研究证明,某些老年患者贸然服用人参及制品有可能会引发不良作用,与健康不利。如患有动脉硬化症者。过去很多人认为,人参能改善心脏功能,故不少冠状动脉硬化者认为吃人参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然而,美国药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参中含有多种抗脂肪分解的物质。其中的天门冬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也都有抗脂肪分解的特性,能抑制体内脂肪的分解代谢。
若长期服用,会使动脉壁上脂类物质增加,加重动脉硬化的病情。研究人员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后还发现,人参对防治动脉硬化不利的原因与人们服用人参的剂量和时间也有一定的关系,即患者服用的剂量越大、服药的时间越长,其出现的不良后果就越明显。
人参不是人人皆可服用的“补品”,尤其是已经出现动脉硬化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更不宜以人参作为“补品”长期服用,否则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罹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不宜服用。高血液黏度的患者也不宜服人参制品。血液黏度升高,血流不畅,中医称之为“瘀血”。人参有促进红血球生长的作用,红血球增多,血液黏度会更高。
错把保健品当药吃导致中冈
58岁的朱先生一年来他把保健食品当成能降血压的药品服用。至今才发现,血压非但没降,还耽误了治疗,以至于导致了中风。
一年前,朱先生在保健品推销人员的极力推荐下开始服用保健品,停用了药品。每月费用约400元,甚至高于降血压药品。在购买之前,朱先生进行了有关咨询,被告知这个牌子的保健品对降血压有很好的功效。
前不久,朱先生突然感觉自己很不对劲。走楼梯时,有那么几秒钟脚底就像踩在棉花堆里;开车时发现手无法使劲,方向盘都握不住;用电脑时手哆嗦得厉害,无法掌控鼠标,直至最后都发展为讲话含糊不清了。于是他立刻赶往医院,检查后得知,目前已有一根脑血管被堵塞,需住院治疗。
不少脑血管病患者对宣传有朴脑作用的保健品不会忘了吃,但对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不少患者及家属糊里糊涂,没有摆正保健品与药品之间的关系。这一现象在神经科,尤其是中风患者中显得格外突出。中风的元凶是高血压,控制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要手段。在中风患者中,约80%由缺血造成,20%为脑溢血,诊断不同,治疗也不同,如果一味乱补,而忽视中风发生的原因,很容易导致疾病再发。
保健品只是一种食品,具有保健功能,但不以治疗为目的。患者在看病吃药时,一定要把保健品和药品区分开,治病只能选择“国药准字”号药品。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应该注意,稍有不慎,就可能上演“人财两空”的悲剧。
放支架后专吃保健品再发中风
李先生由于颅内动脉狭窄(可导致中风),在医院接受了置入支架手术。但如果要让支架长期撑开易堵的脑动脉血管,让血流保持畅通无阻,必须同时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液凝聚堵塞血管。
然而,出院回家不到半个月。老李参加了某个保健品的宣传活动。听说长期服用这种保健品不仅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而且还能“去病根”,老李很轻易地就放弃了抗血小板药物,改服只能起辅助作用的保健品。
结果,一年后老李中风复发,导致一条腿残疾。做支架手术花了4万多元,但出院后放弃了正确的预防方法,病情复发,手术等于白做了。
很多患者不知道,对于脑中风病来说,放弃治疗药物而只用保健品是危险的,因为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患者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走出医院,远不是药物治疗的终结。
做了支架,并不能高枕无忧,一定要坚持服药。通常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如果使用的是药物支架,那他至少应该用这两种药物1年。如果使用的是不带药物的裸支架,那他最少也应该吃这两种药1个月以上。
患者在术后1-3个月还应复查三大常规:血、尿、便常规。因为有些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会出现消化道或泌尿道出血等情况,这些常规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
另外,所有放支架的患者都应吃降脂药。这是因为,一方面,很多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他们需要服用降脂药控制血脂;另一方面,血管壁的粥样硬化斑块与脂质沉积密切相关,斑块内的脂质越多,体积越大,越容易破损,一旦斑块破裂就容易形成血栓。
因此积极降脂治疗有助于减小斑块体积和稳定斑块。但服用降脂药的时候要注意,因这类药物主要从肝脏代谢,对肝功能不好的患者,如长期喝酒、有脂肪肝或慢性肝炎的患者,要注意定期检查。由于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横纹肌溶解,因此服降脂药后定期检查肌酶也是必要的。
高血脂人群服“参”反误事
张老伯看到某“保健口服液”的宣传中有“增加机体免疫力,对中风有预防作用”的说法,立即买了作为日常保健用品服用,希望能在保健的同时缓解自己的高血压和高血脂。但服用过一段时间后,老病不但没减,反增添了新病脑中风。一气之下,张老伯亲自赶到当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去问个究竟。专家分析认为,是该种口服液中的红参类成分不适合张老伯这样的体质所致。
长期以来,人参由于具有补中益气、生津止渴、补脾益肺、安神增智、增强机体活力的功效,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并成为男女老幼常用的“补品”。
现代研究证明,某些老年患者贸然服用人参及制品有可能会引发不良作用,与健康不利。如患有动脉硬化症者。过去很多人认为,人参能改善心脏功能,故不少冠状动脉硬化者认为吃人参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然而,美国药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参中含有多种抗脂肪分解的物质。其中的天门冬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也都有抗脂肪分解的特性,能抑制体内脂肪的分解代谢。
若长期服用,会使动脉壁上脂类物质增加,加重动脉硬化的病情。研究人员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后还发现,人参对防治动脉硬化不利的原因与人们服用人参的剂量和时间也有一定的关系,即患者服用的剂量越大、服药的时间越长,其出现的不良后果就越明显。
人参不是人人皆可服用的“补品”,尤其是已经出现动脉硬化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更不宜以人参作为“补品”长期服用,否则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罹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不宜服用。高血液黏度的患者也不宜服人参制品。血液黏度升高,血流不畅,中医称之为“瘀血”。人参有促进红血球生长的作用,红血球增多,血液黏度会更高。
错把保健品当药吃导致中冈
58岁的朱先生一年来他把保健食品当成能降血压的药品服用。至今才发现,血压非但没降,还耽误了治疗,以至于导致了中风。
一年前,朱先生在保健品推销人员的极力推荐下开始服用保健品,停用了药品。每月费用约400元,甚至高于降血压药品。在购买之前,朱先生进行了有关咨询,被告知这个牌子的保健品对降血压有很好的功效。
前不久,朱先生突然感觉自己很不对劲。走楼梯时,有那么几秒钟脚底就像踩在棉花堆里;开车时发现手无法使劲,方向盘都握不住;用电脑时手哆嗦得厉害,无法掌控鼠标,直至最后都发展为讲话含糊不清了。于是他立刻赶往医院,检查后得知,目前已有一根脑血管被堵塞,需住院治疗。
不少脑血管病患者对宣传有朴脑作用的保健品不会忘了吃,但对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不少患者及家属糊里糊涂,没有摆正保健品与药品之间的关系。这一现象在神经科,尤其是中风患者中显得格外突出。中风的元凶是高血压,控制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要手段。在中风患者中,约80%由缺血造成,20%为脑溢血,诊断不同,治疗也不同,如果一味乱补,而忽视中风发生的原因,很容易导致疾病再发。
保健品只是一种食品,具有保健功能,但不以治疗为目的。患者在看病吃药时,一定要把保健品和药品区分开,治病只能选择“国药准字”号药品。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应该注意,稍有不慎,就可能上演“人财两空”的悲剧。
放支架后专吃保健品再发中风
李先生由于颅内动脉狭窄(可导致中风),在医院接受了置入支架手术。但如果要让支架长期撑开易堵的脑动脉血管,让血流保持畅通无阻,必须同时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液凝聚堵塞血管。
然而,出院回家不到半个月。老李参加了某个保健品的宣传活动。听说长期服用这种保健品不仅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而且还能“去病根”,老李很轻易地就放弃了抗血小板药物,改服只能起辅助作用的保健品。
结果,一年后老李中风复发,导致一条腿残疾。做支架手术花了4万多元,但出院后放弃了正确的预防方法,病情复发,手术等于白做了。
很多患者不知道,对于脑中风病来说,放弃治疗药物而只用保健品是危险的,因为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患者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走出医院,远不是药物治疗的终结。
做了支架,并不能高枕无忧,一定要坚持服药。通常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如果使用的是药物支架,那他至少应该用这两种药物1年。如果使用的是不带药物的裸支架,那他最少也应该吃这两种药1个月以上。
患者在术后1-3个月还应复查三大常规:血、尿、便常规。因为有些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会出现消化道或泌尿道出血等情况,这些常规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
另外,所有放支架的患者都应吃降脂药。这是因为,一方面,很多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他们需要服用降脂药控制血脂;另一方面,血管壁的粥样硬化斑块与脂质沉积密切相关,斑块内的脂质越多,体积越大,越容易破损,一旦斑块破裂就容易形成血栓。
因此积极降脂治疗有助于减小斑块体积和稳定斑块。但服用降脂药的时候要注意,因这类药物主要从肝脏代谢,对肝功能不好的患者,如长期喝酒、有脂肪肝或慢性肝炎的患者,要注意定期检查。由于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横纹肌溶解,因此服降脂药后定期检查肌酶也是必要的。